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我叫筷子,我在中国

历史君 搜历史 2018-12-22

本       文       约       1300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央视筷子公益广告

亚洲人使用筷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筷子在中国最初被称为“箸”,《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商纣王不仅用上筷子,还把筷子整成高档餐具,用象牙制作。证明,中国的商朝时期,筷子就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青铜筷子

春秋战国时期,筷子有了新名称“梜”,比之“箸”,“梜”字从字形上更加符合筷子的作用——木头做的,用来夹东西,可以说更加形象了。

《礼记·曲礼》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最开始,筷子的作用是在汤类食物里捞菜用的,像今天的麻辣烫和火锅里的公筷。在中国处于“肉食者”的时代,我们的祖先也习惯用刀叉吃肉,只是久而久之,刀叉逐渐变成后厨的用具,极少上餐桌了。肉类的东西,在厨房就切好了,不用让人在餐桌上做出撕咬的难看吃相。而且,筷子更加便捷,而刀叉,象征着杀戮,我们远古的君子,是远庖厨的,餐桌上就别见到这种杀伤性武器了。

汉代银筷子

北大校长蔡元培有一次在巴黎大学和欧乐教授谈论中西方文化的时候,就证实了这一点。欧乐教授问:“你们中国人用筷子吃饭是不是很麻烦呢?”

蔡元培说:“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也用刀叉切肉吃,但中国是礼仪之邦,西周时期,周礼出现了,刀叉更被人当作凶器,最好不上桌。再者,中国厨师经验老到,在厨房里就能把肉弄好,所以从商周起大家就改用箸了。”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铜筷子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就说过,“大胾在前无箸食,始知富贵本浮云”,即使有大块的肉放在面前,要是没筷子,吃都吃不到。这种情况,即使你是有钱人也没办法,全身贴满人民币也是浮云啊。

筷子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最频繁使用的工具之一,它在餐桌上的作用,不需要更多赘述,我们还是看看筷子还有些什么其他作用吧。

白居易的诗里说,“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筷子敲盘子,可以敲出美妙的音乐。

筷子敲击音乐,巩俐

苏东坡的词里说,“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筷子沾了涂料,还能给嘴唇上色,变成口红搭档。这就像在民间,做周岁的馒头上,都是用劈开的筷子头点上一朵朵梅花。

大唐浪漫诗人温庭钧想象力丰富,在《河渎神·孤庙对寒潮》词里还说,“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姑娘伤心时候的眼泪,流得跟筷子一样长。那句泪流得像断了线的珍珠,估摸就是从这句演变而来。后来,“玉箸”一词就变成了思妇掉眼泪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筷子还可以用来代替簪子,随手一捥,就是一个美美的发型。

筷子簪发

清代诗人沈元沧做总结性讲话,“数箸能谈天下事,千秋须识古人心”,看看中国各种各样的筷子,就能知道天下大事,知道历代的习俗等等,和我们现在宣传的,筷子代表中国文化的一种,是不是异曲同工?

中国筷子的种类繁多,起初它确实是树枝和木棍,日子久了,远古先民们在一茶一饭里发展出了象牙筷、竹筷、铜筷、铁筷、金筷、银筷、青花瓷筷等等,为了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雕刻艺术,筷子上经常还能看见各种精美的雕纹。

雕花筷子

青花瓷筷子

中国语言里,谐音向来也是一种文化,据说,筷子被称为“箸”的时候,经常被认为是“停驻”,停滞不前的意思,寓意太过不友好,于是人们又想了若干词汇代替它,到了明代,干脆把“停”改成了“快”,加上形制的竹字头,就变成了“筷子”。

竹筷子

当筷子终于变成“筷子”的时候,它又被赋予了更多其他意义。同样是谐音,筷子经常被用在新婚夫妇的房间里,表示“快生贵子”。假如不小心把筷子落在地上,大家一定会高喊一声“快快乐乐”,就像摔破了什么东西,马上就有人表示,这是“岁岁平安”。

这就是中国的礼仪文化。总是以温暖人心的方式生长、繁衍着!

玉筷,触手生温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搜历史”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押沙龙 | 你知道经典仙丹的配方里还包括猪大肠吗

柳馥 | 冰箱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夏天怎么吃冰淇淋

李开周 | 你以为杜甫只有诗和远方?这首诗告诉你他背景有多深


值班编辑 | 景如

这是第 355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搜历史新书现已上市,当当有售。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购买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