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区资源循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与燕园街道共建项目顺利开展
为响应我国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北京大学关于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部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践行青年担当,助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携手燕园街道党支部共同开展“红色1+1”共建项目,力争将燕园街道创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文明标杆街道。
党建引领发展,共商共绘蓝图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统筹谋划下,与燕园街道开展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环境专业优势,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11月20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燕园街道开展“社区餐厨垃圾处理”座谈会,探讨社区餐厨垃圾处理新模式,燕园街道办主任杨兴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党委副书记李杨等出席会议,相关单位工作骨干、党员代表们共计20余人参与会议。
杨兴文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燕园社区共建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交流,期待环院师生将燕园街道作为探索社区垃圾分类模式的实践平台和基地,通过理论把握与实践积累为街道治理赋能,为北京市垃圾分类和处理贡献智慧。李振山以环境专业的探路人角度,结合自身多年在垃圾处理科研领域的探索,强调垃圾分类需要从思想上抓关键点、在实践中找体系,筑牢思想上的关键点在于适时对居民行为进行引导,挖掘实践中的体系需要将顶层设计和群众智慧相结合,实现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与会师生还就社区餐厨垃圾处理、垃圾减量等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瓶颈和问题,并探讨校园内和社区中餐厨垃圾的处理模式以及垃圾分类的改进思路。座谈会为共建项目的顺利开展举旗定向,双方将共同引导学院师生与社区居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增强环保卫生意识,深入推进将环保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燕园街道开展社区餐厨垃圾处理共建座谈会
凝聚多方智慧,赋能首都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环境就是民生。”为进一步改善辖区内居民生活环境,倡导垃圾分类理念,推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4月2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支部师生与燕园街道实地开展“厨余垃圾堆肥再利用”活动,于北京大学畅春园社区宣传和普及厨余垃圾分散式堆肥的再利用方式,相关宣传活动得到北京卫视专题报道。
4月15日,本科生联合党支部联合燕园街道办开展“燕园街道无废社区建设”座谈会,会议期间,学生党员代表向街道办介绍了地方社区垃圾分类优秀案例,明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垃圾分类、提倡节约环保的重要意义,并交流讨论了学院倡议的燕园街道无废社区建设探讨方案。
图2. 北京卫视专题报道党支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厨余垃圾堆肥实践
本科生联合党支部还前往苏州桥西进行垃圾分类相关走访调研,交流基层资源回收利用经验,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凝聚基层力量,服务首都社区治理。入党积极分子江剑飞参加调研后颇有感触:“一趟走访让我大开眼界,最令我惊叹的是,桥西社区到处是属于‘社区’而非‘小区’的元素——基层自治、群众参与,打破墙与墙、楼与楼之间的隔阂,更打破人性中惯常的惰性与冷漠,让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够找寻到自己的归属感。”
图3. 党支部前往苏州桥西进行垃圾分类相关走访调研
构筑绿色体系,实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共建双方切实考虑街道餐厨垃圾处理的可行性和风险性,采用定点定时收集、志愿者监督等措施,结合宣传教育、居民调研、奖励机制等多重形式,将绿色消费理念深植于每一位社区居民心中。
2021年4月23日下午,在垃圾分类实行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共建双方在承泽园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活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凌现场演示通过“家庭堆肥”实现厨余垃圾变废为“肥”的方法,指导社区居民进行厨余垃圾本地消化再利用,最终实现社区厨余垃圾减量化,达到减轻市政垃圾运输处理压力的成效。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童昕介绍了参与环保公益回收的基本流程,采用公益金、兑换环保积分和现有收回人员合作等方式调动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推动居民习惯养成。
图4. 燕园共建双方开展“垃圾分类·循环回收”主题活动
此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在韩凌和童昕的指导下,于2021年11月26日前往燕园街道堆肥实践基地开展社区堆肥实践,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营建和谐人居环境。支部成员分别前往承泽园社区和蔚秀园社区收集落叶,为后续的堆肥工作做好准备。
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落叶堆肥不仅是物质的循环利用,也是一种社区建设的治理实践。预备党员燕书欣对堆肥实践进行了总结感悟:“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社区堆肥活动,能够走进基层宣传环保知识、动手实践循环经济是很难忘的经历,是我们环境学科青年人运用所学、服务社会的新窗口、好机会。”积极分子卢艳煜由衷感慨堆肥活动的社会意义:“在收集树叶的时候,我听说一位奶奶的花因为这些堆肥而开得旺盛,于是我知道了社区居民是乐意参加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活动还有助于厨余垃圾的再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分子王靖翔对于生态服务的价值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当亲自动手,在落满树叶的林地上将枯树叶用钉耙铲起,摞成小山时,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了为环保躬身献一份力的满足感。经过带队老师的讲解,我们得知这些枯树叶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就将蜕变成可供花草生长的肥料。作为环境学子的我们,有机会参与到了大自然的物质循环中,有了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更深切的感悟。”
图5. 党支部开展社区落叶堆肥实践
党建引领发展,青年服务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循环经济专业实践响应时代号召,与燕园街道合力探索新时代下基层治理新模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社区,助力首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攻坚战、持久战,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学科特色,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砥砺初心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推荐阅读
01 |
02 |
03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