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产业安全供应能力如何?这篇文章告诉你!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1%;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长8.0%。
那么,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的能源产业,是否与之相适应?“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需相对宽松,但依然出现了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供应阶段性偏紧的情况。“十四五”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能源保供压力持续存在。
中能传媒研究院最近发布的《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随着增产保供政策持续推进,能源生产稳步增长,安全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原煤、原油、电力生产增速比上年加快,天然气生产增速放缓。
能源生产稳步增长
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2%。其中,原煤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原油产量19888.1万吨,同比增长2.1%。天然气产量207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发电量8534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原煤方面,2021年,面对煤炭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等情况,煤炭生产企业全力增产增供,加快释放优质产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和经济平稳运行。
油气方面,2021年,油气生产企业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增储上产,力保经济民生用油用气。全年原油产量增速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企稳回升;原油加工产量为70355.4万吨,创下新高,同比增长4.3%,比2019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3.6%。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2000亿立方米,也是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
电力方面,电力生产企业坚持民生优先,努力提升电力供应水平,全力保障经济民生用电需求。全年火电发电量5805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水电发电量1339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2%;核电发电量407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
报告表明,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继续快速发展,占比进一步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煤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
报告认为,近十年来,不同品种能源占比呈现不同趋势。原煤生产占比持续下降,2021年较2012年下降8.6个百分点。原油生产总量占比持续下降,2021年较2012年下降1.9个百分点。天然气生产占比略有提升,2021年较2012年提升2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电力生产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较2012年提升8.5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达到11.17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约为4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6%。
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纳持续向好,2021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约达98%、97%和98%。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口量有涨有跌,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5.4%,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19.9%,煤及褐煤进口量同比增长6.6%。
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破位上涨,原油的进口成本大幅走高,抑制了部分进口需求。国内天然气需求强劲增长,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不及消费增速,管道气及LNG进口量实现双增长。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内贸煤价格持续上行,外煤在价格上优势明显,企业对进口煤的采购意愿增强,煤炭进口量同比上涨。
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51298万吨,同比减少5.4%,金额16618亿元,同比增加34.4%。成品油进口2712万吨,同比减少4.0%,金额1078亿元,同比增加31.6%。天然气进口12136万吨(约合16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9%,金额3601亿元,同比增加56.3%。进口煤及褐煤32322万吨,同比增长6.6%,金额2319亿元,同比增加64.1%。
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历史性解决,光伏扶贫工程惠及415万贫困户,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超过70%,油品质量标准世界领先,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地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有力保障了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源消费逐步回升
报告表明,2021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持续稳定恢复,国内经济复苏和出口订单增长远超预期,能源需求也呈逐步回升态势。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3.7%。煤炭消费量增长4.6%,原油消费量增长4.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5%。2021年,受能耗双控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政策、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能源消费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
2012年以来,能源消费总量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着经济的中高速发展。2021年,电力消费增长创下自2012年来最高纪录。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达到8.3万亿千瓦时;年度用电增量约为“十三五”时期五年增量的一半。
报告显示,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电力消费增速持续高于能源消费增速,我国电气化进程持续推进,预计该趋势在未来将继续维持。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与电力消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源、电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较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
报告认为,从近年能源消费结构数据看,煤炭消费占比呈下降趋势,2018年跌至60%以下,占比持续下降。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14.5%上升到2022年的25.5%,几近翻番。总体看,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在持续提升。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面积约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替代散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以上。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能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形成,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
能源投资稳中求进
2021年,我国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10.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1%。
2021年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5530亿元,同比增长4.5%。水电投资988亿元,同比下降7.4%。火电投资672亿元,同比增长18.3%。核电投资538亿元,同比增长41.8%。
2021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4951亿元,同比增长1.1%。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4334万千伏安,同比增长9.2%。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2220千米,同比降低8.0%。
2021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7332亿元,比上年下降3.5%,折1136亿美元,增长3.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
其中,采矿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49.8亿美元,同比减少2.2%。制造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84亿美元,同比减少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48.9亿美元,同比增加75.9%。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能源务实合作。在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深化传统能源领域合作和贸易,务实推动核电领域海外合作,建设运行好海外能源合作项目,深化周边电力互联互通。加强与各国在绿色能源、智慧能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成一批绿色能源合作示范项目,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能源效率不断提升
202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能源生产革命,加快清洁低碳化进程,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2021年,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5.3%,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与上年持平,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4%,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2.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5%。
我国持续推动燃煤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截至2021年底,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2.5克标准煤/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了6.9%;持续加强工业各领域节能降耗,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广节能工艺技术设备和电能替代。
2021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约达98%、97%和 98%,核电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 7700 小时。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能够反映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据测算,2021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27。
从十年数据来看,2015年0.19为近十年最低点,近几年来保持在0.5上下。2020年因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2019年的6%下降到2.3%,造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提升。2021年有所回调。若按两年增速均值来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为0.73。
来源:本文原载于8月30日《中国矿业报》1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