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带娃,一女子死亡,医生紧急提醒!
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北方多地中暑患者增多,甚至出现死亡病例。
16日晚,一名女性患者因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被送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体温高于42℃,被诊断为热射病。此后,患者很快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小时抢救后,于17日凌晨离世。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至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医生介绍,该患者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曾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但并没有及时采取调适措施,而是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最终导致死亡。
被称作“高温杀手”的热射病是一种什么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
01
高温下,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系统会出现生理功能的变化,当变化超过人体可承受范围时就容易中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贺明轶提醒,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但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就是先兆中暑。
贺明轶表示,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现象:
首先要尽快离开高温、高湿、封闭的环境,然后到通风阴凉的地方;
病情不太重的情况,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清凉的饮料,比如淡盐水、盐茶水或者含盐的清凉饮料;
可以用冷毛巾擦拭降温,一部分病人症状能得到改善;
家里可以备一些常温绿豆汤,也有解暑降温的效果。
专家介绍,重症中暑按临床表现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以热射病最为凶险,它伴有多器官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热射病的突出特征是无汗、高热,并且神志模糊。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说,公众要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环境。目前,没有治疗热射病的特别药物。“如果发现病人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已经脑子不清楚,要将病人挪到阴凉下,把衣服解开,用温水凉水擦拭身体,或者用电风扇吹,及时送医。”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6月到9月是热射病高发的时段。
朱华栋介绍,并非只有在户外作业的人员是高发人群,一直在室内也有可能“中招”。“在封闭的温度很高的环境,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有些基础病,体温散热出现问题,会出现非劳力性热射病;此外,还有坐月子,夏天天气闷热再关着门窗,也容易发生热射病。”
高温难耐,不少朋友喜欢待在空调房躲避炎热,但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不仅容易头晕、头痛,还会有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被统称为“空调病”,特别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更易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肖汉建议:
在空调屋里尽量选用长袖衣服,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吹空调;
吹空调时要注意通风透气;
在空调房间时间比较长,要注意补水;
最适宜的温度是26℃,选择低挡的风,不能直吹,尤其不能睡觉时冲头吹;
觉得足够凉爽可以停或者间断停一下空调,两三小时间断停为宜。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要多喝水,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食品摄入,如蛋、奶、蔬菜和水果等,要控制高糖、酒精饮料饮用和冰镇品食用。
如身边有人中暑,将其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的做法是错误的,将患者转移到22~25℃的环境最适宜。
来源 | 央视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北京日报
编辑 | 敬宇 校对 | 建中
看往期
热门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