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论文(设计):看新闻学院毕业生都在关注啥丨毕业季特别策划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0-02-14
毕业论文(设计)是所有毕业生离开学校前所交的最后一份答卷,能够完美地为自己的学业划上一个句号是大家所期待的事情。关于毕业论文(设计)这个非命题作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破题方法,如何拆招,如何出招,如何行云流水地完成一套似乎没有边界的规定动作?让RUC新闻坊带你走进不同风格的新闻学毕业生与他们毕业论文(设计)之间的二三事。
1关注行业动向,深化研究
对新闻学子来说,关注行业动态是应具的一种专业素养,而把握行业风向,追问发展背后的因缘则是更加高位的要求。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李云翔关注的是行业变革背景中,互联网发展所影响新闻分发供给的改变,她的论文选题是《基于个性化推荐技术的新闻分发方式研究——以“一点资讯”为例》。
对行业形势走向的关注促成了李云翔选题的确定,“近几年来,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代表的个性化推荐资讯客户端已经成为新闻类APP的新宠,不同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时代衍生出来的新闻APP,它们代表了新的趋向——个性化阅读和对内容的分发形式的思考。而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不够系统和深入。另外,新闻业的变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且是正在进行时,任何定论性的研究都有保鲜期,但是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描述和抽象,由点看面,由表及里,看趋势看本质,是有价值的。基于大量一手资料的总结和抽象既是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变革的一种回应与关照,也在理论层面上有充实既有体系的可能。第三点就是研究的便利性,因地制宜,因地取材。”

然而在选题的操作过程中,创新和探索充满波折。“首先,约访很不容易。记者的工作总是在适应别人的时间和节奏,我做的恰恰是针对记者的采访,那我必须以记者的节奏为先,有其是总编级别的受访者,连续爽约三四次也是有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准备好问题再去深访,不能浪费任何一次机会。其次,频道编辑受访回答问题时会有顾虑,尤其是讲到自己公司的利弊得失,会担心老板是不是高兴,我需要聊很久或者多次说明这只是论文,并不对外传播。最后就是整理并重组大量的材料,这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事情。”


2跨学科研究,突破原有规则
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张晨的论文选题是《区域政府的舆情脆弱性评估研究》,灵感来源于公考时的申论题。她选择了这样一种破题思路:“公考申论题里面有一篇文章讲城市脆弱性,我觉得概念非常新颖,然后想着新闻传播学应该也有脆弱性存在。正好我自己在做舆情写作,在我看来庆安政府这个事件就是基层政府的脆弱性嘛,所以就刚好结合了一下。”
张晨的论文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需要将灾害学的概念结合新闻学来研究。她以脆弱性理论作为基础,从外部舆情环境和内部系统结构两个方面来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舆情脆弱指数POVI(Public Opinion Vulnerability Index),从区域关注度(VS1)、信息化普及程度(VS2)、政府适应性(VA1)、区域财力(VA2)、社会保障(VA3)和教育水平(VA4)六个微观层面分项指标反应区域政府的脆弱程度,以考察区域政府在面对舆情危机所呈现的状态,并反映我国整体的脆弱性程度和空间分异规律。在她看来,进行创新虽然面临着一些未知的疑惑,但却是有趣的事情,“遇到瓶颈的时候就翻统计年鉴,也并没有十分纠结”。创新并不是完全脱离既定的框架随意出招,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善用原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很多公式模型指标都可以进行有效借鉴”;但是照猫画虎的生搬硬套需要慎用,“因为学科间差异大,方法的效用也不能完全保证,总之就是不迷信方法,不硬套思路吧”。

而让很多毕业生如临战场的答辩,在张晨看来是比较欢乐的记忆。“陈力丹老师是我的评议人兼答辩人,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评价,我感觉特别开心。他很注重细节,我的论文是地域研究,所以有很多地图绘制,把中印边界搞错了,他特别指出了,说‘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务必修改’,答辩时也戏谑说我国就这么点土,还让你整没了十几万。”



3刚柔并济,关注女性的力量
2014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黄昭华关注的命题就是女性在媒介中的议题呈现,她的论文选题是《女性新闻报道框架的呈现与变迁——基于<人民日报>不同时期女性新闻的研究》。“女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与女性相关的话题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横向看来,性别议题不是孤立的命题,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纵向来看,媒介承担着社会文化的‘风向标’与‘整合器’的角色,媒介文本建构出怎样的女性报道框架,既是特定社会语境和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中凝结社会文化变迁足迹的‘标本’,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轨迹。”

谈及对毕业论文印象最深的事情,黄昭华觉得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我的导师是张征老师,‘征妈’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看到我们论文初稿的时候‘恐吓’我们这样的水平是无法毕业的。但正是这种激励才让我们的论文更加完善,经得起更多的质疑和拷问。在论文即将提交之时,她将我们叫到自己家里提出当面修改的要求,不过一开始我们却只是共同做饭、共同逗猫。‘征妈’体谅我们写论文的辛苦才提出这样的建议,实则是让我们放松状态更好的思考。”黄昭华觉得论文只是一个成品,而完成论文的过程、与导师加深交流、不断汲取导师的经验、深化对问题的思考才是完成毕业论文这个大部头最宝贵的经验。


4正反之辨,在争论中保持客观
2012级新闻学本科生郑丽芳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选题,她的选题是《中国规培医生的迷茫——探究中国医师的培养制度》。在大三的实习中,她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医生的“规培政策”,而在网上输入规培政策,基本上是一边倒的骂声。为什么每次提到规培时医学界都骂声一片?规培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介于学生与医生之间的规培医生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中国医师的培养有什么大的问题?怀着这样的疑惑,郑丽芳的毕业设计选择对这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进行探寻。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成了采访对象的寻找、沟通,郑丽芳还面对着导师一天内连发六封邮件的质疑,“除了一些硬性指标,老师对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很高,报选题时我被他一天内连发了6封邮件质疑选题。我整个人都崩溃了。以为老师觉得选题不可行,我对选题的描述过于主观。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加上问了好几个学医的朋友,写了一千多字的选题报告才算通过。”

如何在不同的声音中保持客观,如果面对矛盾找寻突破口,郑丽芳的毕业设计完成地颇有几分“纠结”。“有些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都在发医生或规培医生的手记,叙说他们自己的苦况,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底下,保持客观就显得困难而珍贵。”然而学会在骂声中保持客观,在繁杂的政策中找到线索,这样的体验给了郑丽芳面对具有主观性倾向的争议话题时,最大的收获与体验。


5中西结合,国际化眼光看本土问题
2012级传播学本科生郭雪岩立足于本土,通过对境外媒体的聚焦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她的选题是《美国主流舆论中的华人话语权——基于<纽约时报>“梁彼得案”报道的框架分析》。选题的灵感来源于她在美国交换的经历,“因为在美国交换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华人,会感受到主流社会的漠不关心和刻板印象,从而对海外华人的处境关心关注,和他们一起鸣不平。恰好我在美国选修了一门非常喜欢的课Media Stereotype,授课的老师是位拉丁裔,和我们讨论了许多主流媒体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化呈现,让我对类似事情更加关注。这种关心一直延续到即使我回国大半年之后,正好是奥斯卡颁奖礼上Chris Rock的嘲弄亚裔言论惹得美国亚裔纷纷抵制之时,恰逢其时我看到facebook上又有华裔朋友接连po了几条梁彼得案开审的消息,让我开始对这件事产生兴趣。”

本土的兴趣点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促生了这篇论文,不同的切入角度让郭雪岩对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华人的刻板印象其实很多人都研究过了,无非就是黄祸,模范族裔之类的,但是我对纽约时报报道的梁彼得案的框架分析发现问题关键不在刻板印象。而在于纽约时报维护的还是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的统治秩序。”在她看来,目前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华人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外传播也越来越意识到华人的重要性,这是她论文的现实意义所在。而全球化语境下中西结合的方法愈加多见,这对开阔视野拓展本土的研究思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6关注网络,聚焦自我革新
2012级新闻学本科生郭浩田的论文选题是《公民新闻对专业新闻的再创造——基于“暴走大事件”的个案研究》“当时选这个题是意外。在台湾正好选了一节名为‘公民新闻专题’的研究生课程,当时主要研究社会运动中的公民媒体。在交换结束后依然想继续研究这个主题,但是发现由于一些原因中国大陆的公民媒体并不如台湾,公民新闻活动非常零碎化,所以重新思考了选题方向。”经过他的研究,郭浩田认为传统上讲的“公民新闻”大多是伴随着社会热点事件公民自发的一些新闻报道,有时会夹杂评论。“但暴走大事件并不是自己去采写新闻,而是拿专业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加工评论,成为自己的栏目。当时我冠以了一个‘再创造’的名词”。 

“文献综述写完后,去湖北玩了,在宾馆待着写完的。很纠结,不知道写啥。”论文完成之后,郭浩田发现如何写成一篇文章才是最大的问题。“打算要是论文真推上了优秀,就在微博@王尼玛。”


在面对毕业论文(设计)这项终极考验时,每位毕业生都使出选择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他们用这样一份作品为自己的本科或研究生生涯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为他们献上祝福,希望这些毕业生们在未来的路途中一路顺风!


本期编辑:高璐 吴蒙雨 张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人大新闻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