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及时行乐指南

李永浩 李永浩写给2087 2021-01-11

活在当下一时爽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个图,让我想起了“及时行乐”这个话题。这个假期,全国人民集体在家“坐月子”。疫情还没彻底过去,大家已经憋不住想象恢复正常后该干什么。各种畅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看起来很鸡汤的四个字,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我郑重的看待,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时候我在温江读书,距离震中50km。当2点28分开始天旋地转的时候,我穿着裤衩从4楼狂奔下楼。整栋楼的楼道和楼梯,听不到一声尖叫,只有急促,慌张的脚步声,咚咚咚咚。跑到楼下,看着寝室楼巨幅摇摆,砖瓦散落,仿佛可以听到墙壁开裂的“咔嚓”声。那次我才知道,极度的恐惧下,是叫不出声的
 
那年我20岁,第一次觉得离死亡那么近。“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开始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过往十年我干了很多不是常规路径的事。工作,环球旅行,国外走私香烟,开餐厅,搞电商,折腾到最后,前期赚的钱都赔的差不多了,只剩下股票账户几年没动弹。后来重回职场,也是靠着一直没动弹的股票账户,才发了财。
 
现在偶尔还跟当时旅途的小伙伴们联系,敢于辞职去长途旅行的人,大多都是“活在当下”的深度崇拜者。书店里也有各种教唆世界那么大,辞职去旅行的书籍,他们的故事和图片看起来都很酷,但书里没有告诉你的是,大多数非“富二代”的辞职旅行的人,最后都回归了“生活的苟且”。因为,没钱了。穷困的二十多岁,遇到了花花世界,想要抓住这尘世间的美好,那就只能把钱最大限度的花出去。
 
可二十多岁时候多不懂,“活在当下”的同时,也要“活在未来”。先好好的“活在未来”,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
 
活在未来,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

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6岁,我们最好也至少按照76岁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把你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这只能是一句毫无逻辑的鸡汤,如果真的是最后一天,那我应该把该妥善安排的处理完之后,去体验黄赌毒以及其他的人间极乐啊。只要今天真的不是最后一天,那我们就应该为未来做打算,从未来倒推,告诉现在的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此有几条建议,我觉得很有普适性:
1.  强制储蓄:
拿出20%甚至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是每个未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该做的。若没有储蓄,那这次疫情中,如果老板停发这个月工资,那生活就会陷入窘境;延迟当下的满足,为未来留点缓冲地带,未来会更从容;
2.  学着投资:
没有人能够靠储蓄成为富人。即使不想成为财经作者,股票专家,那也要学着了解物价年年涨背后的逻辑,学着搞清为什么银行理财只给你5%以下的收益率。学着投资不一定能保证你发财,但可以帮你少点被P2P骗光储蓄的概率;
3.  好好工作:
靠储蓄很难成富人,靠投资也很难,但是靠好好工作,不断打磨技能,让自己的时间越来越贵,是普通人最容易跃迁到富人的路径了。年薪百万在这个时代里越发不再遥不可及,认真负责的打磨每个工作日,用不了太久,高薪就会向我们招手;
4.  系统学习:
如果喜欢某个学科,某个话题,想深入了解的话,不要去关注某个大V然后复制他的思想和话语,最好选一本这个学科内体系性的,难啃的教科书,一般这种书都很厚,俗称“大部头”。只有成体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微信公号里的知识碎片,没法帮我们成为行业达人,也没法增强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系统认知,也很难帮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5.  锻炼身体:
别让自己身体垮掉。可能只是一个流感,就会让积劳成疾者垮掉。培养运动习惯,少吃油腻,大概率能多把青春往后延几年。

都是些陈词滥调,但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不给未来的自己挖坑。有人给自己的未来挖坑,而我要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及时行乐指南

如果做好了以上几点,那我们可以安心的及时行乐了。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行“乐”之前,我们谈谈什么是“乐”?
世间乐事千千万,我尝试从“乐”延续的时间长短,来进行分类,在此引入个概念,叫“半衰期”。
半衰期短的快乐,一般来得快且浓烈。比如打一场麻将,吃一顿火锅,来一场忘却巫山的云雨。这种快乐只存在于当下,事件结束了,快乐也就结束了。这种快乐一般立刻就能获得,类似于“消费行为”。
半衰期长的快乐,一般来的慢且持久。比如寒窗数载终得金榜题名,比如刻苦钻研终得行业荣誉,事件结束了,但是快乐没结束,每每回忆,总有笑容嘴角浮现,宛如一股暖流浸润全身。这种快乐一般需要长久的投入,类似于“投资行为”。
这两种“乐”,都应该是我们追寻的。第一种“乐”,我们要尽可能的抓住,尽可能的享受,算是对当下的馈赠;第二种“乐”,我们也不能耽搁,这是对未来的托付。想持续的获得佳人芳心,不仅要靠天天给别人买花,也要靠攒钱买个大房子。在此有几点建议,算是对获取这两种“乐”,都有裨益:
1.  优先购买体验:
在钱足够的情况下,每个物件和当下的体验,都应该用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在钱不足够的情况下,购买好物,要减次增质,购买体验,要多次保质;在钱只能做出唯一购买选择的时候,尽量优先购买体验。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会先来。所有的文学作品里,病人临终前,脑子里都是过电影一样,回顾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没有哪段描述说病人回顾买了几个爱马仕包。如何让时光熠熠生辉,远比攒钱买个LV更值得托付。电影《Bucket List》(中文名:遗愿清单)里,说的也都是未尽之体验。
几乎所有不能再复制的体验,都要用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别憋着,想要的,就应该立刻就要,不要等未来,恰如不能现在憋着自己滚烫的肾,存到60岁以后,再拿出来用吧。所以,买最好的避孕套,应该是一笔绝对不能省的钱。
2.  一时一事:
这是谈做事的快乐。集中一个时间,专注的做一个事情。“乐”不仅是吃喝玩乐,还有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乐”,既有不负当下,也不负未来。专注工作沉醉当下,获得忘却时间的“心流”之快感,同时工作成果带来的价值也算是对未来的一份良好“储蓄”。
但当今世界,众声喧哗,做事情时不被打断,太难了。刻意地营造环境,建立“一时一事”的习惯,不断的跟外界的噪声和干扰做对抗,这不容易,但绝对值得。
3.  找份喜欢的工作:
我很幸运,有能力去选择工作。当年拒了腾讯和德勤及其他公司,去到一家地产公司,是因为本心热爱,从小就喜欢玩《大富翁》游戏,喜欢看房子和相关的内容。毕业后参加工作,虽然工资不高,琐事颇多,但常感快乐。
工作时,不问工资,不惜力气,只问是否对得起时间,给自己一个交代;玩乐时,把酒高歌,纵情声色,不去管舞姿是否协调,给当下一个痛快。
4.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这世界已经如此丰富,不管你有多么小众的爱好,都能找到同类。在非工作时间,尽可能的去寻找自己的同类吧,为何非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呢,找个适合你的环境就好啦,和对的人在一起,喝水都好似星巴克。
5.  对自己狠一点:
每到年底回首时,会发现那些切换了时间和空间,或者脱离正常轨迹的时光,总是记忆最深刻的,会带来常规之外的快乐,比如某段不知时日的疯狂加班。逼自己一把,让自己脱离点正轨,是有必要的。
我逼自己的常规路径是,压缩时间,去切换时空的地方旅行。现在交通便捷,周末一趟曼谷或者东京的旅行,并不是遥不可及。过去的一年,泰国待了两个长周末,日本待了一周,美国待了10多天,且不提三亚都江堰的微度假和各种忙里偷闲的出差。人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刻都会被忘记,但是在旅途中,在巨大的时空和环境的切换下,记忆会更加浓郁,幸福感会更加绵长。
6.  最后一条,是给富人们的建议-多花钱:
时光一去不复返,千金散尽还复来。任何享乐,本质上都是对时间的一份交代。你的时间,要配得上你的钱,工作时是这样,消费也要这样。在现在这个物资充盈的时代,勤俭节约,我并不认为是什么美德。当然,如果看着账户数字越来越多就是最大的快乐源泉,那也可以节衣缩食,不管怎样,自己开心就好。
 
近日居家办公,思绪乱飞,写完这篇3000字的文章,也是我“及时行乐”的方式之一。
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大千世界,莺莺燕燕,莫负春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