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英访] 安泊副总裁,耶鲁藤妈Cindy专访: 慈善通往幸福生涯, 义工开启职业通途!

文卷 看见加拿大 2020-09-29


看见加拿大

文卷看见加拿大

2020.8.24









Cindy Liu

坐标温哥华,2014年7月正式举家登陆加拿大。

耶鲁藤妈,现任安泊金融副总裁 

  • 移民后最快乐的事:受洗并信主。家有圣经,蒙恩,上帝一直在关照我们这个家庭。

  • 移民后最艰难的事:买房后装修被同胞欺骗,通过“小额法庭”艰难维权。

  • 移民前后的生活对比:移民前80分,国内就业创业环境相对更容易赚钱,但风险也高,总担心踩地雷;移民后100分,虽然加拿大赚钱不那么快,但风险低,快乐指数高,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 关于教育:孩子升大学时获得了9个名校offer,最后选择了耶鲁。“教育要围绕着孩子的特长展开,让优势最大化。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挖一口井。”


Cindy Liu是大温地区的企业圈名人。美丽优雅,事业稳定,家庭幸福,孩子被藤校录取,一切顺风顺水,妥妥的人生赢家。
我和她结缘于慈善活动。2018年北大光华、中欧和清华经管三个商学院的温哥华校友会想联合发起一场“新年慈善音乐会”,我们分别作为校友会代表参与了筹委会组织工作,心心相惜,由此开始了我们默契无间的合作与友谊。

Cindy(右二)每年组织“温哥华新年慈善音乐会”

Cindy是我见过的女性最美好的样子,温婉知性,落落大方,温和而坚定。家庭和事业都经营得风生水起,早早实现财务自由,如今轻松自在地做喜欢的事,见喜欢的人,说想说的话,活成很多人心向往之的样子。即便如此,她的美好毫无攻击性,因而她的美满幸福虽然令人羡慕,却并不滋生嫉妒和非议,反而收获了满满的祝福和许多挚友,生活过得富足而充盈。
什么样的经历能够洗练出一个女性如此美好的状态?我想是她发自内心散发出来的温柔、善良与平和,是她多年以来对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坚守,也是她对社区、对人的真诚与关爱。

移民初体验: 从繁华魔都到静谧温村

开始接地气的神仙生活


Cindy和家人于2014年7月正式登陆加拿大。在此之前,她和先生在国内有不错的金融业生意,已然实现了财富自由。物质的满足并没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内心始终有对自由与民主的向往。
移民加拿大之前,他们已经多次去美国与欧洲,但总觉得那里并不完全是自己向往的国外生活。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加拿大。Cindy说,那时候她想像中的加拿大,和平、民主,有着天堂般的生活。枫叶、大海、雪山,扑面而来诗情画意的画面感,让他们全家对这个国家充满向往。作为哈尔滨人,她受够了天寒地冻、风像刀子一样的气候,而多年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的温哥华,就是她心中的缪斯,是她想要度过余生的城市。
然而,温哥华是不是真的如她想像中完美呢?她坦言,从魔都上海的高楼大厦突然落地温哥华的时候,她最初有些小失落。温哥华不似欧洲国家精致唯美,温哥华相对更现代,历史和人文气质离她的预期有些差距。所以最初的日子里,她突然感受到从繁华都市切换到二线城市的落差感。“那是悬浮的云端到接地气的过程”,她笑着说。
温哥华的魔力就在于,你越生活于此,越爱她不可自拔。Cindy住的温西,春季落樱缤纷,秋季枫叶似锦,四季如画。即便上海最好的小区,也很难有街区像这样放眼皆是几十上百年的参天大树,植被错落有致,整个城市就是座大花园,让人感觉每天都沐浴在阳光与芬芳中。
远离喧嚣与嘈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Cindy全家在温哥华过上了更接地气的生活。
随着对温哥华的了解,Cindy很快便适应并迷上了这种生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崇尚多元文化、又充分尊重个性的温哥华,并没有让新移民感觉到疏离与隔阂。融入后的神仙日子,怡然自得。


9个名校offer,藤校才子养成记

不虎不猫,这个藤妈不一般!


谈及移民的原因,Cindy说,2012年之前更关注财富的积累,而随着孩子的出生,他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与孩子的教育。享受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多元、更国际化的教育,是他们移民的初衷。
在教育上,白羊座的Cindy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她既不像虎妈一样对孩子严苛以待,也不像猫妈一样佛系无为,而是亲力亲为参与孩子每一步的教育规划与指导,但是保持合适的尺度与距离。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但是始终提供必要的指引和支持。
即便如此,孩子最初的教育也是走了弯路的。因为对传统教育的担忧,拒绝孩子接受洗脑式的应试教育,Cindy在国内给儿子Kevin选择了一所知名私立学校的国际部。不幸的是,国际部的老师并没有真正的国际化思维,不懂尊重孩子,因材施教。因为小男生与生俱来的调皮,淘气的儿子受到残酷的打压。体育课取消,导致精力旺盛的男孩体力无处释放;被当众羞辱与训斥,使孩子至今仍然心存阴影。眼看孩子自信一点一点被伤害和瓦解,Cindy感到心疼不已。
这一段经历让全家下定决心带孩子来加拿大,接受更平等、更友爱的纯正的国际化教育。
让Cindy欣慰的是,在她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竟然顺利拿到了温哥华名校St. George's School的offer,由此开始了开挂般的学霸人生。

Cindy与儿子耶鲁校园

除了学习优异,Kevin还喜欢唱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Cindy总是全力支持,给他找到非常好的美声老师。最初只是单纯支持孩子兴趣爱好,而这些小小的用爱灌溉的种子,一不小心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当时的她和Kevin都没有想到,唱歌这个业余爱好,竟然后来成为Kevin做慈善,甚至爬藤的敲门砖。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成就了孩子的潜能无限。受家长影响,Kevin一直想做慈善。在参观了「Canuck Place儿童临终关怀中心」后,Kevin萌生了“为他们做点事情”的想法。
有一天,Kevin突然说想做个人慈善音乐会,Cindy虽然觉得是异想天开,但仍然全情投入,协助并支持孩子一起组织。令Cindy吃惊的是,Kevin的慈善演出并非玩票。2016年,他在UBC小剧场筹备了自己的首个个人慈善演唱会,400人的剧场,现场竟然满座,募捐到的$6,300,悉数捐给了Canuck Place。
2016年4月,Kevin参加音乐比赛,受到评委教授的高度评价,获得四项金奖和奖学金,因此受到极大的鼓励。2018年2月,他信心满满地组织了自己的首场UBC售票演讲会,由于已经拿到不少国际奖项,这次的票全部卖出,现场募捐到$14,945,Canuck Place都为孩子的不俗表现和持之以恒的爱心之举,感到震惊。
每一颗善心终有一天会结出善果。2019年,善良而多才多艺的Kevin不负众望,一举斩获9大名校offer,最终选择了耶鲁。而Cindy作为一个年轻又温和的藤妈,也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Cindy儿子Kevin(中)义演,为Canuck Place捐款

谈及教育的经验与心得,Cindy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特长很重要。除了保持学术课程的高分,Kevin课余时间还学习了钢琴、唱歌、演讲、戏剧等。
“围绕着特长展开教育。让优势最大化,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挖一口井。把精力用到最擅长的地方。Kevin从小就喜欢唱歌,我为他找到很有经验的美声老师后,他受到鼓励,外在动力就变成内驱力。老师会帮助推荐和选择一些有含金量的奖,打比赛。在比赛中,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进阶为更好的自己。
“我觉得全职妈妈,不能让孩子觉得每天在围着他转,即便不工作,也可以主动持续学习,要有自己的爱好,学习的过程不会觉得空虚和无聊。要给孩子榜样的力量,过度关注会影响亲子关系。我和孩子之间一直保持着适度的独立和距离。父母认真工作,对孩子是一个榜样。父母不劳而获,孩子就没有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比说教更有影响力。”
在儿子开启自己的大学之旅之际,Cindy在加拿大的职业生涯也重新启程,加盟「安泊金融」,将安泊的市场和品牌推广做得风生水起,组织多场影响深远的公益讲座和慈善活动,Cindy的职场风范一点不逊色于藤妈的实力。
在温哥华生活的第五年,Cindy已然实现了异国他乡的第一次华美升级,一切看上去很美。


那些不经意的公益之举

恰恰是通往成功与幸福的密钥



Cindy在加拿大的人生与职业之旅,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深度交流后,你会发现,这些并非偶然。
Cindy是一个内心有大爱的人。慈善与公益,勇担社会责任,助人为乐,一直深埋于她的骨子里,也在他们家庭的日常里。
2010年开始,在国内已事业小有所成的Cindy和先生就开始带着孩子做慈善,资助江西的贫困孩子。Cindy和先生连续多年资助了6个孩子,每年提供生活费补助,过年或元旦都带礼品和文具等去探望孩子们。Cindy说,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饶的农村都是土路,破旧但是干净,很多孩子穷困但是有志气。在他们的资助下,这些原本被迫要辍学孩子们,一直坚持上学,其中有些已经上了大学。
我问Cindy是否和这些孩子们还有联系?她笑着云淡风轻地说,出国后就基本没有联系了,已经完成了使命和责任,未来是他们自己的,不需要感恩。只问付出,不求回报,这是Cindy的慈善哲学。
生长在这样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家庭中,Kevin继承了父母拔刀相助、热衷公益的基因。有段时间,因为孩子想创俱乐部做公益,Cindy建议孩子加入成熟的慈善组织学习,并辗转找到了当时在温哥华还名不见经传的百年公益组织「扶轮社Rotary」。2015年,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组织,Cindy进入扶轮社学习。了解到Rotary是1905年在美国创立的,其青少年组织interact分社是由一个台湾人创立,是最早用华语创立的分社(温哥华世纪扶轮社),大区愿意支持青少年俱乐部。一直坚持与孩子共同成长的Cindy,便这样误打误撞进入了扶轮社,儿子Kevin作为青少年俱乐部的founder开始创设青少年分部,而Cindy则兢兢业业做了三年的会员,服务社区与会友,后来被推举为社长,至今仍然在扶轮社默默服务着。

Cindy(右二)参与“扶轮社”活动

谈到这段经历,Cindy两眼放光。她说特别开心由此学到了百年慈善组织的管理方法,他们的章程特别完善,组织特别细致。她从此认识到,慈善不是只要有钱、有热血就能持续,有好的管理制度、有周密的策划和组织,才能真正让善心善款流向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长期传递下去。
也正是因为这些慈善公益组织的经验,作为中欧校友家属的她,才被推举着作为筹委会成员,组织温哥华校友会的新年慈善音乐会。如今,慈善音乐会已经连续做了两届,从最初的三校联盟变成了如今的十校共举,每年募捐到数万加币捐助给Canuck Place,这似乎是Cindy和儿子之间的链接,更是大爱的传承。



心有信仰,乐善好施,必有福报


Cindy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谈及自己来到加拿大最开心的事时,不是孩子被耶鲁录取,也不是自己找到新的事业和起点,而是“受洗”。

Cindy说,“我能生活得平和而知足,是因为我来到加拿大,便真心实意地接受北美的文化,不纠结不割裂。西方是基督治国,要懂得付出、乐于奉献。我一直心存感恩,上帝在关照我们这个家庭。

我在2018年之前,一直在做慈善,做义工。我觉得其实并不一定要有钱才能做善事。贡献时间,贡献idea,会融入得很快,收获很大。我一来加拿大,就去竞选办公室当义工,敲门、拉票,去学校和教会做义工,通过这些,我很快就了解和融入了这边的文化,语言也进步飞速。

Cindy(右二)每年组织“温哥华新年慈善音乐会”,

为Canuck Place捐款

很多新移民刚来,觉得工作不好找,我强烈建议他们从义工开始做起。来温哥华要敞开心扉,要接纳这个地方,不要把自己当成外来者,一定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义工的付出,会获得比薪资更宝贵的回报,这是最好、最快捷的融入本地、积累工作与生活经验的方式,也能由此认识很多有爱心的人士,我们福报常常在公益善举中。

我认识的很多人,即便后来有了很好的工作,仍然会每个月花一些时间做义工,回报社区,造福社会,这是西方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我们华人应该学习和融入。只有这样,才会让加拿大社区更多地接纳和认可我们,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时候,我们才不再是移民,而是这里的主人。“ 

作者文卷(左)与Cindy(右)合影

的确,一点一滴的爱心善举也许只是微光,但当微光照射到越来越多人,让更多的人被感动、被影响、被关怀,我们的社区才更温暖,更友爱,如此也不辜负这么多华人同胞,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

我们来到异国他乡,不是只为了追求好山好水,我们更希望这片桃花源有我们寻求的真诚、善意、互助、关怀。共建一个仁心友爱的社区,恰恰需要像Cindy一样的每一个新移民的主动付出与爱心传递。

一个社会真正的成功,不应该只是每一个“小我”各自为政的无敌,更应该是“我们”齐心构筑的强大与共。只有“我们”都心存仁义,甘愿付出,幸福才会亲近每一个家庭。这样的人生,不正是每一个新移民追求的美好吗?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


作者简介
文卷,又名Anna Huang,坐标温哥华。北京大学MBA,加拿大持牌移民顾问。【看见加拿大】主编,《高度》周刊特约专栏作家。原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品牌经理与市场总监,现任【星环移民】创始人兼副总裁,北大光华温哥华校友会执委主席,加拿大赣商会副会长,北美艺术家协会理事。2013年移民加拿大后,广泛并深度接触加拿大移民圈层,结交多位移民杰出代表,高度关注新移民落地加拿大后的“融入与进入”问题,感动于新老移民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与精彩故事,心生为移民执笔之念。与《高度周刊》和《看见加拿大》联合策划「文卷看见加拿大」,旨在“记录移民故事,分享加中洞见,启迪第二人生”,希望大家在文卷的“看见”里,发现自己的“看见”。心有文艺千千结,创业从商记初心。《文卷看见加拿大》主要分三个版块,分享文卷之看见、听见与洞见:
  • 我听故我在:移民精英访谈。走访新移民代表,实录他们的看见,分享自己的洞见,探索彼此的远见。

  • 我行故我在:行知加拿大。加拿大文化之旅,游历加拿大,分享行走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 我思故我在:加中之我见。分享多年在加中两国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经验与感悟,浅谈加中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的追问与思考。


因看见觅知音,由分享聚能量。愿异国他乡,彼此照亮,抱团取暖。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何出发.....



2020.08.21 《高度》周刊同步发行






本号新建。有朋友留言问:为何不能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亲爱的朋友,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精彩推文,看完文章请顺手点「赞」「在看」,把「看见加拿大」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与我们见面啦~ 星标!星标!星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星标【看见加拿大】,每天遇见不一样的加拿大。



往期精彩,不可错过 


 

【版权声明】本文为“看见加拿大”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敬请联系本号。未经许可转载或引用,将涉嫌侵权,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