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这部法为你我“撑腰”
每年5月第二周
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活动周
本周官微君将带您了解一部
与我们职教师生息息相关的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本法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下面,我们从十个关键词了解
新法的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
对公办学校,规定公办职业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职业学校基层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全面领导学校工作。
对民办学校,规定民办职业学校依法健全决策机制,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保证其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来定位,是构建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基础。新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规定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规定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禁止设置歧视政策。
图为我校学子正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图为我校新建的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
职业教育类型多样、举办主体多元、涉及群体广泛。新法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并从三方面强化统筹管理。
国务院层面,规定国务院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
部门层面,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
省级层面,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权,省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整合、优化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具体工作职责,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
图为我校校长吴教育代表学校与高明区人民政府举行政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新法着力建立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纵向贯通,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完整通道,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支持在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等。
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资历以及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规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等都可以开展职业培训。
图为我校首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顺利完成
新法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办学,落实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突出鲜明导向,规定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丰富举办方式,规定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等要素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可以用于举办职业教育机构。
强化办学责任,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完善支持政策,规定对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给予适当补助。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新法推动全面融合,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鼓励深度融合,规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新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教育规划上,规定发展职业教育应当与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
发展重点上,规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培养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模式上,规定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产业需求,依法自主设置专业、设置学习制度、选编教材、评聘教师等;应当建立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评价机制上,规定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应当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应当突出就业导向。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新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新法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
对学校,规定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对教师,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定国家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岗位设置、职务评聘制度,创新方式聘请技能大师、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担任专兼职教师。
对学生,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学生应当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习惯,按要求参加实习实训,掌握技术技能等。
图为我校党委书记刘科荣为教职工讲专题党课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保障。新法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国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资金统筹,规定地方教育附加等经费中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应当统筹使用;发挥失业保险金作用,支持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落实政府责任,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和办学质量等落实职业教育经费。强化企业责任,明确企业应当根据国务院规定的标准,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
媒体相关报道
人民网、光明网报道的《新职业教育法让职教热起来》在“鼓励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部分提到我校:
“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机构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模式。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响应‘一带一路’号召,顺应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发挥特色优势,与东盟地区企业和高校合作建设纺织服装工匠摇篮,在东盟建成了海外学院和教育、实训基地,目前拥有越南百宏纺织应用技术学院、柬埔寨实习实训基地、柬埔寨纺织服装教育基地等3个办学点,并积极开展学分互认2+2联合培养,畅通升学‘专升硕’渠道。在国际化办学的同时,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还开发了一批适用东盟本土化的双语教材教案、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逐步完善东盟纺织服装优质教学资源库,推出一批东盟认可的高质量专业标准体系及优质教学资源。据该校负责人介绍,该校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办学,搭建东盟纺织服装职教联盟,加强与东盟地区以纺织服装为主的企业、园区、政府、院校合作,推广纺织服装职业中国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我校案例《双融引领 三创并举 四联驱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纺织服装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纺织强国”“纺服智造”的战略目标,赋予了全体纺织人新的使命。近年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紧随时代节奏和产业调整升级步伐,聚焦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纺织服装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双高”专业群建设模式,培养了大批“会设计、懂工艺、善营销、能创业”的复合型优秀纺织服装人才,走出了一条守正出新、内涵深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双融引领” 推动产教无缝衔接学校创新提出了“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职教办学理念,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学校秉持“专业融入产业”的理念,基于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办学条件、师资团队、资源建设等多要素建立专业设置校本标准;基于就业对口率、就业率、人才需求变化、用人满意度、第一志愿报到率等多个人才培养要素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专业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近年来,学校聚焦服务国家“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佛山经济产业升级等战略,立足学校纺织服装专业的传统优势,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9个,确立了以“龙头为引领、骨干为支撑、新兴为补充”的“3+3+3”专业群链,形成覆盖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检测、销售等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实现了纺织服装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为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纺织服装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之首。
学校秉持“教学融入企业”的理念,充分发挥品牌专业优势,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以“专业群+产业学院”的多元化办学模式,依托立项的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携手华为、溢达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一群一院”建设方案落地。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牵头制定纺织服装类专业国家标准3项、获批国家重点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示范和重点专业9个及国家重点支持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集体”“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人才培养成果奖”等荣誉。
“三创并举” 促进技能全面发展学校秉持“以生为本、能力为重”的理念,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出发,对标行业技术和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梳理岗位核心技能和关键技术,基于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全过程,围绕复合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产业技术新元素和优秀文化,重构了“创意+设计、创新+工艺、创业+营销”“三创”并举、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开发了设计表达与简易产品设计、典型产品设计、创意创新类产品设计等六大课程群,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又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联驱动” 创新协同育人理念学校秉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区域产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创新产教融合运行模式和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对接。依托共建共管共享的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等国家、省市级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政校企行联袂、校企师生联动、产学训赛联结、教研创服联贯”协同育人,形成“教学做产研创服一体化”共识,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方位锤炼,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技能人才。学生斩获全国性大奖几十项,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女装设计大赛中,与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30所知名时装院校的优秀专、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同台竞技,斩获金奖。
学校还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越南百宏责任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越南百宏纺织应用技术学院,与柬埔寨服装培训学院、柬埔寨中国纺织协会、柬埔寨制衣协会合作设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柬埔寨纺织服装教育基地等,为当地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纺织服装优秀复合型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辛勤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最近,学校以《“双融引领、三创并举、四联驱动”纺织服装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获得了2021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作为全国仅有的学校获得了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获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下设科普教育基地等标志性成果。未来,学校将以创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和“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契机,继续深入践行国家“双创”战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积累“广职经验”,为“纺织强国”“纺服智造”赋能。(吴教育 李竹君 王家馨 古发辉)
上下滑动浏览详细内容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我校案例《凝聚合力谋发展 协同创新谱新篇——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行协同打造服务地方“示范区”的成功实践》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可贵精神,也是发展教育的迫切需要,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佛山市高明区仅有的一所高校,始终坚持“创”字当头、“新”字当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高明区建设“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三新”城市的发展战略,于2018年与高明区政府部门、广东万方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整合地方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资源,牵头建立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政校企行凝聚合力、焕发活力,共同打造高明区科技创新“新引擎”,谱写“协同创新”新篇章。
新理念 新方式筑协同创新之基学校自入驻高明区以来,持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政校企行联袂、校企师生联动、产学训赛联结、教研创服联贯”的“四联驱动”协同育人理念,培养了大批为高明区内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的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入驻期间,学校相继与高明区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等单位协同建立国家、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教师带领学生创业孵化形成小微企业;与高明区组织部门、高明区税务部门等合作开展人员培训;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建立“溢达产业学院”,与广东祥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光电学院”,等等,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与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2021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6项,排名全省第五;2021年,学校因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表现和独特贡献,获评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为广东省获此殊荣的6所高职院校之一。
巧布局 巧实施行协同创新之路高明区未来将打造成“三新”城市,学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创新“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双融引领”理念,巧妙地优化专业布局,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专业精准对接产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主导,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行业企业引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教学内容更新与前沿先进技术对接;政府部门参与,创新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形成覆盖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检测、销售等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政校企行联动,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系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实现精准育人。
此外,学校依托共建共管共享的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引入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创新与服务项目、行业前沿技术及优秀文化,创新构建“创意+设计、创新+工艺、创业+营销”“三创并举”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政校企行多元协同开发配套优质资源,使教师能在平台承接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学生能不同程度参与真实项目,科研创新成果、发明专利转化率高,创新创业项目有适宜环境孵化。通过“三创并举”,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让毕业生个个“会设计、懂工艺、善营销、能创业”,满足先进制造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吴教育)
创品牌 创特色扬协同创新之长如今,随着与高明区政府部门主导建设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学校严格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持务实稳健的工作作风,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围绕服务高明产业创新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打造农业科技园区助推乡村振兴,与高明区吉田村、高明区供销社、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广东益之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富硒农业实验基地,2021年获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建立珠江学者实验室、多功能智能化新材料实验室和广东省人体微生态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实验室;引佛山市纺织行业协会入校,共建纺织服装研究所;以研究院为依托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库1个(高明区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引进广东坚派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31个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涵盖领域包括机械装备、生物制药、新材料、现代农业与大健康,其中院士团队3个、国防973首席科学家团队1个、全国劳动模范团队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团队1个、全国物流行业劳模团队1个;入驻团队获批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佛山基地示范点1个、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1个,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经费近2亿元,2021年有3家初创科技企业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一家达3800万元);与武汉纺织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5所高校搭建对接桥梁,开展合作;累计为佛山金皓铖机器人有限公司等246家公司提供服务;2021年累计申请专利520项,其中发明专利125项,专利成果转化14项,累计到款额71.29万元。
上下滑动浏览详细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共创职教辉煌
往
往
期
精
彩
新闻中心
文图来源:微言教育、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综合整理:党委宣传部微信编辑:吴金武 廖伟腾责任编辑:梁泽兴、汤文英、刘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