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凭借这个底层思维方法+6大规划步骤,他进了宾大沃顿商学院…

棕榈君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2023-06-22


棕榈说 12年级申请季的孩子正在热火朝天地申请大学,又紧张又期待会有什么样的大学Offer。


他们这一紧张,带动了孩子9-11年级规划季的家长也紧张(无奈),最近常会问我们这样的一些问题:


  • 听申请季的家长说8年级就开始准备了,他们都准备些什么啊?

  • 什么样的活动含金量高

  • 给孩子规划的时间节点是什么?

  • 不同阶段要安排什么事情?


看到大家的这些问题,我们突然发现,虽然很多孩子已经进入了9-11年级规划季,但不少规划季家长和同学对整体规划、活动规划还是非常混乱……


这可不行。


如果继续这么混乱下去,不及时纠正、不清晰明了地规划的话,孩子未来12年级的申请季将非常艰难。很容易出现没时间随便考考标化文书漏洞百出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指望孩子有好Offer吗?


 

所以,今天我们就结合目前大家的疑问+之前的学生摔过的“坑”,来好好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高投入产出比准备9-11年级规划季的问题。


建议9-11年级家庭一定要看。


(ps:看完之后记得领取文末的“超级规划礼包”,搭配孩子的具体规划实践,非常有效)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很多同学和家长的规划理念杂乱无章、一团乱麻


我们跟部分家长深聊、研究才发现,其实是最根本的“思考方法”出现了问题。


99%家庭对规划的认知可能都不准确


规划留学美国本科的过程中,有三大系统是最重要的:

 

学术、标化和活动

 

这三大系统又分别包含下面一系列细化成分:


学术系统:GPA(最重要)、AP/IB/A-level…

标化系统:TOEFL/IELTS、SAT/ACT…

活动系统:志愿者、社团、实习、竞赛、科研、个人项目…


这些构成,99%的家长都知道它们很重要,并且会督促孩子认真地去准备。


这没有问题,但指导我们准备这些活动的思维方法,却出了问题。


这种出问题的思维模式,我们简称它为——


“割裂化”思维模式



在这种传统思维模式下,部分家长和同学认为规划留学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逐个击破,一个一个去解决,并且希望靠着某项能力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学术上,某次听说GPA最重要,就赶紧让孩子专注于GPA;又有人说想进名校要考10门AP,又赶紧让孩子去选一大堆AP课。还有的家长一味追求高难度的课程,导致了GPA的滑坡。


活动上也是,可能今天听说本地有一个非常好的实习,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让孩子做一做。过两个月又听到哪有一个志愿者活动,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比如联合国下属的某一个组织,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赞助,也赶紧去参加一下……


标化上,典型的割裂化学习也是这样。


很多同学学托福喜欢补习单科,而不是针对听说读写思想能力一起提升。常常把听力补上来了,口语又下去了;口语上来了,写作水平又下降了……这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可怕的“死结”。让很多学生最后考了无数次,托福成绩依然在一个低分的水平。


还有些孩子常常非常纠结一些小事情,比如到底选几门课才能上藤校?比如到底选多难的课,是SL还是HL?他们的精力不经意地就被这些非常琐碎的事情给浪费了。


这就导致了文章开头家长会问出我们的问题。



在这种“割裂化”的思维模式下,孩子一是做事情很慢能够准备的活动很少,又或者顾此失彼,让家长非常焦虑,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想尽快找更有含金量的活动来做。


第二个是这样的思维容易让孩子缺乏整体规划和申请的控制能力,对留学规划申请的思绪都杂乱无章,既不知道时间节点是什么,也不知道不同阶段该做什么事情。


这样的“割裂化”思维模式,很耽误孩子


因为它背后的逻辑本质是什么?


它把留学规划分割成无数个不粘连的小块,各自为政,互不相干。让孩子忙于应付一个个小任务,为了做而做,活动也是割裂开的,可能孩子做了10件事情,但是这10件事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规划变成一盘散沙。


因为不关联,导致后面很多学生在Common Application里填写活动的时候,连该填哪一个活动都不知道。


文书更是不好写,没有相关性、缺乏逻辑和感染力,申请形象变成千人一面,和他人无差异。最后很难申请到好学校。



那怎么办才好呢?


采用更好的规划思维:系统化思维


何谓系统化思维?


用两张图简单演示一下。


比如传统的规划思维方式是下图这样。



那么革新后的“系统化思维”方式,就如下图所示。



它的优势体现在:它把每一个系统内部的小循环打通,再打通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循环。


首先:


标化、学术、活动系统内部本身

要梳理出逻辑


学术,最好更早给孩子规划好整体这4年的学术学习计划。规划好孩子的GPA和AP等选课在这几年如何相互促进,这样孩子可以对于4年的大方向有一个宏观认知,也可以提前分析清楚哪些课程是校内提供的哪些是校外可以DIY学习并参加考试的。


标化也是,从整体上给孩子规划好未来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备考计划,让托福、SAT/ACT等考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活动同样也最好找到志愿者、社团、实习、竞赛、科研等活动之间的“核心”联系,让他们能自成一个整体。


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三大系统内部不同部分的相互支撑,已经非常好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冲刺名校,你就需要对自己有更高一层的要求——


不仅要找到系统内部的互通

还要实现三大系统的循环


比如如何用学术促进活动,或者如何用活动带动学术,或者如何用学术推动标化,或者反过来如何用标化推动学术这样的循环。


这都非常考验学生,但成长和受益也是最大的。


可以快速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之前有一个学生,他参加了SAT的学习。如果是传统化的思维,SAT学完就等于结束,不会再继续下去做什么。


但是我们给他建议,让他跟SAT的补习的老师讨论是否能帮老师做一些事情。机构的老师就告诉他可以帮忙推广背单词的软件。而这位同学的学术兴趣刚好是商业,目标专业是商科。他就赶紧利用课内学习的商科知识、市场营销理论,以及校外自学一些市场营销的知识,分析了目前背单词软件市场的情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这时我们正好又帮他申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商科夏校,于是让他把词软件市场营销理论分享给教授,跟教授讨论,争取一些指点。


教授非常喜欢他的理论,并且给他做了很好的提升,最后要推荐信时候也就顺理成章地一口答应下来。我们这位同学,又借这个事情继续深入下去,把单词软件的市场营销理论作为他IB论文的题目


如果我们用“割裂化思维”,他考完标化就结束,到时候要做活动、写推荐信、写论文的时候,又要绞尽脑汁地想这几项任务怎么办。相当于在这三个系统里,花了三倍的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抓住一个点,把它使用系统化的思维拓展出去,联通每一个版块、每一个系统,就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高效的做法。



“系统化思维”让他进入宾大沃顿商学院


更进一步的“系统化思维”的作用,可以以我们之前去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学员的故事为例。


他当时在学校里面有一定程度的青春期抑郁,当他去学校咨询中心的时候,发现学校咨询中心给的帮助很有限。当他得不到帮助的时候,我们就跟他讲,我们可以去创造机会,让大家一块来互帮互助。


所以,我们就沿着这个思路,去建立了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辈压力、性别意识、性别平等问题的研究以及讨论交流的组织


我们甚至连社团都没有注册。大家很多时候一想到活动,就觉得一定要成立一个社团(这也是传统化思维),这不一定,因为有的学校成立社团规则很麻烦,还有的学校社团可能今年错过就得来年,但孩子的时间是不能等的。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成立一个社团,我们成立了一个互帮互助团体就开始去做了。


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每周都去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大家都去畅所欲言地分享,互帮互助。



而随着他们分享的深入,我们发现不能一直做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应该深入一下


于是他就去做了中国和美国教育体系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对比,总结出了很多数据,比如青少年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带来的各种困境,甚至自杀率等一些东西。


凭着这些非常动人的带有公益性质的调研,他又把这一两年的活动总结成了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自己去做字幕和朗读,做成了一个公益宣传片。里面还展现了他的一些技术能力,比如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动画。


他做的这件事情也反过来促进了他对心理学的极大热爱,校外自修了心理学课程。


假如说用传统化的思维,他往往是学心理学就学心理学,他做社团就是做社团,两者往往割裂


这种“系统化思维”,却让他的爱好、心理学组织、研究和学术实现了循环和相互支撑。


就这样,他进入了无数学生做梦都想进的久负盛名的八藤校之一的宾大,而且还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


当然,他的规划中,还有其他很多体现“系统化思维”的项目,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今天先分享这一个。



这里可能大家又会有个疑问,为什么爱好心理学却进了商学院?他当然可以申请心理学,但他的兴趣点在商科。


还有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没有参加过商赛、却能进入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不是说商科都一定要是商赛、一定要金融管理相关活动吗?


这个逻辑也是传统化的思维在作祟。


在一段斯坦福大学招生官的采访中,他提到了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学生。



这位招生官说,他们希望学生所做的事情,对于他们学校这个社区、或者更大范围的社区带来了影响力。并且,你可以使用不同的兴趣,来输出你的影响力。招生官还说,大学最终最想要看的是你的深度、你的投入程度、领导力


我们常常关心招生官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但大学招生官其实不在乎你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摆在招生官面前有无数个学生,每个学生做了不同的活动,比如A同学去爬山,B同学去护理院。对招生官而言,他无法判断哪个东西更好,也不可能主观决定更喜欢某个活动。


所以,招生官看的是什么?


是学生做的事情背后的深度、世界观、价值观、投入程度、领导力等等,这种活动背后的全方位的素质是他所看重的。



同时,美本的商科会看重你的领导力、团队协作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共情共鸣。而上面这位同学,他所做的心理学相关的一切,恰恰都体现了这些点。所以他被录取很正常。


这就是“系统化思维”,它让我们拨开了迷雾的表面,看清了规划的真正本质。



说完了道理,怎么规划的具体方法能不告诉大家吗?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说说——


如何将“系统化思维”运用到4年规划中?


要全部说的话,我们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所以我们挑重点,以最最最重要的活动——个人项目为例。


所谓个人项目,其实很简单,你把它理解为一个project即可。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时间长度,具备我们前面所分享的那几个特点:热爱、投入、创新、成果、最后展现



那我们如何设计个人项目呢?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使用了一个经典的五个步骤来管理一个项目。


如下图:


 

首先是Initiating,发起;

接下来是Planning,策划;

再接下来Executing,执行;

再接下来是Controlling,如何克服困难,也就是监控和管理风险;

最后是收尾,Closing,产出。


它就是非常完美的一个项目设计思路,完全可以运用到我们孩子的课外活动当中。


1


在Initiating发起之前,首先第一步我们要找到切入点,也就是孩子原始的兴趣点



为了找到孩子的原动力,我们会带着他去做全开放的讨论,讨论他十几年成长过程中的任何喜怒哀乐、他喜欢/不喜欢的东西;他潜意识里的东西,他表露出来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让学生列举一个兴趣清单,把他喜欢/不喜欢东西全部都给列出来,从中去找关联点,设计出几个方案。比如他对心理和商业感兴趣,我们就看一下他的心理爱好如何与商业联系,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点全部找出来。

 

找出来之后,我们再去捕捉这个亮点,把它的范围进一步缩小。


比如说学生要研究心理咨询的商业市场。但这个还不够,具体要研究哪个国家的?哪个区域的?哪个收入群体的?哪个性别?……由此来找到具体的研究对象。


2


当我们缩小到一定范围,找到了自己想要具体探讨的命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针对这个命题进行头脑风暴



一般我们会带着学生去画头脑风暴图的表格,比如针对20-30岁这样一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咨询的商业市场,要从他们的收入、性别、经济、社会地位、所在的城市等角度去调研,把变量给列出来,我们再去看每一个变量应该怎样研究。


这个过程中,还要建议大家去使用资料检索一下有没有前人已经做过相关研究,给自己启发的同时,也规避已经做过的研究。


3


再接下来的话,我们会带着学生去设计步骤



首先要确定是个人or组队


如果是个人研究,那我们就设计一个个人行动时间表;如果是确定组队,那我们就去招募队员,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话题的探索和研究,同时也要给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制定相应的时间表步骤路线


这一步完成,我们接下来就进入执行环节


4



也就是说,我们终于要开始研究这个命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一系列能力


这也正是个人项目的意义所在。


它非常能够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能力。学生需要去做文献综述、阅读学术资料、研究前人已经做的东西;我们还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命题、设计问卷、要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要做这个报告的撰写,最后结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给他匹配相应的文献阅读指导、专业导师指导,让他具备一个大学生写毕业报告/论文的实力。


5


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克服一些困难



我们要考虑几个因素


一个是家长的参与,如果家长能够提供一些资源那当然是好的事情,但我们一般不提倡一上来家长就去把自己的资源给孩子用,想让孩子主动去探索,这个过程中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要考虑队员协调的问题,因为每个队员的个性、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做一个个人项目,也可以非常好地锻炼孩子的沟通交际、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还要做好时间协调,还要考虑好去参赛的话,要提前熟悉赛事的流程……


6


最后,当这个人项目结束了以后,我们需要去输出影响力



前面招生官也提到说,你需要把你的事情在你的社区或者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有两种比较好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产生多个成果


比如像我们前面举例的宾大的同学,他的成果有心理学的研讨室、他每一周的这个阅读笔记和报告、他对于中美教育环境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论文分析、还有他制作的公益短片


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具备多个成果。


第二个思路就是你要把一个项目投到多个平台上面。


比如微博、B站、微信公众号、一些教育类的刊物/杂志、一些非营利组织的网页等等。他还可以去参加不同的竞赛,拿一个项目去参加从简单到复杂的这些比赛。


所以最后你的成果,应该是多个成果、多个平台的奖项。



基本到这里,你运用系统化思维一步步进行的一个完美活动规划就完成了。


而我们今天的内容,也到了做一个总结的时候。


美本申请的三重境界



上面的图,相信你能够看懂。


第一重境界,就是部分同学和家长“割裂化思维”影响,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点点小领域,摸不清大局,也看不见未来,是非常忌讳的一种规划申请方式,家长和同学们一定要警惕。


第二重境界就好很多,小部分人摸清了标化、活动、学术系统内部互通的关系,知道要系统性地规划申请。


而最高境界,就是极少数人会知道的“系统化思维”。它实现了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的融会贯通。如果你想要申请前20、甚至前30,都建议一定要训练这种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的能力。



这样的美本申请三层境界,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三层境界。


有的人只顾眼前的舒服和爽快不学习、不储蓄、不努力、不规划,混过一天算一天。最后只剩下几十年如一日的“一无所有”


还有的人知道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比如厨师要磨练自己的厨艺、作家要精进自己的写作技巧、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已经能让他们在社会上获得小小的一个位置。


但如果还想获得更多的尊敬更广的世界,他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范畴以外的事情。


比如会英语的好厨师,未来接见外国友人、走出国门的机会更大;阅历各个领域好书,见过许多人、走过许多路、注意思考和沉淀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更厚德载物;懂一点语文、英语、体育等知识的数学老师,也往往才能够更好地教数学。


只关心眼前、只注重细枝末节的人,很难在未来有大前途。


只有我们把眼光格局放长远、更有规划、更有目标地来对待申请和人生,未来才会回馈给我们更好的结果。


与所有家长和同学共勉!



最后,福利来了!


看完本文,升级了规划的理念之后,我们就需要具体实施到底如何“科学规划”。


不行动,今天学的知识就浪费了


所以,棕榈君为所有读者准备了下面的超级全面的规划礼包(PS:12年级申请季的家长和同学不需要领取,建议9-10年级家长一定要领取)


内含如下独家精选干货资料:



1、9-11年级你需要为申请做哪些方面的准备?(标化、专业探索、调研学校、课外活动、个人项目、提前知晓申请注意事项)



2、各种类别的活动如何规划全指南(志愿者、夏校、科研、个人项目、还有课外活动与申请材料的搭配)



3、棕榈大道历届进入顶尖大学的学生,是如何规划的?(藤校、Top 10、Top 20…案例皆有!)



如此有针对性、清晰明了的资料如何领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棕榈大道本科申请”公众号,

发送超级

即可获取全部上述规划资源!



希望这份资料,

能够帮助你更细致地规划!


— End —


想了解更多美国教育背后的事实?

想在棕榈的陪伴下进入梦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咨询顾问佳佳老师,

发送“申请”即可获得个性化的申请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