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汉 | 原来,他就是“Tony蒋”
江西省援助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负责的重症隔离病房里,最近医患双方的沟通又有了明显加强。队员蒋孔明在原有的点菜式护理菜单上增添了用武汉方言的同音翻译,用图文并茂的护理菜单更准确地被武汉的患者们理解,让医患双方的沟通更具人文关怀。其实,蒋孔明就是大家口中的Tony蒋。
为120多名队友理过发的“Tony蒋”
1995年出生的蒋孔明,是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ICU护士,1月26日,他接到医院援助湖北的号召,立即主动请战,当天晚上便抵达南昌,第二天就跟随我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
这支医疗队大年初三就抵达了武汉,在实际工作中,队员们相继发现,头发越短越有利于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更便于节省时间。而医疗队的驻地附近,根本找不到开门营业的理发店。蒋孔明将大家的烦恼都看在眼里,思来想去,鼓起勇气对大家说:“我在赣州曾经给ICU病房里的病人们理过发,要是大家不嫌弃,就让我试着给大家理发吧!”
在队友们既惊喜又期盼的眼神中,蒋孔明正式开始了他援助湖北除了医疗工作之外的另一项“头等大事”。
近些年,网络用语中常把理发师统称为“Tony老师”,蒋孔明笑着说:“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叫成Tony蒋。”
从一开始的完全没有理发工具,只能找酒店借一把大剪刀就开始为战友理发,到后来队友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小剪刀、电动理发刀、吹风机,“Tony蒋”的理发工具越来越齐全,他的理发技术也一传十、十传百,不但已经为自己医疗队的120余名队友理过发,还时常有别的同行和酒店的工作人员主动来找他理发。
蒋孔明告诉记者:“现在我已经摸索出了光头、四毫米、七毫米、一公分、一点三公分、马尾修剪、锅盖头等近十种不同发型的剪法。我经常是晚上值夜班,上午睡觉,下午就利用休息时间帮大家理发,其实我剪得不算好,但是大家都一直鼓励我,我更觉得要为大家做好服务。”
在他看来,虽然理发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能够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为战友们提供一些生活上的便利,减轻大家的烦恼,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今,这支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了,蒋孔明笑着说:“最近已经开始第二轮剪发了,每次听到大家评价我剪发技术有进步,我就很开心。”
刚出校门就奔赴一线
在同事的眼中,蒋孔明是工作和理发两不误的好战友,别看他在重症隔离病房里工作的时候老练成熟,其实他2019年7月才刚刚从赣南医学院毕业,他学的专业就是护理学急危重症专业。
他告诉记者:“医院号召大家报名支援湖北的时候,我没多想就报了名,都没告诉家人。但又怕自己资历太浅选不上。等到真的选上了,直到坐上飞往武汉的航班,我依然在心里打鼓,我到底行不行呢?同行的队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医护精英,我可千万不能给大家拖后腿。”
在这种想法的鞭策下,蒋孔明在抵达武汉后,时刻以更高的标准严于律己,不怕苦不怕累,许多工作都抢着做。事实证明,他在武汉的工作完成得都很出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最初进入隔离病房的忐忑与恐惧,现在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淡化,但一直困扰他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护目镜太容易起雾。
他告诉记者:“在重症病房里,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随时要用笔做好各项记录,而护目镜起雾常常导致我写字都看不清,只能对照着笔记本上的格子一个一个数着去写,太影响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蒋孔明因为本身有慢性鼻炎,有时候在隔离病房里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流鼻涕,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他总是默默地忍耐着,不仅从未因为鼻炎的原因提前出隔离病房,还常常坚持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得尽量完善以后再出去。
谈及这一个月来的感触,他说:“感觉最深刻的,就是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眼看着床位越来越空了,陆续有病人治愈出院,或者转去方舱医院,我们每个队员都很欣慰。”
男护士的细致与柔情
都说相比女护士,男护士的优势在于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动手能力强等,但记者了解到,蒋孔明还有细致与柔情的另一面。
蒋孔明的队友樊笑告诉记者,前不久她流鼻血了,第二天早上8:30,蒋孔明就准时把早餐送到她房间门口,还特意在牛奶中添加了红枣,更让她想不到的是,牛奶中的红枣,他还非常贴心地提前去了核。樊笑说:“Tony蒋真是一位暖心的大男孩,他有着超越实际年龄的细心和担当!”
提到蒋孔明的细心,就不得不说到他为医疗队的点菜式护理做出的努力。
住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他们普遍习惯于使用武汉方言,而且时常有患者需要用呼吸机等设备辅助治疗,无法与医护人员直接语言交流。
虽然医疗队已经有了点菜式护理的图文模板,但蒋孔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年纪大的患者依然不能非常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细心的他赶紧与武汉市第五医院的同行们联系,将隔离病房里医患沟通所需的常用词语用同音字和拼音翻译成武汉方言,在原有点菜式护理模板上增添了更丰富的手绘图文。如此一来,极大地提高了重症隔离病房里医患沟通的准确性。
蒋孔明说:“其实这些都是以往我在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里工作时用过的一些小技巧,只是来到武汉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改进,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就很欣慰。”
在蒋孔明工作的ICU隔离病房里,有一位患有尿毒症的患者,他已经是和医护人员打交道十多年的老病号了,但他多次向江西援助湖北医疗队提出点名表扬蒋孔明。记者问及受到表扬的原因,蒋孔明腼腆地说:“其实也都是小事,可能是我每次护理他做透析治疗的时候,摆体位、消毒、用生理盐水冲管、注肝素封管等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比较小心、比较温柔,每次我护理完他,他都对我竖起大拇指。”
因为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母亲十分关心他是否开始轮休,他总是和母亲说:“队里会安排的,您就放心好了。”但实际上,他却早就和队里报告自己是党员,又是男护士,可以晚一些安排他轮休,让女护士们先轮休。
不管是自告奋勇为医疗队理发,还是用武汉方言改进护理方式。记者都感受到,这位95后的男护士,虽然参加工作时间非常短,但他活学活用,勇于担当,能够在抗疫战场上,主动把有限工作经验中的亮点因地制宜发挥最大作用,可以想象,假以时日,他必定会在医疗事业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武汉的战疫已到了关键阶段,正如蒋孔明所言:“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斗,但隔离病房里的工作,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松懈,我时刻谨记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来源:江西工人报
编辑/廖爱丽 统筹/黄迅前 审核/万德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