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摩西主题变奏曲:跳脱出世俗禁锢的赞美|音乐沙龙

2018-03-28 文茜的异想世界 文茜大姐大


本周的主题是「自然·心灵的音乐」昨天李欣芸用一首《草山》,唱出了一代人对老台北的记忆,那些发生在日与夜交替间的故事,随着每一个乐符的跳动愈发清晰,来自自然,却贴近心灵。


同样淡淡的、温暖人心的还有尼格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的《摩西主题变奏曲》,它是以罗西尼的歌剧《摩西在埃及》中摩西(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圣经人物)祷告时的音乐为主题而写的。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帕格尼尼因为对小提琴的演奏技术进行了多种创新,备受后人推崇。


他的手更被赞叹为「神手」,可以用 4 根手指在 4 根弦上拉出 4 个八度,这相当于在手掌弯曲状态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 20 公分以上。他的指法,例如双音技巧、换指八度和左手拨弦,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操作,现在已是小提琴手们常规训练的科目。


音乐电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剧照


1819 年,帕格尼尼根据歌剧《摩西在埃及》里面的咏叹调《你光辉的宝座》的旋律,创作出了《摩西主题变奏曲》,因为整首曲子只用 G 弦演奏,又是柔板,且带有如歌的咏叹调性质,所以又被称为《摩西之歌》或《G 弦上的咏叹调》。

 

在这首曲子里,帕格尼尼赞颂了摩西的虔诚。摩西曾是骄傲的埃及王子,在人生经历无尽风雨后,他满怀谦卑,为了响应神的召唤,80 岁时一步一步登上陡峭险峻的西奈圣山祈祷。

整首曲子的节奏是进行曲风格,旋律随着朝圣之路的登高,一点点推进,变成泛音,代表摩西已进入云中。结尾变成大调,在动荡、华丽的起伏中结束,一方面展现的是山下翘首等候的大众,他们不知道摩西此行是生是死,就一直仰着头等待;一方面则是叙述摩西到达西奈山后,获得了神颁布的十诫,句句简洁精炼。



动人的音乐,往往带有现实的灵魂。很多人都惊叹于帕格尼尼在《摩西主题变奏曲》中的情感把握,这其实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


帕格尼尼虽然颇有音乐才华,却备受疾病折磨,而且他还一度陷入赌博的泥淖。后来,在一位善良妇人的帮助下,他才重新开始了音乐事业,并最终回归巅峰。


正是有过这一段颠沛的人生阅历,帕格尼尼才能在《摩西主题变奏曲》中演奏出这份跳脱世俗禁锢的赞美。


本周回顾:自然·心灵的音乐

忠实的心想念你

草山




- 商务联系 -

魏小姐

weidanti@890medi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音乐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