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换房养老,出城"下乡", 就这么任性!新潮养老方式发大家参考

2017-06-03 热点参考

由于你懂的原因,很多东西不能在公众号上发,长按二维码加小编微信,或搜索微信号:boyu2314 加博羽好友,朋友圈猛料不断!




来源:网易新闻中心


什么是“换房养老 ”?


老年人将位于闹市区的高价住房出售,在市郊选择适合养老的地段购买低价位的新住房,既改善了养老的环境和品位,又节约了大笔钱财补贴养老金的不足;


或者将原居住的不甚满意的住房,通过资产置换的方法,从而得以在适宜居住的环境里购买到自己中意的住房,舒适养老。


其实,现在的“换房养老”,还可以更加新潮一些。特别是和旅居养老、候鸟养老结合起来的时候,性价比比单纯的“换房养老”高出很多倍!


今天,小编为大家独家介绍三位新潮“换房养老”的真实案例,相信能给中老年朋友很多启发。



主动客居:找个更健康的地方


老北京贺西胜选择了主动客居。在两千公里外的广西北海,有他向往的空气、大海,于是故土也不再难离。


2006年,贺西胜退休后第一次去北海旅游,10天的生活让他对这个海边城市念念不忘。之后几年里,他都带着老伴去北海过冬。他发现,自己在北京常年咳嗽的毛病,在北海整冬都没发作。


2009年,他和老伴只在春节回了趟北京,其余时间都待在北海,“我们把北京的房子租了出去,租金除去我们在北海的开销,还能剩一点”。2010年初,他更是在北海买下一套房子。


“外地人都往北京挤,你怎么总想着离开?”儿女、朋友起初都不理解。朋友知道他在北海买房后,更劝他涨价就卖掉。然而这些年,北京的雾霾越来越严重,“现在他们都说我有前瞻意识”。


“说实在话,我们只是想找个更健康的地方。”贺西胜说,现在北海北京人越来越多,“我认识了200多个北京人,他们都在这买了房。”



一举两得:一买一卖挪出几百万


对60岁的黄蕴芳来说,离开上海,前往海南海口养老是近几年最正确的选择。2013年底,上海连续10天重度雾霾,黄蕴芳吓得不敢出门,在外留学的女儿当时回国探亲,原本计划呆1个月,可雾霾一来,女儿有哮喘,只呆3天赶紧走了。


黄蕴芳的老伴那时被返聘到海口工作。她2014年去探亲,呆了两个月,发现困扰她20多年的神经性皮炎竟神奇消失了。在海滩上遇到的很多外地来的同龄人也让她颇具好感:“他们很热情。”


她和老伴一商量,干脆把上海的房子卖了,“房子在机场附近,每天飞机起落非常吵”。房子售出600多万,在海口买了套90多平米的二手房,花了不到50万,黄蕴芳把余下的钱存入银行理财。“以前哪里有闲钱可以买理财产品?”


在海口,黄蕴芳和老伴接触到了很多新潮的生活方式。“我们自驾去三亚,住五星级酒店,听涛看海……”黄蕴芳说,在美好的地方,才有心思享受生活。



出城“下乡”:过回田园生活


相比黄蕴芳的远迁,同为老上海的67岁丁远康则选择就近。此前,他蜗居在50多平米的“老破小”单位房。由于没电梯,有心脏病的他上楼很吃力。最让他心烦的是什么都要靠“抢”:“去医院,排着长队;老年大学,报名好几次都没报上。”


2009年,丁远康的一个朋友在远郊的金山区买了房子,他跟着去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不仅房价低,环境、绿化等各方面都很不错。他立马拿出积蓄买下一套90多平米的二楼房子。2012年,他和老伴搬过去住,“回上海只要半小时”。


丁远康说,金山蔬菜鱼虾新鲜便宜,生活无压力。最让他开心的是,老伴在附近农村租了块地,他们过上了向往的田园生活,按季种上生菜、油麦菜、红薯,菜吃不完就送回上海给儿子吃。


前年,丁远康还进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和书法班,“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异地养老”感受几何 听听京籍老人怎么说


新华社电(记者任丽颖、齐雷杰) 走进位于河北三河市的一个健康养护中心,80岁的杨甲明正在主席台上手拿麦克风,组织他的老伙伴们学习歌曲《共和国之恋》。这位来自北京的老人住在这里已有两年。



这家养护中心自2011年对外开放,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老人入住。其中,95%来自北京,平均年龄82.5岁,自理型老人占65%-70%,其余为护理型老人。


“孩子们都在国外,我们年龄大了,感觉对家务力不从心。现在虽然已经出省了,但这里距离北京市区很近,另外费用相比北京要略低一些。”杨甲明说。


与他来河北养老理由相似的还有83岁老人汪裕尧。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特别忙碌。


“我和老伴之前在北京香山一家养老院住,感觉这里的空气和水不如香山,但规模大,环境很美。另外医养结合的模式很好,老年人年龄大了,动不动就要看病。”汪裕尧说。


养护中心营销总监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2011年开始接收老人,当年只有40-50人入住。但随着近些年老人们对异地养老开始慢慢接受,养护中心的接收对象逐年增加。


“增长最快的是2015年,平均一个工作日入住一名老人,每个月都达30多名老人入住。”李先生说。


当然,异地养老也有烦恼。86岁的严永清原来在北京市的一所中学工作。每次老人在燕郊看病就医后,都要回到学校找会计报销,会计再拿着手续到海淀区医保单位报销。届时会把老人的医保卡压在那里半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她不能看病。


“另外,希望这里的医疗水平能再提高一些,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严永清说。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和老人们聊天时,会不时地听他们倾诉苦恼:比如异地取款有手续费、原单位订报纸没法及时领取、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方式让老人们回家看看等等。


“相对医疗报销问题,这些小烦恼如果能够解决,老人们异地养老的幸福指数可能会更高。”李先生说。


今年6月初,京津冀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一省两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


这一消息对养护中心的京籍老人们是个大新闻。记者在养护中心随机采访了近20位老人,大家都对有望今年9月实现的“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充满了期待。


“假如真的能实现,那老人们就可以在养老的地域上有更多的选择了。我相信到时可能会有更多北京的老人们选择去外地、去环境更理想的地区养老。”83岁北京老人李之勇说。


现如今,养老已不再是单纯的待在自己家里,我们还可以走出去,选择各种新潮的养老方式,过一个舒适多彩,幸福快乐的老年!


这样的“换房养老”真的太潮了,太棒了!值得发给所有中老年朋友们参考借鉴!

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角度,看看世间百态,聊聊社会民生。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订阅“政商前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