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才建设】做优人才开发新生态 做强新铜陵发展动力

2018-03-09 先锋铜陵

  核心提示:

  近两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铜陵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铜陵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才战略资源作用,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突出企业主体、强化改革探索、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科研成果的高层次团队来铜落户发展,加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铜创新创业,更大力度集聚高层次人才,更优环境服务人才创新创业,为奋力开创新时代转型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

(图为2017年12月22日下午,铜陵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校园招聘宣讲会活动在中国科技大学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举办)

  大创新,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引才机制、聚才平台、队伍建设、平台服务、环境营造等5个方面21条改革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制定《铜陵市机关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成立“市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储备中心”,破除了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在体制、机制和编制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工作津贴、购房补贴、晋升补助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大招引,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扎实推进“双招双引”首位工程,2017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来铜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指导、咨询服务197人次,来铜创业就业、项目对接、成果转化365人(项);引进高层次科技团队10个,其中4个团队获省2500万元扶持资金,入围比例较往年有较大突破(往年每年仅1支团队入选)。与新安人才网合作,利用其行业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招聘经验,分两批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县区、国有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活动,吸引270多名全国重点院校毕业生来铜参加面试。人才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人才优惠政策红利的扩大释放,吸引了远在辽宁、贵州等地已就业多年的吴先康、杜小勇等铜陵籍优秀人才先后回乡发展。市直单位全年共引进“985工程”大学优秀毕业生80余名来铜工作,为部分单位补充了新鲜血液、充实了力量,初步改善了干部队伍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

  大联姻,拓展人才合作“朋友圈”。推动与国内顶尖高校合作进程,与中国科大达成了市校人才科技合作协议,中国科大选派3名高层次人才来铜挂职锻炼,该校机关部门和研究生院组织专家教授来铜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我市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分别举办铜基新材料产业研讨班、民营企业家创新驱动发展专题班,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多名;吸引北京航天材料研究院来铜共建尖端新材料产业园,新建321地质队、圣奥化学公司2家院士工作站和零点机械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32名博士、硕士生来铜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推进了市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大宣传,提升人才吸引“粘附力”。组织开展人才创新政策大宣传活动,拓展线上与线下、地方与高校、单位与社区、园区与企业相结合的宣传路径,首次组织市县区及国有企业在中国科大举办人才招引现场宣讲会,编辑发放人才政策清单、政策汇编6000余册,开展了“人才科技人社财政”政策进园区活动,全市招才引智氛围更加浓厚,有效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中国组织人事报》《科技日报》先后刊发我市“人才强企20条”“绿色通道助机关事业单位引才”“科技人才激发'铜都'新活力”等特色做法。

(图为铜陵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面试现场)

  “这片土地的热情、务实打动了我”

  位于皖江中心内的安徽泽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向客户提供原位透射电镜解决方案、纳米操纵手、MEMS传感器、高精度源表等产品。该公司利用纳米探针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探究和操纵,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白雪冬,正是该企业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

  “是铜陵政府和这片土地的热情、务实打动了我,让我最终和同事们选择这里组建公司。”白雪冬告诉记者,在国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大环境下,自己的团队一直很想把手上的专利产品化、产业化。“正在这时,铜陵市科技局、发投、经开区多次来到中科院物理所调研、讨论项目落户铜陵的事项,并在房租、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我很感动遇到这样热情而又充满诚意的政府,也很高兴能在铜陵发展自己新的事业。”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通过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加快产业升级,则是这座城市转型探索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紧扣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科研成果的高层次团队来铜落户发展,加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铜创新创业,努力打造省内领先、比肩东部的人才政策优势和人才生态环境,实现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营造出一个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为铜陵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日前,省政府批准了48个科技人才团队作为安徽省2017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对象,我市白雪冬团队、黄军同团队、谢晨波团队、严锋团队名列其中。这四家团队分别通过与我市企业合作或在铜创办企业的方式,分别开展了“亚纳米扫描探针技术的实用化”“新一代石墨烯基先进超低碳耐高温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城市区域大气臭氧和颗粒物立体组网监测系统和数据服务平台”“电致变色智能玻璃(膜)产业化”项目开发建设,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和升级,对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入选的四家团队将根据团队级别分别获得省财政给予的1000万、600万、600万、300万,总计2500万资金扶持,我市也将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狮子山高新区光电产业重点企业之一安徽蓝盾光电子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全方位雾霾监测系统在合肥投用)

  “这里不仅是故乡,也是发挥本领的平台”

  2月9日,距离张煜走上市委办公室信息综合科的工作岗位刚满一个月。谈起自己当时离开南京回到铜陵的选择,他对记者说:“因为这里不仅是我的故乡,也是能够发挥自己本领的平台。”

  90后的张煜是一个标准的铜陵人: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上学,再从这里考入更大的城市接受高等教育。2010年,18岁的张煜考入东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这是一所著名的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高校。毕业后,张煜顺利进入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称得上是兴趣所在、专业对口。

  “大城市确实很精彩,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却始终得不到一种归属感。”张煜告诉记者,在外求学、工作的时间越长,乡思和乡愁就越却强烈。去年9月份,张煜从网站、新媒体等多个渠道上获悉了我市面向重点高校引进50名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作为一个铜陵人,能为铜陵建设贡献力量,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也有一种使命感在鼓励着自己。”

  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张煜毅然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回家乡发展。网上报名、审核、笔试和面试,在一系列的招考程序后,张煜顺利成为市委办公室岗位上的一员。“和以前的工作相比,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张煜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努力学习和掌握与岗位相关的技能知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自己已逐渐适应了岗位并融入到角色中。

  “相较于大城市,铜陵也有属于自己的很多优势,而且市委、市政府在人才招引上展现了很大的诚意。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铜陵一定会更加美丽和繁荣。”张煜说,他很感谢能有人才招引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并能在其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白雪冬团队入列安徽省2017年度A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图为白雪冬研究员(中)与团队创办的安徽泽攸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交流。)

  “江南小城风景美,待遇也比其他地方好些”

  “去年10月份第一次来到铜陵,当时正下着小雨,整座城市都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留给我江南小城很美的印象。”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纪检监察员朱婕向记者这样描述对铜陵的第一印象。

  1993年,朱婕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在当地读完大学本科后,考入四川大学就读硕士,主攻诉讼法专业。2017年硕士毕业后,朱婕也曾进入几所律师事务所实习,但一直没有选择在当地安定下来。“主要还是因为四川离家乡太远了,一个人常年在外工作、生活,并不是特别适合我的性格。”朱婕说。

  去年10月份,朱婕通过网络获悉了我市面向重点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其实当时可供选择的地方不止铜陵一个,但因为实地感受了铜陵江南之城的美丽,再加上招考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吻合,并且在正常工资福利待遇以外,还能提供租房、购房补贴和生活补助等。这些条件都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所以最终我选择了铜陵。"朱婕说。

  采访中,记者得知,吸引朱婕这样高校人才留在铜陵的,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我的老家至今还没有通高铁。而铜陵高铁贯通东西、南北,公路、航空交通也都很便利,这样我节假日回家就会变得很方便,也就不会觉得离家很远了。”朱婕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带着父亲来铜陵游览过,家人也十分支持她在这里扎根工作。

推荐阅读:

胡启生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坚决支持和拥护宪法修改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劲赴铜官区调研 “先锋在线”平台应用工作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劲调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义安区开展“五双五突出”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力

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先后召开“先锋在线”平台推广部署暨培训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