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块表,贺龙珍藏了30多年!背后的故事惊心动魄……

南昌日报 2022-05-03


这是一块瑞士制造的金壳怀表,是贺龙在南昌起义期间使用过的。这块怀表走时准确、外观漂亮,贺龙十分爱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贺龙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用的就是这块怀表。1958年,贺龙将这块怀表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而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经军事博物馆同意,照原样复制了一块怀表,在纪念馆陈列展出。


1927年7月31日,

贺龙与叶挺共同签署了

由叶挺起草的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命令。

这块怀表,

就是起义军统一发起进攻的标准钟,

是打响“第一枪”的计时器。

然而,

这“第一枪”打响的具体过程

却是一波三折,

背后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至关重要的抉择?

“第一枪”的打响,

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一、意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企图用血腥的屠杀来消灭革命。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敌人的屠刀吓倒,而是积极地行动起来,拿起枪,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党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中央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形势,做出了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

此时,叶挺担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当时,第20军军长贺龙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却很倾向共产党,愿意跟着干。由此,第20军和第24师确定为起义的主力,大批共产党员和军队开始秘密向南昌集结。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赶到南昌,与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前敌委员会共商起义大计,并做出了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

前委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协助贺龙制订作战计划和相关部署。

1927年7月29日,正当起义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名义从九江连发两封密电,要求等他到南昌再做起义与否的决定。30日早晨,张国焘到达南昌,在前委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不可动。”张国焘认为起义要争取张发奎的同意方能举行。李立三质疑道:“一切都准备好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需要重新讨论?”起义工作热火朝天,已是箭在弦上,大多数人都对张国焘传达的消息不解,更不愿意相信,纷纷对其指责。

周恩来十分激动地说:“你这个意见与中央派我来时的想法不吻合,中央给我的任务是叫我来主持这个运动,现在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负责了,即刻回武汉去吧!”一向温良谦善的周恩来气得怒拍桌案。20多年后,周恩来在回忆南昌起义时还说:“拍桌子这个举动,是我生平第一次。”

第二天,1927年7月31日,继续开会。就在这时,贺龙、叶挺都收到张发奎的电报,说他本人8月1日将到达南昌。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使得起义军领导倍感压力。

会议上,周恩来告诉张国焘,现在知道南昌起义的人数已经过百,在准备阶段每天都有电文往来,张发奎只要调查,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在激烈争论了几个小时后,迫于压力,张国焘不得不同意起义。 

经过商议,会议最终决定将起义时间定为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贺龙、叶挺共同签发了绝密作战命令:“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日(8月1日)4时开始向城内外所驻敌军进攻,一举而歼灭之!”

为什么定在凌晨4时呢?这主要是因为南昌素有“火炉”之称,夏日炎炎,人们睡眠时间普遍很晚,很多人在房外露天就寝,上半夜行动极易暴露,而下半夜天气凉爽,凌晨4时也是人熟睡之时,这时行动不易被敌人察觉。


二、变故

1927年7月30日下午2点,叶挺召集24师可靠的营以上军官,秘密进行战前动员。与此同时,贺龙也召集第20军团以上军官宣布了起义消息,布置了作战任务,并换掉了几个不可靠的连长,新任连长都是共产党员。

1927年7月31日晚上9时以后,全城戒严。起义总指挥部下发了当晚口令为“河山统一”,行动信号为“三声枪响”。  

然而就在晚上10时左右,一个紧急情况再次改写了历史。第20军第1师1团3营副营长、云南人赵福生偷偷溜出正在准备战斗的部队,潜入滇军朱培德部,将起义消息告诉了滇军军官。幸好此事被起义军及时发现。前委经过研究和分析后,决定起义是不能停止和推迟的,因此,把原定8月1日凌晨4时起义的时间提前2个小时。

江西大旅社内灯火通明,前后门都架起了机枪,加强了戒备。政治工作人员忙着印刷宣传材料。起义军警卫连集合在楼下走廊里待命。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起义时间提前为凌晨2时,一些起义领导同志分赴各主要战斗地点负责具体指挥。


三、哨兵

如今,我们普遍认同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时间为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然而,在许多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参与者和目睹者的记忆中,这“第一枪”在凌晨1点前便打响了。

时任起义军第20军第3师师长的周逸群回忆,起义时间原定为凌晨4点,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两个小时,但是凌晨1点前就听见枪声。

当年在松柏巷天主堂工作的李桐森回忆:“1927年7月31日晚上,天气很热,我和同事都睡在男堂内的院场上,反动派的兵也有一部分睡在外面。到半夜12点钟以后,忽然一个同事叫起来:‘外面打枪!’话未说完,接着外面又响了两枪。这时大家都惊醒了,刚一坐起,‘噼啪噼啪’的枪声接连响起,并且越打越紧了,于是大家连忙往屋里搬。”

第24师72团战士羊角也详细回忆了起义时间:“我在熟睡中被叫起来,团部里的情况显得异常紧张,昏暗的灯光下,人们在大厅里拥挤着,焦急地等待新的任务,这时,远远传来激烈的枪声。大家都挤向团长发问:‘贺龙已经干上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提前发动?’按照原计划是要在午夜两点后起义的,现在20军方面却在1点前抢先打响,团长在电话里向师部请示后,叫各个营立即按自己的任务发动攻击。”

可以肯定的是,南昌起义“第一枪”在1927年8月1日凌晨1点以前便已打响。而关于是谁打响的“第一枪”,则有许多争论。有一种说法是20军第1师的一个哨兵打响了“第一枪”。

南昌起义时,江西省政府卫队依然控制在国民党右派手里。省政府卫队大约有一个连的人数,基本是南昌本地人,他们的消息比其他各军都灵通,在得知共产党要在南昌暴动的消息后,认为凭自己一个连的兵力自然无法与起义部队抗衡,但也不甘束手就擒,便准备“走为上策”。1927年7月31日晚12点以前,省政府卫队全副武装,准备在战斗打响前以搞野外演习为名将队伍拉出去,并企图从省政府后门悄悄溜出。省政府是贺龙第20军1师计划要占领的目标,已被严密监视。卫队才出后门,就被20军1师的哨兵发现。夜晚看不清标志,1师的哨兵喝问:“口令!”对方答不出来,又退回了政府大院。哨兵马上鸣枪告警,一共开了三枪,正与起义信号相吻合。这便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尽管这个打响“第一枪”的哨兵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 

许多等待行动的部队听到了这三声枪响,以为是起义军指挥部发出的行动信号,自己部队又已准备就绪,便先后发起了进攻。城内城外各处都响起了枪声,南昌起义开始。经过4个多小时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 

期间,第20军第1师的两个团围攻旧藩台衙门里的敌第五路军总指挥部费了很大力气。守敌警备团是朱培德从云南起家的精锐部队,事先又得到了那个叛逃的副营长赵福生的密告,做了应战准备。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贺龙和刘伯承亲自指挥战斗。战斗结束时,赵福生混在俘虏群中,被本部官兵认了出来,押到了贺龙面前,贺龙下令将其就地枪决。 

1927年8月1日上午6时,敌军3000余人被全部歼灭。起义军总指挥部的5层大楼上,鲜艳的红旗迎着朝霞飘扬。


四、开端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根据中共中央的计划,起义军于1927年8月3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这样做是准备同广东东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会合,进军广州,占领整个广东,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北伐。10月初,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军会合;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来源: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蕾/文、图

|编辑:李剑楠|审校:李丹|核发:赵丹热点推荐

就在南昌三纬路!住着一位百岁传奇老人

雷电!暴雨!江西连发30条预警

下月起,滕王阁景区运营时间调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