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供,不仅仅是可以吃好多好吃的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
荟供源起於印度,後由莲师传入西藏。当时在印度,由於每次荟供的费用庞大,所以只有富人做得起这种法会,莲师悲悯,为了令所有众生都能迅速累积福慧资粮,就改变了这一传统。
具德先贤祖师云:「欲以不共金刚乘秘密道究竟善巧方便而速疾圆满二资粮者,作具殊胜近集之荟供轮。」
荟供又称荟供轮,所谓「荟」字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男女瑜伽行者集聚在一起的修法,
(二)、将上师、本尊、空行、护法祈请至坛城的集会,
(三)、召集山神、鬼神、六道父母有情、冤亲债主到坛城的集会。
而陈设供品一起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则称之为「供」!
荟供和供曼达拉一样,都是金刚乘(密乘)不共的方法。所谓「秘密道究竟善巧方便」是指:这样的方法是比较容易做、非常有意义且具大加持力,有钱人或贫穷人都可以做的方法。
荟供的种类很多种,不是一定都要准备很多供品才能做,贫穷人用一些水、一点点自己吃的三餐饮食等作荟供都可以的,为非常方便、具意义和大加持力,以简单的方法就能快速圆满二资粮的殊胜法门。
第一部分:祈请历代传承诸上师,以及诸佛菩萨降临荟供坛城加持;并按一定的仪轨祈请诸佛菩 萨以无量的智慧清净行者之内、外、密,使之皆化为胜妙的荟供坛食。外坛食是陈设的丰富供品, 内坛食是行者自身的四大,密的坛食是指行者意的坛食。
第二部分:是行者以虔诚心上供诸佛菩萨,并以无执著的平等心祈请上师、本尊、空行、财神、 土地以及六道父母冤亲债主一起入供席,享用内、外、密的荟供。
第三部分:由於受用此愉悦的荟供甘露,瑜伽行者们生起内在的妙乐,而自然流露出荟供的道歌、道舞。此时,行者应确信自己就是勇父空行圣众,所在之处即佛的坛城。
最後,荟供的最後是把每一样供品剩下的残食,收集起来按一定的仪轨抛到水里或西北方布施鬼神,最後瑜伽行者们一起发愿、回向,使一切不净之处得以清净,全都融入圆满法界。
【荟供功德】
移希措嘉佛母曾说过:「任于上旬的初八、初十、十五或下旬二十五日作荟供一次,可断三恶道的门。」如此,已将堕入三恶道的人作一次荟供后,再没有造新的恶业,以前毁坏根本支分三昧耶等各种戒律和十恶等诸业障都会消除,因此荟供不只是累积福德资粮,也能忏罪。其它密乘经典内及其它很多仪轨内都提到:「若于三昧耶戒有破损,在荟供及灌顶时忏悔,是最殊胜。」所破戒的罪业会清净,因此密乘里很多的堕罪都依荟供去忏悔,荟供可说是恢复三昧耶戒律的其中一种方法。
大成就者曾云:「如果这辈子你能赶上一次殊胜的荟供,那下辈子你的吃穿将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荟供的殊胜功德不仅只在於吃穿。荟供是具足四种事业-「息灾、增益、怀摄、降伏」的殊胜修法。而在藏地,所谓殊胜荟供,就是有成就的上师参加或是在吉时(藏历初十、二十五),由全体具足清净戒律的瑜伽行者举行的荟供。
另外,敦珠朗巴大师也开示过一些荟供的功德:
1. 如听闻算命家、具神通的人的话后,自己也生起一点点怀疑心,觉得自己的寿命有障碍或各种命难,作荟供可以延长寿命。这也就是为什么西藏人,不管是上师、喇嘛生病时,都会做荟供的原因。
2. 作荟供,能消除事业或人缘等的障碍。
3. 遭受别人以诛法或符咒加害,以作荟供积无量福德,能回遮。
4. 以修荟供的福德,能回遮地基主或天龙八部的加害。
5. 作一次荟供等同供养一切诸佛菩萨。荟供时,已经迎请三身坛城到修法所在地,加以咒语、手印、定力的加持,将所有供品转化为甘露。因此荟供不只是一般的供养,实具有很大意义。
6. 莲花生大士的初十荟供仪轨内提及:「作一次荟供后,再没有造新罪,未来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及莲师净土。」若能依持荟供的戒律及次第,莲师所提的功德定会圆满。
若有缺乏或不足,也可作为忏罪而无法一次即圆满所有的福德。因此过去、现在等诸位上师临圆寂时会作荟供,圆寂后,弟子、从众等会为上师作荟供及供灯。
【荟供种类】略分如下:
1. 诸士和睦普众会,谓为瑜伽集荟轮。
意思为三昧耶清净或虽然破三昧耶戒的金刚师兄弟,一起以清净心和恭敬心欢喜的聚在一起忏悔、做荟供,供养诸佛菩萨、布施六道众生,就是瑜伽集荟供。
2. 富饶享用齐具备,说为乐享用荟供。
供品丰盛如仪轨内所说,一样都不缺,全部圆满的称为乐享用荟供。
3. 本尊具誓总集合,说为大集之荟供。
上师、本尊、空行母等具誓护法众一切具足,即为大集之荟供。一般的荟供是迎请一切诸佛菩萨,为相似的大集之荟供。
4. 于一切行无执着,能常圆满二资粮,决定说为大荟供。
对供品没有执着、没有一点点吝啬、小气的心念,完全供养的心念。发心也是正确的利他心,不执着会得到什么果报,如此可以圆满福德和智慧二资粮,可说是真正的大荟供。
5. 集会不离方便智慧者称为勇父勇母之喜筵,随顺时依智慧手印之方便智慧等数而行。如彼方便智慧双运之正士集会为「具善缘人荟荟供」。
仪轨内讲到:「荟供时,方便和智慧不离开。」意思是(方便)勇父和(智慧)勇母不离开喜筵,就是参与荟供的男、女菩萨众的人数各半,圆满的作荟供。我们不是证悟的瑜伽士,也不具足够的勇父和勇母一起做荟供时,观想很多的勇父与勇母聚合一起供养就可以,这称为随顺,不是勇父和勇母一切都具足的真正大荟供,是类似接近的。
6. 饮食、衣饰、歌舞、交合、诛杀之五资具等聚合为「具富资具荟供」。
饮食指荟供时有酒、五肉五甘露(可用可乐、药草代替)等食品。
衣饰指穿戴五方佛帽或上师帽等,西藏习俗参与荟供者都换上干净的衣裳以供养诸佛菩萨等。
歌舞指唱金刚歌、金刚舞等供佛菩萨。
交合:乐空双运的定中,烦恼转智慧供养自性本尊。
诛杀:指做一些人形食子,当作五毒聚在一起的色相,然后诛除这些五毒的习性转化为五种智慧。或将荟供的朵玛(供养的食子)分成好几瓣,当作内心的烦恼、外面的敌人、各种障碍等,以这些供养诸佛菩萨。
7. 具喜本尊荟供。
坛城内的无量宫或所有主尊和眷属都观想清楚,供品也排列陈设整齐、悦意、庄严,这种影像称为具喜本尊荟供,如一般荟供时,我们于佛前或坛城前供一些供品,同时念供养咒,也可以说是了!
虽然在佛前陈列摆饰庄严的上好供品、供养的心念也很好,具有清净心的供养,但没有任何发愿和回向,这只算是一点点的供养,不是大乘无漏智慧的供养。
无论做任何供养,即使只是供一支香,一定要在前面先做发心、后面回向。这也是传承祖师巴智仁波切一直在重复提醒的,做任何善业都应具前行、正行和结行才圆满,才是大乘的善业,配合金刚乘智慧无漏的供养,以观想力、手印和咒力,最简单的供养「嗡阿吽」三字观想法,将一切化为甘露,化为无量无边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等,无执着清净心、菩提心和空性见中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
一切无执着是福德资粮,配合空性见就是智慧资粮,做一次荟供同时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就是「大荟供」。
【荟供应注意的戒律】
1. 大家一起进来坛城,礼佛三拜后,年长耆德者先上座,也可以说是年纪较长、受持戒律较多、较久者。
2. 阿里班禅在三律仪论上,另外提到:「真传及具有智慧者为重。」真传意思是传承清净者,具有智慧者意思是具有证悟的人先坐,就是大家低头表示礼敬这两者先入坐的意思。
3. 金刚师兄弟间不可相互开玩笑,或供养中有人做错而取笑等,这都是堕罪,属于违犯八支分戒律的行为。另外如:荟供中,身口意三门放逸、争论、开玩笑、聒噪等。有所违犯即应当下忏悔。
4. 「坛城中所有金刚师兄弟都是本尊的眷属」以这样的心念享受这个荟供;「所有荟供品都是智慧品、加持物」不可以有这个好、那个不好的分别念,应净我们一切凡庸的念头和行为。
5. 「染有性罪业者及违退失罪过者,诸不净资具等,如蛇入怀疾弃舍,以狐狸之大禁行,落舍善缘当断之。」意思是一个违犯戒律的人,可以来参加荟供,带来的荟供品也可以放,但若他根本不想忏悔,属于完全违犯这种的供品,就不可以放在一起。以一些方便法退回或另放一边。
6. 「其谓当舍不合宜之荟供物、邪命等诸类」所谓邪命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骗来或换来的物品,以小换大或抢回来的东西等等方式而做的。这种荟供品不可用,若必用时,亦当如法处理。
7. 当荟供品摆好后,好看的、自己喜欢吃的,拿起来先吃一点点或心想着这个很好吃,荟供完后我要多吃一点点等,这些都是过失,属于不净资具。
8. 荟供狼食,有两种。一种是将要荟供的供品也吃掉,另一种是剩下来的供品要与大家一起分,或是给外面没有来参加的人都可以。如何分?怎么处理是属于事业师的事。一般都是当初即允许、交待其它的人代分,最后剩下的,也应请示允许后即可。若无允许就吃或擅自跟大家分完,也叫「荟供狼食」,变成荟供里的狼了。
等等诸种过失,均应避免违犯,有犯马上忏悔,如此所做、已做都圆满,二资粮自然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