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创团队独家解读数据新闻比赛一等奖作品|特别策划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19-04-16

第三届数据新闻比赛一等奖作品《雾霾十三年:还远不时停下的时候》由人大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陈庭玉、徐也晴、管彤在新闻系方洁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作品也是她们在方老师开设的课程《数据新闻基础》的结课作业。


本期将专访作品主创成员以及指导教师,请她们讲述作品诞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作品 | 雾霾十三年

还远不时停下的时候

2004年,《北京日报》登出一则题为《本市昨出现少见雾霾天》的短讯。“雾霾”一词第一次被媒体提上公共议程。十三年来,它开始频频被谈起。从2004到2016年,媒体、政府和公众这十三年间都如何谈论起它?十三年后,它是否已经或者可以被渐渐淡忘?


《雾霾十三年:还远不是停下的时候》关注北京雾霾问题,探讨自“雾霾”一词被媒体提上公众议题(以2004年媒体对雾霾的第一篇报道为标志)以来媒体、政府、公众对雾霾的态度和倾向变化,从而对2004-2016十三年来雾霾问题的发展做出解读。


选题思路

《雾霾十三年》这个作品其实也是数据新闻基础课上的结课作品。它的选题策划相对而言是顺利的。空气、房价、交通是北京突出的三大问题,因而当最初的选题条件被确定为北京相关时,这三者便构成了我们主体的选题范围(当然没有其他更多创新性的选题思维仍然值得反思)。


作品开头


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讲,这些问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无时不刻在发生着影响,其重要性是可见的。然而以雾霾为例,相关探讨已经太多,我们应该如何以及是否能够做出新的解读,而不致使最终的作品只是再现已有观点或整合已有信息?


因而,我们放弃了描述和探究现状的平面性思路,转而希望以历时性的角度从数据中挖掘出新的新闻点来。是啊,我们谈了这么久的雾霾,究竟在谈什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在谈,这里面可能蕴含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这便是整个作品的选题过程。


数据来源

政府、媒体与公众对雾霾问题的态度和倾向变化是整个选题的主体内容,因而我们的数据也主要涵盖了这三个方面。


作品部分:2004—2016媒体雾霾报道涉及领域随年份变化图


作品部分:2004-2016北京市三大媒体雾霾报道的整体情感倾向


作品部分:2004-2016北京三家媒体雾霾报道单篇得分


在媒体方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地区的三家主要报纸——《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日报》,对其自2004年以来所载的雾霾相关报道进行语义分析和频次统计。通过情感分析、新闻分类展现这些年来媒体在雾霾报道上的议题侧重点和态度倾向,对其变化趋势和关键节点做出分析。


作品部分:2014-2017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治理措施提及情况


在政府方面,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内容分析和词频统计,展现政府在环保、雾霾问题上的态度变化,同时辅以政府每年的治霾投入及治霾措施的变化。


作品部分:2004-2016“雾霾”谷歌指数分析及相关词汇搜索热度


在公众有关雾霾问题的态度上,主要通过词语搜索热度以及相关搜索词汇来呈现。词语搜索热度作为公众对话题关注度的直接反映,辅之以不同阶段的相关搜索热词可以进一步构建公众的关注点网络。


除此之外,同时参考空气质量指数、空气优良天数等客观数据。通过将指数所反映的空气质量变化和媒体、政府、公众的态度进行对比,更直观地表现现象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

故事架构

《雾霾十三年》最终所采用的是一个narrative的文本设置。在数据使用之外,我们辅以多个人物的线下采访,将人物的真实故事、真实感受与数据相结合作为作品线索,串联作品整体。雾霾十三年,所发生的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变化,其中更存在着宏观层面和个体层面之间的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才是雾霾的十三年。


作品开篇


作品结尾


因而,在这部分面对从数据和采访中得到的诸多新闻材料,我们所处理的是数据新闻另一要素——逻辑的问题。应该如何选择和加工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是这一环节最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也伴随了我们对选题策划的调整。比如在最初策划时,我们曾预设了一个结论,便是媒体雾霾报道中的态度和政府谈及雾霾的情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文章将以这二者的对比呈现来展开,但数据分析发现二者事实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趋同,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报道的思路和故事逻辑,并最终选择了呈现时间线上的变化这一逻辑链条。


可视化设计

在作品的可视化设计上,我们主要遵循的是两个原则:实用与美观。实用主要体现在所有可视化图表的使用是基于必要和方便读者获取核心信息的考虑而设计。对文中一些数据,如政府雾霾治理投入等可从文字表述直观看出变化的数据,我们对其可视化做出了省略。


文中载2012-2016雾霾报道数量及空气质量变化图


在余下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上,我们主要考虑该设计是否方便读者获取核心信息。例如文本中第一个图(2012-2016雾霾报道数量及空气质量变化图)实际上是在折线图的基础上做的减法处理。因为所展示的时间跨度大,所以当数据呈现为图表时,横轴都是密密麻麻的时间点。既不好看,也不方便读者获取图中所想表达的核心信息。因此我们对它做了一些处理,只保留每年三月份和十月份的时间点,将其他不必要的时间点、网格线、纵轴线去掉,又对重点部分做了颜色突出处理,形成了现在的图。


美观存在很大的弹性,在我们的可视化设计过程中它主要体现为对色彩的选择和处理。因为我们小组成员都倾向于简约风,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这样一组橙绿主色、低明低纯的色彩。较低的明度和纯度降低了花哨感,橙色与绿色系列的搭配又可以令整个作品看起来不过于单调。


终端配置

考虑到传播问题,我们选择了网络终端作为作品的呈现载体。为了保证作品的多设备兼容性,我们提供了自适应式PC端和手机端的双版本浏览。读者既可在PC端观看作品,也可通过移动端观看。

反思

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存有两个遗憾。


一是数据获取上的缺憾。作品中数据获取主要借助了一些第三方工具,如指数工具、文本分析工具。在得益于这些工具所提供的实用性和便利性的同时,也时常感觉受制于它。如在雾霾及其相关词汇的搜索热度数据上,百度指数所提供的数据最早只可追溯到2009年,这对于我们需要的数据来说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最终采用的是Google Trend的数据。尽管经过综合考虑,我们认为Google Trend的数据同样具有参考意义,但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两个搜索引擎面向的用户面大小问题。如果最初设想的爬虫技术能够实现,那么我们的数据将会更加完整和充实。


二是动态元素上的缺憾。作品中的可视化元素所采用的都是静态图表的形式,一方面是基于互动设计必要性的考量,一方面其实也是受到技术实现可能的限制。所以我们仍然对动态元素可能给这个作品带来的更多体验抱着期待。


因而我们认为最值得分享的有三点经验。


一是有机会一定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这会使可操作的选题范围包括选题实现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


二是了解和熟悉一些工具对选题操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借助于它们的同时要综合考量其局限性和适用性;


三是团队协作,在面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时,是整个团队的相互支持和鼓励最终促成了作品的完成。

成员感受

陈庭玉

2014级本科生

《雾霾十三年》的作品仍然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真诚地来说,它带给我一个真正去磨砺一个新闻作品的经历。其实回想起来,在数据搜集整理分析阶段遇到的任何一个困难,都可能使我们终止这个选题。但我们最终还是看着这个作品成长起来了。这种感觉是奇妙的。

管彤

2014级本科生

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团队力量的强大及团队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这个作品单靠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和两个可爱的小伙伴一起集思广益,一起吐槽bug、解决bug,共同为了目标不断努力,真的是一个让人难忘而乐在其中的过程。其次就是自己充分体会到很多时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敢于想象、勇于尝试、坚持不解,才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徐也晴

2014级本科生

创作过程我们遇到的很多bug,现在想起来还挺有趣。在数据搜集阶段,我们的文本分析系统崩坏了,学校的数据库也因为点击次数过多而被禁止访问了。不过最有趣的应该是看到成品的时候,不敢相信这个作品竟出自于我们的手里,就好像是自己亲手栽培树终于结出了果实一样。几千份报纸上的文本,最终竟然以图表和数据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很神奇。

指导教师说 | 方洁

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否做出好的数据新闻作品?从2015年开设“数据新闻基础”这门课,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和信息学院的学生比拼编程,让大家把时间都花在技术工具的学习中?还是和艺术学院的学生比拼设计,让缺乏系统美学教育的学生将精力都投入数据可视化?这些恐怕都不是最好的途径。


我们为什么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但却放弃自己所长呢?


好的数据新闻作品可以是具有创意的信息图或其他可视化设计,可以构建完备的数据库,可以是基于个性化数据的交互游戏……但是它还可以是一种以量化研究方法来操作的深度报道。


新闻专业学生的长处在于他们的新闻敏感、在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意识,在于他们所学习的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于他们接受的长期系统的采访、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些特征恰恰是完成一个以量化研究方法来操作的深度报道所必不可缺的条件。


《雾霾十三年》就是这样一个作品,它在数据挖掘层面和可视化设计层面并不够完美,但是它的确在尝试用数据、用严整的逻辑、用较为严谨的方法来为我们梳理“雾霾”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的历史变迁,三个小朋友用稚嫩的笔在书写她们对于这一公众敏感话题的深度思考和理性担忧。


从选题初具雏形到数据采集和分析,从初稿成型到最终产品呈现,三个小朋友在每一步都绞尽脑汁地发挥她们所擅长的一切方法和技能;而我所把关的就是这个作品的整体逻辑和叙事,以及整体的视觉效果。我们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把它打造为一个逻辑上经得起推敲,能启发人思考,有故事的兼具有“颜值”的深度报道。


我始终感觉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新闻专业的学生最不缺的应该是对用户心理的理解。在数据新闻看起来很火的当下,用户需要怎样的数据新闻?或许除了那些或酷炫或有趣的设计以外,我们还能做更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


感谢评委会,把这个份量很重的奖项颁给我们的团队,这种肯定让我们更有勇气去坚持探寻数据新闻发展的路径。


尽管如此,我并不排斥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习编程和设计,好的技术能为我们的作品增加更多可能,能使我们更为高效。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正在影响我们和世界交流的方式。


但是,请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因为一个好的报道始终有它的标准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本文来源:人大新闻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