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师奖”获得者风采录(四)| 刘良徛:为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贡献“江西方案”
点击蓝字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
刘良徛:为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贡献“江西方案”
应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西充分发挥作为中医药大省的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说到江西中医药抗“疫”,就不能不提刘良徛教授。他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请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过人的胆识、无畏的担当,和丰富的学识经验,深入隔离病区,零距离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他牵头制定江西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为全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贡献了“江西方案”。
临危受命 牵头制定江西中医药防治方案
当接到制定防治方案的任务时,刘良徛有一种跃马扬鞭的自豪感,并暗自鼓劲: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方案,一定要展现江西中医药特色,一定要贡献中医药抗“疫”力量。
刘良徛团队根据此次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江西地处东南的地域气候特点,并在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指导下,推出了自拟方——散寒除湿抗毒方和清热化湿抗毒方,这些方剂对轻型、普通型患者疗效明显。对于恢复期的部分患者存在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毛玻璃样的改变,根据国医大师洪广祥“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又推出了自拟方——温肺化纤汤,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院内制剂。
深入危境 零距离与病魔搏斗
疫情发生以来,刘良徛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跟病毒斗争,一刻也不曾停歇。他把防护服当战袍,第一时间深入到隔离病区,零距离与新冠病毒作斗争。
刘良徛介绍说,在他手上救治出院的确诊患者有50多人,参与会诊接触并治疗的患者有100多人。江西最早出院的新干籍患者,以及持续30多天核酸检测难转阴的遂川籍患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中医药在他们身上作用明显。前者属重症患者,1月19日上午送到省中医院时体温为39℃。针对他的情况,在清热化湿抗毒的基础上,相应加减一些药物的用量。服药后,患者当晚体温就正常了,随后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迅速好转,且没有反复。1月27日,患者正式出院。
后面那名患者是武汉某大学教授,1月初从武汉回遂川老家,1月19日发病,遂川当地医院收治。入院后,30多天核酸检测始终难以转阴。其间,包括上海知名医院专家在内的省内外专家多次前往遂川会诊,无果。2月23日,这名患者转到省中医院。我们几服药下去,仅用8天时间患者就出院了。出院前夜,刘良徛把转阴结果告诉他,这名40多岁的汉子激动得大哭。
坚持自信 中医药大有作为
对中医药防治新型病毒有无信心的提问,刘良徛说:“对这个病,起初我们确实一无所知,但我知道,所有病毒性的感染,特别是病毒性的肺部感染,中医药历来有优势。面对新型病毒,西药不可能立马就有针对性的药物,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疫苗,这个时候中医药一定能发挥作用。”
刘良徛反复说,中医药要早介入、深度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越早越好,越早介入疗效越好。
刘良徛表示,对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可以优势互补,协同作战。中医药因人施治,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精准施治。他坚持中西医结合,注重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成效显著。截至3月10日上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抚生院区住院患者清零,治疗期间无一人病情加重,无一人投诉,也实现零感染目标。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刘良徛心系旅葡华人,在线为侨胞支招疫情防控;积极推广散寒除湿抗毒方、清热化湿抗毒方及温肺化纤汤的国际化运用,基于此开展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项目——《中国--非洲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及多发病项目研究》,并参与制定了《面向国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COVID-19)诊疗建议方案(1.0)》;温肺化纤汤颗粒亦作为重要防疫物资,随同江西中医医疗队出征乌兹别克斯坦;同时多次参加与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的跨国际远程医疗工作,为国际中医药抗疫开出“江西良方”。在7月30日主题为“发挥传统医学独特优势,团结合作抗击新冠疫情”的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视频会议上,刘良徛分享了传统医学发展情况以及疫情防控经验,今后还将面向韩国开展防疫经验及学术交流。上述工作都将进一步夯实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基础,有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医药在世界卫生健康体系的话语权,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编辑/周 翔 杨 鑫统筹/戴岳华
审核/黄迅前
终审/万德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