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古代禁书极简史+4种禁书英译本

2018-03-08 语言文学教学国际论坛


今天本帖向大家介绍几种中国古代禁书的英译本或选本,仅作导读,感兴趣的可前往亚马逊了解更多。同时,辅以综述性的“中国古代禁书”史笔钩沉,转自雒启坤、王德明编《中国历代禁书》,汇编了本书的序言和弁言,特此声明。


《如意君传》

现存明朝第一部艳情小说,中篇。直接影响了《金瓶梅》等后来的性文学创作。在入清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它均被列入查禁淫书范畴,为中国性文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作品

Tr. Charles R. Stone



《三遂平妖传》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属于神魔小说,作者为罗贯中,后有冯梦龙增补版本。小说继承了宋元以来说话人的叙事技巧,行文跳脱活泼,挥洒自如,具有浓郁的市井气息,极富表现力。

Tr. Patrick Hanan




《春秋繁露》

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推崇公羊学,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Tr. John Major, Sarah Queen




《冥祥记》

古代中国佛教灵应集。南朝梁王琰撰。共十卷。是中国现存较多的一部宣佛小说在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传奇的形成有着相当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的宗教、文学和史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Tr. Robert Campany





提起“禁书”,人们并不陌生。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书便受到历代统治者过多的“关爰”。书可以记载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可以为统治者所用,以宣扬其政教,巩固其统治;书也可以记载统治者不喜欢甚至憎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意愿,宣扬反叛意识。因此,以书为载体的文化领域一直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关注并严格控制的。我们难以准确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多少种图书被封建统者所查禁,但我们知道,越是“禁”书,想读此书的人就越多,也就越禁不住。像满清王朝一样屡兴文字狱,也并没有达到目的。

 

中国的禁书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文化学术的一个繁荣昌盛的黄金时期,所谓“百家争鸣”就是产生于这个时期,禁书的历史也由此开端。不过,首次禁书的范围很小,仅仅局限于西秦偏隅之地。令人深思的是,禁书的始作俑者秦国偏偏就是统一中国的国家。这次禁书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为不久后的大规模禁书开了个恶例。此恶例之后即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它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浩劫。紧接着的汉王朝,吸取了秦的教训,在西汉前期的几十年间,对人民的统治较为宽松,汉惠帝时废除了秦代延续下来的“挟书律”,文化政策也比较开明。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却并未禁止百家的著作。根据现有的资料,重新下令禁书,是在西晋,但由于历史文化和观念的原因,所禁图书都是天文图谶,而且天文书也没有根本禁绝,只是禁止民间收藏和学习。自东晋至整个南北朝期间,南方沿袭了西晋的禁令,没有再予扩大;北方则在有的地区和有些时期,将《老子》和《庄子》以及佛经、道书也分别列为禁书,但所涉时间和地域都不是很大。就总体来看,从西晋至南北朝,在文化方面的禁锢虽有所加强,然而却还不算严酷。隋唐基本也沿续了这一格局。

 

从宋代开始,禁书的范围扩大了。不仅禁兵书,就连苏轼、黄庭坚等人的文集,南宋后期江湖派诗人的《江湖集》,私人所著的记述宋代史事的书籍,乃至一些学术著作都曾在一段时期里遭到查禁。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私人印书日盛,私人著作影响越来越广,统治者为了加强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远比唐代更严厉了。

 

元代是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朝代,其政治统治非常残暴,而对于文化没有很高的认识。特别是科举制度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汉族知识分子无缘晋升,对于思想的禁锢也就不那么酷烈了。在元代,除了禁止与人民的造反可能发生直接关系的“妖书”和前朝就已禁止的天文谶纬之书,当时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禁书事件是禁毁“伪道经”事件,那只是佛道之争。

 

明代自朱元璋起就大大杀戮了一大批被怀疑与他离心离德的士大夫。他的儿子朱棣“父承子业”,也杀了很多反对党。被杀人的书,虽没有明令禁止,但无人敢刊印、收藏,与禁无异。朱家的后继者,虽没有大肆杀戮,但对于不合统治的书仍是严加禁止,特别是李贽的《焚书》、《藏书》、《卓吾大德》等书,仅仅是因为著作的思想有“问题”,作者便惨遭横祸。

 

到了清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清代前期不断发生文字狱,许多人被无辜处死,甚至有的祸及家属。而统治者借着编纂《四库全书》,将当时流行的图书几乎审查一遍,被禁者达几千种,不啻是又一次文化浩劫!

 

统观禁书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统治者所禁之书的内容,皆为他们统治的最薄弱之处,可以说,禁书是封建统治者的一块心病。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禁书史,其禁书原因大约不外两种:一是政治原因,一是思想原因,其中政治原因又占主要地位。历代统治者无不希望天下的百姓都成为顺民,永远做奴才,任自己为所欲为。对于一般的下层百姓,实现这一点比较容易。对于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实现这一点却不容易,因为他们有文化,因此有思想,更进一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意识,不会轻易为人所左右。于是,除了那些为向上爬而忠实于朝廷的知识分子以及大部分受蒙蔽者,还有许多心里明白却又不敢言说者之外,那些敢于言说的,甚而形诸文字、散布于民间者,自然就成了打击的对象。但正是这些政治或思想上的“异己”者才有才能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为社会和文化带来进步和繁荣。扼杀他们的著作,实际便是扼杀文化和一个民族的生机。但历代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统治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以及百姓利益可以被他们轻易地背弃或扔在一边,同时还要要求百姓对他们忠贞无限,这种要求本身是滑天下之大稽,是人世间最最无耻的,却在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关于“禁书”的思想方面的原因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像《肉蒲团》之类的淫秽小说,那是连封建统治者都要下大力气查禁的,尽管到今天还没有禁绝。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屡禁不绝的原因大概在此。人类自然的本能和兽性不根除,这类东西便永远禁不绝。

 

从历代所禁图书的内容和过程来看,禁书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政策的更迭演变史,还是一部文化发展史。文化越发达,被禁之书就越多,思想越超前,被禁的书也就越多;文化就在禁一一弛一禁的起伏过程中发展。禁书的严格与松弛,往往又反映了各自的时代和统治者自我信心的消长兴衰。禁书少的时代,往往是思想禁锢较少,思想意识较为自由宽松的时代,因而也往往是思想文化光辉籼烂的伟大时代,像汉代和唐代;禁书多的时代,往往是思想禁网严密,文化少有建树的时代,同时也是统治者严重缺乏自信心的时代,像南宋和清代。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中国历史上被禁毁的图书,现今所知者有几千种,大部分都因被禁和其自身价值不高而失传,但其中的精华却依然保存了下来。了解这些禁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些被禁图书本身,更可以让我们了解被禁图书的时代和文化,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