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读历史|九子冷血相残:康熙皇帝教育子女失败在哪

2018-04-01 天涯历史故事会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曾有过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等辉煌功绩,但也留下了两次废立太子,死后九子夺嫡、手足相残的人生遗憾。而其教子无方,是酿成后来这一系列悲剧的原因。


康熙读书像

康熙导演出“皇子打老师”丑剧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紫禁城内,乾清宫西侧,皇子读书的懋勤殿前,一群身强力壮的乾清门侍卫,在胤祉等皇子们的监督之下,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臣掀翻在地,抡起竹板,左右开弓,施以名为“杖笞(音chī读吃)”的刑法。

受刑的老臣,名徐元梦,康熙十二年进士,学养深厚,且精通满、蒙、汉文,为一代名儒,是康熙帝亲自为皇子们选定的师傅,围观的皇子们则都是他的学生。而这幕丑剧的导演者,竟是一向崇尚儒学的康熙皇帝。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帝第六次南巡途中,御舟停泊在临清州堂邑县。康熙令随行的3个小皇子读书,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却发现他们书念得不清晰,且非常生疏,认为徐元梦没有尽心教诲,而小皇子在自己这里读书,则大见成效。康熙非常生气,一纸朱批,将徐元梦革职,并下令要当着全体阿哥的面,杖笞徐元梦30大板。

康熙自少年时代起,就刻苦学习,5岁即开始读书。他还下功夫学习西洋文化、科技知识,学习数学、化学、医学、药学、天文学、地理学、音韵学、光学、解剖学,并且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康熙可谓是文武全才。他自幼习武,身体强健,弓马娴熟,能挽十五力强弓,发十三握箭,还善用火枪。康熙自己好学不倦,对皇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皇子们最早从4岁起,就要接受教育,年满6岁就要正式入学。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且一旦太子继位,作为太子之师,前程更是不可限量。

但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他们预料。三位师傅第一天上课,就遭到康熙的羞辱。没等师傅开口,康熙就当着太子的面考问汤斌、耿介书经中的典故,又叫他们背诗,二人典故答不出来,诗又背不全,在自己的学生面前,颜面扫地。

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所以,上行下效,太子胤礽也没把师傅放在眼里。每日上课前,老师要先给自己的学生下跪,行君臣之礼。上课的过程之中,老师每当与学生说话,都必须先下跪。学生背书时,老师要一直跪着,学生背诵完毕,老师方可起来。

上课时,年轻的太子坐着读书习字,年迈的师傅们则从清晨到黄昏,每天十几个小时,只能在书房东侧站立。作为太子,胤礽完全可以让师傅们坐下授课,但他对师傅们的站姿却视而不见。

精神上的压力,人格上的羞辱,体力上的透支,使得师傅们难以承受。有一天早上胤礽练字时,一旁站立的耿介突然晕倒,摔在地上。康熙闻知,对胤礽毫无尊师意识的行为没有一丝的指责。

老师毫无道理地遭受暴打、抄家,父母被发配,这些不能不深深地刺激皇子们幼稚的心灵。震惊与恐惧过后,皇子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今后学习的压力,也让他们在被眼前残酷的事实证明了师生之间身份地位的巨大悬殊之后,把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亲情和友情抛到了一边,把人性中不应存在的残忍和冷酷注入了自己的性情与品格之中。


培养出的太子冷酷无情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行至今河北隆化的博洛河屯时,康熙突然发起了高烧。此时,大战在即,康熙心烦意乱之中思念起自己的儿子,命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前来看视。不料,面对疾病缠身、精神憔悴的父皇,胤礽竟满不在乎,既无伤心忧戚之色,又无关切问候之语。康熙算是领教了这个冷漠的儿子,一怒之下,把他撵回了京城。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令胤礽留京处理政务。重任在肩,胤礽却不以为然,才干本属平庸,办事又不勤奋,却骄纵蛮横,交接霄小,为所欲为,以致政务壅积,待康熙回銮,面对的竟是一堆烂摊子。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仍然让胤礽留守京城,主持大计。有鉴于胤礽上一年的不良表现,康熙除叮嘱胤礽以外,还特别对朝中负有监察之责的言官们说,要破除情面,不惧权贵,对不良之举大胆指参,即使是皇子也不能例外。

但这一次还是让康熙失望了。太子胤礽一如既往,我行我素,根本没把康熙的话放在心上。康熙回京后处置了胤礽身边的小人,后来又严厉处理了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太子死党索额图一伙。但利令智昏的胤礽不仅毫不警醒,反而变本加厉,其疯狂暴戾更甚于前,对身边的大臣、官员、士兵,稍不顺眼,动不动就用鞭子抽,用板子打。就是诸王、贝勒也不在话下。

更有甚者,胤礽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竟敢公然顶撞自己的皇帝父亲。那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月,康熙带皇子们赴围场打猎,行至途中,皇十八子胤衸病情恶化,康熙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而胤礽面对就要死去的弟弟,竟然无动于衷。如此绝情,康熙自然非常不满,加以斥责。不料,胤礽竟冲着康熙咆哮起来,而且发疯般地抽打起身边随行的大臣、侍卫。

无父无君的胤礽,最出格的举动发生在去行围的路上。每到夜晚,他就偷偷潜至康熙居住的帐篷跟前,把布幔掀开一条小缝,向里窥视。弄得康熙惊恐不安,提心吊胆,昼夜不宁,不知道这个儿子什么时候会下手害死自己。最后不得不下令废掉了太子。

太子被废黜,对康熙的身心是极大的刺激和伤害。颁发谕旨之时,康熙痛苦地哭倒在地上,此后一连六天,康熙都涕泣不已,寝食难安。

半年多后,太子复立,康熙倾注心血,百般训诫,但胤礽恶习难除,故态复萌,性情凶残,行事乖张,又一次被废黜。康熙教子可谓心机用尽,但太子胤礽竟如此地不成器,非但不成器,还几乎反目成了仇家。

康熙第 50 34663 50 17303 0 0 1842 0 0:00:18 0:00:09 0:00:09 4138二次废黜太子后曾气愤地斥责胤礽举动乖张,说他居然背对着自己,用手直指着他的师傅徐元梦破口大骂;骂徐元梦似乎还不解气,竟然骂起徐元梦的父母来了;骂得性起,又将师傅推到河里,接着又从河里揪了出来,继续殴打。

亲眼目睹了胤礽劣行的康熙似乎忘了,正是他自己曾经当着皇子们的面,考问、羞辱、杖笞他们的师傅,还令皇子们指挥、监督着自己的师傅受刑。上行下效,康熙对皇子师傅们人格的蔑视,造成了皇子品格中亲情友情的极大缺失,所以,要追究胤礽养成这种恶劣品性的根源,正是康熙皇帝自己。



康熙重教而不尊师的原因


皇子中不讲亲情友情的不止太子胤礽一个,皇长子胤褆的凶恶残暴,较之胤礽更加过分。胤礽被废,胤褆竟然向父皇表示,要诛杀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闻言,大吃一惊。

胤褆对自己的兄弟,不仅心伏杀机,口出狂言,还找来三位蒙古喇嘛,命他们用巫术诅咒废太子。在奉命看守被拘禁的太子时,对太子家中的匠人滥施酷刑,其中有人竟被逼得上吊。胤褆对其亲生母亲也非常粗暴,以至于其母惠妃上奏康熙,请求处置这个不孝的儿子。他甚至还私下唆使康熙身边的太监为他打探消息,胆大包天地责打康熙身边的侍卫。康熙最后将他在家中幽禁。

康熙的其他儿子们为了皇位的继承,也全无亲情友情可言。他们拉帮结派,相互争 51 34663 51 17919 0 0 1724 0 0:00:20 0:00:10 0:00:10 4285,尽管康熙再三训诫,却根本不起作用,同胞兄弟成了你死我活的仇人。

雍正继位,对同胞兄弟的迫害,更是绝情。从与他同父异母的三哥胤祉到与他同父同母的十四弟胤禵,十一个兄弟中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四共4人被他下令圈禁,其中老八、老九在圈禁中丢了性命。

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声名显赫,却在皇子的教育上留下了败笔,也给历史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据《档案春秋》 梁亚寿/文)


【附录】康熙皇帝为何不尊师

康熙皇帝却重教而不尊师,真乃千古怪招。究其原因,大致可概括出以下三点:

第一,康熙教子心切,极力想把皇子们培养成博学多识的文武全才,成为他实施帝王统治的可靠助手。因此,为皇子们的学习订下了严格的高标准,不允许他们的学习出现丝毫的偏差,所以对师傅们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不近情理的要求。

第二,康熙自己无论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还是在西洋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都有一定的见识,这使他一方面对皇子们的学习产生了很高的期望值,制订了很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使他对皇子师傅们的尊重打了折扣。

第三,康熙地位至尊,权倾天下,在他的心目中,大臣也好,皇子的师傅也罢,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都不过是自己手下的奴才。

作为皇子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皇四子胤禛继位后不久就下了一道上谕,要求“皇子见师傅,礼当拜”。当雍正的儿子遵旨向师傅下拜时,师傅们深知前朝的往事,不免心有余悸,“固辞不敢当,遂行揖礼”。从此,皇子与师傅见面,互相作揖行礼,成为定制,有清一代一直延续下来。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一定转给你朋友也看看!

更多故事,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更多好文请点击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