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校独家视角|选校只是看看排名吗?听听这位进入排名50开外的文理学院却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学霸怎么说

2015-11-29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棕榈大道的本意是通往斯坦福大学校园一条长达一英里的路,路两边植有166棵棕榈树。以这条笔直和壮观的路来命名学业之路寓意着: 通往理想之路。




除却包括藤校在内的顶尖精英大学,美国的文理学院向来也是偏爱小型学校的留学生的优选。但是要在数量众多的文理学院中选择一所真正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对大学生活期待的学校,实非易事。Tony是个有一点点特殊的留学生,但是他为他的“独特”找到了栖身之所,一所同样“另类”却好似为他量身打造的学校。在那里,他收获了成长所必须的经验,当然还有周遭对他最真诚的善意。他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即使在一所不知名的学校学习,也能拥有别样精彩的大学生活:


以前在网上看过很多人写过的关于他们在美留学的各种经历。说实话,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不过就像大家说的,留学绝对不仅仅是拿到文凭。正因为留学是个复杂的问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去分享他们独特的经历。 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留学就是一次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人生历练。写本文的目的,不是想告诉大家我有多强,有多特别。分享是我唯一的出发点。 所以我希望在下面的文字中,我的经历和感想能让你开始思考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抛开排名,你是否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能够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学校?


作为一个在美国中部的小型私立学校学习了两年的中国学生,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在我看来,就一直是一个“句号”而不是“问号”。不过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里,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就像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一样,一直困扰着我。 因为已经习惯了高中的学习环境,所以我自然对小学校有一种好感,于是文理学院就成了我申请的重点。但是,美国有将近三百所文理学院,在学校规模都差不太多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为此,我参观了美国东部排名前三的文理学院,美国中部的重点音乐学院,也和好几所美国西部的小型学校做过面试。 每所学校都有它们独特的地方,但是在重复的面试问题以及招生官近乎一模一样的问题回答模式之后,我渐渐地有了一种感觉:我在这些学校里只会是那些拼命想考试考满分,最好在第一年就出版论文的一员。那么,这和国内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重点大学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过去我以为文理学院和大学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但是在千篇一律的探校和面试过后,经过一番思虑,我最终选择了一所在美国文理学院里都算得上“另类”的小学校:Bennington College。 第一次听说Bennington,是和高中英语老师偶然聊到的。他是我最喜欢的高中老师之一,所以我们俩也会聊很多英语文学之外的话题。 他是Bennington的毕业生,自然对学校的点点滴滴都再熟悉不过了。从他的讲述之中,我渐渐地发现这所学校和其他的文理学院在教学理念上有着巨大的区别。 加上对其他学校的厌倦以后,我就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所学校不仅会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从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找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我这个人一直对排名就不怎么在乎,但是在高三和大一之间的暑假里,很多人觉得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竟然选择了一所排名五十开外的学校。 这种不理解几乎是每隔三到五天就会出现。但是我还是觉得我的决定并没有错。 在四月的时候,我花了一整天参观了这所不到七百个人的小学校。其实,在那天里,我花了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和不同的教授聊天,而不是参加information session,或者跟着一大群人在学校里到处参观。 所有教授们的热情和对他们自己学术方面的热爱让我在佩服的同时,竟然有了一种想要变成他们中的一员的感觉。因为,在很多人的不理解的同时,我也经常收到教授们的邮件。 “Tony,我们秋天学期的课是有关美国宪法的原始主义探究。我刚在youtube上发现了这个很好的演讲,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是历史教授Eileen的邮件。 类似的,还有这封来自数学教授Andrew的:“Tony,我知道你对理论数学和数学教育很感兴趣。我今天早上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在MIT任教的数学家写的关于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文章。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大家要知道,暑假的时候并不是教授的工作时间,而且那个时候我还没正式的和任何教授上过一堂课。他们的热情和专注让我对那些不理解“麻木”了。 因为视力残疾,除了和教授的交流之外,我也和学校主管残疾人辅助的负责人Laurie在暑假有着频繁了邮件来往。这个可能听起来和很多人没什么关系,不过我想从下面的分享中告诉大家Bennington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点有多特别。 在绝大部分的美国大学和文理学院里,主管这方面事务的,一般都是由在这个圈子里干过很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来负责。在以前的交谈中,他们一般都会和我说类似这样的话: “我们会按照《美国残疾人法案》规定的条目提供我们所能做的帮助。因为你不是美国公民,所以如果法案里面没写的,但是是你需要的,我们只会提供信息,你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资金,交通等其他问题。” 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并不能说“按公办事”有什么错误。但是Bennington给我的答复很不一样。 Laurie告诉我,学校当然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不过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她和我开玩笑说:“那个法案是1990年写的,现在都过了25年了。如果我们就像机器一样,只会做复制和粘贴,那我的办公室不应该在Bennington,应该移到最高法院的图书馆里。” 所以,学校在暑假的时候问了我很多关于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目的是想弄清楚它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到我。 学校建议我提前到校,并告诉我校方会支付“定向行走训练”的相关费用。这个训练能帮助我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如何在学校的各个地方之间自己穿行。 对于美国公民来说,因为他们有各种社会福利,所以这种训练就直接有政府支付了。但是学校能用它们自己的钱帮助我,甚至是在学期并没有开始的情况下,就已经是一种真诚的表现了。 Laurie还安排了我和我的科任教授们在课程开始进行一对一的关于学习辅助的谈话。令我非常吃惊的是,教授们都已经做好了“功课”。比如,在我和数学教授的谈话中,我发现他已经知道的很多我的学习方式,并找到的可行的辅助方法。


只有Tony一个学生的物理课


Andrew告诉我,他暑假的时候,有时会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然后尝试着去做数学题,看看是一种什么感觉。他发现,听力在这个时候就变得极为重要。 因为是理论数学,所以命题或者是方程都会特别长,因此他也渐渐发现什么样的语速与解释方式才是最适合倾听者的。 他还告诉我,其实我这种方法对所有人都很有效。他说:“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用口述的方式把微分方程,行列式,复分析等等讲清楚,写就只是把你讲的东西放在纸上而已。所以我会建议所有同学都尝试你的方法。用听和说,取代看和写,这对大家都是一种财富。” 听完Andrew的话,我非常感动。一位教授竟然有如此开放的心态,并且还想着如何自我提高,真是难得。


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型文理学院里,我到底学到了什么?


Bennington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学校。学校鼓励学生在第一年里尽量多尝试他们以前没有尝试过的课程。不过,这也有例外,比如我。 我在申请的时候就谈到我对社会科学,数学和钢琴都很有兴趣。学校也和我的高中老师聊过。在得知我在高中已经学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初步,基础物理,量子力学基础和美国历史101以后,教授们觉得我如果还和其他的低年级学生一起上基础的课,就等于浪费时间。 于是,教授们给了我“跳级”的许可。于是,我的大多数课程都是和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一起上的。 在第一个星期的课结束之后,我的历史教授觉得我对“文化差异研究”也很有兴趣,就主动推荐我去上一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外文化融合与差异化的研究性课程。 我的钢琴教授觉得我也很适合学习一些音乐分析方面的课程,于是就向我推荐了一门关于曲式分析的课。 当他们得知第一年学生只能修16个学分以后,二话没说,直接给课程注册办公室发了邮件,并说明了他们的想法。 于是,现在,我就修了24个学分。比一般的学生多了50%。我不止一次从不同的教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没有时间最大化的说法,因为我们总能做更多。 我想,这是为什么我的课程注册经历显得这么不同的原因吧。当教授们了解了我的学习方式以后,他们就都选择了“因材施教”,将他们所能提供的知识传授给我。 就比如,数学教授Andrew知道我在高中时修过线性代数,于是便找来了一本研究生才会用的高等线性代数教材让我听,让我在课下与他交流。 再比如,学校里其他音乐系的老师得知我的钢琴水平,以及以前有过室内乐演奏的经历之后,就问我是否想继续学习室内乐演奏。 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老师告诉我,为了开设这门以前没有开设的课,我要在他们面前做一个小的演讲,内容是阐述我对钢琴室内乐的看法。 于是,我花了一整个周末的时间在网上查各种资料,并整理成自己的想法。 演讲还是挺成功的,至少,我现在在学习室内乐演奏。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是老师们临时想出来的一个idea,学校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想看看我对音乐的理解如何。其实,他们早就定了谁会去教我了。 话说回来,因为Bennington没有“专业”这个说法,每个学生最迟在大三上学期要定下自己的“focus”,也就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专业。 但对于我来说,虽然是Bennington的大一学生,但是我的focus已经很确定了,那就是社会学研究,理论数学和钢琴。虽然听起来很多,确实,我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查资料,整理感想以及练琴上,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充实的。 有着这么多好同学,好教授的陪伴,我并不感觉乏味。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有关师生关系方面的话题。其实,Bennington的另一大“另类”之处是所有的老师都必须是“在职工作者”。 我不知道中文的翻译是否准确。我的意思是指每个老师都必须要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来做一些和他们自己这个领域有关的事情。这一点,应该很少在其他的学校出现。 一般学校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教授们知识渊博,因此除了授课意外还会用很多时间来做研究。但是如果研究项目一忙,上课就少了。或者,至少上课质量下降了。但是Bennington规定所有的老师必须用在Bennington以外的时间来做研究。这样的话,他们既有在学术上的不断提高,也能充分把剩下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上。 比如,我的数学教授上个暑假在韩国的一所大学里做访问学者,研究东亚高等数学教育以及美国高等教育可以借鉴的地方。 再比如,我的钢琴教授Chris刚刚在纽约市举办了一场他的个人独奏会,我常常在晚上能够听到他在音乐教室里练琴。我想他是在为他11月份的另一场音乐会做准备。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一种“生机感”。我觉得和老师在同一时间练琴,是我的一大荣幸。 所以,Bennington的学生们就不是像某些学校一样,争着抢着给教授做研究,出版论文。如果学生们想做研究,那是真的因为他们喜欢花大量的时间,花大量的精力在那个他们感兴趣的领域。 于是,这样一来,整个学校的师生关系除了亲密友善之外,还多了一层“纯粹”。这是一种对知识渴求的纯粹,也是一种生活理念的纯粹。 Bennington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实习学期”了。很多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简单来说,就是会经常想,我干了这件事是为了什么?Bennington不是给中国人设计的学校,但是“实习学期”却可以回答上面的那个问题。 从12月中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学校没有任何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去一个地方实习。这就很好的将教育与实践结合了起来。 我正在和美国的很多特殊学校联系,希望能找到一份给视障学生上课的工作。我想,在每一年的实习中,每个人都会学到很多在任何学校都学不到的东西。 Bennington非常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其课程开设,教学编排,课外活动等等方面,都非常鼓励每个人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老生常谈的美国大学“融入”问题


下面就来谈谈融入问题。因为Bennington是个小学校,每个人自然都像是在一个大泡泡里一样,关系都非常近。中国人算上我一共就四个,所以扎堆就真的是天方夜谭了。 不过,我还是能感觉到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找寻认同感是一个很“热”的问题。Bennington也不例外。 其实,我真的觉得不用刻意的去找寻这种本来就不用费力去找的感觉。我从到校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说一定要和所有人都成为最好的朋友。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不交朋友。这只是一种心态。 事实上,我和住在一栋宿舍里的所有人都相处得挺不错的。大家平时的时候一起讨论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周末的时候一起去野餐,去超市,甚至有的时候去旁边的威廉姆斯镇转一转。 不只是同宿舍的人,我觉得其他的人也都很接受国际学生,没有哪个人说因为你不是美国人,他就不和你交朋友的。大家在午餐时经常坐在一起讨论新闻,交流自己对实事的看法。 大家也会对其他人的project很感兴趣。比如,很多人会去听我的小型演奏会,并给我一些真诚的建议。 很多时候,我真的不用说自己是中国人,以前干过什么事之类的话。如果他们对此感兴趣,大家自然会问。与其说用国籍身份来区分这里不同的学生,我更觉得应该用Benningtoner和non-Benningtoner来看看你是否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最后,说回我自己,也说点轻松点的。可能有的人会问,既然你上这么多课,你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呢?在这里,我的分享,其实也是很多Bennington学生的分享。 大家一般都会在不上课的时候去找一些校内工作。比如,我每周三和周五上午都会在招生办工作。我的很多朋友会选择图书馆,书店,学生中心等地方。大家在工作中,也慢慢开始认识其他在这里工作的学生,大家慢慢的也变成了朋友。 另外,关于睡眠,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教授在内,都是工作日睡得少,周末使劲睡。 我经常收到教授1点发来的邮件。但是学校周末的早晨就是一片寂静,因为大家在使劲补觉。 分享这些的原因,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是一天到晚在party。我们当然也有party,但是大家都有个度。学习时间就是学习时间。party的时候,大家才会尽兴的去放松,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学习之后的成就感。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在文章的最后谈谈我对Bennington的一些总体的感受。 是的,你可以质疑我,说我只是一个大一的新生,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够彻底。但是,我想说的是,至少我现在觉得很满足,生活很充实。 很多时候,我并不会去想我原先的决定是否正确。因为,我不用去想,Bennington正在用所谓“另类”的方式给予我答案。 想想文章开头提到的:留学是为了什么?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在Bennington的学习会让我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思考。我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在一个不知名的学校学习,也能学出不一样的精彩。




-The End-




公众号回复 托福实录 文书实录 或 申请实录

获取主页君小助手精心整理的上万字讲座实录文字资料

其他讲座相关信息请查看公众号后台




棕榈大道成立于斯坦福,成长于硅谷。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专业最有人情味的留学咨询服务机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