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宽的思路 小的切口

2016-10-25 福建 黄文杼 鲲鹏研修团队

鲲鹏团队读书交流

编者按:

糊涂论道:教师成长如茶,须经得住沸水的考验。

教师在教育中,要使自己具有开水般的热情,学会用热情去煎煮教育,才可以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弥漫茶的香味。因此,我们成长中的读书,写作,需要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淡定态度;需要的是一种长期坚持不懈的坚定信念;需要的是一种甘心付出的奉献精神,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个人成长的增值!


  

    宽的思路  小的切口 

                     ——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福建  黄文杼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 ,要“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需要语文老师一起面对、一起实践。为此,我们要以宽的思路来思考,以小的切口来教学,把一个个知识点教透,练到位,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读读说说”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读读说说”题目: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我多么想                        

                                         

一、多方式读,读出理解力

联系本组教材,初步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特别是感叹句的句式特点,是本题首个训练点。要通过多种方式地读,读出语气,读出联系,读出形式,读出感叹句的意味来。

1.读出语气。出示例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让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学习基础,他们很快就能发现:例句前面一句是感叹句,后面一句是陈述句。“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可顺势把学习重点锁定在感叹句的认知、体会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感叹号“!”和感叹词“啊”。有了体验,再让学生读好感叹词、感叹句,读好句子,体会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的作用就有了依托和支撑。之后,出示陈述句“花坛真漂亮。我要把它拍下来。”与感叹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感叹句的作用。

2.读出联系。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专题编写的,多篇课文中使用感叹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北京》)“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我们成功了》)“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看雪》)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本组教材,回忆学过的感叹句,通过再次品读相关句子,既巩固了旧知,又积累了感叹句的表达方法,为模仿说话做了铺垫,同时又进一步体会感叹句在表情达意上强烈肯定方面的作用。

3.读出形式。“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读出形式,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才是提升理解力、学习力的关键。可让学生再读例句,说说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前一个感叹句是写“景”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想法;后一句是写自己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想做的事,是做法。前面的感叹句是原因,后面的陈述句是结果,前后两个句子存在着因果关系。读懂了内容,发现形式上的秘密,说话练习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二、多角度说,练出表达力

感受、了解感叹句的作用和用法,这是第一步。尝试学习、运用,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要通过多层面练习,仿照例句说出方法,说出角度,说出层次,练出学生的表达力。

1.导一点,说出方法。学习是有方法的,有方法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发现例句的形式,方法也就蕴藏在其中。可小步上路,先从说例句入手,适度拓展,把说话的方法巩固下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沿着例句说开去:“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画下来。”“花坛真美啊!我要把它记在脑海里。”“花坛真迷人啊!我要把它写下来,跟好朋友分享。”……

2.扶一把,说出角度。方法在手,把例句后面的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进行练习说话没有问题。而这,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如果停留于这个层次,教师 “教”的思路就窄了,学生的“学”只好浅尝辄止,所得必然有限。练习说话时,“           !我                 。”这个句子学生可能更多的从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时,可扶一把:“刚刚,同学们是从正面想的,说的都是喜欢的,表达的是非常肯定的语气;如果是反面的,不喜欢的,讨厌的,或者是愤怒的,哀伤的,高兴的语气要怎么说?”这样,有了不同的角度,学生思路拓宽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3.放一程,说出层次。正面反面不同的角度有了,说话的内容、对象也不可忽略。只有这样,练习的层次才更分明。说话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一般都能顺着“景”说到“物”,由“花坛”、“北京”说到其他地方、景色,并由此联想到生活中、身边的熟悉的“物”,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度延展,引导学生把说话的范围由景及物,再到事、到人,通过放手小组合作,自由表达,既可说自己喜欢(不喜欢)的景和物,也可说自己熟悉的人、经历过的事,先感叹后陈述,先原因后结果,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方面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好,教师还可创设相应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模仿说话,练习表达。说话的范围、对象宽了,说的形式变得自由了,在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中,在生生互动中,“说完整”“说规范”自然得到了落实,“说得精彩”“说得出彩”也就不意外了。

雨过地皮湿,要不得。教学也是如此。正如阿牛老师所言,唯有把知识教透,学生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语文教师唯有用宽的思路来思考,用小的切口来展开,才能教得扎实,练得到位,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理解力、表达力,乃至创新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欢迎大家加入鲲鹏网络研修团队,加鲲鹏微信。

鲲鹏小语网络研修平台 QQ群184041298  

鲲鹏小数网络研修平台 QQ群5680452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