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字母,帮你解救被涨奶「绑架」的乳房
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与育儿知识
欧医生说
产后2-3天,新手妈妈要经历很多考验,“涨奶”就是其中一关。
很多人认为,涨奶是由于“乳管不通”引起,如果不疏通就可能导致乳腺炎。
而实际上,这时的涨奶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产后激素的波动造成的,并不是乳管不通。只要正确应对,无需“通乳”也能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怎么做呢?分享一篇知贝泌乳顾问万怡医生的文章给大家。
正文
凌晨真的是老母亲们最容易崩溃的时段。
尤其刚刚生了孩子的成年女性,当你到医院去探望她们的时候,她们永远笑容满面,热情好客,仿佛刚才经历过几十个小时撕心裂肺产痛的人不是她。
不仅如此,她还要迎来送往,努力的让自己看起来身轻如燕,不停招呼你和络绎不绝的探视者一起吃各种慰问品。
在这样岁月静好的氛围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需要静下心来捋一捋今后将要面对的这条路。
作为朋友,也作为哺乳顾问,我只能留下一句「如果有需要随时联系我」然后离去。
转折往往发生在产后 2~3 天,凌晨,我经常会收到新妈妈发来的微信:
「亲,在吗?」
这句话就是最大的线索。让我知道,母亲分娩后最显而易见的第一道难关——生理性乳胀,来了。
把一个在产后都力求体面的成年女性逼成这样,生理性乳胀凭什么有这样的威力?这究竟是人性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都不是。生理性乳胀带给新妈妈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胀痛」。
昨天看起来还是软萌的乳房,今天就肿成两个大铅球,疼到胸口碎大石,走路不敢挺胸抬头。
很多妈妈甚至借此机会发现了原本沉睡在腋窝的副乳。把腋窝生生撑出两个鸡蛋大小的肿块,疼的让胳膊都不敢放下来。妈妈只能硬生生保持「大鹏展翅」的造型。
这哪是造型,这简直就是糟心。
更糟心的是,由于乳房肿胀,乳晕紧绷,原本可以像三明治一样放进婴儿口中的乳房,此时就好像变成了充足了气的篮球,360° 圆滑紧绷,别说婴儿了,就算要求成年人一口吸稳篮球,并保持十几二十分钟,简直就是极限挑战。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新妈妈在产后 2~3 天这阶段都要承受伤口的疼痛。祸不单行,生理性乳胀一来,乳房也开始持续胀痛,有的妈妈还会出现乳房发红、发烧的情况。数「痛」并发,难怪老母亲会在深夜发来求救的信号。
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烧,有没有觉得很耳熟?
对,这时候往往有一个热心的大妈告诉你:
「哎呀,结块、发烧、乳腺炎了!赶紧用梳子梳开……」
「哎呀,乳管不通,赶紧打名片上的电话找通乳师……」
麻烦把我四十米长的大刀图纸拿来。
图片来源:UpToDate
你看,图上的这个东西叫乳房,里面粉红色长得跟麦穗似的是乳腺和它们的导管,乳汁就是在这里面产生,顺着导管流到体外。
那些一坨一坨黄色的东西叫做脂肪,把脂肪分成一块一块的白色线条是韧带。这个图里面还省略了一千字的其他乳房组织,它们和脂肪、韧带一起统称「乳房填充物」。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给你一把梳子,你告诉我用梳子戳在上面,戳到的是乳房的腺体?是导管?是脂肪?是图中被省略了一千字的填充物?还是前面所有东西的混合体?
这还只是用梳子戳,按「传统」来讲,这把梳子是要移动的吧?这一路移动,山水迢迢,又要经过不知道多少复杂的地貌。
这就是个「薛定谔的乳房」,除非开刀或者借助医学影像技术,没有人可以百分百分清皮肤下面的究竟是哪部分。
说起影像技术,我当年生理性乳胀的时候还真做过乳房B超。在超声室,乳腺科医生明确告诉我,乳房里面确实有不少乳汁,但更明显的是组织的水肿。
这两张超声照片直(chōu)观(xiàng)地展示了生理性乳胀时,「水肿与乳汁齐飞,组织液共奶液一色」的局面。
图一中间一团颜色偏黑,像「蜂窝」一样的东西是充满奶液的输乳管,在这堆输乳管不远处,是图二的照片,白灰交杂的都是水肿的乳房间质。
当然,你完全没有必要在生理性肿胀的时候去进行超声检查,因为检查不会对生理性乳胀的处理带来任何改变。你只需要知道,这就是一个正常的时期。
揭开生理性乳涨的真面目
事实上,生理性乳胀是一个小名,大名叫作「泌乳Ⅱ期」,这是泌乳开始活跃的时期,大量乳汁生成往往伴随着乳房肿胀。胎盘娩出后黄体酮水平的急剧下降引发了这一阶段的开始。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想象一下哈,当你怀孕时,身体就会调整成「孕妇状态」,大量的激素都围绕着子宫和胎儿展开工作,使得子宫供血丰富,连阴道都会因充血而变成蓝紫色。
一朝分娩后,子宫「没了用处」,身体就会自动调整体内激素,围绕着泌乳展开工作。大量的「造奶」原材料被运送到乳房,除了产生乳汁,也会造成乳房血管的扩张,出现乳房间质(也就是填充物)的水肿。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乳汁可以想办法吸出来或者挤出来,那么间质水肿应该怎么缓解呢?
我问你,你崴了脚,脚踝水肿了,应该怎么处理?经典的处理原则是RICE——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在生理性乳胀期,只要对这套方法稍加修改一下,同样适用——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和移出(extract)。
Rest
休息
乳汁从母亲身上转移到婴儿身上,靠的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靠婴儿吸吮咯!
对,但不是全部。事实上,乳汁的转移由两种原理组成,少部分是婴儿吸吮时口腔内部的负压,大部分是母亲身体主动的往外推送。
母亲身体里有一个叫「催产素」的东西,它由大脑分泌出来,来到乳房以后会挤压乳腺,自动把乳汁挤出体外。这就是为什么喂奶时明明孩子在吸一边,另一边的乳汁也会自动的哗哗往外流。
情绪抑郁和劳累会让催产素水平下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妈妈在生气或疲劳时容易出现堵奶——催产素不足,身体往外「推送」乳汁的功能下降了。
对于生理性乳胀的妈妈也是一样,这时期乳汁在大量生成,需要旺盛的「推动力」帮助乳汁不停的移出。因此,「通乳先通脑」,母亲的休息和放松很重要。
家人适当帮妈妈阻挡不必要的访客,休息时拉上窗帘,适当调暗室内光线,不要给妈妈太多压力。母亲可以选择躺着喂奶,和孩子同步睡眠,也让老公帮忙按摩放松一下肩颈部和腰背部,也有助于保持轻松自然的状态,这些都可以帮助母亲释放催产素。
Ice
冰敷
有很多科普文章会教妈妈在生理性乳胀时候采用「冷敷乳房」的方法,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小片、揉过的卷心菜叶直接贴在乳房上。除了卷心菜,凉的土豆片、冷敷冰包以及一些号称可以改善水肿的外用药膏都被经常建议用来冷敷。
事实上,对于以上这些干预方案,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有效。
在正常母乳喂养情况下,无需人为干预,肿胀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那这些措施是不是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呢?
也不会。
如果老母亲尝试了冷敷的方法,觉得:「爽」!那么这种处理依然是有效的。因为生理性乳胀时期主要的处理原则,就是让母亲感觉舒适、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因此,你觉得冷敷舒服,就用冷敷;你觉得温热敷舒服,就用温热敷。你喜欢舒缓药膏带来的感觉,你就用舒缓药膏;如果你和我一样家里没矿,来,让我牵起你革命的小手,出门左转,菜市场买一颗卷心菜也可以冷敷,3 元钱的卷心菜和 300 元的药膏在效果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所以,怎么敷,你开心就好。至于各种「按摩大法」,我们还是遵从那个原则——让老母亲感觉舒适。
所以,如果你隔壁床被催奶大师揉出了「杀猪叫」,不要相信什么「女人喂奶都是要疼的」「疼完了就好了」这样的鬼话,马上、立刻、right now把这人列到你的黑名单里,然后心中默念十遍下面这句咒语: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Compression
加压
「加压」这两个字,指的不是暴力按揉,也不是通乳师。而是指由母亲自己或家人,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乳晕水肿,让婴儿能够顺利的含上乳房。
我们前面说到在生理性乳胀时,大量乳汁生成,需要被频繁移出来。但此时又恰恰乳晕水肿紧绷,婴儿根本含不住,那么,如何将水肿的乳晕变得柔软就成了很关键的部分。
Cotterman研发的反向施压(Reverse Pressure Softening)可能会对此有帮助,虽然目前暂时缺乏有效性的研究,但是因为操作简单,母亲舒适度高,因此被广泛使用。
操作时,母亲或者家人可以采用上面四幅图的任何一个姿势,顺手就好,同时母亲可以平躺、解开衣服、放松,用手指温柔的置于乳晕上面,配合从 1 数到 50,缓慢而有节奏地朝胸腔方向内压,力道避免疼痛。按压的受力点可以不停的转换方向,尽量使乳晕的每一个象限都能得到按压。
乳晕变得柔软后,亲喂就不再是梦想。
Extract
移出
如果能在产后头 48 小时内母婴同室+不设限哺乳,乳房肿胀的发生较少,这是因为婴儿频繁的被哺乳而且吸吮良好能有效移出乳房里的乳汁。
即使是看起来软趴趴的乳房,也要频繁哺乳。喂奶这个事,要求所有的母亲「敢于喂奶」,有一些母亲不在意乳房软硬程度,大胆的按需喂养。越是这样的母亲,越不容易出现生理性乳胀,孩子还越能实现纯母乳。人有多大胆,奶有多大产。
说回来,那要是错过了头 48 小时,生理性乳胀来了,咋办?
一样的,也要保持频繁哺乳。
使用前面的反式按压大法,等乳晕软化了,就可以让孩子直接来吸吮。
有一些肿胀实在厉害的母亲,或者产后母婴分离,宝宝不在身边,可以在乳晕软化后使用手挤奶的方式移出乳汁,或使用吸奶器,轻柔的力度可以减少乳晕再次肿胀的机会。每天温柔的移出乳汁 8~12 次可以明显改善胀痛不适。
需要提醒的是,一开始不要对手挤奶或者吸奶器能吸出来的奶量抱有太大幻想。在临床上,头几次的挤奶往往呈现「逐滴挤出」的状态,但即使这样也要坚持,没准过几次,你就能看到小小的泉涌,再过几次,就能看到喷射的奶线了。
只要坚持按正确方法处理,生理性乳胀的时期会自己过去,到时候,妈妈的奶量分泌将登上新的台阶,然后……
还有什么然后呢?请尽情享受这没羞没臊的哺乳时光吧~
要是遇到了新问题,记得发这条信息给我:
「亲,在吗?」
作者:万怡医生 「知贝线上诊所」泌乳顾问
参考资料:
【1】 Richard J Schanler, MDDebra C Potak, RN, BSN, IBCLC.哺乳的生理学.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hysiology-of-lactation
【2】 Miriam Keltz Pomeranz, MD.妊娠期母体的适应性变化:皮肤、毛发、指(趾)甲和黏膜.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maternal-adaptations-to-pregnancy-skin-hair-nails-and-mucous-membranes
【3】 Pamela Berens, MD.产后生理学、并发症和产妇保健的概述.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overview-of-the-postpartum-period-physiology-complications-and-maternal-care
【4】 Karen L Maughan, MD《踝关节扭伤》.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nkle-sprain
【5】 任钰雯、高海风主编.母乳喂养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52
【6】 Mangesi L, Dowswell T.Treatments for breast engorgement during lacta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6):CD006964.
【7】 Jeanne Spencer, MD.母乳喂养和断奶的常见问题. 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ommon-problems-of-breastfeeding-and-weaning
【8】 琼·扬格·米克 等著.魏伊慧 译.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第二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45-146
【9】 王淑芳 总校阅.母乳哺育—理论与实务(新版)[M].台北: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2015:200-201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10 月 13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于包图网。
更多专题
1 | 职场「背奶妈妈」,这些专业建议一定能帮到您 |
2 | 母乳的惊人奥妙,印证了乳汁的“物种专一性” |
3 | 妇产科医生:拍婚纱照那天,我得了乳腺炎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