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在线下,还得扫码点单?
一一点击浏览并时而发出尖锐爆鸣:什么时候关注的他们家?真的在这家店消费过?咋就成了“尊贵会员”?
你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开始回忆与这些店铺的交手过程,事无巨细:进店、扫码、消费、离开。看着堆满消息的手机,你突然意识到,从“扫码”起,你的手机便和商户开始了连接。
莫非,是“扫码”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浸入生活的“扫码消费”
而在使用态度上,根据南都民调中心的报告,绝大多数消费者赞赏扫码消费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存在被强制扫码的不满情绪。具体而言,扫码带来的便捷性、节省的时间和避免的社交尴尬是主要加分项,而重复扫码、下单系统不稳定、商家强制获取个人信息等安全性隐忧也确实存在。如果遭遇强制扫码,许多人会选择离开该店而到提供人工服务的商家[3]。
扫码背后的逻辑
SaaS一般被称为“餐饮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指运用数字技术,为餐饮业提供的点餐、收银、排队、预订等场景下的软硬件服务。它诞生于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完善第三产业的背景[4]。
SaaS帮助商家收集和分析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再有针对性地将打折、满减、优惠券、积分等营销方案推送给用户,促使用户到店消费,而是否设置注册会员、获取何种信息则取决于商家个人的要求和技术开发的程度[5],具体功能也从点单到人力资源管理程度不等。
营销层面,传统餐饮“一个门店、两个饭市、坐等客流”的时代已经过去,餐饮的运营与营销全面数字化升级需求加速,“流量”与“留量”之间的互动转化实打实的关系着餐饮企业的存亡;因而扫码后提示获取手机号是为了进行客户登记,后续继续发送营销短信,而获取地理位置信息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区的会员和潜在客户。并且,在各个营销手段之间比较,数字化营销手段成本更低、更易上手,如一家开发餐饮小程序的软件商这样介绍“目标人群精准,可以抓取用户信息,引导客户分享裂变” “不懂的会拉你入群,把您教会” 。[7]
至于顾客角度,扫码能看到更全的菜单、获得更自由的点单体验、得到更大用餐优惠等好处像小猫一样挠着每一个进店的人,二维码的“拉拢”无声但有力。并且,95后、00后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餐饮业的主力军。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95后以18%的人群占领了餐饮行业40%的消费额,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第一消费群体[8]。这一代人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小红书种草、抖音直播、点评团购等,是他们餐饮消费的“日常动作”,扫码并非一件学习成本很高的事情。
为个人信息安全搭起盾牌
在顾客扫码后,不少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并违规使用其个人信息数据,悄然侵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益。据央视新闻报道,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线上订单,便会产生87条数据[9],数据之多、之杂令人瞠目。
但在数据成为时代财富之钥的今天,对个人信息的取用已无可避免,亟待关注的议题也从“是否能够取用”转向了“如何适度取用”。取用之度究竟在何处?应如何对其进行规范,才能使扫码消费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降至最小?
今年,上海市和北京市相继发布《上海市网络点餐服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和《北京市扫码消费服务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例解析及合规指引》,对网络点餐不同场景下餐饮经营者收集、使用、保管消费者个人信息等提出了具体的合规要求和操作准则。
通过总结与归纳,我们从告之以实、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留之有时四方面对两份《指引》进行解读,也反向撕开了“扫码”消费模式下数据处理的隐蔽性,试图向读者展示那些消费者难以察觉的信息权益侵犯手段。
这些都属于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限的行为。与其类似的,用“0元入会”等标签诱导消费者成为会员,未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隐私政策,都属于商家未告之以实的范畴。消费者未充分知情、同意,商家便不能随意取用其个人信息。
即使征得了同意,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取用也要讲求必要性,即商家只能搜集与实现产品或服务有直接关联的必要个人信息。如,消费者在扫描停车场二维码时,需要提供的必要信息应只与核心业务“停车”及“缴费”紧密关联[10],若商家要求消费者另提供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等其他个人信息,则是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合法权益。
精简地取,更要节制地用。商家使用SaaS的一大目的便是在搜集、分析数据后实现个性化营销。但没有边界感的过度营销,如未经同意便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添加微信等方式向消费者推荐业务,便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此外,商家也禁止在未征得顾客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进行二次倒卖。
最后便是留之有时。“存储”和“删除”均是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消费行为结束后,消费者有权撤回或要求商家删除自己留下的个人信息。相应的,商家也应设置注销或删除选项,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删除权益。
在数字化消费时代,仅用二维码便可勾勒起一个个体的一天。个人信息数据成了时代的石油,而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也成了不可避免的时代命题。一方面,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防落入隐蔽性极强的圈套;另一方面,对各类消费场景下对商家的信息收集、使用行为进行的规范,也应在一次次实践和探索中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