当“民主”变成了“极端民粹”:法国再度爆发打砸抢烧,数百人伤亡
在过去,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极尽鼓吹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然而,这些年来,这些被他们不断美化的“完美模式”,却逐渐演变出了频繁罢工、社会萧条、暴力冲突等令人胆寒的画面。而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度”的问题:在尺度之内,被正确引导的民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在尺度之外,被扭曲的民主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西方的教训,切勿走上可怕的“民粹主义”道路。“民主”是好,但一定要有个度,过度放任的民主,会像如今的西方一样,走向难以回头的深渊。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玩成民粹就惨了。
近年来,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逐渐在自己引以为傲的“西方式民主”的道路越走越远,疯狂的罢工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就连打砸抢烧也会在一年内多次上演,可谓是“一团乱麻”。而这几日,作为“民主急先锋”的法国人,又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打砸抢烧式大游行。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由于不满法国政府在最新法案中提高汽、柴油税,以及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等综合因素影响,法国全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马甲”运动。示威者身穿“黄马甲”上街封路、包围政府工作部门,并最终演变成了打砸抢烧式的暴力袭击事件。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在11月17日当天,法国全国共有28.8万人通过罢工、游行、封路的形式参与到抗议活动里。而抗议活动在不少地方演变成暴力袭击活动,并最终造成了至少2人死亡,四百余人受伤,其中包括警察在内有14人重伤,而在暴力活动中,法国警方共逮捕了282人。
按理说,惨剧已经酿成,接下来民众和政府所应该做的,应该是各自反思,如何才能缓和事态,以及考量自身是否有过激的错误行为。然而,“勇往直前”的法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他们又于11月24日,再次发动了10余万人的大游行,并且如约上演了流血事件。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样的画面,已经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法国社会的一种常态。在变向和扭曲的西方式民主的推动下,“民粹主义”越来越浓重的法国社会也开始逐渐陷入动荡。
推特网友将24日黄马甲运动的一幕联系到了纪念法国1830年7月革命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从“爱罢工”到“爱打砸”的法国人
根据《郎言志》综合欧洲媒体此前的报道,在过去五年内,法国人依靠“变向民主”的极大势力,成功罢工了数百次,平均每年有多达数个月的时间处于“罢工状态”。然而,在“两天一小罢,三天一大罢”的背景下,法国人不但没有得偿所愿迎来自己真正的利益,还成功地将法国经济推向了悬崖的边缘。(变向民主:也叫做“被曲解的民主”,民主的本意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扭曲之后变成暴力、骚动的恶性势力。)
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这一股风潮不仅仅是在法国普通的社会工薪阶层中蔓延,就连学校的学生和各教育系统也不能幸免。今年四月,法国各地大学爆发轰动全法的“学潮运动”,大批学生在社会势力的鼓动下发起了罢课运动,学生不但包围学校,围堵恐吓学校领导,甚至为了不考试直接把学校的服务器给“炸”了。
而更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这些在法国原本合理合法的游行示威活动,正在被“民粹主义”的煽动者和政治黑手疯狂利用,以至于发展成了一次次的暴力流血事件。
仅从2018年的情况来看,就已经发生了多起暴力冲突事件:
2018年1月1日,法国的跨年夜里,狂欢的气氛再度点燃愤怒的法国民众,一夜之间,除了打砸抢的恶性事件频发之外,还有1000多辆无辜的汽车惨遭焚毁。
2018年5月1日,在国际劳动节这天,当中国人正堵在游玩路上的时候,法国的工会却忙着组织数十万人上街大游行。这一天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包围了整个巴黎和法国的主要城市,让人看了好生畏惧。而游行最终还是演变成了打砸抢烧,不少临街的商铺损失惨重。
法国媒体在报道五一暴动中写到:巴黎正在燃烧,暴动四起。
法国的《费加罗报》记者还拍下了现场“民粹暴徒”攻击临街商铺的画面:
更夸张的是,在这一场暴乱中,暴徒们不但打砸商铺,甚至还现场抢劫收银机里的钱,暴徒甚至在现场高喊着“伟大的民主万岁”。(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暴徒眼中的民主已经不是真正的民主了。)
同样的画面,在2018年7月的法国世界杯夺冠狂欢中再次发生了。根据法国媒体报道,在法国世界杯夺冠之后,随着街头游行狂欢所衍生的暴力事件爆发性增长,现场的暴徒不但打砸商铺,烧毁车辆,甚至对路边无辜的路人发起攻击,场面一度混乱。
暴力频发的原因分析
1.宣泄内心的不快
由于文化差异,西方人和中国人对于不开心的发泄方式是很不同的。可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实在内心堵得慌了,大哭一场,或者大吃一顿等等,总之是建立在自我宣泄上的,而且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有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发泄自己的不痛快的时候,会选择避免伤害到别人。
但是,很多西方人在“民粹主义”的诱导下,其发泄方式是很直接的,不开心了就罢工,不管社会和大众是否会因此受到牵连(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罢工就心窝子不爽,满心窝火。而比较没心没肺一点的,就是暴力袭击别人的生命和财产(少数一部分人),总结一句话就是:你敢让我不开心,折腾死你信不信?
当然,大多数的人还是理性善良的,但在欧洲这样不好的现象和比例是比较高的,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毕竟中奖几率不算低,就比如法国,一年内数千辆车被无辜焚毁,甚至有人因此献出了生命。
2.治安监管的不严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的治安状况就世界范围内来说是“还不错”的,但算不上“安全”,和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亚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起来,差太多了。
这是因为在很多西方国家,受制于所谓的“人权法”的限制,所以无法设立治安监管系统。在欧洲,绝大数国家是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安装监控的,而包括不少机场在内,绝大多数的火车站、大巴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枢纽,都是不允许安检的,而像法国这种“文明”的国家,连行车记录仪都算侵犯人权······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想干坏事,包里带着炸弹什么的,在西方往往只要没遇到警察,几乎可以畅行无阻,上火车,上地铁都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此外,因为监控等设备没有合法普及,导致了不少地区的破案率极低。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法国这些被烧毁的车和被抢的店铺,如果不是当场逮到放火的人,回头基本就是受害方和保险公司自认倒霉了。
3.法律的从轻性质
西方的法律在社会治安问题上对待罪犯的态度是相当宽容的,不论是盗窃,还是打砸他人财产,哪怕是抢劫银行,判刑都相当轻,这也是基于西方的“西方式人权”思维。
乍一听起来好像不错,保障人权当然很好,但实际上是这样的:挪威奥斯陆袭击罪犯杀害了数十位师生,结果就只被判二十几年,当事人直接对媒体感慨“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意大利银行ATM机被砸,劫匪正在作案过程中,一个路人挺身而出,在和窃贼搏斗过程中打伤了劫匪,结果劫匪判得比好心路人轻,勇敢的路人要比劫匪多蹲几个月,额,然后意大利人集体陷入郁闷中。
因为长期法律的从轻处理,导致了西方很多国家的治安状况都不怎么好,英国因为抢劫盗窃的事情实在太多,2017年直接表示警察不接管小偷小摸的事情了;而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都可以说是偷盗横行。
而如果回归到法国的打砸抢来说,这些打砸抢烧的人,即便被抓了,因为没有录像等有力的证据,被真正判刑的人也不多,即便被判刑了,也就是几个月到一两年的事情,过两年,依旧是条风光的汉子。
4.社会矛盾的激化
笔者曾问过我的欧洲朋友,为什么欧洲会是这样的,我告诉他,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欧洲应该是很安宁富裕的,和现实情况大相径庭。欧洲人给我的回答是:以前是很好的,治安好,经济也好,只是现在变太多了。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变化情况:犯罪率更高,经济动荡下滑,生活水平整体下降。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受制于经济状况而缩减的社会福利问题、越来越多的难民和治安问题等等,都在激化和变动着原本太平的西欧大地。经济的不景气,治安的混乱,难民的涌入等等诸多的问题都同时出现,已然成为了西欧不少民众心头的大病。
5.警察的地位不高
除了美国外,在不少西方国家都有一个让人想不明白的现象:警察的力量很弱。
按理说,作为社会治安的维护者,警察应该是很有威严感的,但在像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警察可能是“弱势群体”。因为西方民众对于所谓的“自由”的理解是过激的,也就是“绝对化”,只要他们感到“被管制”、“被约束”,他们就会搞垮约束的来源体。
而因为大家认为警察是对大众的一种约束,于是,在不少西方国家当警察,地位是不高的,这甚至导致了像挪威等国,出现了大量警察辞职的现象,而在法国,仅2017年就有数位警察选择了自杀,甚至在4月份的时候,法国巴黎的警察无奈选择了上街游行抗议:
反思:民主是好,但得有个度
在过去,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极尽鼓吹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然而,这些年来,这些被他们不断美化的“完美模式”,却逐渐演变出了频繁罢工、社会萧条、暴力冲突等令人胆寒的画面。
而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度”的问题:在尺度之内,被正确引导的民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在尺度之外,被扭曲的民主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西方的教训,切勿走上可怕的“民粹主义”道路。
“民主”是好,但一定要有个度,过度放任的民主,会像如今的西方一样,走向难以回头的深渊。这个世界,要的是“权衡”和“平衡”,而不是一哄而上的极端主义。我相信,动不动就“打砸抢烧的民主”模式,并不是大家想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刻警惕和反思,总结出更适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模式”,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
——正在体验西方式民主罢工、上学因为公交公司罢工而没有公交车、回家发现一群人堵着街道高喊不想工作、去火车站发现火车因为罢工被取消、快递包裹因为民主罢工从地球上消失的刘斯郎 写于传说中的西方。(作者经历过什么,以后慢慢和您聊)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郎言志”,选材自刘斯郎《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