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拿大如何择校? “菲莎中小学排名”公允吗?

看sir 看见加拿大 2022-06-16

看见加拿大

 加国枫情

2021.3.29


对中国家长来说,加拿大的公校教育信息披露度一直不高,因此,每年由「菲莎研究所」出品的各省“中小学排名”,就成了很多家长几乎唯一的参考材料。很多家长认为「菲莎研究所」排名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那么,「菲莎研究所」的学校排名真的公允吗?

概括来说,菲莎研究所的排名主要侧重于各所中小学学生的英语、数学考试成绩。近年来,虽然评分要素有所增加,但就权重来说,这两科的考试成绩仍然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加拿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远非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无论是公校还是私校,都有数十门课程,并且提倡“素质教育”,仅以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校的质量,显然不全面也不准确。
事实上,在最新的一次排名中,就连菲莎研究所自己都承认,目前排名的计算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对开设了语言课程的公立学校而言,这份排名有失公允(国际学生比例高,开设语言班的学生,考试成绩一般偏低)。

「菲莎研究所」是谁


「菲莎研究所」是一个在温哥华注册的非盈利机构,是加拿大最大的智库之一。其运作资金来自加拿大和美国企业的赞助,最大的赞助商是石油业和医疗行业。
除了每年的“加拿大中小学校排名表”,他们还发表关于经济,医疗,矿产,石油业,国家税收,枪支管理,投资环境等一系列报告。

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加拿大几乎没有升学考试,连高考也没有。但是,每年各省教育部都会对其属下学校学生(三年级,六年级和十年级)进行英语读写和数学的水平测试,其目的仅仅是衡量各个学区的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平均,学生是否能跟上整体的教育节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测试完全没有任何筛选和择校的作用,仅仅是供教育部和学校参考之用。】
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值得重视:
  • 这个省统考并不是每个年级都考;

  • 并不强制要求每个学生参加考试;

正是因为考试本非强制参与,所以几乎每个学校都只有部分年级的部分学生参与了这个考试。部分家长觉得这样的考试对学生没有价值,甚至有老师公然反对这样的考试形式。因此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不参与考试的学生,未必就是成绩不好的学生。

2018年(最新)的菲莎排名是选取了6个方面按不同权重比例组成的

可以看到,考试成绩是排句的“重中之重”。但是,这一标准存在很多疑问:

No. 1
首先,学校覆盖不全面:各省绝大多数公立高中及部分私立中小学,都有参与排名,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但是,有的学区,由于年级设置不同,没有参与各省的统测(比如大温的高贵林学区,其小学为5年制)。更有甚者,有部分提倡“素质教育”的老师,本身就不鼓励以一两次“考试”来评价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成果,甚至认为这种无意义的备考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因此对于学生参加统测一事,毫不支持,甚至公然反对。其结果就是,有部分学校参与统测的学生人数,甚至可能不足50%。


No. 2
第二,指标反映出的区域资源单一:排名只能看出学校的排名高低,看不到学校具体的地理位置、周边社区情况、教育资源分配情况。
举例来说,温哥华市的公立、私立教育均十分发达,但不同于公校,顶级私校大多集中于温西,这是学校选址的选择,而不代表这个区域本身的教育水准就更高。
可是,由于私校有招生压力,通常更重视排名,会更认真的准备并鼓励学生参与评测,因此私校的考试分数往往更高,而私校集中的区域,也自然因此受益,该区的房价也由此水涨船高。

温西著名私校 St. George

No. 3
第三,仅通过少数年级英语和数学单次考试成绩的评测,不全面。不是每个年级都有考试、不是每科都有考试、不是每个学生都参加考试、不是每个学校都参与排名、不是每个学校都认真备考....这些问题,都是「菲莎排名」的先天性不足,直接影响了评测的全面性与公允性。
举例而言,加拿大公立教育系统的在校科目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区区两门课程的成绩,如何反应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及学校的教育水平呢?
还有诸多“隐性”因素,也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分数高低。
比如ESL课程。ESL课程就是语言课程,主要提供给国际留学生或新移民。在国际学生较多的学区,一般公校都会设有ESL班级。相对而言,私校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源,一般不招收英语不好的国际生。因此,国际生和新移民较多的公立学校,统测分数肯定会相对偏低
此外,许多学区的公立教育系统中还会设立「天才班」,为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有「天才班」的学校,统测分数也会略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普通班级的成绩也高。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所学校的排名甚至可以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
比如大温知名的公立高中University Hill。这所学校位于加拿大顶级大学UBC校园内,教育质量过硬,排名在前几年曾一度达到20强左右。但在最新的排行榜上,它却已经下滑到167名。

究其原因,是因为自从这所学校排名优先,大批海外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该校,导致ESL学生数量猛增,从而拉低了学校的评分。这当然不代表学校本身的教育质量下滑,所以这样的排名显然不够客观。


加拿大本地人如何择校?

本地人如果选择私校另当别论,毕竟私校录取学生几乎不会看学生住哪儿。而如果是公校,家长们一般首先看学校所在的社区。毕竟,如果社区的整体环境比较合适,那么这些家庭培养的孩子,通常也会更接近社区水准。

其实,本地人选择中小学,很少参考所谓的“菲莎排名”,他们更多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工作便利性、社区环境、交通便利性等指标,来选择学校。

这些本地人很清楚,所有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由政府提供保障,由各学区教育局统一分配,力求每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都能均衡,所以并不存在“哪个学区的老师更优”这样的误解。

当然,虽然说各个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总体非常均衡,但公校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前面提到的“天才班”项目,有些学校长于体育,有些学校长于艺术,有些则有专门的法语项目,家长也会根据学生性格、爱好、特长的不同,选择与孩子匹配的特色项目。

如何正确择校


学生将要在中小学度过漫长的13年(额外有一年是Kindergarten,即学前班)。在学校,除了老师以外,同学也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择校”也是“择朋友圈”。
由于收入的不同,产生了可负担社区的不同。收入相仿、家庭条件相似的比较容易同住在一个社区。因此,所谓“择校”,更多是选择社区环境和生源圈层。
通常而言,排名靠前的学区,往往房价较高,由此更容易聚集富裕的家庭,这些家庭往往更有财力投入在教育中,由此催生成社区内各种优秀的教育机构、兴趣班等,与本区教育互为补充,从而形成这个学区优质教育的内循环。
而同一圈层居住在与自己收入较为匹配的社区,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比较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圏,也往往会被家长视为更有价值的圈层。

南素里,加拿大典型的中上社区
总之,菲莎排名确实不够全面,但是它一定程度影响了房价,而房价本身就对社区家庭和生源进行了筛选。很难说加拿大学校之间有太大的教育质量差异,但生源在各个社区间的差别还是客观存在的,而生源的确对于学校最终的教育成果,是有很大影响的。
菲莎排名对于完全不熟悉加拿大的外籍生家长而言,多少有一些参考价值,但并不是择校的全部。正如加拿大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成长为独立的、快乐的自己,有太多因素无法被纳入“由考试定胜负”的排名里。
在关注学校排名的同时,关注社区环境是否符合家庭预期,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诉求,听听TA对学校的评价,也许更有助于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



总有朋友留言问:为何不能及时看到推文?
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亲爱的朋友,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精彩推文,看完文章请顺手点「赞」「在看」,把「看见加拿大」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与我们见面啦~ 星标!星标!星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星标【看见加拿大】,每天遇见不一样的加拿大。


❤️

 往期精彩,不可错过 

【版权声明】本文为“看见加拿大”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敬请联系本号。未经许可转载或引用,将涉嫌侵权,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