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苏区“第一模范”傅连暲

 点击蓝字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


傅连暲为了革命事业和理想,将医院和全部个人财产全部捐献给苏区。他的事迹在瑞金广为传颂。1933年4月26日,《《红色中华》以《红匾送给捐助巨产的傅院长》为题,赞扬傅连暲是苏区“第一模范”。

傅连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长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开国中将。

傅连暲出生于福建山区贫寒之家,从小在基督教会学校读书、学医,受父母影响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长大后在长汀行医,颇有声望。1925年担任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部队经过长汀,傅连暲冒着生命危险收治了300多名受伤官兵,治好了徐特立、陈赓等共产党人的伤病。1929年3月,红四军打进汀州城,傅连暲再次接收伤病员,并为红军官兵普遍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蔓延。

1931年汀州已经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重要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最大一所红色医院,医疗设施设备首屈一指。毛泽东及其夫人贺子珍、周恩来、周以栗、陈正人、伍中豪、伍修权、罗明等许多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治病疗养。

1932年秋天,毛泽东肺病复发,到福音医院住院治疗。四个多月后恢复健康的毛泽东要返回瑞金,询问傅连暲的意向。傅连暲毫不犹豫地说:“跟主席到瑞金去!”毛泽东问他医院怎么办,他说:“搬到瑞金去!”

当时傅连暲每月有200银元的诊金,还有医院院长的薪俸200银元,这在当时绝对是高收入。同时还是当地社会名流贤达,享有极高的声誉。为了表示破釜沉舟,永不再回长汀的决心,傅连暲舍去了这一切,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2000多银元全数兑换成了苏维埃币,他还动员母亲和妻子到瑞金生活,被赞誉为“苏区第一个模范”。从此,傅连暲将自身命运、家庭和信仰一并交给了共产党。

1933年2、3月间,春节刚过,在从福建长汀到江西瑞金的百里山路上,出现了一幅奇特景观:170多位挑夫在料峭春寒中挑着重担,抬着病床、药架、玻璃门窗,浩浩荡荡从长汀赶赴瑞金。后面还有一顶轿子,坐着一位年近四旬的“看病先生”——傅连暲(当时规定红军官兵不许坐轿子,因他不会骑马,经中央特别批准允许)。在这次持续达半月之久的“医院大搬家”中,傅连暲将长汀的福音医院除地皮、房子外的全部家当包括玻璃门窗、百叶窗都搬到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朱坊洋江下村,建立中央红色医院。从此,苏维埃政府有了自己正规的医院,傅连暲也铁了心跟共产党走。

1934年10月,傅连暲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在长征途中,不仅保证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大批中央领导和战士们的健康,而且个人也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1938年,毛泽东高兴地对他说:“傅医生,你可以入党了!”经毛泽东、陈云证明并参加中央党训班,傅连暲终于成了一名共产党员,时年44岁,实现了从基督教徒向共产主义战士的巨大转变! 

长征到达延安后,傅连暲历任中央总卫生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等职。



编辑/徐雅金 姚秀秀统筹/戴岳华

审核/黄迅前

终审/万德芝

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中央苏区第一家卫生材料厂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第一张卫生专业报健康报在瑞金诞生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第一所红军军医学校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第一所正规部队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红色卫健之赣鄱印记 | 苏区设立卫生管理机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