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焦虑到淡定,科学育儿必须明白的5个道理

欧茜 欧茜医生 2021-05-26

养孩子这件事,经常是数日不见,别人家的娃就长大了,而自己家的则好像从吃、喝、拉、撒、睡到德、智、体、美、劳都在缓慢开发,其过程的开心和苦涩也就真正经历过才懂。

 

育儿过程中会有疲惫,也有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心生愧疚,但最终大家都会变得淡定。作为儿科医生和2个孩子的妈妈,在过去14年的临床工作和8年的医学科普过程中,我见过和处理过无数种“焦虑”。下面分享5个经验总结,助你成为一个更淡定的妈。

 

1.很多焦虑都源于不了解儿童发展规律


每个宝宝一出生,就面临各种「竞赛」,刚出生时和同龄宝宝比体重;满月后,比胳膊粗细,比谁先会抬头;再大一点儿,比谁先学会坐起,谁先会爬,谁先学会走路,谁先会说话......宝宝各项能力领先的家长走路带风,而宝宝相对落后的家长则心急如麻。 实际上,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即使两个同龄的孩子,生长发育都有可能相差 1 个月甚至可能更多。宝宝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稍微落后一点也是正常的,如果落后很多,甚至有一些能力落后比较严重,才需要特别关注。 我想说:静待花开,但不是放任自流,是要去主动了解发展规律,下面这些规律明白后很少很多烦恼。 

出牙


一般认为,婴儿出生后一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现象。如果1周岁以后仍未萌出第一颗乳牙,则建议找医生看看是否有其他异常。

(点击可放大)


爬行和行走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美国疾病预防中心的「儿童发育里程碑」、「筛查清单」以及「丹佛发展筛选测验」作为参考,结合国内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出「 0~3 岁宝宝发育进程」,供大家学习参考。 

(点击可放大)


语言


一般会在10-14个月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存在言语发育问题的警示信号主要有下面几种。

(点击可放大)


如厕训练


不同孩子的情况不太一样,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岁半至两岁的时候开始如厕训练,有的孩子甚至到3岁才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具体什么时候进行,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是否符合下列部分如厕训练的征象来决定,就不用那么急迫的完全摆脱尿不湿,也不建议把屎把尿。

如厕训练征象

有相应语言能力,宝宝能遵循家长的指令

能步行到厕所,并能在马桶或蹲便器坐稳

能保持数小时不尿湿

能穿脱衣服

能表达如厕需求

能模仿行为

能表达对如厕训练的兴趣

想要取悦他人

能通过说“不”表明其独立性

想要独立和控制排便功能

能物归原处

反抗行为减少


2.不听“老人言”,快活好几年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也不全对。以坐月子为例,按照传统你就面临产后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吹风的尴尬境地;不听"老人言",你又怕真的会因为没坐好月子导致“老了腰疼”。 事实上,孕产妇的腰疼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孕期开始,孕妇体重增加、子宫增大、关节松弛都给脊椎腰段带来压力;孩子出生后,频繁的抱孩子、喂奶、换尿不湿加重了腰椎关节和肌肉的负担,自然就腰痛了。与其不洗澡、不吹风把自己搞得脏兮兮难受,不如少弯腰、少提重物、让家人多参与带娃。 我想说:过来人的经验需要传承,但也得与时俱进,下面这些育儿误区别再信了,最后一条尤其要注意! 

(点击可放大)



3.最好的育儿神器是“爸爸”


前不久的一次推文中,给大家推荐了这款神器,引起很多人共鸣。其实,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在养育过程中参与度较高,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大有好处。很多妈妈看不惯爸爸带娃的方式,总是想以自己的想法去纠正,但保持一点生活的多样性有何不好呢?
我们来看看大家对“神器”的看法。 

@Jing 我脑公一直都是带娃神器,没有他我根本寸步难行。


@Alieen 爸爸带娃奔驰在绿茵场上的画面还是很美丽的。


@甜心妈妈 神器在我家,爸爸独自带女儿出国游一周,连小辫子都学会扎了,不要小看爸爸,多鼓励多表扬。高帽子戴上了就摘不下来了。


@Dr. 梁 实用又耐用,待机时间长、不容易坏,孩子玩一整天都不会腻,堪称解放老母亲的神器。


@屋塔上的小猫 太多妈妈看不惯爸爸带娃的方式,总是想按自己的带法去纠正。管它呢,孩子跟爸爸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放开手大胆带!!!我家爸爸自己带娃一个星期都不带打怵的,我灰常灰常放心,就是要给他信心,让他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带娃就行,不要去干涉!!!解放自己啊。


@Fanny粉小姐 爸爸还是挺愿意带的,就是孩子有时候不领情,除非妈妈不在家


@陈园圆 爸爸带娃2分钟就会说“走,我们去看妈妈在干嘛”,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


@我其实就想改个名字试试最长可以 爸爸倒是会主动带娃,就是一遇到状况,就喊“妈妈快来帮忙”。妈妈在客厅沙发上躺着休息,还要鼓励爸爸,“我相信你可以搞定”。反过来,爸爸会说“哎呀,你自己搞,我累了需要休息。”好吧,我们一起休息吧。


我想说:神器本质上是好的,多鼓励,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4.育儿就是育己


孩子生病,家里人会忍不住对吃不吃XX药有过争执;孩子哭闹,有时也忍不住想对TA发脾气;孩子写作业,时有被气得血压高。有人说育儿是在升级打怪,有人说育儿是一场修行(心中默念:亲生的),一点都没错。 带娃感受新生命的过程中,生活不断抛出新问题,你不停的在寻找答案。随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很多问题渐渐迎刃而解,突然间你就感到,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变好,结果也如预期般卓有成效时是何等的令人骄傲。 我想说,育儿就是育己,孩子长大了,你就成为了更好的你。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很容易,“做”有时候却需要强大的内心去坚持。不久前有位育儿班的妈妈留言分享了自己坚持科学育儿的故事,那种压力可想而知。  
与这种空穴来风的理论相似的还有,“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要赶紧打退热针退热?”“咽喉痛就是细菌感染,要吃消炎药?”“感冒流鼻涕是着凉,都捂出汗了,还要多穿点?”...... 这些理论其实都是错误的,有时候我们也知道不太对,但耐不住周围环境的压力而选择妥协,当再一次遇到相同状况时更加不自信。现在获取靠谱的育儿知识其实比以前容易,有很多公众号文章,也有靠谱的在线咨询平台可以听取第三方意见。
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坚持哪个选项呢?    我想说:犹豫让人无所适从,只有坚持才能获得真知。
而要完成这种蜕变,除了内心的向往和坚持,你在育儿的过程中可能还有非常多不解的问题?或者你想了解如何科学育儿却缺乏条件?又或者你想有志同道合的育儿伙伴?
不用担心,「知贝育儿班」可以帮到您,120+的系统育儿课程、专业医生带班、每周答疑、社群提问多科室医生团队帮您解忧。今天知贝 34 期育儿班开始招生了。你可以通过下方二维码了解和报名育儿班↓↓↓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通过下方二维码入群,群里有小助手解答您的疑惑。

扫码进群免费咨询更多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说一说,育儿路上你坚持过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留言点赞最高用户将获赠一支TF口红,两种色号,二选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