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创·聚焦】《朗读者》开播即火!“清淡”成这样的综艺为何圈粉无数?

2017-02-22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匕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共青团中央出品

           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022cm3gv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继《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后,又一个气质相仿的高分节目上线了!刚刚还醉醺于古典诗词的网友,这下又被《朗读者》圈粉了!




又一部综艺界的清流——

《朗读者》开播了,

目前在豆瓣评分高达9.4!



第一期节目结束后,看看网友怎么说:



朗读者、书和书架,

没有炫目的舞台,

只有6组嘉宾安静地朗读。

相比其它娱乐综艺而言,

这样一个看似“冷淡”的节目,

是如何把网友圈粉的呢?



青创宝

《朗读者》中,董卿与嘉宾的对话也是十分精彩有趣,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柳传志先生是为人敬仰的企业家,精彩对话一览,走起~

创客


柳传志:在联想,迟到就要罚站


董卿: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它的气质、思想其实和企业的创始人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您对于联想或者联想对于您之间的这种紧密关联是不言而喻的。您有什么样的一些做企业的原则在这个企业里是不可破的,有吗?


柳传志:当然。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文化实际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在我们公司,特别想要崇尚的是关于诚信的问题。因为在中国,确实历来对商人是看不起的,过去讲士、农、工、商,商人排在后头的,还有有一句话叫“无商不奸”,所以在中国,尤其是作为民营企业,真的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真的要用良币驱除劣币。



其实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我把诚信看得特别重。其实就是说话要算话,为了推动这一点,首先要以身作则。


比如说开会迟到的问题,很多单位都无所谓,迟到三分钟、五分钟都可以,但是在我刚创办联想的时候,八几年,大家的时间观念真的不强,所以往往就有这种情况,比如八点钟开会,九点钟最后一个人才到。

我后来就定了一个规矩,开会迟到是要被罚站的,这个罚站不是说一边开着会,这个人在后面站着。而是他进来以后,主持人要把会停下让他站一分钟,这是很尴尬的局面,有点像默哀似的,让他站一分钟。



明星加持,阵容豪华


《朗读者》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企业家柳传志、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光看着明星阵容就够吸引人的。


本期节目还特邀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弹奏开场主旋律,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不得不说,连幕后都如此走心。



花白胡子满满的岁月沉积,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濮存昕曾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小时候外号:濮瘸子。他把此篇献给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恩人荣国威医生,献给那次改变命运的遇见。


濮存昕现场朗读老舍的《宗月大师》



张梓琳分享了自己人生中两次最美丽的遇见,10年前,一个美丽的意外,自己获得了世界小姐总冠军。这是最美的开始,也是所有美好的起点。


10年后,她遇见了自己新的角色:一位母亲。



参加完节目后张梓琳在微博说,不到十个月的女儿,仔细地听,仿佛要确认一下电视上为她读书的妈妈就是平时身边的那个妈妈。节目播毕,先生认真地对女儿说:你可真幸运。


网友感叹,

这才是嫁给爱情的模样!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儿。




最赚足眼泪的莫过于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如今已是96岁的高龄,但在谈论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滔滔不绝,说到动情时刻依旧是热泪盈眶,每一个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辉。



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讲起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依然露出调皮的笑容;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情到动情处,依旧热泪盈眶;讲起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充满热情,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



有网友晒出老先生翻译的《静夜思》,感叹,唐诗翻译成英文竟也如此美好。



The best of all ways

(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

To lengthen our days

(延长我们的白天)

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the night

(从夜晚偷几小时)


在许渊冲口中,熬夜被翻译出了哲学的味道 。正如先生所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除了他们,还有普通人的故事


一对来自成都的普通夫妻——周小林和殷洁。


因为一个承诺,丈夫周小林花了近10年时间为她打造了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



“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爱你,我愿为你种出一片鲜花山谷!




走心的设计——朗读亭


有网友爆料,杭州图书馆门口现朗读亭,央视《朗读者》节目组的外景编导和摄像都在边上,一上午已经有20多位杭州的朗读者进去录制。


有专业的录音设备,头顶有一个摄像头,门一关,亭子里的动作和声音外边就看不到听不到了,朗读者可以对着圆形的麦克风念,外面的制作人员遥控指挥设备。



编导表示这些镜头当天就会传回北京,很快就会出现在新一期的节目中。亭子里的故事更加感人,75岁的王佩英奶奶读的是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



王奶奶和丈夫林镜冰,今年结婚已经五十周年。然而在几个月前,林爷爷出了车祸,躺在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喉咙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


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病床上的林爷爷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用了近两个小时。



这份在别人看来难以辨认的书信,王奶奶却每一个字都背得出。她说,老伴年轻时脾气很急,老来脾气好很多,还很会调节气氛。本来两人说好今年金婚拍一张婚纱照。


走出朗读亭,王奶奶泪如雨下。




《朗读者》栏目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人,肯定已经被董卿的诗词功底所折服,她不仅反应快,而且对于嘉宾的点评也能信手拈来诗词应答。“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得到了网友们如此点赞。


做主持21年,董卿说,创作《朗读者》这样一个节目,感觉是“应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在她眼里,“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所以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


于是便有了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泛娱乐大势越来越猛的电视行业,董卿花了一年时间打造了一档以“朗读”和“人”为主体的文化情感节目,试图告诉观众“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董卿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读的不是文字,更是浓浓的情义,听的不是话语,更是满满的感动!

创客
青创宝

是啊,《朗读者》当真是一股清流呀,在繁忙的日常中,感受不一样的温情~

期待下一期的《朗读者》,静下心来,感受生活~

创客
青创宝

还能学到不少经验呦~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延伸阅读


【青创·风暴】成功创业的秘诀:撸起袖子加油干!


【青创·聚焦】中国快递哪家强?(答案相当惊人~)


【青创·聚焦】你为梦想做过最大的努力是什么?(来自“@微博搞笑排行榜”的热门话题~)



执行主编:李仁泽

策划:杨安鑫编辑:秦智然

投稿邮箱:zgqncyxd@126.com


欢迎评论




励志的创业故事




奋斗的创业青年




及时的创业解惑




迅速的创业资讯




权威的创业政策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源自1998年创业大潮

团中央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