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性与问责制:政客、官僚和公民 | 前沿综述
编者按
在当前全球发展背景下,政府响应能力是衡量一国治理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公民对公共服务和公共商品的需求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尤为显著,选民倾向于优先改善基本服务供给如清洁水源、教育和医疗设施等,并期望政府能采纳他们的政策偏好以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度分析,从政客、官僚和公民两两之间互动的角度,深度揭示了政府响应性和问责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提高透明度有助于加强问责制,政客在可被选民监督的情况下会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而有效的信息传播能促进选民理性地利用政治绩效信息指导投票决策;(2)公民与政客日常互动在提高政府响应性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行政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政客为选民提供选区服务成为增强政府与民众联系的重要纽带;(3)人事制度上,公务员制度与恩庇制之间的权衡关系影响着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构建更加响应性的政府需要综合施策,既关注提升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又要重视完善人事制度以培养专业高效的官僚体系,同时提倡更广泛的公民参与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公共资源有效分配给最需要的人群,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福祉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对理解与发展中国家政府如何更好地满足公民需求、优化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响应性与问责制:政客、官僚和公民
(原标题为:《政府在发展中国家的响应能力(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现标题为译者所拟)
Guy Grossman(左)
Tara Slough(右)
作者:
Guy Grossma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ara Slough, New York University
编译:
焦磊,山东大学
引文格式(MLA):
Grossman, Guy, and Tara Slough.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5, no. 1, 2022, pp. 131–53.
内容提要
当政府如何以及何时根据公民偏好提供公共商品和服务?我们回顾了关于政府响应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商品和服务提供的现有文献。在此过程中,我们识别出在这些研究中常见的三种行为体:政客、官僚和公民。这部分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探讨了这三类行为体两两之间的互动关系。关于选举问责制和选民服务的研究重点在于公民(或选民)与政客之间的联系。对官僚激励机制和对官僚的政治监督的研究则着重于政客与官僚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关于官僚体制的嵌入性和公民对官僚的监督的研究进一步详述了官僚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认为,正在兴起的一类综合考虑所有三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深化理解和探索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响应性与问责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关键词
响应性;政治问责制;公共物品供给;官僚制;选民服务
引言
政府何时会提供符合公民偏好的产出?这一问题激发了大量跨越不同政体类型、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背景的研究。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政府响应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上【注:我们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基于人均国民总收入衡量标准)将国家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或高收入。】。尽管我们的实证关注范围受限于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程度,但我们强调的战略互动在这些情境之外同样具有相关性。
遵循Manin等人(1999)的观点,我们认为如果政府“采纳被公民表示为优先偏好的政策”,则可将其定义为响应性政府。据此定义,我们探讨了在何种条件下,公民通过民意调查或个人及集体行动所表达的偏好反映在政策制定中。同时,我们也强调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在行政能力或国家能力有限的环境中,政策如何实施会影响政府回应公民偏好的能力和激励。
虽然定义上的响应性主要关注政府与公民,但基于Kosack和Fung(2014)区分长短期问责路线的有影响力的框架,我们将政府分解为两类行为者:政客和官僚,以此作为分析政府响应性的有用途径。因此,我们在讨论政府响应性时聚焦于三类行为者:(a)政客,他们制定政策并分配预算以塑造政府产出;(b) 公民,作为这些产出(通常是公共商品或服务)的主要接受者,在定期举行选举的地方共同选择政客;(c)官僚,由政客雇佣和/或监督,负责生产公共商品和服务。我们关于官僚的讨论集中于负责执行而非制定政策的低级和中级官僚。【注:许多美国的官僚政治文献反而强调决策官僚,他们通常包括官僚的高层(参见 Gailmard & Patty 2012,了解该文献的综述)】这类行为者包括服务管理人员和服务一线提供者,通常被称为街头层级的官僚(Lipsky, 1980)。我们并未在每个类别(政客、公民和官僚)内部进行细分,尽管我们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会产生额外的洞见。
我们围绕政客、官僚和公民之间的常见战略互动来展开对响应性的讨论。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研究通过阐述政客与公民(选民)、政客与官僚以及官僚与公民这两两关系来评估这些行为者子集。因此,我们按照这三种两两关系组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已产生了重要的见解,如下所述,我们主张在一个单一框架内整合所有三个行为者有助于改进理论并调和相互冲突的实证发现。我们提出一个包含三个行为者的框架,将为未来研究议程提供肥沃土壤,并存在巨大的理论和实证发展空间。我们通过讨论近期整合所有三个行为者的研究来展示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并讨论了相关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专注于政客和/或官僚更可能实施与公民偏好相符的政策的过程和互动。因此,一个必要的初步问题是“公民偏好什么样的政策?”虽然我们没有全面回顾旨在衡量公民偏好的公众意见研究文献,但我们描述的许多研究假设公民优先考虑诸如医疗保健、教育、安全、道路、水、卫生、电力和社会服务等公共(或俱乐部)商品和服务。
这些偏好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其突出,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党派在政策上并未形成显著区别(Bleck & Van de Walle, 2013)。当政治立场较为模糊时,公共商品和服务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分配对公民而言可能更为重要。其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的服务有限的情况下,公民更有可能优先考虑改善基本服务供给(如清洁水源的获取)。
如同我们回顾的大部分文献一样,本文也假设公民倾向于更好的(或更多的)公共商品和服务。为了支持这一假设,我们引用了来自非洲晴雨表、阿拉伯晴雨表、亚洲晴雨表以及拉丁美洲公众意见项目美洲晴雨表关于公民偏好的调查数据。因为公民没有理由希望获得更差或更少的服务,所以我们通过分类(通常是开放式回答)来关注公民对于“最重要问题”的调查项,将提到公共服务或公共商品的回答编码为二元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我们关注的是将这些商品或服务列为最重要问题之一的公民比例。图1展示了样本中每个国家次国家级单位(区县、市镇等)的这一变量分布情况。
图1:作为受访者首要关注问题的公共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对于每个国家,密度图描绘了在各个行政单位(即市镇或地区)中提及公共商品/服务的公民比例的变化情况。请注意,非洲晴雨表(a)和亚洲晴雨表(b)分别收集三个问题,拉丁美洲公众意见项目/美洲晴雨表(c)收集一个问题,而在部分国家中阿拉伯晴雨表(d)则收集两个问题。数据来源:非洲晴雨表数据,第6轮,2016年;由拉丁美洲公众意见项目(LAPOP)进行的美洲晴雨表调查,2018-2019年;阿拉伯晴雨表第五轮,2018-2019年;亚洲晴雨表第四波,2014-2016年。
图1显示,在很多国家尤其是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东地区,相当大比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大多数——的人口提到了这些问题。而在东亚地区,由于亚洲晴雨表样本包含了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多个高收入国家,这一比率相对较低。不仅各国之间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而且从各个国家的密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国别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国家中,相当数量的受访者也将不良治理现象(如腐败)作为其首要关注的问题。在我们样本中的平均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中,33%的受访者将公共商品/服务列为他们最重要的单个问题,而16%的受访者则提到了不良治理问题。理论上,不良治理会负面影响公共服务交付成果(Beekman et al., 2014)。
除了公民偏好之外,关注政府成功提供公共服务还有其他合理的原因。这包括遵循Sen(1999)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规范性关注,这种发展与经济和政治发展都有紧密联系。
本篇综述忽略了与响应性相关的一些研究领域,比如深入探讨代表性问题超出了本文范围,包括描述性代表与实质代表之间关系的不断演变研究(Wängnerud, 2009)。同样,我们也没有回顾分配政治的一些方面,例如政客是否将商品分配给核心选民或摇摆选民,以及他们参与客户主义实践的逻辑。最近两篇综述(Golden & Min, 2013;Hicken & Nathan, 2020)全面涵盖了不同分配策略对政客选举回报的影响。最后,如果更高素质的公民首先选择参选,政府绩效可能会有所提升。然而,我们并未讨论有关候选人选拔日益增长的研究文献,因为Gulzar(2021)最近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回顾。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涉及三个两两行为者的关键论点和发现,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第一对行为者: 政客与公民
政客在何种情况下会推行与选民利益相一致的政策或分配资源?公民如何通过与政客的互动来弥补国家服务提供的不足之处?我们回顾了近期关于民主国家(以及适用时的非民主国家)中选举问责制和选区服务的研究工作。
(一)选举问责制
在发展中国家,削减公共物品供给与政客的腐败或玩忽职守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大量关于选举问责制的研究。尽管政策对公民偏好的响应性在分析上与公民是否能够选择或制裁政客这一问题有所区分(Ashworth, 2012),但人们普遍认为问责压力会促进更具回应性的政策制定(Ofosu, 2019)。聚焦于选举问责制度引出一个重要问题:假设选举相对自由且公正,在何种条件下选民可以通过定期选举促使政客推进他们的(即选民的)利益?
根据奠基性的问责模型,选举为选民提供了挑选更优政客或制裁政客不当行为的机会(Fearon, 1999)。文献通常认为,为了实现对政客的正面选择或制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a)选民必须观察到政客表现的某些可靠信号,并(b)基于此信息理性更新其信念(遵循贝叶斯法则),以及(c)必须存在可行的挑战者,使选民能有可信度地威胁撤回对表现不佳在职者的支持。
近期关于选举问责制的许多研究使用委托—代理框架,关注的是不完全(或不对称)信息问题,因为对于在职者和选民行为有清晰的理论预测。当选民缺乏有关政客素质(如其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信息,且候选人无法做出提高公民福利的可信承诺时,选民可能会理智地依赖于诸如候选人的种族标识等启发式方法来指导他们的选择(Posner, 2005)。尽管公民大致了解他们所接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但他们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现任官员的质量并非易事,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对世界现状的不确定性,公民可能难以区分政客的行动与结果。其次,公民通常需要基准化的信息——即他们的地区与其他同类地区相比的表现如何——才能评估他们获得的公共服务是否足够(Keefer & Khemani, 2005)。
因此,研究信息与问责关系的关键目标之一是测试公民是否利用新获取的在职官员绩效信息来影响投票决策。鉴于选民知情程度可能受到同样影响政客行为的因素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识别信息环境中的外生变化(例如,Larreguy et al.,2020),以及在选举前向选民提供关于政客绩效(如腐败、投入、缺勤或政策成果)的外生信息如何影响他们的投票选择(例如,Dunning et al., 2019)。
Ferraz & Finan(2008)的一篇开创性论文利用巴西市级政府联邦审计的随机时间安排,探讨了审计对选举结果的影响。他们发现,与选举后被审计的城市相比,选举前被审计并发现较高腐败程度的市长连任前景较差。Goyal(2019)关注服务交付成果而非不当行为,并未发现在印度,公民利用农村道路改善信息来指导他们的投票。Goyal认为此零效应表明,在某些背景下,比如政治和民族身份交织在一起的印度乡村,选民并不寻求政客绩效信息。但这有可能是因为,也可能是因为选民并未将本地道路改进的信息用于投票决策,因为它没有与其他地区的道路质量进行比较。
为了增加研究人员对兴趣参数(如信息来源和内容)的控制,一些最近的实地实验评估了选举前信息披露如何影响投票选择。这里的证据也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墨西哥选民的投票率和投票选择对腐败信息有所反应(Chong et al., 2015),而印度选民则对政客投入信息做出了反应(Banerjee et al., 2020)。另一方面,来自贝宁、巴西、布基纳法索、印度、墨西哥和乌干达七个国家协调开展的预注册元分析显示,关于在职者(相对)表现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对选民行为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Dunning et al., 2019)。另一项针对自然实验和实地实验的进一步元分析同样发现,揭露腐败对在职者得票份额并无影响(Incerti, 2020)。
针对政客信息揭露如何影响选民选择政客这一问题的不一致发现,提出了几种解释。一些解释质疑公民基于政治信息更新信念的能力,而其他解释则试图确定选民是否寻求此类信息。另一些解释则专注于识别最可能影响选民行为的信息类型和传递者。最后,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的是哪种类型的选民最可能对有关政客素质的信息作出反应。由于公民在不同环境下获取的信息并不均等,当选民较为缺乏信息时,信息最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信念。
调查实验可能是确定选民是否足够理性地利用信息来选择政客的最佳途径。关于信息与问责制的调查实验通常会向受访者(类似于选民)提供有关政客行为或其行为结果的信息,供他们用来评估政客。在这些实验中,选民倾向于根据证据实质性地调整自己的观念,这与合理处理信息相一致(Incerti, 2020;Bhandari et al., 2021)。从调查实验反映选民信念而非实际行动的角度来看,这些发现与选民对政客表现信息的理性响应是一致的。
若干研究试图确定对选民而言最具显著性的在职官员信息类型(Adida et al., 2020; Bhandari et al., 2021)。相关研究线则侧重于信息来源或传播方式的重要性,而不是其政治内容本身。例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选举辩论可以拓宽人们对政客的认识(Bowles & Larreguy, 2019;Bidwell et al., 2020;Brierley et al., 2020),特别是反对派领导人(Platas & Raffler, 2021)。同样有不断积累的证据显示,在墨西哥(Larreguy et al., 2020)、巴西(Ferraz & Finan, 2008; Varjao, 2019)、塞拉利昂(Casey, 2015)、莫桑比克(Aker et al., 2017)以及其他地区,强大的(地方)媒体市场能够强化选举问责机制并促进选民制裁政客。媒体支持问责过程的能力不仅因其广泛覆盖范围,还因为它可能有助于选民协调(Larreguy et al., 2020)。
其他研究探讨了信息传播时机的影响。例如,Grossman 等人(2021)认为,如果政客的表现信息在整个选举周期早期、定期且可预测地分享,则其影响力更大。他们发现,早期传播的政治敏感信息通过改变潜在挑战者的参选可能性、现任者是否竞选连任的决定以及政党领导人的提名策略,从而影响到了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
这些发现表明,信息的内容、传播方式和时间安排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这突显了选民信息环境的重要性。尽管大多数研究仅仅假设选民是不知情的,但一个先决问题是为何他们成为不知情的。如果提供信息将使政客受益,为什么在均衡状态下没有被提供呢?确实存在技术性和资源性制约因素限制政客传播信息的能力。特别是现任者,他们可能会为了政治优势操纵信息及其传播方式,例如直接控制媒体来源(Peisakhin & Rozenas, 2018)、操控媒体许可(Boas & Hidalgo, 2011)或通过社交媒体散播假信息(Badrinathan, 2021)。理解在外界信息提供缺失的情况下,选民能够接触到哪些信息是研究信息与问责关系的一个重要下一步。
增强透明度不仅可以通过提高选民选择和制裁政客的能力来加强问责制,还可以通过影响在职政客在任期内的行为。理论上,如果政客的行为对选民不可见,则他们为选民利益行事的激励会较弱。波多黎各Bobonis等人(2016)、乌干达Grossman和Michelitch(2018)以及巴西Avis等人(2018)最近的三项研究发现,以政客可见的方式增加选民信息可以减少政客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与问责制理论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较少的研究关注提供给选民的信息是否能减少政客的偷懒行为,这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完善的信息并非实现选举问责制的唯一障碍。例如,裙带主义(Hicken & Nathan, 2020)和买票行为(Cruz et al., 2021)可能会扭曲基于表现的投票。确实,过度关注选民信息(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关注错误信息)可能导致我们至少忽视了问责制或缺乏问责制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首先,将特定成果归因于政客可能较为困难,部分原因在于权力下放模糊了责任界限(Zarychta, 2020),或者因为选民过分看重高度可见的服务成果,如基础设施项目(Harding, 2015)。其次,政客对公众的响应程度很可能也取决于制度环境,包括竞选资金法律(Ruiz, 2021)和保护选举不受操纵的独立选举机构(Rozenas, 2016;Rueda & Ruiz, 2020)。
总结来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选民能够并确实理性地利用政治绩效信息指导其投票决策。当信息可靠、及时且具有显著性,并且传播方式允许选民协调时,他们更有可能这样做。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理解为什么候选人、政党、公民社会或媒体在对他们有利时没有向选民提供信息,以及这些行动者如何放大或抵消信息。相关地,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在职者对更高透明度的反应,比如增加买票行为或付出更多努力改善表现。此外,区分选民对政客素质的认知与其投票选择之间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调和关于信息与问责制之间混合结果的矛盾。
(二)选民服务
越来越多的文献关注公民如何利用日常与政客的互动来提高政府响应性。虽然选区服务在美国背景下早已被深入研究(Fenno, 1978),但在服务能力较弱或官僚体系不够专业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政客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可能尤为重要。
近期的研究通过民族志方法(Paller, 2019)和新颖的政客跟踪研究设计(Bussell, 2020)表明,选区服务占据了政客实际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揭示了公民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对专制国家政府响应性的研究表明,在政客的政策制定角色受限或薄弱(甚至不存在)的选举制度限制了选举问责力时,选区服务尤其有价值(Distelhorst & Hou, 2017; York, 2020)。
尽管政客认为选区服务十分重要,但这些服务的两个关键特征限制了其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首先,仅基于个体公民与政客(以及政党掮客)之间的接触来扩大服务规模通常是不可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位政客都有众多的选民。其次,来自多个案例的证据表明,并非所有公民都同样有可能提出或获得选区服务。即使此类服务能够更易于推广,这种选择形式也可能会导致不平等的分配结果。
事实上,关于政客与选民之间这种互动类型的研究表明,过度依赖选区服务以实现响应式治理会带来不利影响。如前所述,政客通常(但并非总是)对不同类型的选民表现出差异化反应。这些不平等现象常常通过审计或审计实验进行研究。与美国的证据一致(例如Butler & Broockman, 2011),McClendon(2016)发现南非议员更倾向于回应同种族的选民。Driscoll等人(2018)在巴西的大多数(尽管不是全部)议会候选人中也发现了基于阶级和种族的偏向性回应。
政客对选民请求信息或服务的不同回应可能反映了他们个人的偏好或偏见(McClendon, 2016; Costa, 2017; McAndrews et al., 2021)。在某些环境下,差异化反应源于政客的选举激励。Driscoll等人(2018)发现,担心疏远潜在选民的巴西全国立法机构候选人在选举后(而非选举前)歧视低阶层选民。Gaikwad 和 Nellis(2021)发现在印度,城市政客歧视国内移民,他们指出由于移民在目的地地区选举中的投票率较低,这构成了基于选举动机的一种统计性歧视机制。然而,基于投票可能性的歧视并非在所有情境中都会出现(Bussell, 2019)。理解为何及何时观察到政客不同的回应——这是一个未来研究的有前景方向——对于理解政府响应性中的不平等至关重要。
人们期望政客为那些接近他们的选民提供选区服务。然而,在许多环境中,政治接入水平存在巨大的不平等。了解哪些公民选择请求选区服务有助于阐明这类服务在分配含义上的关键问题。Kruks-Wisner(2018)提出了一种基于公民抱负和能力的诉求构建理论。她进一步证明了公民的抱负和寻求服务的能力是由他们过去与国家打交道的经验塑造的。Grossman等人(2017)和Auerbach & Kruks-Wisner(2020)类似地解释了公民的诉求或投诉行为的差异取决于他们对外部效能的认知。其他研究则侧重于公民的社会关系属性而非个体特征。Bussell(2019)指出,当公民无法接入现有的恩庇网络时,他们会寻求选区服务,而Ferrali等人(2020)则展示了个体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当他们在学习如何接触政客获取选区服务时。
最后,我们认识到日益普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能够提高公民请求选区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广泛使用的投诉系统(如311热线或FixMyStreet应用)降低了公民提交投诉或提出要求的成本。除了Slough(2021b,c)将投诉系统视为一种官僚监督形式之外,以往的研究通常将此类系统视为公民与政客之间的互动。分析来自311热线(或其他类似平台)的数据,可以对政客对通过这些系统报告的投诉的响应程度进行差异性分析。最近的两项研究发现,在纽约市、旧金山(Christensen & Ejdemyr, 2020)以及英国(Dipoppa & Grossman, 2020)选举前夕,以解决投诉速度为衡量标准的政客响应度有所提高,并且在选举临近时公民投诉行为也相应增加。
类似的ICT投诉系统在一些中低收入国家也越来越普遍。有一些证据表明,这样的平台能够赋予社会中最边缘化群体权力,并理论上减少政治接入方面的不平等(Grossman et al., 2014)。然而,在乌干达扩大同一投诉平台规模后发现,边缘化公民参与度低于非边缘化公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在缺乏个性化呼吁的情况下接触并动员边缘化群体的挑战(Grossmanet al., 2020)。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哪些人使用这些服务,以及如何鼓励使用,特别是在更边缘化的群体中。
随着ICT投诉系统在中低收入环境中不断涌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政客如何回应他们收到的投诉。最近几项研究发现,政客对公民信息的回复微乎其微,甚至常常不予回应(Grossman et al., 2018;Buntaine et al., 2021;Golden & Sonnet, 2021)。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公民的请求对于政客来说不够具体可行(Grossmanet al., 2018),或者因为政客不愿意或无法回复。理解哪些公民使用新的ICT工具与政客沟通,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或向谁)政客作出回应,对于解开投诉系统在微观层面上的分配影响,并探讨它们在何种条件下能改善服务交付至关重要。
总之,提供选区服务是政客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对政客的期望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寻求此类服务的选择模式以及政客对公民的不同待遇,选区服务的提供方式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了解何种条件使得新型信息技术降低获取选区服务的障碍,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如何减少政治接入不平等的经验教训。然而,我们仍然缺乏理论和证据来确定这类投诉、询问和报告系统何时能带来更广泛、持续的服务改进。未来学术界应关注政府选择采用这些系统的时间点,并描述公民对投诉系统的使用情况及其政客对此类投诉的回应变化。
第二对行为者:政客与官僚
在探讨公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偏好如何映射到实际产出时,考虑官僚机构在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和服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官僚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政客响应公民偏好的能力。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几项研究已经深入探究了政客与官僚之间的关系。本节中,我们将回顾关于政客选拔和激励官僚付出更多努力的能力的相关证据。首先,我们将区分恩庇制度和公务员制度。随后,我们将考察旨在激发官僚积极性或改进官僚选拔过程的小规模人事政策或改革措施。最后,如同公民与政客二元关系的情况一样,我们将评估政客与官僚之间日常互动,并强调对官僚的政治监督。
(一)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与恩庇制
经典的研究关注官僚与政客关系时,焦点在于政客对任免官僚的权力。所有政府都面临着将高技能工作者引入公共服务并激励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挑战。
当政客在选拔官僚方面面临较少限制时,他们可能会将公共职位作为支持或忠诚的回报。如果这些支持者的偏好更接近于政客,则政客与官僚之间的偏好一致可能在政策制定中减少意识形态冲突(Spenkuch et al., 2021)。此外,如果政客可以自由地解雇、阻止晋升或分配官僚至不受欢迎的位置,那么官僚们可能会有更大的动力付出努力。同时,恩庇制度可以让官僚获得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并可能由于相互信任程度提高而降低政客的监督成本(Toral, 2021a)。
然而,赋予政客随意任用、晋升、降级、调动和解雇官僚的权力至少会带来三种类型的代价。首先,以政治支持而非专业能力为条件任命官员可能导致官僚机构处理复杂项目和服务需求的能力下降(Colonnelli et al., 2020),并可能抑制官僚的工作积极性(Xu, 2018)。其次,政治任命者通常具有较短的时间视野,这可能进一步限制其内在获取官僚专业知识的能力(Gailmard & Patty, 2007)。此外,政府人员更频繁变动或更大比例的政府更替可能导致服务提供暂时中断(Toral, 2021b)。
研究通常将官僚人事制度划分为基于(业绩为基础的)公务员制度或是基于恩庇制度。公务员制度具有(a)对谁可以成为官僚的约束(例如通过采用业绩考核方式)以及(b)对解除官僚职务的限制。一些研究侧重于采纳公务员制度,要求政客放弃一定程度上对官僚任免的控制权(Geddes, 1994)。
然而,即使在拥有强大公务员保护机制的国家,高级岗位通常也会有政治任命者任职。在某些公务员制度下,政客可能会采取招聘做法——比如使用合同工填补公共行政职位空缺——来规避公务员制度的隔离保护作用(Pierskalla & Sacks, 2020)。因此,在实践中,大多数官僚机构都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处于某种连续体的状态。
人事制度的特点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呢?再次强调,证据是混合的。Duflo等人(2015)发现,与长期聘用教师相比,在肯尼亚,合同制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考试分数。然而,这可能仅反映了短期收益。相比之下,Akhtari等人(2022)提供的证据表明,巴西市长被投票出局后,市立学校教师和校长的离职率上升,明显导致了测试分数的下降,这与巴西市镇政府被视为充斥着恩庇主义特征的其他描述相一致(Colonnelli et al., 2020)。
官僚选拔结构也可能影响政客如何选择将资金分配给公共物品和服务。Ujhelyi(2014)利用美国各州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历史证据,发现在没有公务员制度的州份相比,采用公务员制度的州份向地方政府分配了更多资金,表面上是为了绕过改革后的州级官僚体系。公务员制度改革也可能通过约束政客在选举准备阶段扩大公共部门规模的能力来规范政治预算周期。Bostashvili & Ujhelyi(2019)指出,在美国各州采纳公务员制度后,预选期间的基础设施支出周期似乎被消除。据我们所知,这些动态在发展中国家背景下尚未得到探索。
(二)除了公务员制度之外的人事政策
改革公务员制度之外的人事政策是否能够塑造官僚机构的构成和公共服务产出呢?相关文献基于组织内激励机制的大量研究(Ashraf & Bandiera, 2018),探讨了公共部门薪酬方案以及其他非薪酬性激励措施,这些措施可能通过选拔或努力程度影响官僚体系的质量。
政客可以通过在常规预算拨款中设定公共部门工资和其他福利(例如退休金)来影响人事政策。根据Finan等人(2017)的研究,关于公共部门工资溢价(即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存在三个值得注意的经验模式:首先,不同国家间的公共部门工资溢价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此溢价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减少,在低收入国家最为显著;第三,在各个国家内部,公共部门工资溢价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我们注意到,这些政治决策背后的逻辑尚未得到充分理论化。此外,利用宏观层面数据衡量公共部门薪资对进入官僚机构选拔的影响难度较大。
Dal Bó等人(2013)进行了一项实验,随机调整了墨西哥社区发展代理人的工资,他们发现较高的工资可以增加候选人才库的规模和质量,这与理论预测一致。类似地,强调公务员系统内的职业发展机遇能够在赞比亚农村地区的社区卫生项目中吸引到更高质量的招聘对象(Ashraf et al., 2020)。然而,吸引潜在公务员候选人外在动机的一个潜在缺点是可能会牺牲内在动机。在这方面,证据有些不一。尽管Dal Bó等人(2013)和Ashraf等人(2020)并未发现申请者内在与外在动机之间存在权衡的证据,但在印度开展的激励实验中,Hanna & Wang(2017)发现基于能力筛选公务员可能导致选拔出较少具有亲社会性的个体。
除了涉及官僚机构招募的干预措施,改变官僚人员的激励方式——比如通过实施绩效工资(Pay-for-Performance, P4P)计划——可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这种激励方案通常会奖励投入(如公共部门护士和教师的存在及其表现)。除了可能侵蚀内在动机外,一个关键担忧是P4P计划将导致官僚机构将精力重新分配到他们受奖励的可见行动上(Benabou & Tirole, 2003)。现有的证据——来自卢旺达(Leaver et al., 2021)、中国(Loyalka et al., 2019)和乌干达(Gilligan et al., 2019)——表明这些担忧并未成为现实,并且至少在教育领域,P4P是一种有前景的政策工具。
当薪酬标准受到严格的公务员制度监管,对绩效工资的调整空间有限时,高强度激励方案并不总是可行。Khan等人(2019)研究了一种替代激励方式:基于绩效分配到优选辖区是否能提高官僚机构的努力程度。他们在巴基斯坦设计了一个竞赛机制,税务人员提交他们期望的工作地点,而职位分配则基于绩效排名进行。这一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努力程度:被纳入竞赛机制的税务人员比对照组多征收了30%至41%的税收。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使用其他非财务性激励措施来提升公务员的积极性,例如培训(Banerjee et al., 2021)或增加管理自主权(Rasul & Rogger, 2008),或者采用行为干预手段——如强调组织使命(Khan, 2021)。
总之,一个官僚机构在公务员系统与庇护主义系统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位置会影响其公共服务和私人利益的提供。然而,全面改革官僚体系在政治上具有挑战性[参见Huber & Ting(2021),他们就政客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化分析]。逐步的人事政策也可能影响官僚体系的质量、官僚的努力程度以及公共服务产出。包括提高常规公共部门工资以及在可行的情况下运用高强度激励在内的薪酬方案是政客试图影响官僚选拔和工作努力程度的工具。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公务员系统内的人员政策能够以改善服务交付成果的方式影响公务员的招聘、付出的努力及其工作成果。因此,研究政客如何决定是否实施这些方案,是更好地将政客纳入人事政策及其后果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回顾的实验研究通常涉及与政府合作伙伴的合作。然而,在没有与研究人员合作项目的背景下,政客何时及为何追求此类人事干预或创新,我们了解得相对较少。
(三)政客对官僚机构的监督
政客可以通过监督及其伴随的制裁威胁来促使官僚增加工作努力程度或追求政客的目标。【注:新兴文献还研究了法院或审计机构等横向问责机构监督的影响(Wang 2021)】监督的有效性很可能与官僚机构对政客的隔离程度有关,我们预计在隔离更有限、尤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监督的效果最为显著。
旨在增强政客对官僚服务提供者的监控的各种计划和政策表明,这种审查可能减少腐败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并最终促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供。在一项开创性研究中,Olken(2007)指出,自上而下的对官僚的监控减少了公共工程项目执行中的腐败行为,但他认为该机制可能是针对腐败官僚的社会制裁威胁而非法律行动威胁。这一研究以及类似的实证发现均支持了监督可以将官僚行为与政客的理想状态更加接近的观点。这些发现引发了三个重要问题。首先,政客监督有效性的局限是什么?其次,在何种条件下,政治监督能够产生比其他结果(如向政客回扣、租金抽取和进入官僚体系的负面选择)更好的服务供给?第三,如果监督是有效的,为什么有时会缺乏监督?
通常认为对官僚的监督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a)时间和金钱成本;(b)政客在特定政策领域的专业知识较低。近期的一些实验直接操纵了这些参数。例如,Callen等人(2020)和Dal Bó等人(2021)分别展示了移动应用程序通过降低监控成本显著减少了巴基斯坦公共卫生提供者和巴拉圭农业推广官员的懈怠行为。Raffler(2020)研究了一个旨在解决政客与官僚之间专业知识差距的项目,该项目培训乌干达地方议员监控官僚。她发现此类培训增加了监控力度并提高了用户对服务交付的满意度,但仅限于反对党控制的选区。政府控制地区与反对党控制地区的区别突出了政客目标在影响(a)他们何时选择监控官僚及(b)监控结果方面的潜在重要性。
如果监控确实影响了官僚的行为,又是什么解释了政客监控努力程度的变化呢?Gulzar和Pasquale(2017)提出并在印度找到了证据,即当政客能够因此获取赞誉时,他们会为了改善服务交付而监控官僚。根据Raffler(2020)的研究,只有当政客足够重视所在选区内服务交付的改善(这本身取决于其所在地区的竞争力)时,他们才可能监控官僚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绩效。Raffler认为,在执政党的稳固地区,至少在主导政党体制背景下,政客担心揭露腐败会导致反噬,所以他们避免进行监控。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表明政客对官僚的监督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然而,从理论上讲,监督负责生产公共物品的代理既可以改善也可以恶化服务交付成果。例如,Grossman和Hanlon(2014)正式证明,当代理的机会成本足够大时,加强监控可能会导致高技能人员退出公共服务,从而恶化公共物品的提供。指向一个不同的机制,Brierley(2020)指出,政客可能利用监督权指导官僚抽取租金。
建立关于政客对公共物品供应偏好的更坚实证据基础,是理解何种形式的监督能够促进改善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提供服务成为目标是因为公民需要它的程度上,研究考虑公共服务交付如何进入政客的目标可以为官僚监督与公共物品和服务结果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大的清晰度。
总之,虽然近期文献扩展了我们对监督效果的理解,但仍需更多工作来了解政客关于是否建立监督机构的激励和决策。最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否定了政客总是偏好更有效率的公务员体系的观点。例如,Gottlieb(2020)认为,政客对官僚能力的投资是由在职者选举考量内生决定的。其他作者则在设计监督机构时考虑了政客的分配性考量(Slough, 2021b)。最后,对于官僚面对监督时的战略反应,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尽管先前许多研究假设额外的监督会增加努力程度,但它也可能导致(部分)官僚转岗,甚至退出公共部门(Grossman & Hanlon, 2014)。未来的研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重要的考量因素。
第三对行为者:官僚与公民
在许多情况下,公民与国家最频繁的接触点发生在与一线服务提供者的日常互动中。一个不断扩大的文献研究重点放在官僚机构对公民服务请求的响应上,以及何时官僚会将公民福利内化以改进服务提供。
(一)何时官僚会内化公民福利?
近期活跃的研究探索了两个条件下一线官僚为何会付出必要的努力来向公民提供服务。首先,上层政客的监督或下层公民的监控可能会促使寻求晋升或留任的官僚至少内化部分与服务提供相关的公民偏好。其次,官僚可能在不受监督或公民压力影响的情况下倾向于为某些公民而非其他公民提供服务。本小节我们将讨论与第二个条件相关的最新研究工作。
关于官僚偏见、偏爱和歧视的大量文献都基于假设,即官僚可能希望优先考虑哪些公民群体。例如,官僚可能反映社会对某些(通常是主导)群体相较于其他群体的偏见,或者表现出团体内的偏袒行为,这两种都是基于个人喜好的歧视形式。与此相关的新出现的关于官僚嵌入性的文献则关注官僚社会环境的后果。官僚嵌入性指的是影响公务员偏好和行为的社会关系(Pepinskyet al., 2017)。理论预期平均而言,官僚更有可能向那些与自己共享身份特征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Xu(2021)的研究表明,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由印度籍官员(而非英国籍)任职的地区死亡人数较少,因为他们向公民提供了更多援助,这可以视为衡量官僚努力的一个指标。嵌入性不仅体现在国籍、种族或民族方面,还基于家乡区域。例如,Bhavnani & Lee(2017)发现,当印度行政服务(IAS)官僚在其出生地所在州服务时,当地居民享有更高的高中教育机会。
研究提出了至少三个原因解释为什么融入所服务社区的公务员能产生更好的政策结果(Pepinsky et al., 2017)。首先,由于基于个人喜好的歧视,官僚可能更好地服务于同族或同地区的公民(Butler & Broockman, 2011)。其次,族群内部成员可能更有能力对未能充分考虑其服务群体福利的嵌入式官僚进行社会制裁(Tsai, 2007)。最后,官僚可能具有更低的信息收集成本、优越的地方知识或能够更好地利用技术(包括文化线索)服务于同群组成员(Evans, 1995)。
然而,嵌入式的官僚可能对服务提供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如果他们的地方联系使他们更容易成为精英阶层试图控制官僚机构的目标。Xu等人(2020)在印度测试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嵌入性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利用关于官僚绩效评估的独特数据,他们发现嵌入式的IAS官僚的表现比分配到非家乡州的可比较官员要差。具体来说,嵌入式官僚更加腐败、不那么倾向支持穷人,并且在面对不正当的政治压力时抵抗力较弱。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何种条件下可以有效利用嵌入性来改善服务提供,可能需要通过分配官僚到特定管辖区域,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澄清嵌入性与其他导致官僚对个别公民或群体歧视的来源相对的影响。例如,在罕见的中等收入国家背景下的审计实验中,Slough(2021c)发现了基于公民社会经济阶级的官僚歧视证据,但并未发现基于共享地区(嵌入性的代理变量)的歧视证据。
如果官僚嵌入性影响政府绩效和公共物品提供,就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政府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公务员。如果将官僚分配到熟悉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更好地适应本地情况。然而,他们也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谋取私利。政客如何平衡这些权衡,以及为什么官僚分配位置会影响他们在不同环境下表现的不同,仍然未得到充分研究。
总之,虽然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转向了官僚嵌入性,但我们强调有必要考察更广泛的一系列机制,这些机制可能导致官僚对待公民的差异,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嵌入性。发展关于官僚对选民偏好的替代理论有助于设计政策来减少由官僚歧视产生的不平等。此类关于官僚偏好的研究也有助于阐明在何种条件下嵌入性会促进或阻碍服务提供。
(二)公民对一线官僚的监督
随着对公民在追究政客责任方面所面临困难的认识日益增强(如上所述),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公民能否直接向服务提供者施压以改善服务提供?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个人诉求或其他方式对官僚施加社会压力,实现更短途径的问责制,从而改进服务提供(Kosack & Fung, 20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项目寻求增加个体或集体能力,从下至上对一线服务提供者施加压力以改善服务。对这些项目的评估结果喜忧参半。在本节中,我们将回顾这些研究,并指出其理论假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Björkman & Svensson(2009)研究了乌干达农村地区基于社区的一线医疗保健提供者的监督。该干预措施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关于卫生服务产出的成绩报告单,并促进社区健康设施会议,旨在强化对服务提供者的集体监督。作者发现,在接受干预的社区(村庄)中,医疗服务利用率有所提高,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然而,最近有三项研究分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三个国家复制了Björkman & Svensson(2009)的方法,并报告了混合结果(Raffler et al., 2020;Arkedis et al., 2021;Christensen et al., 2021)。
一种调和这些矛盾结果的方式是发展更为精细的理论。在复制实验中,由于对医疗服务提供者感知的改善而非集体行动导致的利用率提升似乎最有可能驱动观察到的效果。然而,即使集体行动并未真正实现,其可能性也可能驱使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发生变化。此外,这种发现差异可能由基线时健康状况的不同机械性驱动(Raffler et al., 2020),或者是由服务提供市场的结构决定的。
考虑一些仅关注信息提供的相关干预措施,而不包含社区监督(集体行动)部分。一方面,Lieberman等人(2014)发现在肯尼亚告知家长有关孩子阅读和算术技能(相对水平)的信息并未改变公民行为、学校服务或学校成果。另一方面,Andrabi等人(2017)发现,在巴基斯坦向家长分发关于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报告卡后,考试分数和入学率都有所提高。然而,他们并未发现教育成果改善是由家长额外付出的努力产生的。相反,由于担心家长会退出公立学校系统,公立学校减少了教师休息时间,从而改善了服务提供。虽然家长们获得了更多信息,但即使信息宣传活动导致服务交付结果的改善,它们并没有促进个体或集体行动。【注:我们还注意到此类信息宣传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让学校在入学要求方面更加挑剔、根据考试进行教学,以及从战略上排除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标准化考试(Cilliers et al., 2021)】简而言之,退出的威胁而非发声似乎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我们认为,将旨在外生增加公民对一线官僚监督的干预等同于内生形成的社区监督形式存在风险。如果个体或集体监督能够增加一线服务提供者的努力程度,那么个人和社区早就采取了这一策略。事实上,Tsai(2007)和其他人的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中观层面社会组织在改进服务提供方面可以发挥作用。无论服务质量好坏,均衡的服务提供水平可能会响应内生采纳的公民监督实践。对外生公民监督的冲击可能无法揭示内生实践的作用。要记住,社区监督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扩散性的收益和集中的成本),可能受到经典的集体行动问题的影响(Banerjee et al., 2010)。此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权力和地位的不对称性,这使得公民因效能低下(Lieberman & Zhou, 2022)和害怕报复(Kaawa-Mafigiri & Walakira, 2017)而不愿面对一线服务提供者。因此,我们警告说,当中央政府或发展机构的支持鼓励被撤销时,外部推动增加的社区监督水平可能会减弱(Mansuri & Rao, 2012;也参考Björkman Nyqvist et al., 2017)。
展望未来,我们鼓励研究者直接衡量阻碍社区在没有外部鼓励的情况下加强对一线服务提供者监督的障碍。我们建议进一步探讨公民监督的可度量影响。原则上,在服务提供质量较差的地方,仅靠公民监督的可能性就可能维持官僚的努力(从而维持服务提供)。(Slough, 2021c关注的正是这种一线服务提供者前瞻性的行为作为驱动公民不平等待遇的因素。)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对于公民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督效能做出断言会变得困难,特别是如果我们并未直接观察到集体行动或投诉实例(Andrabi et al., 2017)。因此,从官僚角度来看更好地衡量感知到的监督,或者从公民角度衡量监督潜力,可能是描绘这一通往问责制短路径的重要途径。描述这些动态通常还需要清晰地阐述一种均衡状态及其实证含义。
前进的道路
从上述的三元互动研究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然而,我们认为在一个单一框架内考虑所有三个参与者(政客、官僚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政府回应度与责任性的前沿领域。尽管我们回顾的实证文献普遍强调双元互动,但在理论文献中,将政客、官僚和公民(选民)纳入同一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构建此类模型已成为当前活跃的研究议程。
例如,Fox & Jordan(2011)、Yazaki(2018)和Li等人(2020)引入了包含官僚在内的选举问责制模型。近期关于服务提供的理论已经考虑到公民试图获取政府服务的情况。Ting(2021)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研究服务提供动态的框架,该框架涵盖了政策受益程度、行政能力投资以及项目持久性,并将政客作为政策制定者(委托人),官僚作为服务提供者(代理人),公民作为服务寻求者。Slough(2021b)探讨了官僚监督机构的采纳及其影响。她的模型将公民投诉信息作为一个输入因素,影响政客能否解决官僚道德风险问题。她发现,在不同抱怨倾向的人群中,依赖公民投诉作为“警报”可能对国家实施服务的能力产生不确定的影响。
我们认为,在实证文献中更广泛地考虑公民、政客和官僚之间的互动具有以下潜力:(a)揭示支撑(非)响应治理的新机制;(b)调和某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c)指导旨在提高政府回应度的政策干预措施的设计。实现这些潜在贡献的关键是对这三种参与者之间互动的均衡含义有更明确的认识。通过仅关注单个行为者的行为,或者最多关注一对行为者,许多文献提供了部分均衡的结果。本质上,双元分析并未考虑未被纳入的行为者可能如何回应,或这种回应如何反映在观察数据中。相较于启发我们所审查的大部分实证文献的双元模型,理论上更为完整的包括三个行为者的政治问责制和服务提供模型通常会产生对核心关注成果更多模棱两可的预测和微妙的影响。如果我们忽视其他行为者的行为,可能会错误描述正在发挥作用的机制,并误解(通常是混合的)实证发现。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不当的政策建议或干预措施。我们概述了几种近期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并强调考虑所有三个行为者的益处。
(一)新机制
Martin & Raffler(2021)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以说明关于选举问责制的近期实证研究普遍观察到选民对政客表现信息更新有限的现象。这些作者认为,由于政客依赖官僚来完成工作,公共物品产出是一种噪音信号,因此选民基于表现信息对政客类型进行更新的能力有限。Martin & Raffler(2021)在乌干达使用了一个因子调查实验来检验他们的框架,该实验分别变化了绩效信号(好路或坏路)、官僚的权力水平以及将责任归因于政客或官僚的信息。研究发现,当告知公民是官僚负责实施时,受访者将道路质量的责任归咎于政客的程度(以及相应的假设性投票行为)减弱了。虽然这一理论仅将选民视为策略性行为者,但这些发现表明公民、政客和官僚都能够考虑这种三元互动问责关系的动态。这项研究引入了一个新机制——选民集体将责任归咎于政客或官僚——到传统上更关注选民与政客关系的大规模问责制文献中。
(二)调和矛盾发现
基于我们对官僚在选民与政客问责关系中作用的理解,Slough(2021a)提出,当政客和官僚共同提供公共物品时,官僚机构的质量会制约政客对公共物品投资的效率,进而影响他们向选民展示其类型的能力。与另一位学者Martin & Raffler(2021)的观点不同,该学者认为策略性的政客会预期选民通过公共物品信号推断政客类型的程度,并据此相应地将资金投入到公共物品(而非租金收益)。这一模型揭示了在不同官僚质量水平下存在的四个独特的均衡状态,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可观测含义。例如,在官僚质量处于适度较低水平时,传统观点中关于好政客和坏政客在资助公共物品上采取不同行动的现象——这是选举问责制文献关注的重点——才会出现。通过对巴西问责制和腐败问题研究的重新分析,Slough(2021a)得出了对该模型预测的多个检验方法。她发现的证据支持了在不同层级市政官僚质量条件下存在不同均衡状态的观点。这些证据与那些忽视官僚体系因素或假设选民是信息匮乏的标准解释不一致。此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调和关于信息和问责制效果之间矛盾的证据。
(三)新的政策含义
Slough(2021c)重新审视了关于官僚在提供公共服务中存在歧视的研究。在这类研究中,公民对服务提供不足的投诉会增加政客对官僚的监督力度。预期到这种监督的可能性,官僚会在事前为最可能投诉的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该学者通过一项针对哥伦比亚两大社会服务项目的地方官僚样本进行的审计实验来测试这一机制,并将其与现有替代性解释进行了对比。她发现官僚更倾向于向中产阶级而非下层阶级公民提供信息,同样也偏爱本地居民而非内部移民。然而,这种偏见只存在于政客监督可能性最高以及两个项目中更具政治化的任务上。关键的见解是,公民投诉引发的政客潜在或实际监督至少驱动了部分官僚偏见的产生。Slough(2021c)建议,赋予更多公民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投诉的能力可以改善服务提供并减少因官僚歧视导致的不平等现象。这一推论不同于先前研究提出的改变官僚选拔方式或增加监督以减少此类歧视的建议。
将响应性的研究转向这三个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实证研究设计的新机遇和挑战。这样做可能会激励研究者通过访谈、调查或参与观察其他类型的行为者来收集更多数据。这些观察有助于澄清官僚、政客和公民之间互动的结构,从而丰富我们对响应性战略基础的理解。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更为复杂的互动以及我们对每一对关系提出的问题,可能会给我们在引用的大多数研究中所采用的因果识别驱动研究设计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认为描述性和因果推理之间的互补性有可能通过清晰描绘每个实践环节来刻画理论化互动。同时,我们也提倡建立应用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关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政府回应性的当前研究成果,重点关注能够解释公共服务提供在不同地区和群体间差异的理论与证据。遵循现有文献的大部分研究路径,我们将回顾内容围绕涉及政客、官僚及公民这三个独立双元关系展开。随后,我们提出了一个理由,主张在一个统一框架内考虑这三方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描述政府回应性的基础。这种对三者互动关系的强调要求理论与实证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区分均衡状态与局部均衡影响对于理论构建与政策制定均具有实用性。这种区分无疑能更好地刻画这些互动的本质,并且对于设计和评估旨在根据公民偏好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交付的新(或改良)干预措施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Adida C, Gottlieb J, Kramon E, McClendon G. 2020. When does information influence voters? The joint importance of salience and coordination. Comp. Political Stud. 53(6):851–91
Aker JC, Collier P, Vicente PC. 2017. Is information power? Using mobile phones and free newspapers during an election in Mozambique. Rev. Econ. Stat. 99(2):185–200
Akhtari M, Moreira D, Trucco L. 2022. Political turnover, bureaucratic turnover, and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s. Am. Econ. Rev. 112:442–93
Andrabi T, Das J, Khwaja AI. 2017. Report cards: The impact of providing school and child test scores on educational markets. Am. Econ. Rev. 107(6):1535–63
Arkedis J, Creighton J, Dixit A, Fung A, Kosack S, Levy D. 2021. Can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programs improve health?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Indonesia and Tanzania. World Dev. 142:105369
Ashraf N, Bandiera O. 2018. Social incentives in organizations. Annu. Rev. Econ. 10:439–63
Ashraf N, Bandiera O, Davenport E, Lee SS. 2020. Losing prosociality in the quest for talent? Sorting, selec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Am. Econ. Rev. 110(5):1355–94
Ashworth S. 2012.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work. Annu. Rev. Political Sci. 15:183–201
Auerbach AM, Kruks-Wisner G. 2020. The geography of citizenship practice: How the poor engage the state in rural and urban India. Perspect. Politics 18(4):1118–34
Avis E, Ferraz C, Finan F. 2018. Do government audits reduce corruption? Estimating the impacts of exposing corrupt politicians. J. Political Econ. 126(5):1912–64
Badrinathan S. 2021. Educative interventions to combat mis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India. Am. Political Sci. Rev. 115:1325–41
Banerjee A, Chattopadhyay R, Duflo E, Keniston D, Singh N. 2021. Improving police performance in Rajasthan, India: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incentives, managerial autonomy, and training. Am. Econ. J.: Econ. Policy 13(1):36–66
Banerjee A, Enevoldsen NT, Pande R, Walton M. 2020. Public information is an incentive for politician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Delhi elections. NBER Work. Pap. 26925
Banerjee AV, Banerji R, Duflo E, Glennerster R, Khemani S. 2010. Pitfalls of participatory program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in India. Am. Econ. J. Econ. Policy 2(1):1–30
Beekman G, Bulte E, Nillesen E. 2014. Corruption, investments and contributions to public good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rural Liberia. J. Public Econ. 115:37–47
Benabou R, Tirole J. 2003.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Rev. Econ. Stud. 70(3):489–520
Bhandari A, Larreguy H, Marshall J. 2021. Able and mostly willing: an empirical anatomy of information’s effect on voter-driven accountability in Senegal. Am. J. Political Sci. In press
Bhavnani RR, Lee A. 2017. Local embeddedness and bureaucrat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India. J. Politics 80(1):71–87
Bidwell K, Casey K, Glennerster R. 2020. Debates: voting and expenditure responses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J. Political Econ. 128(8):2880–924
Björkman M, Svensson J. 2009. Power to the people: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on community-based monitoring in Uganda. Q. J. Econ. 124(2):735–69
Björkman Nyqvist M, De Walque D, Svensson J. 2017.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long-run impact of community-based monitoring. Am. Econ. J. Appl. Econ. 9(1):33–69
Bleck J, Van de Walle N. 2013. Valence issues in African elections: navigating uncertainty and the weight of the past. Comp. Political Stud. 46(11):1394–421
Boas TC, Hidalgo FD. 2011. Controlling the airwaves: incumbency advantage and community radio in Brazil. Am. J. Political Sci. 55(4):869–85
Bobonis GJ, Fuertes LCR, Schwabe R. 2016. Monitoring corruptible politicians. Am. Econ. Rev. 106(8):2371405
Bostashvili D, Ujhelyi G. 2019.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and the civil service: evidence from highway spending in US states. J. Public Econ. 175:17–28
Bowles J, Larreguy H. 2019. Who debates, who wins? At-scal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supply of policy information in a Liberian election. Faculty Work. Pap. 375, Cent. Intl. Dev., Harvard Univ., Cambridge, MA
Brierley S. 2020. Unprincipled principals: co-opted bureaucrats and corrup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in Ghana. Am. J. Political Sci. 64(2):209–22
Brierley S, Kramon E, Ofosu GK. 2020.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debates on political attitudes. Am. J. Political Sci. 64(1):19–37
Buntaine MT, Hunnicutt P, Komakech P. 2021.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citizen reporting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a field experiment on solid waste services in Uganda. J. Public Adm. Res. Theory 31(1):108–27
Bussell J. 2019. Clients and Constituents: Political Responsiveness in Patronage Democracies. NewYork: OxfordUniv.
Press Bussell J. 2020. Shadowing as a tool for studying political elites. Political Anal. 28:469–86
Butler DM, Broockman DE. 2011. Do politicians racially discriminate against constituents? A field experiment on state legislators. Am. J. Political Sci. 55(3):463–77
Callen M, Gulzar S, Hasanain A, Khan M, Rezaee A. 2020. Data and policy decision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 J. Dev. Econ. 146:102523
Casey K. 2015. Crossing party lines: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n redistributive politics. Am. Econ. Rev. 105(8):2410–48
Chong A, De La O AL Karlan D, Wantchekon L. 2015. Does corruption information inspire the fight or quash the hope? A field experiment in Mexico on voter turnout, choice,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J. Politics 77(1):55–71
Christensen D, Dube O, Haushofer J, Siddiqi B, Voors MJ. 2021. Building resilient health system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Sierra Leone and the 2014 Ebola outbreak. Q. J. Econ. 136(2):1145–98
Christensen D, Ejdemyr S. 2020. Do elections improve constituency responsiveness? Evidence from US cities. Political Sci. Res. Methods 8(3):459–76
Cilliers J, Mbiti IM, Zeitlin A. 2021. Can public rankings improve schoo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nationwide reform in Tanzania. J. Hum. Resourc. 56(3):655–85
Colonnelli E, Prem M, Teso E. 2020. Patronage and selection in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 Am. Econ. Rev. 110(10):3071–99
Costa M. 2017. How responsive are political elites?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s on public officials. J. Exp. Political Sci. 4(3):241–54
Cruz C, Keefer P, Labonne J. 2021. Buying informed voters: new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n voters and candidates. Econ. J. 131(635):1105–34
Dal Bó E, Finan F, Li NY, Schechter L.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Paraguay. Econometrica 89(2):677–701
Dal Bó E, Finan F, Rossi MA. 2013. Strengthening state capabilities: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centives in the call to public service. Q. J. Econ. 128(3):1169–218
Dipoppa G, Grossman G. 2020. The effect of election proximity on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and citizens’participation: evidence from English local elections. Comp. Political Stud. 53(14):2183–212
Distelhorst G, Hou Y. 2017. Constituency service under nondemocratic rule: evidence from China. J. Politics 79(3):1024–40
Driscoll A, Cepaluni G, de Sá Guimarães F, Spada P. 2018. Prejudice, strategic discrimination, and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evidence from a pair of field experiments in Brazil. Am. J. Political Sci. 62(4):781–95
Duflo E, Dupas P, Kremer M. 2015. School governance, teacher incentives, and pupil–teacher ratio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Kenyan primary schools. J. Public Econ. 123:92–110
Dunning T, Grossman G, Humphreys M, Hyde SD, McIntosh C, Nellis G, eds. 2019. Information, Accountability, and Cumulative Learning: Lessons from Metaketa I.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Evans P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Fearon JD. 1999.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control of politicians: selecting good types versus sanctioning poor performance. In Democracy, Accoun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 ed. A Przeworski, SC Stokes, B Manin, pp. 55–97.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Fenno RF. 1978. Home Style: House Members in Their Districts. Boston, MA: Little Brown
Ferrali R, Grossman G, Platas MR, Rodden J. 2020. It takes a village: peer effects and externalities in technology adoption. Am. J. Political Sci. 64(3):536–53
Ferraz C, Finan F. 2008. Exposing corrupt politicians: the effects of Brazil’s publicly released audits on electoral outcomes. Q. J. Econ. 123(2):703–45
Finan F, Olken B, Pande R. 2017. The personnel economics of the developing state. In Handbook of Field Experiments, Vol. 2, ed. A Banerjee, E Duflo, pp. 467–514. Oxford, UK: North-Holland
Fox J, Jordan SV. 2011. Deleg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J. Politics 73(3):831–44
Gaikwad N, Nellis G. 2021. Do politicians discriminate against internal migrants? Evidence from nationwide field experiments in India. Am. J. Political Sci. 65:790–806
Gailmard S, Patty J. 2007. Slackers and zealots: civil service, policy discretion, and bureaucratic expertise. Am. J. Political Sci. 51(4):873–89
Gailmard S, Patty JW. 2012. Formal models of bureaucracy. Annu. Rev. Political Sci. 15:353–77
Geddes B. 1994. Politician’s Dilemma: Building State Capacity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Univ. Calif. Press
Gilligan DO, Karachiwalla N, Kasirye I, Lucas AM, Neal D. 2019. Educator incentives and educational triag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J. Hum. Resourc. https://doi.org/10.3368/jhr.57.1.1118-9871R2
Golden M, Min B. 2013. Distributive politics around the world. Annu. Rev. Political Sci. 16:73–99
Golden M, Gulzar S, Sonnet L. 2021.‘press 1 for roads’: Improving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new technolog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Gottlieb J. 2020. Keeping the state weak to prevent programmatic claim-making in young democracies. Work. Pap., Hobby Sch. Public Aff., Houston, TX
Goyal T. 2019. Do citizens enforce accountability for public goods provision? Evidence from India’s rural roads program. Unpublished manuscript. https://doi.org/10.2139/ssrn.3378451
Grossman G, Hanlon WW. 2014. Do better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increase leadership quality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Evidence from Uganda. Am. J. Political Sci. 58(3):669–86
Grossman G, Humphreys M, Sacramone-Lutz G. 2014.“i wld like u wmp to extend electricity 2 our villag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est articulation. Am. Political Sci. Rev. 108(3):688–705
Grossman G, Humphreys M, Sacramone-Lutz G. 20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mixed evidence from Uganda. J. Politics 82(4):1321–36
Grossman G, Michelitch K. 2018.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ompetitive pressure, and politician performance between elec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in Uganda. Am. Political Sci. Rev. 112(2):280–301
Grossman G, Michelitch K, Prato C. 2021. The effect of sustained transparency on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Work. Pap., Sch. Arts Sci., Univ. Penn., Philadelphia, PA. https://cpb-us-w2.wpmucdn.com/web.sas.upenn.edu/dist/7/228/files/2021/05/GMP_May2021.pdf
Grossman G, Michelitch K, Santamaria M. 2017. Texting complaints to politicians: name personalization and politicians’encouragement in citizen mobilization. Comp. Political Stud. 50(10):1325–57
Grossman G, Platas M, Rodden J. 2018. Crowdsourcing accountability: ICT for service delivery. World Dev . 112:74–87
Gulzar S. 2021. Who enters politics and why? Annu. Rev. Political Sci. 24:253–75
Gulzar S, Pasquale BJ. 2017. Politicians, bureaucrats, an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India. Am. Political Sci. Rev. 111(1):162–83
Hanna R, Wang SY. 2017. Dishonesty and selection into public service: evidence from India. Am. Econ. J. Econ. Policy 9(3):262–90
Harding R. 2015. Attribution and accountability: voting for roads in Ghana. World Politics 67:656–89
Hicken A, Nathan N. 2020. Clientelism’s red herrings: dead ends a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nonprogrammatic politics. Annu. Rev. Political Sci. 23:277–94
Huber JD, Ting MM. 2021. Civil service and patronage in bureaucracies. J. Politics 83(3):902–16
Incerti T. 2020. Corruption information and vote share: a meta-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xperimental design. Am. Political Sci. Rev. 114(3):761–74
Kaawa-Mafigiri D, Walakira EJ. 2017.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in Uganda. New York: Springer
Keefer P, Khemani S. 2005. Democracy, public expenditures, and the poor: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incentives for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World Bank Res. Obs. 20(1):1–27
Khan AQ, Khwaja AI, Olken BA. 2019. Making moves matter: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incentivizing bureaucrats through performance-based postings. Am. Econ. Rev. 109:237–70
Khan MY. 2021. Mission motivation and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 Work. Pap., Univ. Pittsburgh, Pittsburgh, PA. https://y-khan.github.io/yasirkhan.org/muhammadyasirkhan_ jmp.pdf
Kosack S, Fung A. 2014. Does transparency improve governance? Annu. Rev. Political Sci. 17:65–87
Kruks-Wisner G. 2018. Claiming the State: Active Citizenship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Larreguy H, Marshall J, Snyder JM Jr. 2020. Publicizing malfeasance: when the local media structure facilitates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in Mexico. Econ. J. 130(631):2291–327
Leaver C, Ozier O, Serneels P, Zeitlin A. 2021. Recruitment, effort, and retention effects of performance contracts for civil servant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Rwandan primary schools. Am. Econ. Rev. 111:221346
Li CM, Sasso G, Turner I. 2020. Accountability in governing hierarchies. SocArXiv. https://doi.org/10. 31235/osf.io/5gt8y
Lieberman E, Posner DN, Tsai LL. 2014. Does information lead to more active citizenship? Evidence from a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rural Kenya. World Dev . 60:69–83
Lieberman E, Zhou YY. 2022. Self-efficacy and citizen engagement in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Tanzania. J. Exp. Political Sci. 9(1):46–63
Lipsky M. 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
Loyalka P, Sylvia S, Liu C, Chu J, Shi Y. 2019. Pay by design: teacher performance pay desig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 J. Labor Econ. 37(3):621–62
Manin B, Przeworski A, Stokes SC. 1999. Introduction. In Democracy, Accoun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ed.B Manin, A Przeworski, SC Stokes, pp. 1–26.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Mansuri G, Rao V. 2012. Localizing Development: Does Participation Work?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Martin L, Raffler P. 2021. Fault lines: the effects of bureaucratic power on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Am. J. Political Sci. 65(1):210–24
McAndrews JR, Goldberg JI, Loewen PJ, Rubenson D, Stevens BA. 2021. Nonelectoral motivations to represent marginalized groups in a democracy: evidence from an unelected legislature. Legis. Stud. Q. 46:96194
McClendon GH. 2016. Race and responsiveness: an experiment with South African politicians. J. Exp. Political Sci. 3(1):60–74
Ofosu GK. 2019. Do fairer elections increase the responsiveness of politicians? Am. Political Sci. Rev. 113(4):963–79
Olken BA. 2007. Monitoring corruption: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Indonesia. J. Political Econ. 115(2):200–49
Paller JW. 2019. Dignified public expression: a new logic of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Comp. Politics 52(1):85–116
Peisakhin L, Rozenas A. 2018. Electoral effects of biased media: Russian television in Ukraine. Am. J. Political Sci. 62(3):535–50
Pepinsky TB, Pierskalla JH, Sacks A. 2017. Bureaucracy and service delivery. Annu. Rev. Political Sci. 20:249–68
Pierskalla JH, Sacks A. 2020. Personnel politics: elections, clientelistic competition and teacher hiring in Indonesia. Br. J. Political Sci. 50(4):1283–305
Platas MR, Raffler PJ. 2021. Closing the gap: information and mass support in a dominant party regime. J. Politics. 83(4):1619–34
Posner DN. 2005. Institutions and Ethnic Politics in Af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Raffler P. 2020. Does political oversight of the bureaucracy increase accountability? Fiel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a dominant party regime. Am. Political Sci. Rev. In press
Raffler P, Posner DN, Parkerson D. 2020. Can citizen pressure be induced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Work. Pap. http://danielnposner.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RPP-ACT-Health-201028.pdf
Rasul I, Rogger D. 2008. Management of bureaucrats and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evidence from the Nigerian civil service. Econ. J. 128(608):413–46
Rozenas A. 2016. Office insecurity and electoral manipulation. J. Politics 78(1):232–48
Rueda MR, Ruiz NA. 2020. Political agency, election quality, and corruption. J. Politics 82(4):1256–70
Ruiz NA. 2021. The power of money. the consequences of electing a donor funded politician. Work. Pap., Univ. Oxford, Oxford, UK Sen 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Anchor House
Slough T. 2021a. Bureaucratic quality and the observability of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Work. Pap., New York Univ., New York, NY. http://taraslough.com/assets/pdf/bq_acc.pdf
Slough T. 2021b. Oversight, capacity, and inequality. Work. Pap., New York Univ., New York, NY. http:// taraslough.com/assets/pdf/oci.pdf
Slough T. 2021c. Squeaky wheels and inequality in bureaucratic service provision. Work. Pap., New York Univ., New York, NY. http://taraslough.com/assets/pdf/colombia_audit.pdf
Spenkuch JL, Teso E, Xu G. 2021. Ideology and performance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NBER Work. Pap. 28673
Ting MM. 202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ance quality. Am. Political Sci. Rev. 115(2):667–85
Toral G. 2021a. The benefits of patronage: How political appointments can enhance bureaucratic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Work. Pap., Vanderbilt Univ., Nashville, TN. https://www.guillermotoral.com/publication/benefits_of _patronage/benefits_of_patronage.pdf
Toral G. 2021b. Turnover: How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disrupts the bureaucracy and service delivery. Work. Pap., Vanderbilt Univ., Nashville, TN. https://www.guillermotoral.com/publication/turnover/turnover.pdf
Tsai LL. 2007. Solidarity groups, informal accountability, and local public goods provision. Am. Political Sci. Rev. 101(2):355–72
Ujhelyi G. 2014. Civil service rules and policy choices: evidence from US state governments. Am. Econ. J. Econ. Policy 6(2):338–80
Varjao C. 2019. The role of local media in selecting and disciplining politicians. Work. Pap., Stanford Univ., Stanford, CA
Wang E. 2021. Frightened mandarin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fighting corruption on local bureaucracy. Comp. Political Stud. Inpress
Wängnerud L. 2009. Women in parliaments: descriptive and 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 Annu. Rev. Political Sci. 12:51–69
Xu G. 2018. The costs of patronage: evidence from the British Empire. Am. Econ. Rev. 108(11):3170–98
Xu G. 2021. Bureaucratic representation and state responsiveness: the 1918 pandemic in India. Rev. Econ. Stat. In press
Xu G, Bertrand M, Burgess R. 2020. Organization of the state: home assignment and bureaucrat performance. Work. Pap., Univ. Calif., Berkeley, CA. http://www.guoxu.org/docs/Home_state_Oct20.pdf
Yazaki Y. 2018. The effects of bureaucracy on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and electoral selection. Eur. J. Political Econ. 51:57–68
York E. 2020. Votes for effort: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under autocracy. Work. Pap., Vanderbilt Univ., Nashville, TN. https://eayork.github.io/assets/pdf/vote_mobilization_public.pdf
Zarychta A. 2020. Making social services work better for the poor: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health sector decentralization in Honduras. World Dev. 133:104996
〇 编辑、排版:焦磊
〇 审校:郭瑞涵 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