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客·观点】大学生创业的“五大问题”和“七大误区”!(3000位大学生创业者“大数据”~)

2016-03-11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导读: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很多大学生也加入了创业的大潮中。大学生创业自是有知识上的优势,但缺乏社会阅历却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学生创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呢?

和各位创业前辈相比,我不敢说我身经百战。但是有一点我敢说: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我接触了大约3000位大学生创业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值得分享的内容,今天总结成5个问题7个误区给大家。——闯先生CEO汤明磊


五大问题

1创业与学业能兼顾吗?
提出这个问题来的同学,一般不适合创业。会创造的人往往爱学习,相较于学习,创造是更高维的活动。

2学生时代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吗?
学生时代是干任何事情的最好时代,与其在寝室打电竞、在丽江发呆,不如去中关村碰碰运气。不过,大学生在创业领域确实有天然的短板和长板,短板就是缺乏社会认知,往往在创业伊始从市场伪需求出发,长板是充满颠覆式创新,还有最重要的:年轻。

3第一次创业寻找什么领域?
中国大学生群体有着千亿市场容量,高校市场竞争格局初定,大致集中在生活服务O2O、金融、社交、求职四个领域,也催生出59store、趣分期、超级课程表、大街网一些明星公司。除了上述四个领域以外,如果走到广阔天地去,实验室科技和社会公益创业也是很不错的方向。更多的同学,建议加入一个创业公司或是从事电商营销,不用觉得low,正向现金流是王道。

4学业结束如何处理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相当部分的同学们是一群连棉裤权都掌握在父母手中的,我们已经被“我妈觉得我冷”影响了二十年,不应该再被“我妈觉得我应该从事XX行业”影响一辈子。一个充满可能和选择的人生就是一个最棒的人生。如果在大学期间从事的是“别人进不来、自己做不大”的校园服务业,建议可在毕业时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在大学期间从事的具备门槛的技术型创业,建议在毕业时作为自己3到5年内的奋斗事业。

5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是否有共同特质?
首先是体力和胆量,创业者往往天生精力旺盛、胆大过人。其次是思考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真实存在的痛点和机会,这也是思维模式长期锻炼的结果,例如逛服装店不关注服饰款式,关注店内装修与客流关系、人流量停驻规律等。第三是狼性和专注,真正的创业者天生自带赢家光环,气场中写着一个赢字,随时Allin,稳、准、狠。

七大误区

误区一:我计划做成一个平台
平台型项目看似成本低启动快,且充满成就感,是大学生创业者最爱和首选。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学校有天然的封闭性,大学生往往试图用平台解决一切问题,用平台吸聚一切资源,用平台赚得盆满钵满的创业者,却未曾对平台的基本逻辑有基本认知,从来都是先有平台要素,后有平台。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核心价值,另外这一波刚性需求的基础设施机会已过,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在基础设施之上多寻找机会。

误区二:融资成功就是人生赢家
在我看来,其一,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会出现规模效应和爆发增长,所以不适合融资,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就可以,其二,融资完成是创业万里长征第一步,创始人既无法出售股权套现,更会为商业计划的实现竭尽全力,正是对创业者极高的考验。

误区三:估值越高代表企业越成功
身在创业圈,每天都能听到估值10亿的独角兽神话,与之同时出现的是身价破亿的创始人新贵。创业浪潮冲击下,大多估值都带有泡沫,很多创业公司估值均以与同质化公司对比得出,导致泡沫的击鼓传花。假如一个创业公司,有人出一万,只占0.00000001,那么估值是多少?创始人身价马上得多少?好紧张啊!不会被人绑架吧……这样的超级肥皂泡,有意思么?对大多数初创公司,估值绝对不是成功标准。在我看来,创业企业成功的要素是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简单粗暴有效的盈利模式、可推广的想象空间。

误区四:只要给我钱,我就能带来流量
天派模式教会投资人,原来投资只要看流量就可以,滴滴和快的的竞争教会投资人,原来流量都是要靠补贴砸的。紧接着,大家又猜测出,大众是傻的,和猜测温水的青蛙一样,慢慢降补贴,最后没补贴他们是没感觉的,于是,别问我利润,先问我流量。大数据时代,数据都很大,上个大数据时代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跃进。平台拥挤不堪,平台上空空如也。所有人都在鼓吹万物相连,所有人都在锻造商业模式的连接能力,商业模式能不能赚钱不重要,都连起来才算牛逼。可惜,和数据爆炸一样,数据会越来越不值钱,万物相连也会导致连接越来越弱。张天一说得好:万物相连的时代,让人失联才算本事。

误区五:核心竞争力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设计精巧固然是体系设计能力强,但企业做成功要素极多,商业模式绝对不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一个投资人的投资方向,如果他说是TMT,就跟你问一个创业者你现在干啥,他说是O2O一个感觉,不信你自己感受下。同样的感觉还有:你的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商业模式。太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妄图依靠商业模式获胜,却忘了给自己挖设深厚的护城河。规模、品牌、垂直才是你的护城河。

误区六:成功创业者都是被培训出来的
二流的创业者可以被培训,一流的创业者永远被发现。有太多特质不能被教育与加速,比如长相、体力、情商、胆识、酒量、家庭背景、从业经历,特别是经济周期与运气,而这些无一不深刻影响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误区七:情怀是支撑我一路走来的根本
说给别人听的叫情怀,说给自己听就叫幼稚了。情怀不是良药,好产品才是。大量的创业者最后靠的不是坚持,而是一款不错的产品和死撑。
第一,要有概率意识,要有契约精神。第二,别人觉得你暗,那是离得你远。第三,不要为现在工作,要为未来工作。——致所有的大学生创业者

关于作者
常精进博士汤明磊,通晓政经文理,混迹三教九流。深耕创投事业之余,还身负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地球上最后的与AI抗争的希望,他组建的闯家军汇集了最顶尖的超脑与三体成员,秘密地在为保卫人类文明积蓄力量……
(素材来源:闯先生)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祝全国青年创客猴年大吉!创业成功!

执行主编:李仁泽|编辑:董园园投稿邮箱:zgqncyxd@126.com

欢迎评论



励志的创业故事


奋斗的创业青年


及时的创业解惑


迅速的创业资讯


权威的创业政策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源自1998年创业大潮团中央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信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