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舞蹈》| 在学术“平台”和“云梯”的背后

刘青弋 舞蹈杂志 2023-02-23
我和舞蹈

文——刘青弋

本文刊于2018年7月《舞蹈》(总第440期)   

刘青弋在创作作品《送别》的排练中给研究生做示范动作 2015 年

《舞蹈》杂志创刊60年的重大历史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在其背后是编辑们付出的心血——他们以“甘为人梯”的精神和付出,搭起一座座学术平台、一道道人才登高的云梯,让数千篇文章的作者及其反映的对象,成为杂志的血肉;同时,使得中国舞蹈界的理论家、评论家、编导家、表演艺术家乃至中国舞蹈艺术借台发挥,借梯登高,得以成长、成熟。因此,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祝贺这本刊物的甲子之庆,感谢那些为这本杂志创刊和发展默默付出的编辑们!  

作为1970年考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以下简称“前线”)的专业舞蹈演员。

本人的艺术修养来自这一中国当代舞蹈领域具有先锋和创造精神的艺术团体的哺育;而走上舞蹈研究之途的起步则得益于《舞蹈》——这一中国舞蹈重要的学术期刊的引路与鼓励。

1976年后复刊的《舞蹈》,是走出思想荒漠,如饥似渴的我们了解国内外舞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寻求解决实践中的困惑所关注的理论阵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舞蹈界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年代,我所就职的“前线”(在副团长徐兵克指导下,由苏时进、魏迟剑明、张家炎、华超、王天保、胡霞飞、陈惠芬、王勇、杨晓玲、张震军,以及老编导黄素嘉创作的)的作品《再见吧,妈妈》《希望》《醉剑》《繁漪》《一条大河》《黄河魂》《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采蘑菇》《小小水兵》《大地回春》等在艺术上的创新,受到《舞蹈》充分的肯定,编导们的实践经验及其价值,在评论中得到总结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全国各地的舞蹈艺术创新的经验与价值亦是如此,让实践者清晰地认识到艺术成败之“所以然”,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舞蹈的创新。《舞蹈》及时讨论并反映时下舞蹈观念上的热点话题,将学术平台建设置于理论的前沿,尤其是创作观念的争议和学术思想大讨论,不仅忠实地反映了中国舞蹈的深刻变革,而且在活跃的对话和思想的交锋中,彰显并鼓励着中国舞蹈家锐意创新的精神。而作为实践领域的舞者、编导和教师们,在文化交流尚处于十分闭塞的年代中,亦从《舞蹈》反映的国内外信息中,像海绵般地吸吮养份。  

刘青弋参加《舞蹈》杂志主办舞蹈评论培训班 1987年 厦门

1986年全军首届舞蹈比赛中,我作为第一编导合作参赛的作品《线的旋律》(刘青弋、王恭、常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舞蹈创作时空观而创新的双人舞引起了关注,在赛事中引发了创作观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的一些争论,这一争论在《舞蹈》的报道方面得到了反映,尽管微不足道,我却深受鼓舞。而《舞蹈》影响我走向舞蹈理论研究则是在1987年初,时值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结束不久,“前线”舞蹈因艺术的创新站在中国舞蹈界的前沿而备受舞蹈界的关注,时任《舞蹈》主编王曼力带着时任和后任副主编胡克、胡大德、王同礼、王国华及一行编辑来到“前线”调研、约稿——为了约一个专栏,他们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在“前线”驻留了大约两三日。这样的办刊理念和组稿方式,对于今天的杂志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时,他们向时任“前线”舞蹈队长的我约稿,希望我谈谈如何当好一队之长。而我则交了一篇以和编导对话的形式撰写的评论,揭示我团获得一等奖作品《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的艺术探索的经验。编辑部的老师们接到文章后毫不吝啬地夸奖了我——他们表示很惊讶,对我的职业背景感到好奇;并说,这一篇文章不像出自舞者而似成熟的作者之手。他们的鼓励使得一直坚守在舞蹈实践第一线,同时修完大学中文课程并钟情写作的我深受鼓舞,因而开始有了从事舞蹈学术研究的梦想。

1987年夏天,我有幸接到《舞蹈》编辑部的邀请,参加了其在福建厦门举办的舞蹈评论培训班,聆听了吴晓邦先生关于学科建设的授课及诸多的舞蹈界专家和跨学界专家的讲座,加之观看了其间播放的许多国内外舞蹈录像,大大开拓了视野。虽然那时不少理论问题仍然让我困惑,然而,培训中专家们的成果却如细雨润无声般地滋养了我的心田。

不仅如此,《舞蹈》举办的这个舞蹈评论培训班,还建立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舞蹈理论家交流的平台,我由此认识了诸多舞蹈理论界著名的前辈和青年才俊,在交流中亦是受益匪浅——他们的思想观点给我许多重要的启示,他们对我发表的观点的认同或赞赏则让我增添了自信。

而正是由于认识了他们,在紧接下来的1987年冬季,我备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过程中,由于当时公开出版的舞蹈图书和资料凤毛麟角,我求助于他们并得到了热情无私的帮助,才使得我能够有可能顺利通过考试。忘不了,吴晓邦和盛婕老师将他们的著作签名送给我的场景;忘不了,李炽强和沈敏华老师为我搜集和寄送舞蹈史料付出的辛苦;忘不了,通过王恭老师介绍却未曾谋面的徐尔充老师(也是《舞蹈》杂志的奠基时期的编辑)在北京滴水成冰的隆冬站在楼道的公用电话边,听到我想打“退堂鼓”时,隔空给予压力和鼓励的场景;忘不了,当年已经毕业的硕士冯双白老师和在读的研究生于平老师向我传授考试经验的场景......

刘青弋近照

自然,在没有舞蹈理论教科书可以参照的情况下,《舞蹈》杂志就是我们重要的教科书之一。至今我还记得,在当年研究生考试的舞蹈理论卷的回答中,不少得益于对《舞蹈》的学习,甚至有的启示来自《舞蹈》杂志的独家稿件。因为有了《舞蹈》搭建的平台和阶梯,才有我日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经历,无论是对我日后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舞蹈教育、学术研究,还是主持学科建设都深受启益。

而长期以来,来自《舞蹈》编辑们的稿约,对于比较“宅”且比较被动的我一直是种无形的鞭策,从而“逼”出一篇篇拙文,使得自己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搭建“平台”和“云梯”的《舞蹈》编辑们奉献精神的可敬在于:他们也是舞蹈理论家或评论家,却将自己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幕后,默默地做着“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可贵的是,近年来还有像张萍这样年轻的博士也一直在坚守。

他们在选题策划中贡献的创意、在审校稿中对文章改错和润色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智慧,都如盐融于水般地为作者的文章增光添彩,甚至把作者推上领奖台,把名利、掌声与鲜花都无私地给予了作者。例如,时任副主编杜晓青曾约我为《舞蹈》做过连载21期的关于20世纪世界舞蹈编导大师述评的专题。她在整个过程中密切地和我沟通,及时反馈编辑部和读者的意见,不断与我切磋其后的写作方案,使得我一丝不敢懈怠,尽力在有限的篇幅里简练而尽可能全面地评介杰出的舞蹈编导家,而编辑部在版面方面的大力支持,亦让文章能够有所深入。因而,这一专题受到读者的好评。有位年轻的读者在给编辑部的反馈中表达了其读后内心受到的感动和震撼。来自读者的鼓励使我深受鼓舞!但是功劳和赞美应该属于晓青和编辑们,是她和编辑们提出了选题的创意,使得我荣幸地成为这一专题系列的主笔。就像那位年轻的读者在短信中向她致敬的:“深深地向您鞠躬!您辛苦了!......相信好的东西总会打动人的!相信我们《舞蹈》事业会越来越好!”亦代表了我的心声。我想,这样的致敬,《舞蹈》的编辑们一定听到过很多......

这些兼具学者和媒体人双重身份的编辑,他们具备的职业品格对于杂志和舞蹈理论事业的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选稿发稿时如果能够不存私心或少有杂念,惟好是从;对待同行不嫉贤妒能,惟才是举;具有宽广的心胸,倡导百家争鸣;对于我们的事业不啻是满满的福音......

如今,我出任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主办的中国第一本舞蹈类中英文双语杂志《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的主编,繁重琐碎的编辑工作使得我更加切身体验到杂志编辑的辛苦以及“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性质,因而,《舞蹈》的前辈和同行们“甘为人梯”的牺牲奉献精神、为中国舞蹈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努力的职业担当、智慧,以及致力于人才培养的高度责任感成为我的榜样。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我和《舞蹈》| 岁月长河从我心上流过

书评 | 孜孜以求,厚积薄发——评吴露生的《中国舞蹈》(2017修订版)

我和《舞蹈》| 历史的见证——我与《舞蹈》

特辑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你们一起舞蹈   

舞评 | 一张铺开的人生画卷——民族舞剧《画女情怀》之美学解读(节选)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一键订阅


   

长按下面图片二维码   

一键下单 订购全新改版的2018年新杂志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