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之前,你总该知道巴黎圣母院到底厉害在哪 | 苏黄米

苏黄米 搜历史


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巴黎圣母院被烧现场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据外媒报道,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1点,法国当地时间15日晚六点半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根据社交网站上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当时塔尖就可见明火燃烧,烟雾迅速笼罩了圣母院整个顶部。明火燃烧起来约两个小时后,整个屋顶都陷入火海,塔尖已经完全烧毁,东面屋顶也已经烧塌。

祈祷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巴黎圣母院的完整结构被保存下来了。那么,这座有着古老历史大教堂,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

巴黎圣母院,落于巴黎城区,巴黎的城区,始于西岱。西岱岛,位于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塞纳河中,事实上,最初巴黎的城区,就是从西岱岛开始的。随着历史变迁,西岱岛开始渐渐显得拥挤,城市的雏形渐渐形成,并向塞纳两岸渐渐扩张,巴黎这座城市也在不断地壮大发展。但时至今日,西岱岛作为巴黎司法、宗教和治安的中心仍被誉为“巴黎的头脑、心脏和骨髓”。

1163 年,路易七世与当时的红衣主教决定建一座最大的圣母院。

这座圣母院的选址很有讲究:

6世纪时,这里是一座罗马式教堂,而这座教堂有12块基石取自原先罗马神殿的遗址。也有说法认为大教堂是在墨洛温王朝的希尔德贝尔特一世(528年) 时,以已经存在的教堂为基础进一步改建而成的。

4世纪时,这里是一座用来祭拜圣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圣特埃努教堂。而根据地底下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这个地点被作为宗教用途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的提庇留大帝时代,在西堤岛的东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来祭祀罗马与高卢神的神殿。

再往前追溯的话,还能说到凯撒。大约公元前 50 年,凯撒率大军侵入北部高卢,巴黎西族人在岛上修筑了堡垒与之抗衡。小岛经历激战,最终失守,可是岛上的巴黎西族人(Parisii)殊死抵抗的精神让凯撒感到极为震撼,事后,凯撒把巴黎西族人的名字写进《高卢战记》,渐渐地“巴黎”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

巴黎西人是塞纳河流域以渔猎为生的部落,至今巴黎人仍以银色的帆船为市徽,法国国徽上的渔民谚语“能使它颠簸,不能使他沉没”,这都与巴黎市的发展史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座/长久喧嚣的城市/它勾勒出/其灰色的前额/纤纤的屋檐/百千排管/众多钟楼鸣响/这就是巴黎。

再说回到圣母院动工的1163年,从那时起历时近两百年,七八代工匠的努力,到了1345年,巴黎圣母院终于最后建成。圣母院共分大殿、钟塔和尖塔三大部分,其中主殿长130米,宽40米,高35米,可容纳 13000 多人做礼拜。殿堂顶上有法国的28 尊历代君王石雕像,屋顶的三扇大窗户上彩色玻璃镶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宗教画,五彩缤纷,壮观而夺目。

子睿Ray 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它不仅能“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链接骚客文艺)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哥特,本是蹂躏罗马的日耳曼民族之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就是高而尖,有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比巴黎圣母院更典型的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虽不及现代的摩天楼之高,却像一簇怒放的春花,拼命从地上抽发出来,肆意向天空生长。

科隆大教堂

哥特教堂是秩序与自由的统一。“像一株崇高壮观、浓密广覆的上帝之树,拔地而起,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之沙,向着四面八方的国土宣告它的主人—上帝的荣耀”。雨果说:“哥特式大教堂的不规则显得朴实自然,透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秩序在现代建筑中,我们十分拙劣地应用了希腊的或现代的建筑艺术, 现代建筑只呈现出一种规则的无序。”在建筑风格上,哥特式建筑讲究结构上的非对称性以及雕刻方面的怪诞离奇,而这些要素恰恰与古典建筑风格中所推崇的对称均衡、比例适中、清晰简洁等原则相背离。

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钟楼双塔的哥特式建筑,以其完美的对称感而闻名,教堂特殊的平顶双塔结构保留至今。教堂西侧的主立面共分三层,立柱将整个正立面分为 9 块匀称和谐的矩形,这些矩形部分的水平竖直比例接近黄金分割值,呈现出哥特式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唯美与和谐,伟岸高大的外形与高耸的钟塔浑然一体,可谓雄伟与壮观。教堂底层有三个门洞并列,中间略大,两侧稍小,成核桃形,这三扇门上面的浮雕各有不同,有着各自的名字和含义。

巴黎圣母院三座门,马利亚门、末日审判门和圣安妮门

正面看左、右分别为“圣母之门”“圣安娜之门”,各自描绘了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以及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 12 世纪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中间那扇门最为著名,被称为“最后审判之门”,描述了耶稣在天庭“最后审判”“世界末日”耶稣宣判每个人命运的场景得到生动地展现。三扇拱门上方为一字排列着旧约时期28 位君王的雕像——众王廊(Galerie des Rois),长廊上层中间是彩色玻璃窗,一个个为人所熟知的圣经故事绘于其上。彩色玻璃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第三层,一排雕花拱形石栏杆整齐排列。

末日审判门上的浮雕

顶楼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塔楼,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座塔楼并没有塔尖,《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所敲打的那口大钟就悬挂在其中的一座塔楼里。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并没有出离哥特式建筑的独有特征,俯瞰下去平面呈十字形即中轴较长,两翼较短。中庭上方矗立着一座尖塔,有 90 米之高,塔的顶部依然是十字架,据说在十字架底端的圆球内封存着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巴黎圣母院遵循着哥特建筑对自由精神的无限追求,“把自己提高到越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现出它本身的无限。这种对有限的超越和简单而坚定的气象就形成哥特建筑的惟一的特征”。

教堂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了“与上帝对话”的地方。主殿翼部的两端都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满是13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书。北边圆柱上是造于14世纪“巴黎圣母”像。

玫瑰花窗

圣女贞德

巴黎圣母院内部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它之前,欧洲的教堂大多注重突出窄小的空间以及厚实、沉重的石拱墙壁这样往往给人以笨重之感,并且建筑内部阴暗而压抑,待巴黎圣母院建成,便树立了哥特式建筑的高直蓝本,欧洲的很多教堂逐渐改变原有建筑思路,崇尚轻巧的拱顶和敞亮的空间。可以说,巴黎圣母院为后世的许多教堂的建筑设计确立了新的蓝本。

巴黎圣母院正面

巴黎圣母院几度罹难,几度荣光。17世纪它经历了几次改建和翻新,18 世纪它被“白色”化以显其圣洁;1771年的一次修葺,竟为扩大门庭而把许多精美的石雕铲掉;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革命的巴黎人砸毁了28 3 米多高的历代帝王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1793 年,教堂大厅沦为仓库。

19世纪末的巴黎圣母院

1831年《巴黎圣母院》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主持,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和杜克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后来才重新开放。

巴黎圣母院是历史的见证。1422 年,亨利六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1453 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巴黎军民曾在这里歌舞欢庆;1804 年,拿破仑·波拿巴在这里加冕(这一场景当年就被画家大卫画成大型油画《加冕图》,此画至今仍存卢浮宫,是其中的经典收藏);1811 年,拿破仑一世的太子勒库隆在这里接受洗礼;1944 8 26 日,戴高乐将军与巴黎军民在这里举行了反法西斯胜利的解放弥撒,其场面空前热烈;1962 年,圣母院奠基 800 周年,法国举国庆祝,戴高乐总统和全体国会议员在这里参加了隆重的纪念仪式。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自己拿起皇冠戴到头上,然后再为跪在地上的约瑟芬加冕为皇后

巴黎圣母院一次次经历血与火的历史的洗礼。如今,熊熊火焰之下,人们不约而同唱起圣歌,流下泪水。巴黎圣母院俨然是巴黎人民心中不朽的精神符号。不管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多么动荡、驳杂,充满着数不胜数的灵与肉、宗教与世俗、贵族与乱民、革命与反革命、保守与激进、高贵与卑贱、殖民与被殖民、艺术与粗鄙、时尚与传统的矛盾、冲突、混杂与纠结,巴黎圣母院都是最圣洁的精神家园。

建筑,用材料规划着人的空间与活动轨迹。“建筑能否成为家园,取决于住在其中的居住者的梦想。这个梦想和其他的梦想一样,会随着房子中老旧、暗淡、脏乱和无序的角落而获得滋养。就像我们看到的,有些建筑会随着岁月而更加美丽,有些墙壁会越来越有肌理。同理,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本来不是家的建筑的变化轨迹,即一个梦想的建造过程。第一批住进这些新的普通建筑(在现代化和西方化的热情中被建构,仿佛一切从头开始般被建造)的人,用他们的梦想,把建筑变成一个家园。关于这些梦想,建筑师无法追寻轨迹也找不到证据。

巴黎圣母院,不是居住场所,但它是神圣的精神家园。数百年来,它已超越本身的宗教信仰,被人们构建成为不朽的文化符号。大火烧去的是外部,留下了建筑的框架,也留下了文化的基因。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搜历史”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意大利和中国,怎么愉快地玩耍? | 苏黄米

明教是什么教?可能教主张无忌都不知道 | 苏黄米

苏黄米 | 古代妇女怎么度过每月那几天

值班编辑 | 景如

这是第 452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Modified on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