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数据门:最全的外媒报道和评论盘点在这里|特别策划
3月17日,英国《观察家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发布多篇报道,揭露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泄露了Facebook超5000万用户的数据,并用于帮助特朗普团赢得美国大选。此事一经曝光,舆论一片哗然。对于这一事件外媒选取了哪些报道角度,有哪些事实细节是我们未曾注意到的,又有哪些舆论声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呢? 今天的推送将追随外媒的目光再次回顾这一史上最大的社交媒体数据泄露丑闻。
事件回顾
2013年,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亚历山大·科根在Facebook上创建了一个个性测验应用,以给予用户小额奖励的方式,收集安装该应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同时,他通过Facebook平台收集用户的朋友的个人信息,并将信息卖给了由前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和共和党富有捐助者罗伯特·默瑟共同创建的剑桥分析公司。该公司分析所得数据,运用算法向美国选民投放定向广告,以影响美国大选结果。
2018.03.17
英国《观察家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发布多篇报道,曝光英国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非法取得社交媒体Facebook超5000万的用户数据。
美国和英国议员在周末陆续表示要求Facebook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就数据泄露作出解释。
2018.03.19
英国第四频道新闻台(Channel 4 News)播出卧底调查,暗访视频中剑桥分析公司行政总裁尼克斯(Alexander Nix)自曝在全球各地秘密投入选战,用美人计等手段左右政治选举结果。
剑桥分析公司在声明中驳斥了媒体的“虚假声明”,再次声称已经删除了所有数据,并且没有在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中使用。
2018.03.21
之前被Facebook收购的WhatsApp公司联合创始人Brian Acton在推特上发起了#deletefacebook(删除Facebook)运动。
沉默数天后扎克伯格在Facebook页面上发布声明,并在CNN电视节目上出面接受访问,承认了平台所犯的错误,并提出弥补举措。
2018.03.23
英国高等法院在当地时间23日黄昏批准搜查令后,英国信息监管局(ICO)约18名执法人员当晚8时左右(北京时间约24日凌晨4点)进入剑桥分析伦敦总部进行搜查。
2018.03.25
扎克伯格在9家英美报纸上,采用道歉信形式为5000万Facebook用户信息被数据公司剑桥分析泄露和利用一事道歉。
2018.03.27
扎克伯格拒绝英国议会传唤,改派两名Facebook高管代其前往。
那么外媒是如何报道此次事件的呢?
词云图文本来源:此次事件的首发媒体《卫报》(包括它的星期日报《观察家报》)和《纽约时报》3月17日到3月24日一周内的相关报道
一、事件解析类
解析事件全貌
媒体选择从多个方面对此事进行全面报道,通过分类梳理事情的整个脉络,提炼关键信息,以便读者能清晰地获知事件的全貌。
美国《纽约时报》19日报道将该事件提炼出最核心的五个问题,并围绕这五个问题向读者介绍了抓取数据的剑桥分析公司、泄露数据的内容及过程、Facebook的角色和回应以及其他各方观点。
德国《明镜周刊》19日报道从事件发端、数据泄露的原因、如何干预美国大选、剑桥分析公司为何与Facebook合作、是否表明特朗普“通俄门”不存在这五个方面对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此事进行反思,提出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数据监管制度,较为完备地为读者解读了这一事件。
法国《费加罗报》25日报道详细记载了事件发生以来多事的一周。报道以时间顺序梳理了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各方的反应和事件涉及的细节,分析了此事造成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
追踪某一线索
由于该事件波及范围大,牵涉细节广,很多媒体在报道时会选择某一个线索进行深入解析。
线索1:追踪剑桥分析公司
解释剑桥分析的组建过程 、高层背景、内部人员架构、惯用技术手段等
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该数据分析公司曾与俄罗斯企业合作。虽然尼克斯否认与俄罗斯有任何联系,但根据爆料,该公司在2014-2015年与俄罗斯石油巨头卢克石油公司进行了接触。卢克石油公司对如何运用数据定位美国选民很感兴趣,双方至少有三次会面。虽然该公司并非国有,但它依赖于克里姆林宫的支持,其首席执行官曾多次与普京会面。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日电,据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报道,剑桥分析公司的代表在秘密拍摄的视频中向记者吹嘘,在全球参加了超过200场竞选活动。他们以隐蔽的方式介入选举,包括利用幌子公司和承包商,使用贿赂、美人计等常用方法。
挖掘剑桥分析政治活动中的角色
英国《观察家报》17日专访剑桥分析公司前分析员,爆料前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是该公司的高层,美国亿万富翁、共和党捐助者罗伯特·默瑟是该公司的投资人,他们试图运用数据和社交媒体发起信息战,并将其用于美国选民。他还爆料该公司在2016年助推维基解密发布希拉里被盗的电子邮件。
英国《卫报》21日报道回溯了2015年的尼日利亚大选,揭示SCL曾在大选期间被尼日利亚富商雇用以支持现总统。据爆料,剑桥分析公司与以色列黑客合作获取反对派领导人的信息,并通过提供定向广告和营销服务支持乔纳森的竞选活动。报道称尼日利亚等国家的选举活动只是实验,最终目的是完善其在美国大选中使用的技术。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3日报道指出,前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才是将社交网络用户数据用于选举分析的先驱。与剑桥分析公司通过非法操作帮助特朗普获胜不同,奥巴马竞选团队在2012年获取Facebook网站用户信息是未经事先同意的。那时社交网络还处于一种非常宽松的自我管理状态,这种状态直到2015年才开始有所改变。
追踪剑桥分析的回应及现状
美联社华盛顿3月22日电,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正在调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与剑桥分析公司之间的商务联系。据某调查人员说,已经向特朗普前竞选团队官员询问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数据活动,特别是怎样针对激战州选民进行数据收集和利用的。英美有关部门正在调查剑桥分析公司是否以非正当方式从Facebook网站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影响选举。
科技网站Engadgt 24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已经向Facebook和“剑桥分析”两家公司发起了诉讼,指控他们对用户私人信息的不当利用已经构成了诈骗。违反了该州的“消费者欺诈和欺骗性商业行为法”(Consumer Fraud and Deceptive Business Practices Act)。如果该州能够胜诉此案,罚款金额将十分巨大。
线索2:追踪Facebook
探析Facebook在数据泄露中是否有责任
英国《卫报》20日专访Facebook前平台运营经理Sandy Parakilas,揭露秘密数据收集是惯例。他批评Facebook在给那些没有授权应用程序的人提供数据,并依赖于用户没有阅读或理解的服务和设置条款。他曾警告公司高层缺乏审计外部开发人员的执行机制,游说采取更严格的数据保护,但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该报22日报道证实科根与Facebook存在某种紧密联系。Facebook对科根的“欺骗”感到愤怒,称2016年发现数据泄露后就暂停了科根在平台上的活动,要求他删除数据,但它并未解释为何与科根有共享数据进行研究的紧密联系以及为何在两年后才通知用户的信息被不正当使用。科根在受访时指责Facebook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他,认为自己是替罪羊。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这并非Facebook所说的知情同意,而是对用户数据和信任的利用。Facebook2014年的知情同意条例允许用户的好友有权移交该用户的全部数据。技术的进步也使隐私保护面临很大挑战,用户不可能在完全知情和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同意Facebook获取对个人数据。除了知情同意的陷阱之外,问题的根源还可以追溯到Facebook的对用户数据进行商业化利用的盈利模式。
追踪Facebook的回应
美国《华盛顿邮报》18日报道,美国和英国的议员正在要求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解释大量用户的数据是如何落入与美国2016年大选有关的数据分析公司之手。虽然两家公司在华盛顿和伦敦卷入调查已数月,但这周末的要求明确关注于扎克伯格,他此前在任何一国都没有对这些事情公开作证。
路透社25日电,Facebook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9家英美报纸上发布广告,为“破坏信任”而道歉。美国参议员、民主党人马克·沃纳在接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周日访谈时说,Facebook没有就剑桥分析公司如何使用网站数据提供全部信息。根据路透社和益普索市场调查公司周日发布的联合民意调查,公众正在失去对Facebook公司保护隐私的信任。
线索3:追踪数据泄露
媒体报道主要侧重于解释数据是如何遭泄露并用于政治目的
英国《观察家报》17日报道,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中最为关键的算法听起来过于可怕,它通过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点赞来收集个人信息。研究人员认为,商业公司、政府部门甚至你的Facebook好友都可能用软件来推断你的智力、性取向或政治观点等这些当事人可能不希望分享的信息。
英国《泰晤士报》19日报道揭示Facebook有趣测试背后的隐藏动机,认为Facebook的数据泄露丑闻揭示了社交媒体的两面性——在让朋友们保持联系的同时也向广告商提供了空前的信息。科根仅支付了很少一笔钱,在Facebook上通过一个APP做性格测试得到了27万用户的授权数据,然后通过Facebook得以获取每个用户朋友的数据。
二、评价与反思类
评价
Facebook数据门事件一经揭露,便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外媒主要评价了这一事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影响1:股市动荡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Facebook股价19日跌幅近7%,创五年来最惨跌势,还波及近年来股价大幅上涨的大型科技公司。截至纽约股市早盘的中间时段,亚马逊公司、奈飞公司和苹果公司的股价均下跌2%以上。投资者担心消息披露后监管机构将开始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打压。
影响2:政策走向
英国《泰晤士报》在数据泄露丑闻被披露后对英国数码、文化和媒体秘书马特·汉考克进行了采访,报道称英国议会正在酝酿一部数据保护相关的法律,对科技公司不合理使用用户数据的行为进行巨额罚款,事件发生后,英国还将要求科技公司简化消费者数据管理使用条例,以让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他们正在注册的是什么。
德国《法兰克福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德国人对Facebook的不信任历来已久。此次数据泄露丑闻给欧洲社会带来反思,今年五月底欧盟数据保护条例将正式生效,数据监管将进入欧洲市场互联网公司,防止用户数据泄露;但专业人士同样担心,倘若矫枉过正,对数据公司监管过紧,欧洲数字技术市场会过于僵化,从而丧失与美国、中国在数字领域方面的合作机遇。
影响3:民众反击
法新社报道,Facebook因为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声誉大损,网友们发起#deletefacebook运动,Facebook上掀起了大量讨论。各界目前都在观望这场运动会不会动摇任何“脸书”高层的位置。
美联社报道,数据被泄露事件曝光后,莫齐拉基金会、特斯拉等一些公司正在疏远Facebook。开发了火狐浏览器的莫齐拉基金会周三在博客上说,暂停在Facebook上做广告和更新其Facebook页面。马斯克在推特上说将关闭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Facebook页面。
英国《卫报》发布评论称“卸载Facebook和戒糖一样难”,人类对社会互动和交往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 人脑中支配社会交往和快乐体验的脑神经有着极强的关联,所以从生理层面上看,Facebook就像水果、糖果等甜味食物一样会使身体产生积极的反应,如果过度使用此类食物并没有带来严重的身体问题,我们几乎不可能停止。
影响4:民主政治之殇
加拿大《环球邮报》认为Facebook给民主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报纸和电视台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只能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了解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社交媒体的算法无法增加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社会讨论的参与,仅仅是为了迎合用户的口味。此外,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错误的、极端的言论让人们误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政治”。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发表评论称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政党都在收集和分析公共数据,建立消费者或选民档案,并部署营销和宣传战略。这种行为也许可以在商业领域被接受,但就政治领域而言,它将权力移交给那些掌握最先进技术的少数人,有悖于民主的原则。
反思
反思1:正视问题严重性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称,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发酵至今,可能许多人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专家对Facebook的补救行动并不抱有信心,认为根据整个网络生态环境的特性,数据一旦扩散就无法追回。此外,从Facebook中获取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统计信息将一些身份不明的数据联系起来,从而勾勒出清晰的人际交往网络,一人数据泄露也会危及到其他人的隐私安全。
反思2:加强监管
美国《洛杉矶时报》认为互联网公司一直都生存在一套特殊的规则体系之下,法律漏洞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人们习惯了互联网公司的“特殊“,也就不自觉地对”网络时代没有隐私“产生了深深的宿命感。要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泄露和滥用问题,必须取消此类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特权”,将他们并置于平等的监管环境之下,填补数据保护法律的空白。
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仅仅依靠Facebook 自身和其竞争者进行自我监管是远远不够的,美国政府必须改变对于数据保护“撒手不管”的态度。美国的数据保护尚处于较不成熟的状态,或许可以借鉴欧盟数据保护条例来对数据窃取进行管控,重新设计政府授权的隐私保护制度。同时,对于消费者如何选择数据是否被收集和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知情同意,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反思3:自我保护
日本《朝日新闻》指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个体或机构正在借此挖掘用户的个人信息开展商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书信作为主要通讯工具的时代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了,我们享有越来越来方便快捷的通讯,但传递错误信息的机率却变得高得多,我们发送的信息往往被非意愿方获取。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虽然信息很容易分享,但一经发出便难以收回。
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评论称,个人数字信息的掌控者应该是每个人自己,而非政府和私营企业。打击数据滥用也需要消费者的力量与参与。对于此次事件更有针对性的回应不应是卸载Facebook,而是提高警觉性,进行自我保护,比如在使用第三方软件时仔细浏览其信息权限、拒绝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取消订阅邮件列表等。此次危机将有助于更多学习如何自我保护的理性用户群体的形成。
社交媒体正在全方位渗透现实世界。我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愉悦体验的同时,也在面对个人数据泄露和被不当利用的风险。如何一边享受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便利,一边防范数据泄漏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数据红利的边界应该如何界定?政府、企业、媒体、公众似乎都面临一道不易破解的难题。
图片来源:《卫报》、CMKT咨询圈
本期编辑:仇辰 姜晶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