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每日一鸟总结
2018年9月1-30日
SEP. ●
9
戳这里快速进入你想要了解的9月鸟类:
褐冠鹃隼;凤头鹰;凤头鹰雕;蛇雕;草原雕;白尾海雕;白腹海雕;凤头蜂鹰;黑鸢;红隼;黄爪隼;红脚隼;燕隼;猎隼;琉球角鸮;纵纹腹小鸮;乌林鸮;北鹰鸮;褐鹰鸮;雪鸮;长耳鸮;鬼鸮;斑头鸺鹠;褐渔鸮;白眉姬鹟;绿背姬鹟;黄眉姬鹟;鸲姬鹟;橙胸姬鹟;棕胸蓝姬鹟。
根据点赞排名,前三名是:凤头鹰、蛇雕和纵纹腹小鸮。下面就听小编来讲讲它们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1
凤头鹰(摄于云南盈江)
在每日一鸟之前的卡片中我们说过,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是东洋界广泛分布的一种日行性猛禽(见下图黄色分布区),多数为留鸟。但近年来,凤头鹰越来越多的观察记录出现在华北、华中地区,如北京、河南等地。因此小编猜测这种猛禽正在扩大其分布范围,这有可能是为了搜寻到更多的食物,或者是由于气候变化等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由于其广泛分布于东洋界,而东洋界有着诸多岛屿,如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婆罗洲、菲律宾群岛、中国台湾等,因此凤头鹰在不同的岛屿上也有着不同的亚种(11个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2个亚种,属区域性较为常见,小编照片中拍摄的是凤头鹰印度亚种(A. t. indicus),分布于喜山南麓的印度、尼泊尔、缅甸以及马来半岛,我国华南部及海南岛。另有台湾亚种为中国的特有亚种,仅分布于台湾。小编在卡片中提到的那只幼年凤头鹰捕食赤腹松鼠的场景,就发生在台北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这么看来小编是看全了凤头鹰在中国的2个亚种。
凤头鹰顾名思义有冠羽,而名字中有着“凤头”、或者“冠”字的猛禽,我们上个月就介绍过不少,如凤头鹰雕(Changeable Hawk-eagle)、凤头蜂鹰(Oriental Honey-buzzard)、褐冠鹃隼(Jerdon's Baza),还有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蛇雕(Crested Serpent-eagle,英文名才看得出来)等。那么,为什么这些猛禽都要在头顶上“扎个小辫子”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小编在翻阅婆罗洲的鸟类图鉴时注意到,有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贝茨拟态(Batesian mimicry),体型较小、竞争能力较弱的褐冠鹃隼、凤头蜂鹰、凤头鹰等猛禽模仿进攻能力更强的凤头鹰雕或者其他鹰雕的样子,而从模仿中获益。事实上这些凶猛的捕食者并不愿意与同类发生打斗,因为即便是很小的伤害也有可能导致丧失飞行能力,最终因饥饿死亡,借此小型猛禽保护了自己。
除了凤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猛禽喉部都有较粗的中央纵纹,尤其是一些亚成鸟,长得都比较像,也是使得很多猛禽鉴别困难的一个原因。有人提出假说,这些亚成体幼是另外一种拟态形式,称为缪勒拟态(Müllerian mimicry)。亚成鸟模仿一些有喉中线的成年猛禽,这能够保护这些不具备繁殖能力的亚成鸟,在其领域内翱翔时免于受到成年同类的攻击。
2
蛇雕(摄于斯里兰卡维拉帕图国家公园)
小编照片里的这只蛇雕(Spilornis cheela spilogaster)并非在国内拍摄,而是斯里兰卡,所以应该是蛇雕的斯里兰卡亚种。而说到蛇雕的亚种,比起凤头鹰就更多了(21个亚种)。在我国有4个亚种分布:云南亚种、东南亚种、海南亚种和台湾亚种,均为留鸟。不同的亚种之间有着微小的差异,月初小编在婆罗洲观鸟时就看到了蛇雕婆罗洲低地亚种pallidus。另外,小编在婆罗洲基纳巴卢山(神山)观鸟时还增加了一个来福儿(lifer):山蛇雕(Spolornis kinabaluensis)。早在1960年第一版《婆罗洲鸟类》(Smythies’ Birds of Borneo)中,山蛇雕还被认为是蛇雕的一个亚种(Spolornis cheela kinabaluensis),后来研究发现基纳巴卢山上的这种蛇雕,不论是从鸣声还是形态、体型大小上都与低地的亚种有明显差异,后被提升为种。
山蛇雕鸣声(鸣声来源:xeno-canto.org,XC433836)
说到蛇雕大家可能还比较关心一个问题,蛇雕吃毒蛇难道不会被蛇毒毒死吗?关于这个问题,那还得看蛇雕有没有被蛇咬。一般情况下猛禽对蛇毒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如果真的被咬,而且蛇毒进入血液,量和毒性足够也会是致命的。但捕蛇的猛禽(如蛇雕)基本上是不会被咬的。一方面蛇雕的跗跖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像一片片“小盾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能够抵挡蛇毒牙的进攻;另一方面它的捕蛇技巧了得,蛇雕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至于吃进去不会被毒死,有人说它们有抗毒血清。确实有可能,那些天生具有抗蛇毒能力的蛇、灰獴(Herpestes edwardsii)和欧洲刺猬(Erinaceus europeas)等动物血清中含有天然抗蛇毒成分,称为抗毒因子。现已发现有抗神经毒因子、抗出血毒因子和抗致死因子等。
3
纵纹腹小鸮(摄于新疆塔城)
看来大家都挺喜欢这种可爱的小猫头鹰,2017年9月10日的物种日历就介绍过这种小型猫头鹰。而几个月前鸟生的7月冠军也是它(快点进来了解一下,这种萌翻全世界的小猫头鹰能当宠物吗?)。关于纵纹腹小鸮,小编就不在这里重复介绍上面两篇文章中提到的知识点,多讲一些关于纵纹腹小鸮与斑头鸺鹠和领鸺鹠的鉴别。
比较容易的方式是看头顶部的纹路。纵纹腹小鸮头顶部多成纵纹(如下图)或无斑点,头后无假眼(头顶后部的"眼状斑")。而斑头鸺鹠为横斑(幼鸟点状斑,头后无假眼),领鸺鹠为点状斑(幼鸟头无点斑,头后有假眼)。
图片版权见图片水印
另外,纵纹腹小鸮比较明显的足趾被羽(较为浓厚),区别于鸺鹠(如下图)。
图片版权见图片水印
9月得票比较高的都是猛禽,9-10月亦是欣赏猛禽迁徙的季节。猛禽的迁徙大军继续飞翔在秋日的天空,在北方的辽宁、河北、山东,大型的隼类、雕类在过境了,而更多的种类出现在广西的北海。不过猛禽的保护,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拓展阅读:世界猛禽濒危状况研究)。
10月的“每日一鸟”多了很多靓丽可人的小鸟儿,无论是它们的羽色,还是玩转歌喉,或者是名字背后的故事,有哪些种类打动着您呢?我们月底见分晓!
欢迎关注推鸟公众号
我们将为您推送关于鸟类的最新研究及资讯
长按或扫码即可关注推鸟
转载请加小编微信号:bird-lis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