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人物】林建华离职演讲:永远的北大!(附:3年前入职演讲~)
力 匕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共青团中央出品
阝 勹
尊敬的周祖翼部长、陈宝生部长、魏小东部长,
老师们、同学们、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周祖翼部长宣布了中央关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调整的决定,陈宝生部长和魏小东部长发表了讲话。我完全拥护并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在北大的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我相信,在邱水平书记和郝平校长的带领下,北大一定能建设得更好。
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了整整四十年。从1998年担任化学学院院长起,在学校担任管理工作也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北大培育了我,北大的精神滋养了我,我热爱北大,也感恩北大。
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重要岗位上,实实在在地为北大做一些事情。我要感谢全校师生员工和同事们,你们的宽容、信任和支持,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还要感谢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们,与你们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经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北大的变化举世瞩目。我们当然可以用很多数据、指标、大学排名表明北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说,我们的论文和经费的数量,在过去二十年几乎都增长了10-15倍左右,各类大学排名都在前五十,自然指数更是进入前十。
但我更看重的,还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人事体制、学科布局、治理体系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因为这些才真正代表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使命,我们任务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培养模式以及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难度大。
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推广了元培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学部内自由选专业。同时,压缩专业核心课,创建跨学科教育项目,鼓励主修辅修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现象:院系更加重视本科教学了,学生们有了新的学习体验,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激发了出来。
我们一直在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培养机制、三助体制、导师遴选等方面都形成了好的制度规范,博士生和专业硕士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当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真诚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一定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拜托大家!
建立公正、透明和高标准的教师人事体系,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北大新的教师聘任、评价、晋升和薪酬体系基本完成,新老体系的并轨也有序展开。对于这样一项既涉及教师利益,又关乎学校未来的重大改革,能够平稳实施是很不容易的。我要感谢院系、部门和教师们,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担当与悉心,是完成这项重大改革的基础。
我们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交叉学科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我们组建了数十个由世界顶尖学者领衔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聚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我们推进北大医学的融合发展,实施跨学部的集群聘任,促进以临床医学为中心的学科交叉。
我们构建人文社科跨学科交流合作机制,激发学者的创造潜力。我们根据院系实际,设立院系精准建设方案,破解发展瓶颈,释放院系潜力。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北大学术气氛的显著变化,学者更加自信,在学科前沿的原创成果越来越多,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大学是高度依赖个人创造力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只有当学者们担负学术管理的责任,才能建立起既宽松自由、又规范严谨的良好氛围,真正释放人们创造潜力。我认为这是维护和弘扬北大学术传统的根本途径。
我们改革学术委员会,组建以学者为主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和教师纪律委员会。重组学部,加强学部协调院系的职能,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学者更多地参与学术事务管理,不仅使学校的学术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和学术发展规律,也使学者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北大是他们的家,在这里是最受尊重的,是可以安心教学、静心学术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的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5月2日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他指出:“近年来,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很幸运的,能够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亲眼目睹中国的崛起,亲身经历中国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的变化。
二十年前,我们还在为北大和个人的前途担忧,今天,我们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在二十年前的学术会议上,我们还只是在倾听和学习,今天,我们的学术成就已让世界赞叹了。
二十年前,我们担忧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今天,我们的一些学者和学生已经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猎头对象了。
二十年前,我们的影响只在国内,今天,北大已经是全球举足轻重的大学了。这些变化和成就,是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同时也凝聚了衷心热爱北大的校友和朋友们的心血,他们为我们的成功而欢欣鼓舞,为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慷慨捐助,也在为我们的任何不足和失误而痛心疾首、焦虑不安。
北大有了很大进步,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与世界最顶尖大学仍然有很大差距,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很重、很艰巨。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很快,北大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面向未来,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保持一种积极和平和的心态,按办学规律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把北大办好。
三年多前,我在入职讲话中曾说:“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北大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我们在北大做事情,绝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只考虑一己之利,一定要从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观察、规划和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心态,肯为他人付出,必定功不唐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把北大真正建设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从今天开始,我将卸任学校的管理岗位了。我们的生命和奉献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远的。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所经历的,只能是她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的涟漪,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很快被人们忘记,但正是这日日年年、点点滴滴,才汇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我想再次感谢中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领导,感谢朱善璐和郝平书记,感谢你们一直的信任和支持。我还要感谢全校的师生员工,感谢一同工作的同事,感谢热爱北大的校友们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厚爱和支持,北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亲人们,正是有了你们的理解和付出,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
祝福永远的北大!愿每一个北大人,秉承守正创新、一生平和安康!谢谢大家!
——2018年10月23日
附:林建华北大入职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离开北大四年零两个月,重新站在这个熟悉的讲台上,面对着曾经一起学习工作数十年的朋友、同事,面对熟悉的北京大学,还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刚才,中组部领导宣布了中央任命,我感谢中央的信任,也感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我深知,北大校长这副担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决心,与全校师生一道,把北大建设好、发展好。
在人们的心目中,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未名湖、博雅塔、静园草坪,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园林景观,也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梦想与期望。
的确,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她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文化运动摇篮、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影响中国和世界学者大师的摇篮,历史的辉煌,使北京大学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
过去四年多,我走过了两所学校,目睹了中国大学的奋力和崛起。重庆大学的质朴与亲情,浙江大学的务实与求新,都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对北京大学满怀的敬意,希望北大能够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辉煌。
过去四年多,在几任领导的带领下,北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次回到北京,我都会晚上在未名湖畔快走健身,目睹了校园日新月异在改变;每次遇到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自豪地讲起学校的发展变化:优秀学者聚集北大,学术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持续推进,这些发展和进步为学校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要特别感谢王恩哥校长。恩哥是我的老朋友,我们也曾一起在北大共事。作为校长,他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次他要回科学院担任重要职责,我对他表示深深敬意和感谢!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学生、工作人员和校友都是我们大家庭中的成员,亲情和规矩把我们紧密联在了一起。
师生如父子,老师总是把他的一切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尽管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我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作为一个大家庭,也一定是要有规矩的。当然,我们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教师还要遵循师德和行为规范,学生要遵守校纪校规。
但大学的规矩不仅如此。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学和学术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碰撞出创造的思想火花。学生也只有在错误和失败中,才能成长和坚强。大学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德行为要;大学发展,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精神传统和核心价值。
我们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能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大学必须守护真理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不良社会风气玷污青年人的灵魂;大学有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维护核心价值,只有把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美结合,才能实现大学使命。
记得1998年刚刚担任化学院院长时,曾在化学院通讯上写过一篇东西,最后讲到一句话:我与我们中的一些人一样,可能只是做为北大化学学院过渡时期的过客,但我们应当为我们曾做出的点滴贡献、任何牺牲而感到自豪。愿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今天我想说的是,愿北京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2015年2月15日
素材来源:知识分子
延伸阅读
【创青春·记录】一分钟视频告诉你:习大大这两天视察的广东什么样!
执行主编:李仁泽|编辑:王倩
投稿邮箱:zgqncyxd@126.com
励志的创业故事
奋斗的创业青年
及时的创业解惑
迅速的创业资讯
权威的创业政策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源自1998年创业大潮
团中央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