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产200万个口罩,国产神车霸气: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谢文倩 投资界 2020-02-23

作者 | 谢文倩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没想到,“国民神车”五菱有一天会因为做口罩火了。


2月14日,五菱汽车官微宣布,已生产下线的前100万只“五菱口罩”正式交付,“五菱口罩将优先交给柳州市政府统一调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线”。五菱汽车从提出到第一批口罩出货仅用时三天,目前最高日产量可达200万个,堪称神速。



值得一提的是,五菱是国内第一家生产口罩的汽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也是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汽车企业。在医用物资紧缺之际,五菱喊出了一句霸气口号——“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更令人惊讶的是,继口罩之后,五菱打造的救护车也要来了。工信部近日公布的329批新车申报目录显示,五菱申报了一款救护车,从申报图来看,这辆五菱救护车是基于“国产神车”五菱荣光加长版打造的。


五菱汽车这一波神操作,引发网友刷屏。靠生产拖拉机起家,如今五菱汽车给人大多是廉价面包车的印象,但不是所有的面包车都叫“五菱神车”。放眼中国三四五六线城市,以及广袤乡镇农村,遍处可见五菱各种型号的面包车,就连《福布斯》也曾惊叹,“朴实无华的五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卖的车。”


第一家生产口罩的车企

你下一个用到的口罩,可能是五菱牌的


没错,你下一个用到的口罩,可能是五菱牌的。



眼下,口罩荒牵动人心,所幸各行各业正赶来支援口罩生产,其中车企队伍占了很大的分量。无疑,五菱汽车显得格外瞩目,因为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证实,五菱是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汽车企业,已具备口罩研发生产、经营的相关资质。


从2月6日官宣生产口罩到现在,上汽通用五菱已经有两处生产基地,一处是自建生产线,另一处是联合下游供应商搭建生产线,两条线的最大单日生产量能达到370万只。按照发改委5日公布的数据——口罩日产量达到1480万只来看,五菱口罩的产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25%。


事实上,造口罩的想法从提出到下线,五菱仅仅用了3天。从2月6日到9日,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生产的第一批20万只口罩就已顺利下线。神速背后,与五菱供应商广西德福特分不开关系,这家供应商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并按计划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


2月14日,第一批正式下线的100万只“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五菱汽车官方微博也在晚些时候宣布了这批口罩去向:只赠不卖,“这批口罩将会一部分交给柳州市政府统一调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口罩都是按照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级别的规格来生产的,属于医用口罩中的最高类别。


从拖拉机到面包车

福布斯惊叹:“迄今为止中国最好卖的车”


“小破车”有大情怀。事实上,做口罩并不是五菱第一次“按需生产”,这家企业总是在不经意间刷新人们对它的定位。


在过去的60年中,从做拖拉机到缝纫机再到微型汽车,五菱可谓是将“生产人民需要的东西”做到了极致。


五菱的前身为柳州动力机械厂,始建于1958年。彼时为响应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响应开始生产拖拉机,没想到拖拉机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但好景不长,当生产达到顶峰时,销售却成了问题。


为了维持厂内生计,1980年左右,柳州动力机械厂把目光转向了市场需求旺盛的缝纫机和织布机,但遗憾的是效益却并未达到预期。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五菱虽然没在小机械上发光,但却通过仿制日本微型面包车,成功转型微车行业,并在厂长沈阳的带领下达到销量新高。


但问题又来了。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五菱增长乏力,沈阳很快意识到问题,“从零开始到10000辆下线,差不多用了10年时间,而做到10万辆用了7年的时间,10万辆往上怎么办?我们感觉到资源不够用了,只有选择与强手合作,这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就这样,抱着强强联合的想法,2001年加入上汽集团,上汽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此成立,2002年又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达成合作。合资以来,依靠低价优势,上汽通用五菱迅速崛起,并于2006年超越长安汽车成为“微车之王”,2015—2017年,销量分别达到204万辆、213万辆、215万辆。


就连《福布斯》也惊叹于五菱的热销,“朴实无华的五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卖的车,2009年的销量高达59.7万辆,平均每5秒卖一辆车。在美国,最好卖的汽车是福特的F系列货车,但它的销量比起五菱只能望尘莫及。”


不过,五菱的低价策略虽然为其赢得了广大的市场基数,但也一度令其陷入下行漩涡。沈阳也在2019年的新春寄语中承认,“宝骏品牌一直没有找准用户群,成为了五菱品牌的寄生品牌,造成两个品牌重叠区隔不清。”


数据显示,五菱汽车在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营收161.24亿元、151.20亿,相比于前一年同期减少3.3%、6.2%;从净利来看,五菱汽车近两年有下降趋势,2017年、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1.73亿、7067.30万,“国民神车”生存不易。


针对于此,五菱做出创新,在2019年4月发布了新宝骏品牌,终于将售价迈上了10万台阶。2019年四季度,新宝骏品牌累计销售近6万辆,环比增速高达125%,初见成效。


除了五菱,比亚迪、广汽都来了

车企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就转做口罩?


紧随五菱之后,比亚迪、广汽集团等车企也纷纷加入这场抗疫大战,紧急生存医用物资供国家调配。


不会做消毒剂和口罩的工厂不是好汽车生产商。天眼查显示,2月5日,比亚迪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在经营范围中悄悄增加了一项“消毒液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月8日,比亚迪正式“官宣”,按照计划,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下周一前后量产出货,预计本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值得一提的是,承担口罩任务的第九事业部本身就具备医疗器械体系认证,能够快速展开口罩生产。


同样投身口罩生产的还有广汽集团,这家企业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了做口罩又是派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又是购买生产线以及开发相关设备。目前,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已于2月11日开始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2月22日完成12台设备的自制,2月底完成30台。


口罩和消毒剂外,护目镜也是一线必不可少的物资,而这个任务则交给了东风股份。近日东风股份发布公告,称应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邀请,旗下控股子公司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已开展护目镜试生产,但尚需取得相关批复文件,才可投入生产。


车企和口罩,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的生产速度却令人咋舌:一家车企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就转做口罩?


事实上,车企转产医疗物资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生产口罩对于环境要求很高,需要在无尘车间完成,而汽车制造本身就在无尘车间;此外,汽车隔音棉所需要的原材料与口罩相同,都是聚丙烯。


目前,口罩等医疗物资缺口仍然很大。就拿口罩来看,我国有14亿人口,按照普通人佩戴口罩一至两天换一次的频率计算,每日需求量为7亿—14亿只,即便日产能最大可达2000万只,也只占到全国总人口数的三十五分之一或七十分之一。


开足马力,车企们的产量不可小觑。按最大产量统计,不久之后,比亚迪与上海通用五菱的日产量便可达到870万只。或许再来几家,我们的口罩就够用了呢。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