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搬“家”!都是青岛人爱吃的宝“贝”……
扇贝,是许多市民喜欢吃的海鲜之一,当鲜肥味美的扇贝端上餐桌时,你可知道这一粒粒饱满新鲜的扇贝,是如何在大海里成长的吗?
6月中旬,正是养殖扇贝二次“下苗”的时节。从午夜开始,扇贝养殖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6月11日凌晨,记者来到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七沟三村扇贝养殖基地,跟随养殖渔船出海,亲眼目击扇贝的养殖过程。
海面上的扇贝养殖船只。
青岛扇贝有着独特的养殖过程,在大海里生长一年多时间,为保证扇贝成活率,养殖户要准备一个十层“海龙宫”, 先后经过3次换笼后,才能保证扇贝长大成熟。这期间,养殖户起早贪黑守护着这些宝“贝”,真可谓扇贝长成熟,“粒粒”皆辛苦。
扇贝苗趁着深夜搬“新家”
海上养殖扇贝,和田地耕种农作物不同,许多时候为了保证成活率,都会选择深夜工作。因为扇贝苗太小,怕太阳直射受热不利生长,因此,每到“下苗”时,养殖户都趁着夜色为扇贝“搬家”。赶在太阳升空前,将分笼后的扇贝装进新笼子里,重新放进大海。
凌晨,沿海的小渔村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在鳌山湾畔七沟三村扇贝养殖基地上,已经是灯火通明了,七八名养殖户正在忙着为扇贝苗“搬家”。七沟三村养殖户于磊超一边忙碌一边介绍,鳌山湾的自然生态环境很适合养殖扇贝。眼下,正是扇贝分笼的关键时期,他们要把去年11月份投进大海里的扇贝苗拉上岸,重新进行分拣换笼。让扇贝住进更大的空间里,这样对扇贝在夏季快速生长极为有利。
扇贝住进十层“海龙宫”
凌晨两点多,于磊超和几个养殖户先从鳌山湾养殖区拉回几百个装满扇贝苗的大笼子,然后将小如指甲的扇贝苗倒出来,重新分装进一个有10个格子的笼子内,重新放归大海。
一晚上要完成600多笼、大约60万粒扇贝的“搬家”任务,七八名养殖户要连续忙碌10多个小时。
伴着潮起潮落,养殖户在灯光的照射下忙碌着。于磊超和几个男渔民分担了比较重的体力活,而三四名渔家大嫂则忙着分装扇贝,将成千上万粒扇贝苗重新装进新笼子里。记者注意到,新笼子是由10个网格组成,每格大约有8到10厘米高。而重要的是每个格子里不能多放苗,保证在100粒左右,这样就能保证这些扇贝不拥挤,长大个。
“原来的笼子里的扇贝苗密度很大,二次分笼时,要保证扇贝生长的空间,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于磊超介绍,新换的扇贝笼,有10个单体空间,像是一个个“单间”。扇贝生活在这里,如同生活在“海龙宫”内,享受大海里众多丰富的微生物。
60万扇贝大军入海
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大约60多万粒扇贝苗,被全部装进了10层笼子里后,养殖户于磊超、于钦春和于骏瑞开始出海,为扇贝苗“安家”。记者跟随满载扇贝笼的养殖船,经过一个小时的海上航行,来到了鳌山湾七沟三村扇贝养殖区。小渔船在大海上漂泊,一般人连坐都坐不稳当,而几名养殖户不仅在小船上行走自如,还要投放重达几十斤的扇贝笼子和浮标。
“要先固定好浮标,再固定投放扇贝笼子,每隔10米左右就需要有一个浮标,这样保证扇贝笼不脱离养殖区域。”今年66岁的养殖户于钦春经验丰富,别看他身材瘦小,但在海上干起活来像个年轻人,他和80后于磊超、00后于骏瑞一起配合默契,600个扇贝笼,用了两个小时全部投放进了大海。茫茫的大海之上,几个小时后便出现了一个个“浮标阵”,这就是养殖的海上“扇贝田”。这些扇贝要在这里生长4个月,在经历大海自然环境生物链优胜劣汰后最终长大成熟。
“一晚上大约有60多万粒扇贝苗投放大海。”于磊超介绍,到了中秋节前后,这些处于生长“青少年期”的扇贝,将又一次出笼,活下来的扇贝将第三次重新“搬家分笼”,直到成熟收获。
养扇贝年收入超30万元
经过分装后,最后一次捞上来分装的扇贝经过优胜劣汰后开始育肥,健壮的扇贝在足够舒适的笼子里长得肥肥胖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个笼格里装有十几二十只经挑选过后的扇贝,它们在“雅间”里舒适生长,等待成熟后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去年初冬不算太冷,将扇贝笼挂上养殖绳后,就由扇贝自由生长了。最后只留下身强力壮的扇贝苗。”于磊超介绍,扇贝养殖每年要经过3次“下苗”,第一次在初冬直接下苗,不用分拣。到了6月中旬前后,进行第二次分拣,让扇贝在更大空间快速生长。第三次分拣是在中秋节前后,这一次下苗是为了把死亡的扇贝分拣出来,经过冬天和春天的生长后,于4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这几年由于市场对扇贝的需求增加,价格也是年年上涨。“扇贝养殖的成本除了一次性投入扇贝苗外就是人力成本,每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于磊超介绍,在鳌山湾有不少扇贝养殖户,仅他一家今年就收获了8万多斤,按每斤批发价6块钱计算,除去成本纯利润也超过了30万元。市场行情越来越好,于磊超今年的养殖数量又扩大了近一倍,总产量预计达到12万斤左右。
来源 | 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编辑 | 敬宇 校对 | 建中
看往期
热门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