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文学概况(第7讲)——中世主要的文学流派(一)——公家贵族文学

中世主要的文学流派(一)——公家贵族文学

一、《新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しんこきんわかしゅう)」

历史背景。由后鸟羽上皇下令编撰的第八部敕撰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诞生之前的二三十年间,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激荡时期。源平争斗、迁都福原、平氏灭亡、幕府设立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之间。从此,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京都朝廷与幕府政权并存的政治体制。后鸟羽上皇对镰仓幕府政权始终抱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他看来,作为传统贵族文化的和歌是京都朝廷的象征,于是积极推进和歌创作。1201年后鸟羽上皇命令藤原定家、寂莲等六人编撰敕撰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编撰的整体过程体现了上皇对已逝王朝时代的憧憬,对和歌所具有的政教性的极度看重,而这一切无外乎是后鸟羽上皇的皇权意识的体现。

后鸟羽上皇

构成和内容。《新古今和歌集》正文20卷,收入了上代至当时时代的和歌约2000首。《新古今和歌集》的歌风,称为“新古今调”,多使用缘语(相关语)、挂词(双关语)等,也通过首句断句、名词结句等修辞方法,营造出鲜明的印象,使诗句飘荡着复杂丰富的余韵和情调。《新古今和歌集》的歌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以藤原定家为代表的妖艳、华丽的风格,二是以定家之父俊成等为代表的幽寂的歌风。

原定家与《新古今和歌集》

三大歌风。在和歌史上,把成为后世典范的三大歌集《万叶集》、《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的特色歌风通称为三大歌风。具体指万叶调(风)、古今调(风)、新古今调(风)。

万叶调的基本特征在于率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紧张有力的节奏。一般多以五七节拍为基调,采用“枕词”“序词”、对句、第二句断句等修辞方法。

古今调的特色在于不是直接抒发对现实或是眼前事物的所感,而是将生活感情升华为美的理念;不是直接地表述引起感动的咏歌对象,而是试图表达咏歌主体内心的状态。为了在文字上形成这种观念性的世界,表达这种美的情感,古今调的和歌充分运用了“缘语(相关语)“、”挂词(双关语)”、比喻等咏歌技巧,构成了以七五节拍为基调的轻快优雅的节奏。

新古今的歌风与万叶、古今的歌风完全不同。新古今调的歌风是在藤原俊成的影响下形成的,他强调以优美为基调,主张幽玄而富有象征性的咏歌方法,为此,作品拒绝表达日常的真情实感。《新古今集》的歌人们以古典为媒介,构筑出想象中的虚构的世界,再使自己置身于想象的世界中抒发情感。多采用“本歌取”、“本说(据典)”等技巧,以首句断句、第三句断句、名词结句为主流。

二、《百人一首》「百人一首(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

从代表性的100名歌人的作品中,每人选出一首,汇编而成的和歌选。藤原定家编纂的《小仓百人一首》「小倉百人一首(おぐら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最为有名。所选和歌时间跨度从古代到中世前期约700年,所选多为各时期代表者。作品优先,以歌选人。风格优雅,表现洗练,词句流畅,通俗易懂。排列基本按时代顺序,歌集因成“作品和歌简史”。从内容上来看,恋歌最多达43首,四季歌次之32首。于室町时代开始流行,被视为王朝和歌精粹,被用作古典和歌入门。近世初期百人一首纸牌问世后迅速普及。

百人一首

三、连歌「連歌(れんが)」

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把短歌的上句(575音)与下句(77音)分开,先由二人问答唱和,然后由在场的人依次将上下句吟咏接续下去的诗歌联唱形式。其做法很像我国的对对联, 甲出上联, 乙对下联。至江户时代,这种连歌促进了俳谐的产生和发展。连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书纪》 中所载日本武尊与秉烛者之间的问答歌。

自镰仓初期日本文学史上最后一部敕选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完成以后,随着古代贵族阶级的没落,和歌也开始衰落,而连歌却如火如荼般地流行起来。若将连歌从内容上分,可分为有心连歌「有心連歌(うしんれんが)」和无心连歌「無心連歌(むしんれんが)」,前者指带有优雅情趣,具有幽玄静寂之美的连歌;后者指以滑稽、可笑为主并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连歌。若从形式上分,可分为只有上、下两句的「短連歌(たんれんが)」,也有三句以上乃至几十句、上百句的「長連歌(ちょうれんが)」。因为长连歌像锁链一样一环套一环,所以又叫「鎖連歌(くさりれんが)」。

古代和歌创作者,多为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才子佳人。但是,随着政权的更迭,武士走上政治舞台后,连歌创作开始在武士阶层中流行并且迅速地向一般庶民阶级发展。到了南北朝时代,歌越盛行,历任摄政关白及太政大臣的二条良基所著的《应安新式》(1372)是连歌规则之集大成。据此规则编撰的《菟久波集》「菟玖波集(つくばしゅう)」被破格准敕撰集后,歌在族社会中也取得了与和歌几乎对等的地位。

连歌之碑

四、《金槐和歌集》「金槐和歌集(きんかいわかしゅう)」

私家集。作者为镰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源实朝。诗集题目中的“金”为镰仓幕府的“镰”字的偏旁,“槐”为大臣之意。该诗集也称《镰仓右大臣家集》。1213年成书。风格清新有力。为万叶调的优秀和歌,在日本和歌史上放射异彩。

源实朝

参考文献:

1.于长敏. 日本人的即兴机敏之作——“连歌”[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01(9):22-23.

2.宿久高. 日本古典诗歌的种类与形式[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3):41-45.

3.张龙妹 曲莉. 日本文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李光泽. 日本文学史[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主讲教师: 乔宇芳

编  辑:于水、桂琪琪

监  制:侯广禄

出  品:“外语微易学”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