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更新记者节22.0版本!
数据收集与分析: 刘奕婷 张涵博 蔡静远 韩新伊 黄思琪
何京蔚 王诗涵 王帆 小靴 张瑞
可视化:小靴 黄思琪 张子涵 王诗涵
文案:何京蔚 黄思琪
美编:韩新伊
今天是2021年11月8日,系统已为您自动更新记者节22.0版本,欢迎来到第22个中国记者节!
媒体人的工作内容和技能在此次版本迭代中有哪些进化?互联网技术重塑新闻业的当下,媒体人的专业要求有哪些变与不变?
针对各位媒体人和准媒体人用户的疑问,RUC新闻坊以《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为参考,结合媒体行业现状,立意抽样选取了100家媒体单位、362个岗位的最近一次正职招聘信息,2021最新版的媒体人角色图鉴即将公开!
01
号外!
2021版媒体人角色图鉴大公开
新闻生产节奏加速,深度的新闻内容却没有被抛弃。明确指出招聘深度报道记者的岗位共有27个,占比7.5%,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和解释仍然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伴随着媒体单位的智库建设趋势,对某一领域中宏观视角的长期观察、深度解读也越来越不可或缺,研究员成为媒体的重要岗位之一。
在此分类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岗位招聘数量大于1的九类媒体岗位,采用词频分析的方法,透视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媒体人究竟每天都在做什么?要怎样快速准确地点亮专业技能?快戳媒体人的角色图鉴寻找答案吧!
02
虚拟编辑室之新旧对话
——进击的媒体人
新的岗位被创造,旧的岗位也面临媒介融合的挑战。“包罗万象”的新媒体记者什么都得会、什么都能做,“一心一意”做采写的文字记者也别想逃过写网稿的命运。“视频新闻”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与演播厅的联系,而是随着各种长视频、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日益多元化。
当新媒体部门成为标配,新闻生产的节奏越发贴合社交媒体的发布节奏......新闻编辑室的“日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就让我们通过一次虚拟编辑室的新闻实务体验,来看看传统、新兴岗位的记者们是如何“做新闻”的吧!
这次体验虽然无法尽述当下传媒业的全貌,但也隐藏了很多真实的“彩蛋”,大家不要随便眨眼哦~
03
能力与价值:看见版本迭代中的不变
除了专业职责,媒体人的软实力标准也是相似的。文字写作、电视新闻、评论、摄影等媒体岗位都是传统新闻业即存在的岗位,新媒体、视频、数据新闻、研究员等媒体岗位则相对新兴。通过对比这两类岗位招聘信息中的工作能力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要求高度同一。
传统媒体岗位与新兴媒体岗位都希望从业者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要有执行力、责任心、能抗压,要对新闻事业抱持热爱和好奇心,要有新闻敏感性。
与此同时,难以突破的采访、紧急的发稿时限、干瘪的素材、毙稿的可能性......这些都是记者们做新闻时再熟悉不过的困难,如果没有强悍的执行力、抗压力,的确很难坚持。身在任何时代,这些品质都是记者们不可或缺的。
媒体岗位招聘常常提到“热爱”和“责任心”。其实,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前往新闻现场报道的,或是在后方采写编发新闻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大家热爱新闻事业的方式也很普通,就是恪守真实、客观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在每一篇报道中洞察真相,报道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尽责。不过有趣的是,这既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低底线,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准则,毕竟事实是基本要素,而真相并不容易。
最后想提及的一点是,记者不是舞台上的独白者,不管是在传统印刷时代,还是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作为普通人的记者都需要公众的支持和理解,需要公众认可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揭露问题、呈现事实、解释现象。当然,同时记者也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努力建立一种理性、良好的互动关系。
记者节到来,它属于每一个在新闻行业坚守的媒体人,也属于每一个理解新闻业公共价值的普通人。
往期回顾
金庸逝世三周年:书章荧屏里的侠与江湖
中国4K修复:38部电影中永不消逝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