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刚低头吃饭,娃竟被“挂”在门上……这些“夺命”家具必须了解!
很多父母认为
对于儿童来说
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危险无处不在
家长们即便再小心
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谁能想到
家里随处可见的东西
竟也是可能是伤娃凶器
一阵哭声
3岁娃“挂”门上
“幸亏只是挂到了眼睑,万一挂到眼球上,后果不敢想。”家住武汉汉阳的吴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至今仍感到后怕不已。
上周五晚上七点左右,吴女士全家人正在吃晚饭,3岁的儿子乐乐(化名)先吃完饭后,独自在一旁玩阳台的滑动玻璃门。吴女士刚低头扒了口饭,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传来,她转头一看,门边上的儿子不见了。
全家人立马放下碗筷跑去查看,以为乐乐是被门夹到了手指或脚趾,但他们意外地发现乐乐头贴着玻璃门,眼皮“挂”在门上的挂钩上。
着急的外婆把乐乐抱着往上一提,“取”了下来,血迹顿时顺着脸颊往下流。吴女士吓得不轻,连忙把乐乐送到武汉儿童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乐乐的左眼睑肿胀明显,上眼睑被硬物撕开一道豁口,上泪小点和上泪小管断裂。而泪小管内径只有大约0.5mm,吻合断裂端,手术要求高、难度较大。
经过近两小时手术,医生成功修复上泪小点及泪小管,吻合泪小管断端,对裂开的眼睑裂美容修复,最大限度恢复泪液排泄功能。乐乐眼睛并无大碍,手术室外的吴女士一家松了一口气。
吴女士表示,挂钩是大女儿贴在门上的,挂钩的高度刚好与乐乐的身高相近,之前就有注意到,但一直没取下来,没想到它能成为伤人利器。
而事实上,挂钩伤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3岁娃头低了一下
“挂”在毛巾架上
3岁的芸芸(化名)就读于武汉某幼儿园小班,一天上午8点多,吃过早餐洗过手,小朋友们排队挂毛巾,在幼儿园老师的看护下,孩子们一一将毛巾挂上毛巾架。
“当时就看到芸芸头低了一下,有个往毛巾架下钻的动作,接着她就动不了了,大哭了起来。”幼儿园老师回忆。
老师走近发现,毛巾架上的铁钩斜着插入芸芸的右眼,眼睛无法睁开。
消防战士赶到现场,切断钢管,120医务人员小心翼翼把芸芸抬上担架,用七八个枕头分别将芸芸的身体、钢管垫好,保证运输途中少晃动,芸芸眼睛带着一段近2米的钢管,送到武汉儿童医院就医。
幸运的是,芸芸仅上眼皮上有较浅的伤口。
对于孩子来说
一个小疏忽
就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
除了位置低矮的挂钩
据以往的新闻
小编盘点了“十大夺命家具”
为了孩子的安全
赶紧看看家里有没有!
小孩都喜欢攀爬柜类家具,固定起来才能彻底避免悲剧的发生。
中国《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明确指出,所有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厘米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示安装使用方法。
不要在高处放可能会坠落的重物。因为一旦柜体被摇晃,重物很容易落下来并砸伤孩子。
比如,有些人家里会在高柜上放置珍珠吊兰花盆,孩子喜欢拉垂下来的植物茎叶玩,就存在被花盆砸伤的风险。
桌子、椅子、柜子的尖角很可能撞伤孩子。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家具带锐角的尽量用防撞条、防撞角包起来。
拉绳式窗帘致儿童窒息的事件时有发生!事件的共同点就是看护不当——看护人可能就离开了几分钟,但就是这几分钟足以使一个孩子被拉绳绕颈并且窒息。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也曾经呼吁,家中窗帘不要使用拉绳式,如果已经有了,尽量立刻更换。
有些人家里会使用电风扇,虽然电风扇外面都有保护罩,但是孩子手小依然会有触碰的危险。因此,请把叶片电风扇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家里的门比较大又比较厚重的,当心孩子的手指被夹。如果大风突然把门关上,那力度对孩子娇嫩的手来说杀伤力特别大。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在门后采用能够强力固定在墙上的装置,或者在门上加一道防止门关紧的安全门挡,也可以用毛巾、衣服等绑住里外两个门把手。
生活中,幼儿从窗台坠落的事故数不胜数!
要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除了家长的看护,窗台防护网的选择也要慎重!一定要选择合格空隙的防护网,避免孩子无意坠落或夹伤。窗户旁边也不要放置能使孩子攀爬的物品。
家具空隙有可能卡住孩子本人,或者孩子的小手。
国家标准要求,儿童家具上深度超过10毫米的孔及间隙,它的直径或者间隙应该小于6毫米或者大于等于12毫米。此外,活动部件间的间隙应该小于5毫米或者大于等于12毫米。孩子的手要么伸不进去,要么可以自由进出,可以避免被间隙或者孔夹伤。
曾有这样的例子:孩子躲箱子里玩捉迷藏,结果被夺去生命。推断是两个孩子进入箱子躺下后,箱子盖掉下来,板扣迅速被扣上,门被锁住,孩子们没法自救,最后窒息身亡。
中国《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当产品有不透气密闭空间(封闭连续空间大于0.03立方米,内部尺寸均大于等于15厘米)时,必须设置符合条件的通风开口,并且盖/门不能设置自动锁定,以便从里面可以推开。
家里安装了运动器械的,也要提醒孩子不要在上面玩耍,以免出现意外。曾有这样的案例:三兄妹坐在跑步机上玩耍时,触碰到电源开关,乍然运行的跑步机履带将孩子的手臂整个“吞”了进去,右上臂整块皮肤被“撕掉”。
孩子安全无小事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转发给你身边的人周知!
|来源:央视新闻、辽沈晚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健康时报等
|编辑:李露青
|审校:涂 华
|核发:李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