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水平: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几点思考

人民 点击蓝字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蔓延,疫情严重冲击到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地缘政治、环境和科技、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对世界格局和发展态势不确定性演变进一步加剧。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观势、谋局、落子,切实做到见势绸缪、乘时而动、顺势而为、谋局而兴,有助于我们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而在战略全局、百年变局中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下面,就后疫情时代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关于公共卫生体系

病毒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具有较为严重的破坏性、不可预知性、群体性和突发性,一直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有3000多年的疫灾纪录史,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疫灾时间序列,研究发现,平均4年就有一小疫发生、10年就有一中疫发生、100年就有一大疫发生,不仅造成某一个时代的人口大量减少和社会经济凋敝,甚至影响到政权的稳定和更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全民战疫的经验充分说明,公共卫生体系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公共卫生事业将会是后疫情时代最主流的民生与社会事业,当前我们还普遍面临着“三个双重”的现实挑战,即供给不足与“三期叠加”(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应急处突与常态长效的双重难题,以及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一是构建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体系。医疗卫生资源是任何国家都必须牢牢掌握的战略资源,当前我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依然短缺、服务供给主体和内容单一、资源配置失衡,尤其是疫情暴露的医卫联动和防治结合的短板亟待改善,医防分割、上下断裂、碎片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割断了防、治、康、促的连续过程,难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后疫情时代应更加聚焦“新特征、新趋势、新动能、新活力、新文化”,以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为人民群众提高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其中,“新特征”要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由过去的强调公平与可及向质量与效率并重转变,实现好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推广性;“新趋势”要从功能定位着手,既要打造各类医学医疗高地,形成“国家有高峰、区域有高原、地市有高地、县域有中心”的格局,也要重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医共体建设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动能”要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资源配置、绩效管理、流程管理、质量安全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新活力”既要从人事薪酬、发展平台、执业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也要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能力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方向;“新文化”要围绕“16字”职业精神,通过坚守科学性、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厚植人文性,将传统价值理念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培育出凝聚精气神、传递正能量的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内涵式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构建高效能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事关国家总体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建设更加完善、系统、规范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显得尤为紧迫。要立足以防为先,在体系上、思想上和环境上做好完备的预防工作,包括分级分层的预防体系建设、依法防控法治体系建设、群众健康素养的培养,以及病原体的源头控制等,统筹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治救援、事后恢复、医疗物资保障等各个环节,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切实解决“重医轻防、只治不防”或者“只会防、不善治”的困境。当前在加强各级各类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的同时,亟待赋予疾控机构信息发布、评价监督和业务指导等权限,并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正常增长机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激励机制,推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模式,合理体现疾控技术人员的劳务价值。要围绕以控为核,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个主体的分工与协作,强化“五方责任”,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队伍、科学研究、信息沟通、知识传播、应急物资保障及储备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共同体,加强病原体、中间宿主、传播途径、人员流动和终端个体的全链条控制和防护,形成有迹可循、应对有序、轻重分离、急缓分开的防控体系,迅速把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做到以治为要,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优化公共安全资源投入结构,强化生物疫苗、检测产品、新药和其他医疗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并依托区域内高水平医院,建设一批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形成系统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分级诊疗体系,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屏障。三是构建高水平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人才队伍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关键性要素,经此一“疫”,彰显了我国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代表的人才力量,同时也暴露出人才培养重心和政府投入仍存在“重医轻防”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公共卫生教育主要是以预防医学为主,偏向医学和自然科学,缺乏对公共卫生管理和政策研究,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后疫情时代应从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高度,系统规划我国公共健康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要突出规划先行这一前提,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纳入国民健康发展规划、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建设区域医学教育中心,支持在中西部省份布局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打造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的医学教育布局结构,形成国家主导、政策倾斜、系统整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建设体系。要把握融合共享这一关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应对防控往往需要具备医学、法律、管理、人文等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要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疾控、临床和科研的协同教学机制和平战结合的协调机制,畅通与世界知名公共卫生学院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机制,确保在应急处置和防控实践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熟悉了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健康期待、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结构、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建立以需定招、以需培养为目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学教育招生、评估机制,深化校医合作、产教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确保不同医学教育阶段培养制度的有机衔接,促进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坚持有为有位这一导向,加快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绩效评价、岗位晋升机制,形成公平健康的竞争机制,同时明确各级人大代表中应该有来自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战线的代表;在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中应该有公共卫生行业的声音;在各级各类“最美”行业人的权威评选活动中,应该有公卫人的身影,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岗位的职业自豪感,让更多优秀人才愿意留在这个行业。


关于社会发展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超越了100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以来的任何一次疫情,引发了现代史上空前的全球性危机,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我们需要在大局、大势、大考中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推动构建新的治理伦理和价值体系。一是全球治理格局系统重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剧了大变局之“变”,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多边主义在混乱中终结,全球治理格局出现真空,西强东弱和北强南弱的基本态势正在向东升西降和南上北下的时代发展趋势转变,一超多强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加速转向多极化多元治理体系;另一方面,疫情明显加速了地缘政治的断层和重构,各种形式的国家主义和孤立主义不断兴起,一定程度推动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思想、文化和理论的比较和竞争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有效的全球治理离不开有效的国际合作,“斗而不破、竞合同行”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在曲折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球治理体系的显著特征。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将致力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国际性、战略性治理框架,围绕重建全球治理共识、界定未来重大议题、加强分歧管控和危机管理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尽管发展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甚至会出现各种回流和逆流,但打破制度和意识形态壁垒,通过真诚合作相互支持将会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信条。二是中国治理体系因时而进。从历史角度看,大流行病往往最能检验社会治理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内化为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驱动力,不断推动国家行政机构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这次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当前,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维护公共安全任务重要而艰巨,后疫情时代应聚焦社会治理方式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健全完善符合历史发展现实、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保障制度安排。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坚持早发现、早研判、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的原则,将“互联网+”系统融入应急预案,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安全的融合,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实现人、财、物、制度的协同有序,努力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切实增强防风险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合理配置各级行政组织的职能、权力、责任、资源,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渠道,健全容错纠错和激励问责机制,破解基层治理“条块矛盾”及“碎片化”问题,构建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江西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江西革命老区发展,先后出台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特殊扶持政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在数字化时代的赶超型发展奠定了体制和机制的优势,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将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不断迈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步伐。后疫情时代,我省发展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十四五”发展蓝图和目标任务,既要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循环、营商环境、扩大开放、区域经济等方面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又要着眼我省“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发扬我省在农村农业、生态文明、文化发展、民生保障、平安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良好的发展态势,固根基、扬优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VR、电子信息、大健康、新能源、云端经济、文化和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关于经济发展走向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大萧条,唯有中国在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经济发展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0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走出一条令人振奋的“V”型曲线,给“疫霾”笼罩下的世界带来了宝贵的供需增量和投资机遇,为全球经济保卫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后疫情时代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防范和化解各种经济风险,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现实挑战。一是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在全球疫情全面爆发和加速蔓延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领域受影响最大,意味着哑铃型经济逐渐呈现,扩大内需已经成为缓解出口压力的关键,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后,居民消费有望全面恢复;受国外疫情影响,境外消费将加速回流,再加上我国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不断提升,都将为我国内需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从宏观层面看,要从保障就业、提升收入、改善民生等扩大内需政策入手,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精准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修复消费需求;要科学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激活生育养育消费需求,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从微观层面看,疫情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宽带互联网、移动和远程支付、无接触经营、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产业链面临的断崖效应与替代效应叠加风险,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消费升级需求,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二是坚定不移创新发展。历史表明,大流行病往往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复兴的重大机遇,将催生并推动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和重要原料等方面受制于人,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循环短板问题较为突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战略应变和数字化实战能力;要加强产业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双链驱动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各类优质要素加快向主导产业聚集,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传动轴”。要牢牢把握后疫情时代大健康产业重要发展机遇,健康产业被各方认为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目前我国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培育绿色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业态新增长点,加快实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良好互联网健康生态,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提高全民健康福祉。三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的断崖式萎缩和缓慢复苏,除中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呈现“L”型或“U”型发展态势。中国通过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扩大市场准入、缩短负面清单,开通中欧班列,共建“一带一路”等措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后疫情时代,越是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们越要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自贸区(港)等开放平台,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制度型开放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影响力,以更具开放的胸怀和气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国内外市场主体释放改革与发展的红利。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领域开放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向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开放步伐,实现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外资进入的资格条件,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深入参与国际治理,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推进国家贸易便利化,维护世界金融稳定,引领全球迈向更加均衡、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治理时代,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生物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流行病风险和公共卫生危机,深化交流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强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人文素养构建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出了天道自然和社会人伦的重要性,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载体。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唤醒意识”的巨大作用,后疫情时代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塑人文自信,构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重铸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民族的根与魂,这次抗疫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价值观,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人们对人民英雄赋予了新的内涵,对社会责任有了新的理解,致敬平凡英雄、崇尚家国情怀的声音遍布中华大地。后疫情时代,要借助这场抗疫斗争扬起的人文东风,重铸人文精神,重塑人文自信,在塑造我国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中国人文力量。要多渠道培育新时代人文精神,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情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大爱情怀,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并将其深深植入人文科学、人文教育以及各行业、各领域。要大力弘扬新时代人文精神,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参与建设人类新的文明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国形象。二是重构生命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野生动物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天然的“病源库”,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统计发现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野生动物,动物源性疾病在过去50年中增加了三倍。“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明基因。当前江西以系统思维推进全省域保护,开展实施“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并发布了鄱阳湖最严“禁渔令”,从源头上确保长江水生态安全,在打造天蓝水碧土净的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后疫情时代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建设单纯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也要在更加广义的社会生态层面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道德水平的提升、法律的完善、社会的平等。要重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向度,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坚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用法律和科普知识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态生活方式,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实现后疫情时代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重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精准化防控阶段,出现了新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由生命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化、由心态平稳向心理危机转化、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研究显示,疫情对人的心理与精神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压力增加的人数比例达到35%,部分群体出现“疫后综合征”,而且因职业、年龄、收入、文化程度不同,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后疫情时代的救援重点,将由疫情之初的生命救援转入之后的心理救援。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社会心理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方案预案的修订工作,在专业人员培养、服务物资保障、社会组织参与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化预警监测系统,既满足大众需求,又突出个性化和特殊性,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动态了解社会心态,特别是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能及时准确研判社会心理变化趋势,防范社会心理危机。要加强心理学科学研究,加大培养心理学工作者,促进心理学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来源/新华社、中国卫生

编辑/姚秀秀
统筹/戴岳华
审核/黄迅前

终审/万德芝

突破两亿!目前我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接种工作进展情况如何?直播预告 | 如何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专家线上为你支招重温苏区光辉历史 赓续红色卫生血脉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发热、过敏能否接种疫苗?哪些情况需要推迟疫苗接种?汇总来了!
冲刺!江西省第33个爱国卫生月网络答题活动倒计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一行来赣调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