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马子羽 2018-05-24
黑奇士 ID:hqssima

业界首个安全自媒体,关注黑客、黑产和黑幕。


9个月内巨额融资10亿美元晋身超级独角兽,可商汤不太愿意对外说的是,这些钱换出去的,是将近一半的股份。以这种烧钱速度,它还能活多久?



这两年,AI(人工智能)这个词异常火爆。自从阿尔法狗打败柯杰之后,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就从未停歇。一时间,贴着人工智能标签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个AI公司在风投圈也遇到疯狂追捧,数亿美元的融资并不罕见。人工智能真的这么神?

相对于国外AI创业公司的小而美,国内出现了不少AI领域的独角兽,其中的佼佼者商汤科技,甚至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两轮累加10.1亿美元的融资,难道它的发展有什么独特奥秘?

黑奇士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结果却发现:太阳底下哪有新鲜事,不过又是一场资本、野心和欲望综合的游戏。

2018年4月,商汤科技SenseTime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淡马锡、苏宁跟投。9个月前,商汤拿到了中金、鼎晖、高通等投资的B轮4.1亿美元。

说到商汤的B轮融资,里面有个小聪明的做法:所谓B轮其实是B1和B2组成,B1轮由私募公司鼎晖领投;B2轮由赛领资本领投,万达、中金等知名公司参投和跟投。

自从2014年2月,凡客拿到G轮的1亿美元之后,大家为了避讳“融资轮次太多,把26个字母用光”这种尴尬,都开始在风投的轮次上做文章。以前融个资,开始就是A轮,现在有Pre-A,有天使轮,还有种子轮。

反正凡客要是放到现在的话,估计就算融七八轮,也能在C轮以内。更不用说像乐视贾老师那样的巅峰级长袖善舞者:公司主体融一轮,拆出个乐视体育融几轮,拆个乐视影业融几轮,七大生态,每个生态融三五轮,融来的钱就够公司活三五十年的。

遥想百度当年,上市前14个月才融了第三轮,融了1500万美元,2005年上市,才拿12.5%股份换了1.09亿美元……对比现今的高额快速融资,不得不感叹VC们的钱多人傻。

 

时隔9个月,商汤的薛定谔估值


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前两年的商汤以卖技术为主,“150个博士、亚洲最大人工智能团队、汤教授领衔”,是商汤最愿意说的亮点。直到2017年7月,商汤对外宣布4.1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一下震惊了风投界、媒体圈、创业圈等等等,大家一下子被镇懵了:原来人工智能真的这么值钱啊。

当然,商汤在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提对应的估值。

不过,我找到了一篇2017年12月,松禾资本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题目叫《商汤科技获松禾资本投资 成立3年估值超过20亿美金》。同时,商汤在官网上宣布了高通战略投资的消息,具体数额是“数千万美元”。既然松禾资本投资的消息没被商汤放到官网,我姑且认为他的投资额少于高通,一两千万的样子,晚了5个月投资,投资数额不大,估值是20亿美元。

那么,此前的B轮融资,估值不太可能跟20亿美元持平(要么多给钱估值低,要么少给钱估值高,二者必居其一)。徐冰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也说上轮融资的估值是“超过15亿美元”。那么,就按照15亿美元计算,商汤的B轮融资,出让了大约27%的股份。

早在2017年的12月,财经杂志就通过自己的渠道,称商汤获得阿里的15亿人民币投资(约2.38亿美元),对应超过30亿美元的估值。2018年4月,商汤照例发布了6亿美元的巨额融资消息,不过对应的估值,不同媒体给出的结果不同。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的报道是45亿美元,腾讯科技的采访、以及商汤CEO徐立在接受境外媒体时却表示,自己的估值是30亿美元。

 

对于这个估值差异,业内人士普遍猜测,在阿里领投的C轮融资中,商汤签了对赌协议,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做到某个业绩指标,就可以估值45亿,如果做不到,就是30亿。按照30亿美元计算,C轮融资商汤出让了20%的股权。



这么一算,商汤在B轮和C轮已经卖掉了大约47%的股份!加上A轮出让的份额,将超过60%。这种割肉融资的疯狂情况,此前我只在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的大战中看到过。乐视的贾老师,都没这么疯狂融资过!


商汤跟几家投资人签了对赌协议?


2017年11月,彭博社报道,商汤将从阿里获得巨额融资,但业界猜测,阿里投资商汤的条件之一,就是签了对赌协议。


所谓对赌,业外的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我提两个著名的例子:俏江南的张兰和雷士照明的吴长江。2015年,有媒体报道说,因为与鼎晖对赌失败,张兰失去了对俏江南的控制权。

2008年,俏江南获得等值2亿元人民币的美元融资,投资者是鼎晖。对应的对赌条件是,俏江南需要在2012年底前上市,否则将触发回购条款,要以投资额两倍的价格回购鼎晖手里的股份。

后来的结果都知道了,张兰对赌失败,又没钱回购鼎晖的股份,不得不“净身出户”,离开自己创业23年的俏江南

鼎晖!!

我好像发现了什么!

2017年3月,商汤科技获得鼎晖领投、万达跟投的B1轮融资,1.2亿美元不知道商汤跟鼎晖签订的投资合同,触发回购的价格是多少。(马化腾曾在朋友圈中感叹,如果融资太多,被资本绑架的不仅是创业者,更有众多的小投资人。当时,他这个感叹是针对ofo的。)

在中国的风险投资界,有一张著名的轮次表。——A轮、B轮、C轮、D轮、BAT轮、美国上市、A股上市、孙宏斌轮、许家印轮……

有风险投资人曾经给黒奇士解释过这其中的差别:A轮融资看团队、B轮融资看模型,C轮就开始看真正的商业收入,“梦想、生态、估值”这些乐视贾老师擅长的东西,说服力就不会那么大。

否则无法解释,摩拜的投资人接受了美团37亿估值(包含10亿美元债务)的收购,而没有接受滴滴和软银45亿美元的下一轮投资报价。实际上,到了BAT轮,投资人已经不仅是看商业收入,还需要看这个行业对自己的战略意义。例如,阿里投资了哈罗单车和OFO,这不仅是因为共享单车能赚钱,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每天能产生2000万次以上的支付行为,是支付宝具有战略意义的流量入口资源。

黑奇士搜集了近期商汤对外发布的新闻稿,发现“AI平台”已经成为其主要关键词。平台、生态、智能……翻看商汤近期的稿子,我生生看出一个“生态化反”来,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跨过产业化,商汤大跃进至生态化


2016年12月,商汤科技首席研发总监林倞出席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演讲中表示,商汤在四大行业进行了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布局:安防-智慧城市、金融行业(主要是互联网身份认证)、移动(娱乐互联网)和智慧商业。

2018年4月,腾讯科技在《一文读懂30亿美元估值的商汤科技,这些年做了哪些布局》中表示:“在行业落地方向上,商汤目前专注于安防监控、金融、手机、移动互联网和深度学习芯片五大领域;在核心技术上,主攻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识别算法、增强现实、文字识别、自动驾驶识别算法和医疗影像识别算法几项技术”可以看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商汤的产业化对外口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安防仍然占据了主要地位,智慧商业悄悄从产业化列表中消失了。

业内人透露,截至目前,商汤的收入大约在3-4亿元之间,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安防算法授权等领域。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其2016年的收入约为2-3亿元。这么算下来,其年增长在30-40%,并不像其外对宣称的“每年400%的超高增长”。实际上,在目前商汤重点布局的五大领域中,每个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

以商汤的重点领域安防业务为例(据称也是商汤营收的主要来源):

 

早期商汤依靠算法授权,从海康威视(A股上市,市值3500亿)、大华股份(A股上市,市值660亿)等行业领头羊里获取了不错的收入,但随着这些安防大厂相继成立自己的算法队伍(毕竟核心技术不敢单纯依赖外部采购),商汤的这种算法授权模式遇到极大困难。

目前,旷视、依图、云从等对手厂商全部都入场安防。与商汤的算法授权不同,依图和旷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服务模式,不止是提供算法,还自己开发硬件做智能摄像头,做计算单元,在全国各地招募销售商务直接和安防巨头“抢”客户。

前有先入场的同行,后有自建算法队伍的安防巨头,此前商汤也曾与某安防大厂成立合资公司做硬件,试图做的更实一点,但项目难产,结果并不理想。商汤多次在媒体上宣称,自己有400家重量级客户,仅仅在2017年年底前后,就先后公布了与上海仪电、深圳公安局、上海市政府等“智慧城市”方面的战略合作。

 


但对安防行业来讲,大额标的都属于政府采购,都得在招投标网站公布。黑奇士查询了招投标网站,在全部搜索结果中,仅有4条中标公告。这和商汤宣称的多个城市深度合作、安防行业领先地位,实在有些差距过大。

那些合作,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态化反——战略合作


商汤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别家的合作伙伴不同。别家公司的合作伙伴,一般会初步接触、制定计划、逐渐合作、产生成果,一个重要级合作伙伴的进展,恨不得能说好几年。(比如ofo被阿里多轮投资,总有上千篇新闻)。而商汤所谓的战略一般是露一面,宣布个煞有其事的合作计划,就被束之高阁,从公布的内容中看不出建设性的合作细节,也没有后续的成果进展。比如英伟达、Qualcomm,还有上述提到的仪电,深圳公安局以及近期的MIT等等。但具体进行了哪些合作、合作进展如何就没有下文了。

 

再比如自动驾驶领域,2017年12月,商汤高调宣称与本田战略合作,这被认为是阿里巨资投入的一个重要推高因素。几乎在同时,商汤宣布接受高通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 

接下来怎么着呢?商汤没说。

倒是获得6亿美元之后,高通和本田又被拎出来大说特说,看起来,商汤在用合作伙伴的名气、地位来套现,尤其是进行资本运作。实际合作如何,并不重要。

 

旗下投资公司早已撤资却被用来宣传

2018年4月,获得6亿融资之后,极客公园对商汤有一篇深度采访,题目叫做《商汤融资启示录:面向新零售的出发与落地》里面列举了商汤投资的五家公司,如下图:

 

但黑奇士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017年7月12日,该公司的高管已经进行了变更,徐立(商汤CEO)已经撤出。而且商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已经卖掉了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只是该公司的小股东。


 

 

 

当然肯定也会有人说,仅凭现有的商业成绩难以定论,但是人家技术实力在那摆着呢!没错,技术实力一直是商汤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对外口径的高亮词往往离不开:150个博士(这个数字是慢慢涨上来的,历经60名、100名、120名等阶段);29篇论文中的14篇(实际上那些都是11年-13年的论文,跟14年成立的商汤真心关系不大);多项专利……

说到专利,黑奇士在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平台搜索,全球范围内商汤科技的专利是185篇,旗下的合资公司是23篇,总计208篇,这对于一家号称有150个博士的“全球最大深度学习华人研究团队”来说是不是少了点?商汤的专利数量稀少,与产业化落地缓慢正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描述。

 

 

为梦想窒息 让AI引领人类进步


回看过去一段时间商汤的公关信息,画风都是这样的,不难看出商汤这只巨型独角兽正在跑马圈地,从安防监控、金融、手机、移动互联网和深度学习芯片到智能汽车、智能芯片、智能教育……似乎没有商汤不做的,感受一下这个画风:

 


当然,此前在采访中,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曾对媒体表示:“在垂直领域方面,商汤的打法是先找头部公司,摸索AI技术落地,从项目到产品;然后再垂直打通某个行业生态,做平台化。”——这话似乎很耳熟,看看下面这张图

 

 

只不过,“让我们为梦想窒息”的乐视已经真的窒息了,融资的步子跨的太大,总会扯到蛋。当时乐视的对外说法,和今天的商汤简直是一摸一样,所谓的“生态化反”,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盲目多元化的战略赌博,乐视现了原形,商汤的未来会有不同吗?

 

 

大败局:资本助推还是资本反噬?


这两三年,互联网圈的泡沫破灭速度越来越快。以火爆的共享单车为例:

2017年6月,摩拜宣布了6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腾讯领投),10个月后,宣布巨亏,被美团收购;

无人货架,猩便利2017年6月成立,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就完成了累计5亿人民币的融资。成立7个月后,2018年1月底(春节前),猩便利被爆出资金流断裂,开始全国裁员。

前三个月还是投资人热捧的明星,后三个月就成了谁都不愿意搭理的臭狗屎。

资本是嗜血的,这在互联网圈表现的尤为明显。还说回商汤,以现在商汤的资金消耗速度,成立三年就卖掉了一半的股份(按照媒体报道估算,只计算B轮和C轮)。

每年烧掉16%的股份融资,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烧下去,商汤还能烧多久?摩拜卖掉之后,创始人胡炜炜手里仅剩下8%的股份,去掉投资人优先权之后的金额,据说仅套现1亿人民币(此前估值40亿美元)。

按照这个比例,即使将来商汤能卖掉,除了汤教授能收回点钱之外,其余那“150个博士”,能捞到几条毛?承诺员工的期权也会成泡泡!

不过话说回来,AI是中国高科技领域里,真正有希望弯道超车、领先世界的领域(不是外卖、共享单车那种模式创新,是真正的高科技创新,大国重器那种量级的创新),但是在发展之中存在诸多诱惑,短期估值也不是未来。

作为自媒体、作为一个AI行业的旁观者,我真心希望咱们中国的企业能踏实一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呼一口气,终于写完了。

上周有同学对我说,黑哥,你最近的文章退步了。我问为啥,他说,你只敢写弱者,写小偷、写笨贼,大公司你不敢碰了。

好吧,那我就沉下心来,对商汤这个AI独角兽进行全景式的剖析。

有些领域是我所不熟悉的,例如风投的对赌协议,虽然有业内人给我解释过,但如果我理解不到位,导致文中结论有所偏差,请相信,那是水平问题,不是态度问题。

五千字长文,奉献给大家。

若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在评论区指出,谢谢。


黑奇士
  • 安全自媒体,主要关注黑客、黑产和黑幕。

  • 作品刊发于新浪、搜狐、头条、一点、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十余个主流自媒体平台,日均阅读10万以上。


合作请联系微信:

36408144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