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玺, 等 | 中国省域国内与全球价值链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关系
摘要
利用2007、2010、2012、2015、2017年中国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出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内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的参与度。在综合分析NVC、GVC参与度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NVC、GVC的耦合协调度关系。结果表明: (1) NVC参与度不断增长且趋于稳定,GVC参与度不断下降也趋于稳定; (2) 东部地区省份NVC、GVC的耦合度水平呈现增长趋势,中西部地区省份NVC、GVC的耦合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 全国30个省份的NVC、GVC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推进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耦合协调; 双循环第一作者:
张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E-mail:zhangxiQA@163.com
第二作者:
郭细根
江西农业大学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产业发展规划
E-mail:jxguoxigen@126.com
通信作者:
李光勤
安徽财经大学
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贸易与环境
E-mail:zjfcligq@126.com
0
引言
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1.1 研究方法式中:
1.1.2 耦合协调度模型根据耦合原理构建地区参与国内/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公式为:
2
省域国内/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时空格局
2.1 国内价值链嵌入的时空特征 从具体省份的NVC值来看(图1),各省区在2007—2017年间NVC值整体是上升的,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其中波动最大的是2007—2010年之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12个省份的NVC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07年,广东省的NVC值最低,只有0.248,而最高的省份为内蒙古,NVC值达到0.476;2017年,福建省的NVC值最低,为0.239,最高的省份为青海,其值达到0.654。为了直观显示出NVC参与度的特征,计算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NVC参与度平均值(图2)。从横向看,东部地区的NVC参与度最低,仅为0.289,中、西部地区相差不大,在0.42左右;到2017年,东部地区的NVC参与度仍然最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NVC参与度大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可能原因在于,中西部的开放程度相对低一些,内循环就成为其重要的选择方向;而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发达,对内循环的需求相对较低。从纵向看,2007—2017年三大区域的NVC参与度均有较大的上升;东部地区提升了32.87%,到2017年达到0.384;中部地区提升相对慢一些,增长率仅为17.63%,2017年达到0.489;西部地区提升最快,增长率为21.27%,达到0.507。由此可见,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阻,其NVC参与度得到较快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的NVC参与度也稳步提升,东部地区的内循环仍然弱于中部地区。我国各省域NVC参与度的增加表明省际贸易的发展迅速,在国际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完善的国内供应链体系抵御全球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国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推进了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对于建立完善的国内供应链体系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的国内大循环发展势头较好。
2.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时空特征
图1显示,各省域的GVC参与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各个省份,2007年广东省的GVC参与度最高,为0.697,吉林省最低,为0.235;到2017年,广东省的GVC参与度仍是最高(0.583),甘肃省最低(0.151);广东省的GVC参与度历年均是最高;吉林省是唯一实现GVC正增长的省份,从0.235增至0.24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海南省的GVC参与度下降幅度非常显著,远超其他省份,由2007年的0.626下降到2017年的0.154,下降幅度超过70%;同时海南省的NVC参与度增加幅度为全国最大。在党的十九大中央政府推动海南省建立自由贸易港之前,国内及国际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是海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国际局势不稳可能是海南省GVC参与度下降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南省GVC参与度由2007年的0.626下降到2010年的0.415,下降幅度高达33.7%;另一方面,国内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海南省的旅游行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海南省与内陆省份经济的循环。利用各省GVC参与度计算出全国的平均GVC参与度和东、中、西三大地区的GVC参与度,如图3所示。从整体看,全国GVC参与度平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0.408下降至2017年的0.282,下降幅度超过30%,但下降趋势越来越慢,2015年GVC参与度为0.285,与2017年相差非常小。这说明,从整体看,受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整体GVC参与度不断下降,但2015年之后趋于稳定。从横向看,2007年,东部地区的GVC参与度为0.553,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0.329和0.320,东部地区的GVC参与度均值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2017年,东、中和西部地区的GVC参与度分别为0.397、0.224和0.209,东部地区仍为最高,中部地区仍略高于西部地区,但三大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从纵向看,东部地区GVC参与度均值由2007年的0.553降至2017年的0.382,下降了28.3%;中部地区GVC参与度均值由0.329降至0.224,下降了32%;西部地区由0.320下降至0.209,下降幅度最大(34.5%)。因此,我国的GVC参与度整体出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实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
2.3 国内/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时空特征 为了更为直观地观察中国30省NVC与GVC参与度的变动趋势,制作2007年和2017年各省NVC、GVC参与度图(图4),横竖两条虚线分别表示2007、2017两年的GVC和NVC参与度均值。两条虚线将图4分割成4个部分,左上方表示高GVC参与度与低NVC参与度的地区;右上方为高GVC参与度与高NVC参与度的地区;左下方为低GVC参与度与低NVC参与度的地区;右下方为低GVC参与度与高NVC参与度的地区。通过图4可以直观看出,一方面,2007年各省的NVC、GVC参与度主要集中于图的左上方和中间部分;到了2017年则主要集中于右下方,整体呈现出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说明各省NVC参与度增加,GVC参与度下降。另一方面,NVC、GVC参与度主要集中在图中横竖两条虚线交点处四周,这说明较多的省份处于参与NVC和GVC协同发展的状态,并且NVC参与度和GVC参与度处于平稳变动的趋势。
3
国内/全球价值链
嵌入的耦合协调关系
3.2 省域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度 根据公式(9),测算GVC和NVC的耦合协调度,并根据等间隔分类原则,将不同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分为五类:[0.50,0.55)为勉强协调,[0.55,0.60)为基本协调,[0.60,0.65)为中度协调,[0.65,0.70)为良好协调,[0.70,1)为优质协调,根据分类绘制出2007、2012、2017年中国地区层面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图(图7)。从整体看,各地区的NVC与GVC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个别省份出现波动现象,中西部地区省份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可能的原因在于,受全球化推进的影响,早年间东部地区省份积极参与进出口贸易,当地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全球市场。因此,东部地区省份GVC参与度要显著高于NVC参与度,NVC与GVC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敲响了警钟,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会导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增加,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特征。对东部地区而言,从国外市场逐步转向国内市场有利于促进当地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中西部地区更多地参与国内价值链生产,随着加工贸易企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且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欧班列的开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可用更少的生产及运输成本直接嵌入全球价值链,从而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发展。具体看,2007年,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青海、宁夏及新疆8省NVC与GVC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良好协调水平,而东部地区的北京、辽宁、江苏及浙江处于基本协调水平,福建、山东及海南仅为勉强协调水平。2012年,从整体看,各地区的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山西、青海、新疆达到优质协调;安徽、江西、广西、云南、贵州、河南及甘肃8省由原来的中度协调、基本协调水平上升至良好协调水平;东部地区的北京、辽宁、海南上升至中度协调水平,山东上升至基本协调水平,而广东降至勉强协调水平。2017年,山西与青海的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度仍保持为优质协调水平,新疆由优质协调降至良好协调水平,安徽和广西由良好协调降至中度协调水平,江苏、浙江上升至中度协调水平,湖北由勉强协调回升至中度协调水平,广东由勉强协调回升至基本协调水平,而福建省的NVC与GVC耦合协调度持续处于较低的水平。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投入产出表分解模型,利用2007、2010、2012、2015、2017年中国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出30个省NVC和GVC参与度,详细分析省域NVC和GVC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各省的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关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维度上中国各地区NVC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特征;从三大地区看,不同年份均呈现中西部地区的NVC参与度大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征;空间维度上,各地区NVC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时间维度上中国各地区GVC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三大地区看,不同年份均呈现东部地区的NVC参与度大于中西部地区的特征;空间维度上,各地区GVC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但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通过对2007和2017年NVC和GVC的散点图分析可知,随着时间推移,各省NVC参与度增加,GVC参与度下降;较多的省份集中在散点图中心区域,NVC参与度和GVC参与度呈现平稳变动的趋势。(4)各地区的NVC和GVC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个别省份出现波动现象。中西部地区省份的NVC与GVC耦合协调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国内/全球价值链耦合协调度普遍高于东部地区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全球经贸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研究NVC与GVC耦合关系对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东部地区的省份,需要加强与内陆省份的资源要素流动,更深层次融入国内生产网络,提高应对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NVC与GVC耦合协调关系;中西部地区省份的GVC参与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利用当地的资源要素禀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贸发展,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的治理。此外,受数据及篇幅限制,本文未进一步展开讨论不同省份参与国内/全球价值链的时空特征。如不同地区省份嵌入NVC时是否表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嵌入GVC时存在怎样的区域关联与差异,如何将研究主题由省域层面拓展至市域层面,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载于《世界地理研究》2023年第7期
引文信息
张玺,郭细根,李光勤.中国省域国内与全球价值链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关系.世界地理研究,2023,32(7):1-12.
徐美娟, 等 | 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关键有色金属资源贸易格局和竞争力分析——以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