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加思考的人轻易屈从邪恶:平庸的恶|汉娜·阿伦特

2017-12-28 申屠 文茜大姐大

▲ 点击上图  购买文茜的愉悦学校



1961 年,纳粹前高官、有着「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在以色列被公开审判。艾希曼是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曾被美军俘获,但之后逃脱,一直到 1960 年被以色列情报局抓获,才有了这场迟来的审判。

 

汉娜·阿伦特当时也在场。这位 20 世纪最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作为《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旁听了这场审判。而这次合作随后掀起了一场席卷了阿伦特本人、《纽约客》杂志、学术界以及整个犹太人群体的大风浪。


阿伦特和波伏娃、桑格塔并列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

 

阿伦特是一名犹太人,1906 年出生在德国,聪慧早熟,对这个世界有着超越年龄的认知和解读,这让她显得疏离又有些冷漠。7 岁时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葬礼上的她却异常平静,还懂得安慰哭得伤心的母亲:妈妈,不要哭了,这不是谁都能经历的事情呢。


这样的阿伦特选择念哲学,再自然不过。同学眼中的她,「五官非常美丽,但是性格内向,眼睛里透着孤独,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23 岁那年阿伦特顺利完成博士论文,但身为一个犹太人,她无法获得学位,也被禁止在大学里授课。二战爆发之后,她辗转逃到美国,在这片学术自由的国土上,阿伦特终于大放异彩,逐渐建立了自己作为政治理论家的声誉,还当上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女性正职教授。


所以当这样有一位有学识有地位的犹太人向《纽约客》主动请缨报道艾希曼的耶路撒冷审判时,后者欣然应允。


同学眼中美丽又孤独的阿伦特

 

在前往耶路撒冷之前,阿伦特原本以为艾希曼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恶魔,冷酷、邪恶,毫无人性。他将六百万名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火葬场,做出这种事的人,不是恶魔还会是什么?

 

但她随即颠覆了自己的想法。

 

阿伦特认真观察了审判席上的艾希曼,事后又仔细审阅了三千多页的庭审记录,一个和她印象中以及媒体报道上截然不同的艾希曼形象渐渐树立:这不是一个仇恨犹太人、因此有目的地进行种族清洗的恶魔。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平庸、愚蠢、毫无深度。

 

他打着无聊的官腔,自以为是,说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服从上级的命令,这是他身为军人的天职。阿伦特数次被他的言论逗笑,因为他是如此地肤浅,不加思考,只是纳粹这架邪恶机器中,一个毫无头脑的零件,机械地跟着转动,仅此而已,连被称为恶魔的资格都没有。恶魔是有能力操纵机器之人。


困在玻璃罩里被审判的艾希曼

在阿伦特眼中只是一个平庸的小丑

 

阿伦特将艾希曼的恶称为「平庸的恶」,这个理论后来伴随她的一生。简单来说,阿伦特认为平庸之恶是不加思考的恶。犯下这一恶行的人,「没有动机,没有犯罪理念、没有邪恶的内心、没有魔鬼的意愿」,只是摒弃了人类最基本的品质,即思考的能力,不去辨别是非,分辨美丑。


这一类的平庸之人,更易屈从于邪恶,从而制造出一种「许多普通人一起犯下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的可能性。她还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邪恶就是平庸之人犯下的恶」。

 

阿伦特的这一观点一经《纽约客》发表,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激怒了她的犹太同胞们,他们认为阿伦特是在发明一个新型的借口为恶魔艾希曼开脱。


电影《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将阿伦特推上风口浪尖

 

耶鲁沙冷审判本质上并非是一场针对艾希曼的审判,他早在屠杀犹太人的恶行中就已经将自己钉在了十字架上,被定了罪。只是伤痛中的人们想要借由这一场公开的集体控诉,万人一心「伸张正义」的仪式,宣泄愤怒,寻求些许宽慰。

 

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对着扔石块的人们说「住手,兴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个人只会被石块一起淹没。


但这只是开始。因为文章很长,所以《纽约客》采取连载的方式,随着它的后半部分慢慢浮出水面,更大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因为阿伦特居然将矛头对准了受害者:犹太人。

 

阿伦特认为,犹太群体习惯于拥护领袖,而这种有组织性的构架无形中增加了被屠杀的犹太人数量,因为这些领袖完全听从于纳粹的命令,导致了集体的不反抗,这比一盘散沙的危害力更大。这一观点乍一听是在说「受害者也有错」,可以想见它会让犹太人多么出离愤怒。


旁观者的姿态令阿伦特看上去高傲、冷血、不近人情

 

「指责犹太人」并非阿伦特的本意,只不过她认为一个思想家的职责,不是愤怒,而是冷静剖析整个事件,理解内在的脉络,并找到最终的病因。「理解艾希曼并不代表原谅」,理解犹太领袖们的不当作为也不代表责备他们。

 

但是在群体的愤怒中,人们无暇去顾及那些冷静、理智的剖析,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同仇敌忾,那就请闭嘴。

 

阿伦特的犹太朋友们也无法理解她。这些朋友大多学识渊博,并非冲动狭隘之人,但仍然受到深深的伤害。一位一直在研究犹太人宗教和历史的朋友写信给她,认为她对犹太人的解读太过片面,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也有朋友告诉阿伦特:你是被艾希曼的演技欺骗了。他并非愚蠢、平庸之人,而是聪明、处心积虑的反犹分子。后来不断披露的包括艾希曼笔记在内的资料,也表明艾希曼的确如朋友所说,是一个狡黠之人。「阿伦特的概念正确,但她选错了对象。」


平庸的艾希曼骗过了阿伦特

 

但这些理性的意见都无法动摇阿伦特,她自信但也傲慢,傲慢到常常罔顾他人甚至是朋友的感受,以至于行文中有许多「挖苦而高傲的语调」,极具攻击性。


在发表文章之前,阿伦特就预见到了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仍然不顾一切,理解她的人认为这是「敢作敢为,不惧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理解的人则斥责她毫无同理心,他们想不明白:你也是一个犹太人,难道不爱自己的民族吗?

 

阿伦特的回答令他们更加无法释怀,她说「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集体,我只爱我的朋友,我所知道、所信仰的唯一一种爱,就是爱人。」

 

所以在「爱人」时,阿伦特可以跨越道德、种族、年龄等所有世俗的障碍,百无禁忌,她的老师海德格尔,上演了一段忘年的婚外恋。


海德格尔被誉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存在主义的先驱

 

当时的阿伦特才 18 岁,海德格尔的年龄是她的两倍,还是个有妇之夫。她年轻天真,对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一片赤诚,他又几乎就是学识的代言人。她崇拜他,这种狂热的仰慕之情,混杂着年轻的情欲,使她彻底沦陷。

 

从向来以自信独立形象示人的阿伦特身上,很难想象,在这段不伦之恋中,她可以让自己低到尘埃里。他们只能偷偷幽会,所有规矩都由海德格尔制定,阿伦特完全服从、配合,甚至承诺绝不会影响海德格尔的正常生活和婚姻。

 

海德格尔的学术成就无可置疑,但他的人品常被诸多诟病。他自私自利,从没想过为这段婚外情放弃已有的名誉和地位。阿伦特也明白自己的这位老师、大哲学家并非品格高尚之人,相反他自私、冷漠、傲慢,有着「人格的缺陷」,但仍然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


就任大学校长的典礼上,海德格尔曾为纳粹高唱赞歌

 

海哥德尔后来成为纳粹的追随者,公开支持希特勒,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而当时已经功成名就、声望日隆的阿伦特却到处为他辩解,还在美国帮他推介书籍,她的「盲目」被人戏称为爱情的平庸。


他们曾经分开很长一段时间,彼此的观点和理念也渐行渐远,阿伦特直言再去见海德格尔的话,「需要野兽般的勇气」,然而当海德格尔写信向她乞求时,她立马就集聚了这股勇气,跑去德国见海德格尔。

 

他们谈哲学,阿伦特再次折服于他思想的魅力,成为他的追随者。当时的阿伦特因为写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正被学术界追捧,但因为了解海德格尔是个心胸狭窄、善妒之人,所以她从不在他面前提起自己的成就,而是装傻充愣,「我一直瞒着他,假装书啊、名声啊等都不存在;我还假装什么都不会做,连三都数不到」。


▲ 阿伦特为海德格尔辩解的理由是

几乎所有伟大思想家身上都存在暴君的倾向

 

阿伦特理性至极,这种特质折射在她的面容上,使得她的脸部轮廓在后期变得硬朗十足,极少柔美的特质;恰恰是这样的阿特伦,却又为爱丧失理性。


这矛盾的一面,是因为她终其一生,追逐的始终是思想,她折服于海德格尔的思想,所以不在乎他人格的缺陷;她要从犹太人的伤痛中解读出思想,所以罔顾这个群体脆弱的情感。

 

她视思考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质,基于此将人类视为一个整体而非各个不同的集体,但这一想法本身就会冒犯到这些不同的集体。要感谢她的傲慢让她无惧于此,在从未停止的争议声中,为自己树立起了「独立思想家」的形象。


这里是「文茜的愉悦学校」

我们并不提供科学原理

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经历,以及岁月过后的人生思考

希望他们的人生态度能给你一些启示

关于逆境、选择、和解、死亡……

人物故事

肖像摄影大师安妮机器公民索菲亚博斯殷海光波兰版辛德勒马尔克斯凤飞飞法国的台湾茶坊主YSL创始人之一凯特·温斯莱特林怀民顾正秋薰衣草森林慧君许芳宜马瓦·柯林斯张幼仪天海佑希马丁·路德·金丨小野洋子李叔同垂直花园之父丨安吉丽娜·朱莉阿米尔·汗可可·香奈儿艾玛·斯通丨机器公民索菲亚


权力的游戏

日本天皇玛格丽特公主丘吉尔尼克松总统沙特王储新西兰猫奴总理俄罗斯名媛奥地利总理蒋万安 2蒋万安 1丨 查理王子戴安娜王妃华裔版特朗普郭台铭昂山素季爱尔兰总理迪拜酋长默克尔加拿大总理普京特朗普特朗普背后的男人梅姨法国第一夫人马克龙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shoujiayin@890medi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