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生儿黄疸会自行消退?还有必要住院治疗吗?
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新生宝宝呱呱落地,宝爸宝妈还没高兴两天,就被查房的儿科医生告知:“你宝宝,黄了!得住院治疗!”,有如晴天霹雳,到底要不要听医生的?
听?宝宝刚生下来就要和爸爸妈妈分开,多凄凉啊!
不听?万一有个万一,那可咋办?宝爸宝妈陷入两难境地,万分纠结。
新生儿黄疸需要住院照蓝光
接着就是奶奶婆婆七大姑八大姨粉墨登场——
1
什么是黄疸
图源:sangopan.com
说到这里,又要先扯开话题,把血清胆红素的分类简单介绍一下。通常,人体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分做两种: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两者的总和称总胆红素。这两者任一升高,可以引起黄疸。
成人黄疸,两者皆有可能。而新生儿黄疸,多数只是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所致。
2
为什么会有黄疸
简单地打个比方,就像是我们当年经常做的那道数学题:
“一个蓄水池(人体),一条进水管注水(胆红素生成),一条出水管排水(胆红素排泄),在新生儿时期,这个注水的速度远大于排水的速度,于是水(胆红素)就在水池(人体)里蓄积起来了。”
图源:chegg.com
现在如果存在一些原因,导致“进水管”“水流增大”(溶血性疾病等),或者“出水管堵塞”(胆道梗阻等),则胆红素在体内蓄积过高,超过正常范围,则称之为“病理性黄疸”。
3
哪些情况可能
最常见的是父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ABO溶血病”,通常发生于母亲血型“O”型,父亲血型非“O”型的新生儿宝宝身上。
母亲有“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病”以及肝功能异常,也可能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此外,尚存在少数遗传代谢性疾病也可能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但临床上少见。
4
警惕病理性
等到这时再处理就为时已晚了。所以,预防悲剧的发生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高峰期的迅速退黄及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各种措施。
胆红素脑病最容易发生在黄疸的高峰期。理论上讲,新生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越高,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如果宝宝的黄疸指标高,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增加的话,一定及时退黄治疗。
5
新生儿黄疸
针对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最常用也是非常安全的治疗方式是蓝光照射,也就是把宝宝放在特制的蓝光箱中进行持续照射治疗,一般经过24-48小时,黄疸的情况即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源:thedaybookblog.com
除了蓝光照射,医生有时会使用药物,例如肝酶诱导剂,最常用的就是苯巴比妥。
有些家长会疑问,苯巴比妥不是镇静药吗?为什么宝宝黄疸也要吃呢?
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并非是镇静作用,而是用其诱导肝酶形成,促进胆红素代谢的作用。
目前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茵栀黄之类的中成药对新生儿黄疸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新生儿使用此类中药中成药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偏方土方应拒绝
更不要说金银花水、葡萄糖、晒太阳等等的民间偏方土方,没有作用,还可能拖延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们不必将黄疸视作洪水猛兽,只要处理及时,胆红素代谢、排泄完全,出现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即极大降低。一般来说生后1周以上,健康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也基本发育完全,此时再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6
黄疸未退
家长该怎么做
出生后一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黄疸未完全消退的,则要做多方面的考虑。
单纯地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并不足以做为病情判断的标准,只能初步大致作为筛查标准。真正要分析黄疸的原因及做相应的处理,还应当进行静脉采血,检查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值、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等生理生化指标。首先要明确胆红素的分类。
1、如果仍是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则无需过分担心,通常可能因为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排泄延迟,或因母乳性黄疸引起,无需任何特殊处理,一般都能自行消退,定期监测即可。
2、 如果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则要引起充分重视,通常要注意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婴儿肝炎综合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结合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
7
小结
1、总而言之,新生儿黄疸是一个相对常见和容易解决问题。
即使病理性黄疸,大部分治疗也会比较顺利。
例如在我所在的医院,这类新生儿黄疸平均住院时间大约为3日。效果明显,甚少反复。
2、对于新生儿黄疸,我个人的意见是“有杀错无放过”。
因为胆红素脑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危害极大,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损失将不可挽回。不治疗,就是赌一个不会发生严重后果的几率,到了具体的每个新生儿身上,这个几率就是全或无。
所以我建议,在出生一周以内,医生建议照光治疗的,就乖乖遵医嘱执行。
3、出生后一个月以上的黄疸情况有不同。
出生1个月以上的黄疸,可能的原因更多更复杂,建议查明原因,再酌情处理。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感悟,希望能给各位新手宝爸宝妈一点帮助!
本文作者:知贝医疗 儿内科医生 李志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