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终于向地产寡头宣战

南苑大王 鉴茶院 2021-11-09


提起香港你想起什么?灯红酒绿、寸土寸金。

 

什么叫做寸土寸金

 

2019年,大陆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8平米,农村为48.9平米,而香港呢?人均13.3平米,一个车位的面积。

 

别看港人的收入中位数在1.9万港币左右,但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昂贵,电费9毛起步,地铁票价动辄20元,吃个米线要50块,全家能结余5000块已经非常幸运,面对890万均价的棺材房,绝望。

 

香港人没有老家这一说,北漂不下去还可以回三线城市龟缩,那他们五六千块的月能租个什么房子?

 

打了隔断、分割出租的“劏房”。全家只能挤在住9平米左右的隔间之中,洗衣机、冰箱、电视、马桶、餐桌、炒锅、衣柜挤在一起,满满当当。


(小朋友的头上是床板)

就算是只有几个平米,没有任何单独配套的笼屋,房租也得两三千每月。
 
似乎和很多人想象的发达资本主义天壤之别。


1平米大约是10平尺,在大陆很不讨人喜欢的90平米小户型,在香港是超级豪宅的存在,他们唤做“千尺大宅”。


事实上如果你想在港拥有40平米以上的房子,必须是超级金领、企业家或者二线明星。


(黄宗泽的千尺豪宅,做饭也直不起腰)
 
大陆的房屋自给率70%以上,而55%的香港人没有自己的房子。
 
无恒产者无恒心,香港的很多人年轻人为何不满意,因为被榨的精光而看不到任何希望。


01
 
那么香港这么寸土寸金,是因为没有土地,盖不了房子吗?
 
恰恰相反。香港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已开发建设的只有27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24.3%,房屋用地更只占6.9%。

在香港的北部,有大量的农田、鱼塘、以及没什么人去的郊野公园。


那么为什么不抓紧造出房子来满足群众需求呢?
 
因为四大家族不乐意。他们分别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李兆基的恒基地产,郭得胜的新鸿基。


他们拍下地块后,花5年画个图纸,再5年做个工地围挡,再5年弄个挖掘机意思一下,等15年后,地价飙升了十几倍,还开发个毛线,直接倒腾地块暴赚。

即使是被逼的强行开发出来了,1号楼卖个3年,2号楼卖个5年,等卖到楼王那一栋,20年过去了,房价已经翻了3番。
 
他们要的是赚得盆满钵满,便宜占个干净,多少人等着房子住,那不是他的事情。
 
这个模式,叫做囤地待涨、捂盘惜售


就这么一屯一捂,把香港的住宅搞的永远供不应求,年轻人只能为刀俎上的鱼肉。

 

为了控制所有的的房源,他们还要掐住政府的土地供应和公租房计划。


当年的特首董先生,原本要增加土地供应数量解决香港居住问题,还推出了8万5公租房计划,结果遇到亚洲金融危机,在别有用心者的推动下,引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只能作罢。

 

一心想为港人做点事情的董先生,竟然被扣了个八万五的绰号。

 
等20年过去后,四大家族依靠垄断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已经化身为彻底的食利阶层,控制了香港电灯、燃气、港口、码头、百货、金融、超市的方方面面,基本堵死了年轻人所有的上升通道。
 
要买家电,得去李家的丰泽电器,要看电视,得用李家的电信盈科;要购物,得去李家的百佳超市,你喝口矿泉水,那也是李家的屈臣氏。
 
有位小学生在作文《李家的城》中写到,

“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年轻人彻底断了创业的念想,只剩下准时上班打卡的自由。


02
 
在《亚非拉的广阔天地,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多篇文章中,我们谈过工业化是对普通人最大的福祉所在。而工业化是什么,农民转变为工人、白领和中小创业者,地主要转化为资本家。
 
中国的明末和清末为何高度繁荣却产生不了工业革命?那些有钱的地主们赚到钱后并不去扩大再生产,而是去囤地放贷,把银子全部做成几百斤重的银冬瓜埋到地下室,小偷发现了都搬不走。


社会因为他们的囤积而通货紧缺、贫富悬殊、造成恶性循环。但这帮老财才不管,他们就是要化身食利阶层,而且代代传递下去。
 
四大家族和他们没有本质区别,别看身价亿万,思维还停留在两百年前的农业社会。
 
本来,当年香港回归时,是希望他们依靠大陆的丰富资源,发挥资本主义的企业家精神和东方文化的“乡贤”情怀,带领港人一起富裕的。

结果呢,这些中国人期望的乡贤,既不乡,也不贤,英国人封的太平绅士,既不太平,也不绅士。


回归以来,香港的出租车牌照数量从未没有增加,公共小型巴士牌照一直冻结,香港4000公顷的农地,四大家族屯了30%放在那边抛荒。


2000年后,香港没诞生任何知名互联网公司。

 

特首当年苦心孤诣希望香港脱虚向实的香港数码港计划,被小超人李泽楷玩成了房地产项目,最终流产。


(1999年的PPT,一回首已是百年身)

大王在《房地产回头是岸》里讲过,中国地产商的很多悲剧都是因为学错了对象,没事跑香港学什么四大家族,除了死皮赖脸的捂地,他们的产品真是稀松平常。

更可笑的是,老师都被红牌了很多学生还沉迷不自知,上海直接收回了他们的囤地,而成都则直接给李超人断供。你把谁当傻子呢?



03

邓公曾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就算不谈香港的特殊性,即使是最放任的自由经济,也不允许四大家族这样的阶层肆无忌惮。
 
所以林郑主持的港府毅然在《2021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设立北部都会区。而这个计划,正是向四大家族亮剑,对地产和资本寡头说不。


首先是打破地产垄断,尽量让居者有其屋。

北部都会区占地300平方公里,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港府可以建设30万套公屋,解决100万以上港人的居住问题,这才是幸福感的基础。


2021年9月底,代表中央的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去考察了港人的劏房,双方是彼此都没想到。
 
骆主任没有想到港人的居住条件这么艰苦,港人没想到骆主任这么大的官竟然亲自过来考察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民生为上,共同富裕。


第二促进经济脱虚向实。北部都会区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区”,把香港的人才优势和内地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金融和地产是兴不了国的,香港实业的这一课必须要升级和补上。

过去的李嘉诚,还可以通过卖塑料花白手起家,而今天香港的年轻人,囚于尺寸之间,别说创业了,想躺都躺不平


(10平米的2人世界,床板下是洗衣机)

第三是真正的融入中国。在全球都在高度融入中国经济的情况下,多年来香港不但不北上,反而要在南部花费高价去填海,就是要有意的割裂这种有机联系。
 
一些港人为何对大陆向心力不强,因为大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惠及很多香港的普通人,为他们提高薪水、创造就业,大陆的很多政策和红利,都被四大家族等地产和资本寡头独享。

而香港打造北部都会区融入大湾区,就是要形成香港和深圳的双轮驱动,为普通人创造更多机会,不让中间商再去赚差价。


大湾区未来将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全球经济、科技、人才、金融的汇集高地和创新中心,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是说着玩的。



04


2002年11月,朱总考察香港,当时的香港刚经历过金融风暴也步履艰难,朱总寄语大家发扬前辈精神,进行二次创业,还应引用著名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歌词:

“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拋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香港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两制的基础是一国。今天的我们,在主权回归之后,正在和香港同胞一道,在努力推动人心的回归,而这个回归,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一切围绕民心,一切围绕邦本。抓住了这个主题,即使同处海角天边,也能汇集财富、穿越牛熊,携手踏平崎岖。


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关注本号并星标,在后台可加入读者群

鉴茶财富100课,深入浅出的财商课程。认知人生升阶的底层代码,在后台加入“财经院”。


血战长津湖,志愿军靠的不光是勇气

碳中和:大国阳谋

中美博弈,本质是石油和锂电的战争
躺平、内卷化与马克思
你不知道1945年,中国丢了多大的好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