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涝灾害中,临时集中安置点有这些卫生要求!


点击蓝字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





近期,随着我省单退圩堤陆续进洪,当地群众不得不紧急转移,很多人不得不投靠亲友,但也有不少人来到政府部门设置的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点面临着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和新冠肺炎防控双重压力,卫生防疫工作尤为重要,为确保洪灾过后无大疫,集中安置点应做好饮用水、厕所、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防止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江小卫邀请到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副主任医师曾庆勇和医师叶正园,看看洪涝灾害中的临时安置点有哪些卫生要求需要注意。

饮用水


饮水供应每人每天2升,应尽量供应开水,若不能供应开水,则供应瓶装水,应有专人管理开水供应,登记瓶装水发放情况。生活用水每人每天15升。取水点或水龙头距离安置点距离应小于100米。并保证每50人配备1个水龙头。

厕所

集中安置人口多于2000人的,分设两个厕所或另设置临时厕所。厕所位置在安置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侧,距安置区最近距离不小于20米,最远不超过500米。蹲位最低要求:男厕按每50人设一个蹲位,同时有2米长的小便槽,女厕按每35人设一个蹲位。厕屋要求人不露身,顶不漏雨,通风,防雨倒灌,基本无臭味,并有照明设施。粪坑按无害化要求设计或对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无粪便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厕所内及周围无随地大小便现象,厕所有专人负责管理。


环境卫生

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并加强管理,帐篷外配置有带盖的垃圾收集桶(箱),至少每100个人1个,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及时清运,居住区无垃圾丢弃。在暂时没有清运条件时,安置区设置垃圾分类容器,在距离居住区至少200米的位置设置固定焚烧点,对不可回收且可燃的垃圾及时进行焚烧并进行清理。安置区内没有垃圾乱丢乱倒现象。安置区内设有排水沟渠,生活污水定点倾倒,没有污水潴留。

安置区要保持经常性的消杀活动,并按要求对垃圾点与污水倾倒处进行消毒杀虫。每个临时居住单元内肉眼可见蚊蝇数量不超过3只。


食品安全

设立独立的加工场所,远离污染源(大于25米),如厕所和垃圾收集点;食品加工场所内设立初加工区、餐具消毒区、食品加工区,区域相对独立;食品加工场所建立污水排放设施;建立冷藏设施;设立密闭的垃圾容器;设立与供餐人数匹配的食品来源暂存处。

从业人员应相对固定,健康体检合格后上岗;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应勤洗手、勤换勤洗工作服;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医疗卫生服务点

临时安置点应设立独立、固定的医疗点,并有明显的标识,方便就诊;

医疗点要有医护人员,有常见药品;临时医疗点要指定1名医师作为临时安置点的联系人,并将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告知安置点居民;

医疗点实行首诊负责制,对于能够就地处理的疾病应当积极予以处置,对不能处理的要负责与乡镇卫生院或上级医院联系,负责做好转诊工作。

要熟悉传染病登记报告以及症状监测工作内容和流程。重点掌握发热、腹泻等症状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或甲肝、痢疾、乙脑等各种传染病疫情后,要立即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健康教育

每个安置点要有一名负责宣教的人员,开展心理卫生干预和宣传教育;宣教人员要了解受灾人群的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因心理原因导致的群体性事件苗头,要及时干预,并向上级报告,以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每个安置点至少有一种灾后防病宣传画,在社区或安置点的醒目位置张贴;要设立一块宣传栏,定期进行宣传;至少要有一种灾后防病宣传手册或宣传折页材料,并分发到每一个帐篷或每一户;要有一条防病宣传口号的宣传标语;每户或每一顶帐篷有一张灾后防病宣传单。


来源: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编辑/廖爱丽统筹/黄迅前 吴寒冰审核/万德芝
超全!洪涝灾害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赶紧转需抗洪救灾正逢酷暑,中暑了应该这样处理,还有几个防中暑小妙招给你!洪涝灾害期间,这样饮水才安全!特别提醒!洪涝灾害期间,这样预防感染血吸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