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介石曾为何事大骂戴笠“滚” 戴笠却感动地哭出来

2016-08-05 天涯历史故事会

核心提示:戴笠人生的转捩点,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在这场博弈中,戴笠坚持主和,并前往西安营救蒋介石的行为,让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蒋介石正坐在(被扣压的)屋内生闷气,宋美龄在一边劝他。看戴笠走了进来,蒋介石立刻大吼一声:“你来干什么?给我滚出去!”戴笠很久没有听到蒋介石的训斥了,乍听之下,竟然感动地哭了出来,心里觉得格外亲切。

 

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陈达萌,原题为:1936年宋美龄赴和谈秘嘱下属:若发生暴动就枪杀她

历史上的一瞬,会改变许多人的一生。戴笠人生的转捩点,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在这场博弈中,戴笠坚持主和,并前往西安营救蒋介石的行为,让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蒋介石很难信任一个人,但这件事让他对戴笠的信任与日俱增。从这之后,戴笠在蒋介石的默许下不断发展势力,进入了人生突飞猛进的高峰。

1.西安兵谏吓坏政府

1936年12月,戴笠正在广州进行接收,扩充广东缉私部队。午后1时整,他忽然接到军统局西安情报站站长发来的加急电报。他心里立刻一抽,一股不好的预感霎时笼罩心头。他知道此刻蒋介石正在西安劝说东北军“剿共”。而之前也有情报传来说据张学良身边的亲信透露,张杨有可能采取“兵谏”的方式,逼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可是当时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戴笠都认为张学良颇有忠义之风,不会做出这种事,因此都没有放在心上。可眼前这一纸加急电报会不会就是报忧的噩耗?

他颤巍巍地打开电报纸,念道:“十万火急,南京沈沛霖(戴笠的代号)亲译(绝密):据确切悉:12日拂晓,张学良、杨虎城突然发动兵变,叛军包围了华清池,领袖已被挟持到新城大楼,生死不明。西安江雄风敬叩。”

戴笠“啊”了一声,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觉到自己为蒋介石办事以来,最大的危机已经来临。

戴笠立刻坐飞机赶回南京,下飞机刚好接到宋美龄的急电。他知道此事已经遮掩不住,连忙驱车前往蒋介石的府邸。

一进门,宋美龄正在桌边拭泪,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在一旁走来走去。看到戴笠,宋子文首先斥责道:“你们是怎么负起保卫领袖安全的责任的?为什么此次事变之前竟然没有任何动静?”

戴笠不敢接话,他拿起桌上的电报一看,是下午3点50分,西安方面发来的正式电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蒋介石被扣。”

戴笠心里一凉,只得说:“这条消息不要扩散,我先去找何应钦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

孔祥熙马上说:“何应钦他早就得到电报了,故意遮掩着不告诉我们。要不是他身边有我的人私下递了个消息来,我们到现在还是被蒙在鼓里啊。”

宋子文说:“因为党内的政府要员已经跟随委员长去了西安,现在留在南京的数他位置最高。他一直对委员长就不服气,现在姐夫在西安出事,正好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看他是要借刀杀人,所以故意封锁消息。”

一听到他这话,宋美龄更是嘤嘤地哭了起来。

戴笠连忙撇清责任:“其实在校长去西安之前,我已经劝说过校长张学良、杨虎城似乎与陕北红军的某一负责人进行秘密接触,此行危险。可是校长却说他不相信汉卿会出此下策,坚持要走。我阻拦不住。而事情到现在这个地步,我估计大家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现在何应钦应该也不敢有异动。”

宋子文问:“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戴笠沉吟了一下说:“汉卿是个忠义之人,他虽然做出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定然不会和校长为难。我相信这些都是在杨虎城的怂恿之下做出来的。而且有汉卿在,校长的生命是有保障的。我们现在应该争取和西安方面取得联系,说服校长答应他们的条件,早日救校长回到南京。”

宋美龄抽泣着说:“对,必须和平解决,千万不能打西安。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万一炸弹落在华清池,岂不是要中正的命吗?”

宋子文安慰她说:“我们马上就召集临时紧急常委会,商量个办法出来。你放心,姐夫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消息一出,整个南京仿佛像炸开了锅。何应钦见风使舵,把中央委员都召集在自己的官邸,想要引导大家同意攻打西安。以宋美龄为首的一群人却强烈要求和平解决。一时间会场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戴笠的恩师,如今已经是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首先站起来发言:“张、杨大逆不道,为国法所不容,如果不立刻前往讨伐,国家将如何树威?政府将何以立足?我建议迅速派兵包围西安,只有张、杨的性命在我们手里,领袖的生命才有保障。”

戴季陶是国民党的元老,他一开始就发表了“主攻”的意见,这让何应钦等人欣喜不已。主和的宋美龄等人着急了,连忙说:“万一张、杨以委员长的性命相要挟,或者将他做人质怎么办?”

何应钦此时却站起来说:“诸位,我看应该马上派飞机轰炸西安,坚决讨伐逆贼。”

“对,应该出兵。”

“要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一点颜色看看,叫他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

戴笠转头一看,附和何应钦的竟然是复兴社的老成员,蒋介石曾经信任的桂永清,贺衷寒,邓文仪等人。他们认为此次事变是中共指使张、杨干的,蒋介石生还的希望渺茫,因此急于重新寻找新的主子,就投到了何应钦的门下。

宋美龄是又急又气,她站起来大声疾呼:“轰炸西安是置中正于死地,我坚决不能答应。我这么做不只因为他是我的丈夫,而且因为他是国家的领袖,他要是有什么好歹,中国将陷入更大的混乱。”

可是在何应钦等人的强硬意见下,宋美龄一个女流之辈的声音是如此微弱。

戴笠虽然是站在“主和”这一边,但他并不敢发言。因为事变发生以来,已经有不少人质疑他和特务处和张、杨内外勾结,故意骗蒋介石去西安。他一开口,就会有更多的反对和质疑的意见砸向他。他只好坐立不安地保持沉默。

就在场面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时,忽然戴季陶又站起来说:“我是信佛的。活佛在拉萨,去拉萨拜佛有三条路,一是由西康经昌都,二是由青海经玉树,还有一条是由印度越大吉岭。这三条路都可通拉萨,诚心拜佛的人三条路都走,这条不通走另一条,总有一条走得通的,不要光走一条路。”说完又叩了一个响头,退了席。与会者都看见这一幕,特别是主攻的人知道戴季陶转了向,也不再提反对意见了。

宋美龄等人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时间,抓紧时间和西安进行联系。12月21日,随蒋介石去西安的英籍人端纳从西安带回消息,说张、杨只想让蒋介石接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请求,并无加害之意。宋美龄、宋子文决定跟随端纳去先亲自劝说蒋介石先答应条件,再秋后算账。

2.戴笠赶赴西安“救驾”

这时,戴笠却又面临着他另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是去西安救驾,还是留在南京。

留在南京等待事变解决当然是万无一失。可是此次西安事变他有渎职之过。无论蒋介石是生是死,他都逃脱不了失职的罪名。不如随宋氏兄妹冒死前往,或许还有转机。

可是他决定要去了,却又开始踌躇,担心不仅没有在蒋介石跟前讨上好,反而搭进自己一条小命陪葬。就算张、杨不和蒋介石为难,也难保东北军、西北军那么多人中,没有想要自己脑袋的。到时候手起刀落就是脑袋一颗,那么荣华富贵也都打了水漂。

戴笠是思来想去定不下主意,突然,他想起自己的挚友胡宗南。胡宗南久在西北驻扎,对张、杨两部的情况比较了解,为何不请他帮忙做一决断?戴笠主意一定,马上发去电报。

胡宗南的回电也是马上就到,他说:“根据我从各方面掌握的情报判断,西安事变蒋介石绝无生命危险。校长不亡,岂有学生先亡的道理?你放心前去,我保你此行不但没有生命之虞,而且是千载难逢的建功之机。”

戴笠大喜,马上去找宋美龄哭陈愿意一道去西安。宋美龄担心他恶名在外,去了只能坏事。宋子文却帮他说话:“雨农和汉卿关系极好,他去或许能帮我们做做他的工作。你就让他去吧。”

戴笠连忙谢了宋子文。从这件事开始,他跟宋子文的关系也就更近了一步。

当天晚上,南京特务处大礼堂召开了骨干特务训话。戴笠把工作交给了郑介民和梁干乔,又回鸡鹅巷拜别了老母妻儿,踏上了去西安的飞机。飞机途经洛阳机场,戴笠跟随宋美龄在飞机上向下眺望,只见机场上已经罗列着数十架轰炸机,心里是突突直跳。宋美龄让机长同洛阳空军司令联系,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切勿派飞机接近西安。

戴笠此时已经对张学良放下心来,知道他不会对蒋介石动手,也不担心自己会在西安遭遇不测。既然他愿意让宋氏姐弟前去,就说明他没有歹心。张学良与宋子文有姻亲关系,张的夫人又是宋美龄母亲的干女儿。有这两人同行,必定不会和他为难。他最大的忧虑是何应钦乘人之危,派人攻打西安,使蒋介石和张学良等人同归于尽,何本人就能坐收渔利。所以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争夺时间的战斗。

他环视一眼机舱,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是一脸焦急,宋美龄甚至把一柄手枪交给端纳,告诉他如果出现军队暴动等情况,立刻开枪杀了她,不用迟疑。她美丽的脸庞上现出一份坚毅的神色,端纳默默接过手枪,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整个飞机上笼罩在一片悲壮的气氛中。

很快,飞机抵达西安机场,可是机场中并没有出现迎接的车辆,只有两三名卫兵。戴笠沉吟一下说:“也许是我们出发的时候发送的电报还没有送达西安。可以让飞机在西安城上方盘旋数圈,引起城中的注意。”

机长依言行事。不一会儿,车辆陆陆续续往机场开来。飞机刚刚停下,张学良立刻出现在机舱门口,形容憔悴,面带愧色。宋美龄保持着端庄冷静的仪表,主动和他握手问好,看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张大帅能否让部下不要搜查我的行李?我怕他们翻乱了我不好整理。”张学良立刻惊恐地点头说:“夫人何出此言,我张某人哪里敢对夫人如此不敬?”

看到这个场面,大家都放下心来。戴笠也知道张学良如此性格,是断断不可能为难蒋介石的。他整整衣装,要跟在宋子文身后下飞机,不料被张学良私下拦住说:“雨农兄稍安勿躁,我有专车来接你。”

戴笠狐疑地停下脚步,但他知道自己在西北军中树敌甚众,也就不敢贸然行动。他坐回座位等待,听到机外一辆辆开动走远了之后,才见到几个士兵走出来,向他行了个礼说:“请戴先生解下随身武器,跟我们上车。”

戴笠心里是咯噔一响,暗暗懊恼到自己终究还是没有逃过此劫。他乖乖解下了佩枪,跟着士兵上了一辆小轿车,往一条偏僻的小路开去。

半小时之后,轿车驶到一座戒备森严的公馆,士兵不由分说地把戴笠“请”进了地下室,关押了起来。

戴笠看了看屋子,里头准备了干净的被褥和设施完善的洗漱间,显然可见张学良没有亏待他。可是他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西安,连蒋介石的面都没有见上就被关起来,那不等于是白走了一趟吗?

他拍着门叫士兵过来,可是敲了半天都没有人理他。天色暗下去又亮起来,他除了能从一个小窗子中取到干净的饭菜和饮用水,此外没有半点和外界的联系。

戴笠越等越慌,越 49 31116 49 15534 0 0 2691 0 0:00:11 0:00:05 0:00:06 3088 49 31116 49 15534 0 0 2281 0 0:00:13 0:00:06 0:00:07 3555越怕。他不知道西安城中此时是兵荒马乱还是和平无事,不知道是蒋介石妥协了答应和谈还是杨虎城一怒之下逆天刺主。他更担心某天屋外就闯入一批人把他杀掉灭口。从前他每天都能得到许多的消息,忽然有一天什么消息都传不到他这儿来,他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只觉得前途渺茫。

戴笠翻遍了身上的口袋,找到一个本子和一支钢笔,他怀着必死的心情写下了遗书:“自昨日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同志所愿也。唯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地下室。”写完他把纸笔一掷,闷头大哭一场便沉沉睡去。

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戴笠就被开门的铁锁声惊醒。他一翻身坐起来,看到张学良背着手走了进来。他双颊消瘦,神情更加疲惫,仿佛几天都没有睡过。

戴笠站起来,两人相视一眼,一言不发。张学良把一份东北官兵联名写的报告交给戴笠,戴笠一看,又是浑身一颤。只见上书八个大字:“速杀戴笠,以绝后患。”

戴笠最初的恐惧过去后,反而冷静下来。他明白张学良会给他看这一纸报告,就表明了张学良不愿意杀他,但是又迫于舆论的压力,只得把他软禁在此。他转过头对张学良说:“你不杀我,我应当谢你。可是你挟持领袖,闹出如此大乱,该当何罪?”

张学良长叹一声说:“我是国家的罪人啊。这次事变后,我愿意随蒋委员长去南京,以表示我的赎罪之心。”

戴笠听了心又放下一半,他问:“事情解决了?”

张学良点头说:“蒋委员长答应了我们提出的和谈条件,你可以去见他。但是逗留时间不可过长,我已经准备好飞机,你马上可以返回南京。”

戴笠听了心是完全放下了,他握住张学良的手说:“既然如此,多谢汉卿兄了。就请快带路吧。”

蒋介石正坐在屋内生闷气,宋美龄在一边劝他。看戴笠走了进来,蒋介石立刻大吼一声:“你来干什么?给我滚出去!”

戴笠很久没有听到蒋介石的训斥了,乍听之下,竟然感动地哭了出来,心里觉得格外亲切。

看到这场面,宋美龄连忙打圆场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骂雨农。现在那么多人等着看你死,只有他一个冒死来救,如此忠心是实在难得。你就让他见见你吧。”

蒋介石心里何尝不是感念戴笠的忠诚?只是这次面子丢得太大了,总得让他耍耍威风,出出恶气。看着戴笠第一次落下眼泪,他还是又骂了一句:“干嚎个什么,我还没死呢?”他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做好了回去给他升官犒赏的准备。

戴笠在张学良的保护下,登上了返回南京的飞机。在起飞的那一瞬间,他仿佛有一种唯我独尊,平步青云的感觉。他暗暗在心里说:“这一场赌得漂亮!”

事后他也曾把自己的幸运归功于化名取的好。因为戴笠有“缺水忌土”的命相,所以在军统局本部用过许多“水汪汪”的化名,来弥补自己命中不足。这些化名有:汪汉清、汪涛、涂清波、海涛源、沈沛霖、雷雨雯等。他用得最多的化名是“沈沛霖”,因为自取了此名后,他的老胃病就很少发作,甚至罕有伤风头疼,“天天如愿,事事顺手”。(《戴笠野史》,陈达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