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注 | 始于快舟,武汉抢占商业航天发展“天机”

2016-11-14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
引言

至今年10月,我国航天事业已走过一个甲子。苍穹之外,喜讯不断: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实现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首次与神舟飞船“接吻”。


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完美首飞,25吨的运载能力,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同一时间,我国航天事业正悄然经历另一场重大变革——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我国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式增长,与军事航天、民用航天一起,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太空探索、登陆火星、火箭发射……这些曾远在“天际”的高精尖技术,未来几年将“下凡”民间,在商业化中服务社会民生。


在这轮浪潮中,湖北、武汉以建设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抓手,推动相关产业集聚,成功抢占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高地。


去年至今,武汉成功拿下商业航天领域的三项“全国第一”:组建全国首家以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生产全国首个具有低成本、快速集成等特点的商用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并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首单商业发射。


再加上多年来武汉在固体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北斗导航、遥感测绘等领域的扎实功底和产业基础,可以预见,未来五到十年内,武汉将构建起完备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


 从冶炼钢铁到生产汽车,再到研制火箭、卫星,“武汉造”将完成一次凤凰涅槃,重构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格局。


也许,在更远的未来,穿越亿万光年的人类宇宙征程,武汉也将成为起点之一。


在刚刚举办的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四院展示的快舟系统火箭模型,吸引了众人目光。


投入1美元 回报7至14美元
全球商业航天“钱”景无限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多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介绍,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军事航天为主的背景下,由美国主导的卫星通信业务开启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大门。不过,由于当时美国政府决定把所有商业载荷都交给航天飞机来发射,致使其在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研发和制造技术上相对落后,给其他国家发展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提供了机会。


此后,针对日益增长的大型通信卫星市场需求,各国竞相竞争航天商业市场,逐步形成了欧、美、俄三足鼎立,中、日、印积极参与的全球航天产业格局。


本世纪初,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推出新空间计划,专注于深空探测,而将近地轨道空间的太空活动交给私营航天企业,由私营公司负责国际空间站的货运和载人任务。


自此,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在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领域,涌现出以Space 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Orbital Science(美国轨道科学公司)、Digital Globe(美国数字地球)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活动占比76%,总计2460亿美元,国际商业航天已进入成熟期。而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7至14美元的回报。据此推算,全球航天产业每年可带动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从单一国家投入到满足客户需求
  我国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元年”

在我国,航天工业经过60年发展,已取得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为代表的重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


 刘经南认为,相对于国外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我国航天产业迫切需要改变国家投资、国有企业研制的单一模式,按照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满足国家和社会客户个性化需求,“只有服务市场需求的商业航天才是航天发展方向。”


2015年,我国首颗商业化运作卫星“吉林一号”成功上天,拉开中国商业航天元年的大幕。此后,随着北斗导航、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火星探测、深空探测望远镜、量子实验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专项的部署和实施,商业航天迎来战略机遇。


以卫星应用产业为例,据国家航天局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该产业年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尤其是“北京一号、二号”和“吉林一号”商业卫星成功发射和运营,标志着我国商业遥感卫星已开始起步。


而按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新增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等近百颗卫星实现在轨运行,由此带来的空间信息应用、商业火箭发射等市场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快速 灵活 经济
“武汉造”火箭开启商业航天新业态

武汉商业航天事业,始于快舟火箭。


2013年,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航天科工四院)成功发射“快舟一号”火箭,成为我国研制的首个具有低成本、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等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如今,快舟火箭也将成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首个入驻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首次商业发射。


13年历程,追梦之旅,走得不易。


早在2003年,航天科工四院便着手启动研发航天科工快速响应运载器,即快舟火箭。“当时大家预测,具有发射快、低成本等优点的固体运载火箭,早晚要成为航天发射领域的新宠。”该院负责人回忆说。


然而,当研发团队提出采用星箭一体化技术使任务载荷运送能力提高两倍以上时,却引来诸多质疑。“当时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能否实现突破,大家说不准。”


为说服业界专家,快舟团队先后召开50多次学术研讨会,反复研讨论证。终于,2009年,相关方案通过评审,快舟火箭成功拿到“准生证”。随后,一个400多人牵引2000多人的创新研发团队逐步组建,有效运转。


为满足太空环境要求,试验队打造了千级净化间,以达到每立方米尘埃数少于1000个,没有肉眼看得到的尘埃。液压用的红油多次过滤,擦零件用无纺绸布……在这里,人人都患上“洁癖”。


“快”是快舟火箭的要诀,这要求火箭必须更“轻”。


为此,团队大胆提出将安全机构的尺寸及重量缩小至现有产品的五分之一。这个近乎“疯狂”的方案,逼迫着队员们一次次试验、调试。最终,成功实现技术和材料的升级更新。包为民、龙乐豪等8位院士共同评价:重量更轻的快舟火箭,其运载系数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快舟一号”顺利升空,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等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一年后,“快舟二号”创造我国航天发射最快纪录的消息不胫而走,快舟火箭名声大振。


按计划,明年运载能力提升5倍的快舟十一号也将首飞,快舟系列火箭将正式登上国际商业发射的舞台,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火箭一较高下。


 据介绍,快舟火箭诞生之时,快速、灵活、经济的特点就让它与商业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传统火箭相比,快舟系列新型运载火箭在总体设计理念上极大创新。其起飞质量较同类产品降低约20吨,仅此一项,可直接降低发射成本约1000万美元。这对打破航天发射瓶颈、支撑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性价比,是赢得客户青睐的重要指标。国际商业发射中,火箭搭载1千克载荷要价2.5至3万美元,快舟十一号则标价1万美元。飞同样的距离,快舟十一号能节省1000万美元成本。


便捷的操作,也是快舟火箭赢得市场的一大法宝。据介绍,快舟火箭只需提前2天进入发射场,不超过10个人就可执行发射(包含司机和指挥人员),接到指令摁下发射按钮即可,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航天科工四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快舟火箭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我国亟需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其高性价比也给中国商业航天留下更广阔的畅想空间。

快舟系统火箭发射系统的模拟图。


五大项目进驻 市场化运作
武汉千亿航天产业基地启航

 起步中的武汉商业航天产业,再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8月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湖北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自此,武汉成为继上海、西安后的第三个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


按照规划,基地优先发展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主导产业,其核心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古龙产业园,总投资375亿元,占地1.18万亩,由湖北省、武汉市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合作共建。


航天科工集团表示,将以该基地为依托,持续推动五大商业航天项目工程。


其中,飞云工程,对应无人机载区域网及其应用项目;快云工程,对应临近空间飞艇载局域网及其应用项目;行云工程,对应星载窄带全球移动物联网及其应用项目;虹云工程,对应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项目;腾云工程,对应空天往返飞行器及其应用项目。


据悉,这五大项目的开发与构建时间跨度将超过10年,涉及子工程及分系统数千项。


在此基础上,基地还将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吸引其他相关产业入驻,最终形成“三步走”的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步,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包括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等;


第二步,培育壮大基础产业,包括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航天智能制造、航天增材制造等;


第三步,积极拓展延伸产业,包括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系统、航天智能装备等。


据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投融资方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发起设立“航天湖北长江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100亿元,作为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集聚发展。新城建设方面,新洲区人民政府委托华夏幸福基业公司作为产城一体化运营商,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预计到2020年,基地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而“三步走”产业规划完成后,产值有望在2030年达到1200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成熔兴、大海、程书雄、王林军

编辑:俞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