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读书七天乐④ | 共建书香校园 同享阅读之乐@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安排2023年工作时所重点指出的。教育部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把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学校推进阅读工作提供动力和保障。


走进瑶海校园,这里书声琅琅、书香四溢,这里有一群读书的校长、一群读书的老师、一群读书的孩子,他们一路行,一路读,一路写,逐步营造出“领导带头学、老师自觉学、学生喜欢学、家长参与学”的浓郁氛围。

新春七天乐,读书正当时,

让我们共同走进

瑶海校园“新春读书七天乐”,

畅游书海、品味书香……

↓↓↓

·好书推荐《教育的100种可能》·



读《教育的100种可能》有感


在读《教育的100种可能》之前,我已经读过李镇西老师的《自己培养自己》和《做最好的班主任》,当学校要征订教师共读书目时,我强烈推荐了《教育的100种可能》。当拿到这本书时,我深深的被封面给吸引了,封面上是李老师学生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并附上“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我觉得,这句话不仅是学生对老师说的,更是老师对学生说的。认真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心得,再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记录了255位学生的人生轨迹。他们当中,很多在当年都是非常普通的学生,甚至是“问题生”,但在李老师看来,每个孩子的花期是不一样的,他呵护、尊重、引导孩子们,真正的体现了爱心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的温度和光彩。这些学生中,有的来自他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有的来自非常“有名”的未来班,还有的来自他退休前教的最后一个班。他们当中有教师、医生、飞行员、科研工作者、公交车司机、火锅店老板、足球教练、摇滚歌手等等。他们都非常感慨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遇到了李镇西老师,并在李老师的陪伴中度过。我有时在想,几十年以后,我所教过的学生,是否也能在某些时刻想起我。在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很有名,而是要教他们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才是身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书中提到的陈铮、张凌等等,这些孩子无不一一诠释着好的老师的教育之道。陈铮是班里的优等生,她成绩很好,字迹漂亮、书写工整、无私奉献,是万里挑一的“学霸”!可是,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像陈铮这样的“学霸”是少之又少的,其实更多出现的是像张凌一般的孩子。张凌是班里的“差生”,是个淘气的学生,上课偷吃东西,成绩也不好,因为学习跟不上,就有了厌学情绪,不想上学了。可是,张凌却很喜欢踢足球,被沈阳足球学校的教练选上了,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名足球教练。他在教自己学生踢足球时,是非常有耐心的,就好像当年的李镇西老师对待他一般。所以,什么才是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呢?我们绝不能简单的用学生的成绩来评判老师的好坏,更不能用学生的成绩来定义什么是好的教育!在我看来,好的老师,好的教育,一定是要尽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好,平等公正,一视同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花期,他在学习上的“花期”可能要迟一些,班上像张凌一样的捣蛋大王甚至会有一群,但作为老师的我们,依然需要用爱去灌溉他们的心灵,要让他们永远记得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李镇西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这样写道,“我当然为我学生中赫赫有名的精英人才骄傲,但同时也为默默无闻的平凡百姓自豪。”我认为,这才是教师应有的‘骄傲观’。尤其是在当今,我们应该把培养数以千万计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公民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李镇西说,他就想通过这些孩子几十年的故事证明,无论这个学生现在是怎样的,将来都有无数种可能,“100种可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无数种可能”。而这些可能,或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是我在读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老师是个良心活,是“普渡人”,我们要做好当下,用心去爱去教育每一个学生,不要过度牵挂往后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们尊重眼前的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很可能”将来成为杰出人物,而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着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只有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孩子,教育才会回归起点,回归纯粹,回归到人的本质。我希望,终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个“李老师”。——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戈海燕





读书分享:迎风生长,感受幸福


《教育的100种可能》是李镇西老师与他的36位学生共同讲述的教育故事集。一篇篇教育叙事,一段段成长经历,他们不仅是师生,更是彼此生命中的深度参与者,教育的无限可能,来自于,师生这样的,生命共舞。李镇西在自序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这本书,即使这份陪伴的见证,也是“硕果”。这份“硕果”,既教育的成果,更有时间的酝酿。当年轻的我们,站在讲台上,面对孩子,我们往往只能盯着眼前:分数、成绩、重点班。教育,更应该关心每一个孩子长久的发展和生命的幸福度。而这些指标,都是要拉长时间的跨度,才能看见的。当我白发苍苍,遇见已到中年的学生,我想,我唯一关心的,一定是他这个人,希望他健康、快乐、幸福。当所有的评价,只盯着眼前的“一张试卷”时,身在其中的师生必定会很痛苦。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在彼此成长的教育生活中,理应感受到幸福。2017年9月,我开始带现在的班级。那年暑假,我下定决心,接下来的六年,我一定要用心陪伴,坚持记录,用文字照亮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坚持了三年,后来中断了。说实话,很难过。不过,那三年,因为有文字的记录,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很细。孩子们也每天坚持写日记,如果能够整理出来,明年毕业时,送给孩子们,一定很有意义。想借着这篇读后感,对这一届孩子说: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莫大的荣幸。(卡尔.萨根)即将毕业,愿我们迎风生长,感受幸福,迎接更多的可能性。——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何群




溪源书语读书共同体的“读写言”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为促进、引领教师读书,于2022年3月17日成立了“溪源书语”书社教师读书共同体。共同体以“读写言”为项目引领,组织教师读书并开展活动。“读”读红色书籍、读名人传记、读教育专著、读文学作品,读大自然;自由读、共读。“写”,读书摘抄做读书笔、写教育感悟、写读书⼼得、写教育博文、写公众号。“言”即言内容、言心得、言读法、言读书志向,是说出来,是交流,是碰撞。书社单数月发放共读书目,双数月发放心愿书目,并不定期进行更新。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为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建设书香校园,积极推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创建,学校还建有“读书长廊”、朗读亭等,与此同时,图书馆开展了多期学生阅读分享会,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名著,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真正做到在校园里“处处有书读,生生爱读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






读书

是一场永不告别的心灵盛宴

是一段永不停歇的成长旅程

让我们相约而行,尽情享用吧!


- THE END -

来  源:区教体局宣教室、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编  辑吴海波责  编蒋娟娟  

终  审:王萌萌

新春读书七天乐③ | 书香有声 德润心灵@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新校区

新春读书七天乐② | 书香校园  赋能成长@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新春读书七天乐① | 书香润心助专业成长 踔力进取书教育人生@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瑶海分校


别忘记点个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